学术投稿

加味四物汤治疗血管性头痛98例

刘芳

关键词:加味四物汤, 加味治疗,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血管性头痛, 月经不调, 临床应用, 补血调血, 组成, 熟地, 疗效, 当归, 川芎, 冲任, 白芍
摘要:四物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全方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四味药组成,具有补血调血之功,为治疗冲任虚损所致月经不调之主方,笔者临床应用本方加味治疗血管性头痛98例,获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右归丸为主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

    目的:观察温肾、益气类中药配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以右归丸(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鹿角胶、杜仲、当归、肉桂、制附子等)配伍西医常规治疗40例,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40例.结果:用药8周后在心绞痛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38%,对照组总有效率26%,两组对比P<0.05.在心电图方面治疗组方面8周后总有效率32%,对照组总有效率20%,两组对比P<0.05.提示:温肾益气法治疗心绞痛可收到满意疗效.

    作者:邝开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浅谈肺病治肺法

    肺居于胸中,上连气道、喉咙,开窍于鼻,合称肺系.肺的病变主要反应在肺系,呼吸功能失常,宣降功能失调,通调水道、输布津液失职,以及卫外机能不固等方面.

    作者:韩一龙;尹明浩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化浊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56例

    目的:观察化浊降脂类中药和调节治疗生活方式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化浊降脂汤(生山楂、莱菔子、炒白术、葛根、枳实、槟榔等)和膳食限控,晚餐后步行.结果:总有效率92.8%.提示:化浊降脂法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吕光智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中药毒性分级剂量标准的统一性

    目的:统一中药毒性分级与毒性剂量标准.方法:统计不同药学专著中69味毒性中药的毒性分级与剂量.结果:部分药物在不同药书中,毒性分级不同而剂量相同,或毒性分级相同而剂量不同,或此书云有毒,彼书云无毒.提示:中药毒性分级与毒性剂量标准应尽快统一.

    作者:胡锡琴;赵梅英;卫培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RP-HPLC测定马钱子复方制剂中士的宁的含量

    目的:建立马钱子复方制剂中士的宁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4.6mm×200mm,5μm)色谱柱,检测波长254nm.结果色谱条件为:乙腈-0.02 moL·L-1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47:53)(用磷酸调节PH=3)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本方法线性范围0.18μg~1.20μg,r=0.9998,方法的精密度为RSD为1.91%(n=5),平均回收率为95.67%,RSD为0.56%(n=5).结论:此可作为马钱子复方制剂中士的宁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唐志书;史亚军;王梅;宋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点刺拔罐治疗带状疱疹96例

    目的:观察点刺、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取疱疹群间正常皮肤处阿是穴,并注意选择疱疹带两端之穴位,用三棱针点刺若干点;在点刺处拔罐、放血约2ml,留罐5~10min.结果:96例总有效率97.9%.提示:点刺拔罐放血,可去恶血,起到泻邪毒去瘀生新的功效.

    作者:彭联群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胃关煎治久泻的体会

    泄泻一病,四季均发,老幼皆患.泄泻的病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及脏腑虚弱等,但关键在于脾胃功能障碍.而脾胃功能障碍原因又是多方面的,有外邪影响;有脾胃本身虚弱;脾虚湿胜;有肝旺乘脾,还有命门火衰、脾失温煦.肝肾引起的泄泻多在脾虚基础上发生.

    作者:刘平侠;陈爱林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健脾柔肝汤治疗高血压102例

    目的:探索健脾柔肝类中药配伍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采用健脾柔肝汤(羚羊角、钩藤、川芎、丹参、白芍、生甘草、天麻、白术、茯苓等)治疗高血压102例.结果:显效率77.5%,总有效率96.1%.提示:健脾柔肝汤对高血压病有健脾柔肝,化痰祛湿的作用.

    作者:许滔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正面汤治疗面瘫36例

    临床资料 本组共36例,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大65岁,小5岁;病程长15年,短3d治疗方法正面汤药物组成:蜈蚣2条,僵蚕、当归、川芎、白附子、白芷、甘草各10g,黄芪30g,日一剂,水煎服.加减:耳后疼痛,畏恶风寒者加金钱白花蛇2条,细辛3g,桂枝10g;心烦急躁,头疼眩晕者加元参、浙贝母、赤芍各10g.

    作者:韩浩;袁亦文;孙希顺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祛湿通络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83例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中风从湿瘀络脉治疗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自拟祛湿通络汤(藿香、厚朴、茯苓、滑石、通草、丹参、川芎等)配合西医常规治疗83例,对照组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4%,对照组为85.1%,两组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提示:湿瘀络脉是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病理机制之一,祛湿通络汤提高了治疗效果.

    作者:雷宏斌;王西贤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补肾化浊方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的防治

    目的:观察补肾化浊类中药对心绞痛发作的防治作用及其血液变学的影响.方法:治疗组采用补肾化浊方(人参、黄芪、桂枝、肉桂、枸杞子、桑寄生等),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本方法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心电图所示心肌缺血情况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陈静;郭磊磊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参附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64例

    目的:探讨参附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参附汤为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64例.结果:总有效率90.6%.结论:参附汤具有强心,加快心率,抗心律失常,促进心肌供血等作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周沛根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手法整复配中药膏治疗肱骨髁上骨折56例

    目的:探讨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方法.方法:手法整复为,主配合中药膏外敷、加强石膏外固定、复位后患肢上举治疗肱骨髁上骨折56例.结果:本组患者经6个月~2年随访,全都获得骨性愈合,优良率80.34%.结论:本方法安全可靠,疗效好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韩鑫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的医学道德问题

    医学模式从生物医药模式发展到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这种模式转变主要的是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在新医学模式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导致的疾病以及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表现愈来愈突出,就使得人们对医学模式进行重新思考,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不能不更多地关注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对广大患者而言,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以往从单纯的医疗发展到了对就医环境、服务态度、护理水准等方面提出更高的需要.

    作者:唐俊琪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辛芷姜虫散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2例

    目的:观察温阳散风,活血通络,理气止痛类中药配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辛芷姜虫散(细辛、白芷、姜黄、川芎、柴胡、蜈蚣等)和卡马西平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三叉神经痛的改善情况.结果:两个月总有效率治疗组(66.63%)与对照组(74.20%),两年总有效率治疗组(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67.75%)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方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近期疗效与西药相当,远期明显好于西药.

    作者:查鹏洲;荣培红;刘荣丽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排毒双调综合疗法对大鼠CRF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排毒双调综合疗法对大鼠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5/6肾切除动物模型,分为正常组、病理组、灌胃组、灌胃加灌肠组及综合疗法组,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前后一般状况、血红蛋白(HGb)、肾功能(BUN、Scr)、肾脏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综合疗法组较病理组、灌胃组、灌胃加灌肠组肾小球、肾小管凋亡数明显减少(P<0.01,P<0.05,P<0.05),BUN、Scr亦较前述三组明显改善(P<0.01,P<0.05,P<0.05),一般状况及贫血改善情况等也好于前述三组.结论:本方法能减轻并延缓慢性肾衰竭的病理进展,肾脏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李小会;董正华;陈新政;曾福海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中风昏迷36例

    目的:观察中药醒脑静注射液和西药纳络酮注射液对中风昏迷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采用醒脑静注射液,对照组采用纳络酮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中药治疗中风昏迷,不但与西药相同的效果,而且明显优于西药.

    作者:韩文刚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窦性心动过缓45例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麻黄、制附片、桂枝、红参、赤芍、细辛、黄芪等);对照组41例服用阿托品片0.3mg,每日3次.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63.4%,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本方可增加窦房结的兴奋性,恢复正常心率.

    作者:范秀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苍术胶囊抗炎免疫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苍术胶囊对小鼠免疫系统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用碳粒廓清实验研究药物对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影响;观察药物对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的迟发性超敏反应(DTH)及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的影响;用二甲苯耳廓肿胀法和棉球肉芽肿法观察药物对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苍术胶囊及苍术胶囊能增加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强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和血清溶血素含量,及免疫器官重量;能对抗二甲苯所致耳廓肿胀、抑制肉芽的增生.结论:苍术胶囊有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许立;倪正;方泰惠;王宇环;丘晓丹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升率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30例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类中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采用升率汤(制附子、人参、黄芪、细辛、丹参、当归、麦冬等)治疗本病3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83.33%.提示:本方剂具有温肾阳,通心阳,益气血,通血脉之功,对单纯性心动过缓和病态窦房节综合征疗效明显.

    作者:乔志宏;张捷 刊期: 2005年第07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