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荣华;廖晓阳;苏巧俐;李双庆;邓学学
目的:通过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CT表现,探讨CT检查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CT表现.结果:硬膜下血肿(SDH)1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13例,脑实质出血9例,脑室出血4例.结论:CT检查可确定颅内出血的部位、范围,较易排除与本病混淆的疾病,是诊断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发颅内出血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张莉;何玉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保留脾脏肝移植术后近期血小板的变化规律和影响血小板变化的因素.方法:在手术前和手术后第3,7,14,28d分别检测病人血小板数目,计算样本均数,以曲线图显示血小板变化规律.将样本均数与感染组同期血小板均数比较,并分析感染等因素对术后血小板计数的影响.结果:门静脉高压症保脾肝移植术后第3d血小板处于低值,术后7d回升,术后14d后逐渐接近正常.感染组在术后3d血小板亦处于低值,7d后逐渐回升,术后7,14d明显低于同期非感染组(P=0.05).结论:门静脉高压症保留脾脏肝移植术后7d内血小板低于正常值,多种因素可影响术后血小板的变化.血小板计数对判定病人预后有一定意义.
作者:谢建国;曾德彬;卢武胜;王文涛;徐明清;刘江文;严茂林;李波;严律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 在职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四川德阳市人民医院.胰岛素抵抗(IR)是由于胰岛素的分子结构或胰岛素受体或受体后缺陷导致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或组织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这一病理生理过程,其中引起IR的常见缺陷为受体后缺陷.以IR为病理生理基础导致机体一系列的病理变化,这种疾病状态称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或代谢综合征(MS),其临床表现复杂而多样化,如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甘油三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尿酸血症等[1].随着对MS认识的深入,有学者将原发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也视为代谢综合征的组成部分[2].
作者:王晓茜;童南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着重探讨颈椎挥鞭伤的MRI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临床诊治并有MRI资料的颈椎挥鞭伤16例,均为交通事故伤,伤后6小时~3天行颈椎常规MRI检查.结果:1.颈椎爆裂性骨折6例.2.椎间盘突出3例.3.椎管变形狭窄6例.4.颈髓损伤4例.5.颈椎管硬膜下血肿1例.6.椎前间隙出血16例.7.项后软组织撕裂伤10例.8.颈椎及椎管内外损伤均有MRI信号改变,16例中12例为长T1和长T2信号;4例为短T1和长T2信号.结论:颈椎挥鞭伤是一种急性过伸过屈性间接暴力伤,常多结构受损,MRI可全面揭示其损伤的MRI特征、范围及程度,对临床诊治可提供重要影像学信息.
作者:邓开鸿;周生焰;方宏洋;郑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特征.方法:对老年肺结核与青年肺结核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老年组比青年组发热、盗汗、咯血明显少;(2)老年组痰菌阳性率比青年组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3)老年组病灶≥3处肺野者多,病灶位于非结核好发部位者多;(4)前者合并症明显多于后者.结论:老年肺结核临床症状、X线表现均不典型,易造成误诊;其治疗应选用个体化方案,并重视合并症的治疗.
作者:吴桂辉;岳冀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儿童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提高临床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94年1月~2004年6月收治的46例儿童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结果:IPH好发于学龄期儿童.贫血、咯血和长期咳嗽为常见临床症状.胸片多呈点网状、斑片状改变.痰或胃液检查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阳性率74%.40例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临床表现好转.结论:儿童IPH临床表现尽管无特异性,但往往具有贫血、咯血和长期咳嗽等典型临床表现,其中贫血为常见.对儿童贫血患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时,尤其不能用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解释时,应考虑有无IPH可能.胸部X线检查、高分辨率CT和反复胃液/痰液含铁血黄素细胞检查有助于本病诊断.长期正确激素治疗可缓解症状,改善预后.
作者:潘玲丽;陈婷婷;高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在病毒性心肌炎(VM)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2004年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对126例不同病程的VM患者及60例正常者(正常组)检测血清cTnT及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长期随访观察cTnT: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观察心脏大小及心室功能变化.结果:VM患者cTnT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K-MB.随着病程的延长,cTnT的阳性率降低;对照组全部阴性.随着入院时血清cTnT水平的由低至高,左室舒张末内径增大而射血分数降低.结论:cTnT是心肌细胞急性损伤的指标优于CK-MB.cTnT水平高低与患者心脏大小以及远期心室功能发展有关,对拟诊VM患者检测cTnT为VM的治疗转归和预后提供重要线索.
作者:雷翠波;罗凤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4年38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手术前均行X线摄片,而后行螺旋CT三维重建并与手术对照.螺旋CT的扫描参数为层厚1~3mm.结果:所有病例螺旋CT三维重建明确地显示了骨折,并在骨折的分型和碎骨的描述上较平片优越,与手术中所见一致.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更为精确地显示胫骨平台的骨折情况,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肖睿;唐强;李伟;刘峰;刘勇;单旭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痰热清注射液(简称痰热清)是由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五味中药提取精制而成,它是一种高效、低毒、安全的抗菌消炎中药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化痰解痉之功效.对呼吸道致病菌、肺炎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血流杆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用于风温肺热病属痰热阻肺证,适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肺炎(早期).除此之外,痰热清的一些临床新用途也值得我们借鉴.
作者:陈华;王晓蕙;金伟华;杨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随访是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病人治疗后治疗效果的反馈.规范、科学的随访是客观评价临床效果和提高科研水平的关键,是临床工作的延伸.随访资料能提供给医疗科研和临床教学重要的信息.由于种种原因临床随访仍然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失访率,拒访率高.究其原因,除人口的迁徙流动,调查者采用的调查方法不当等原因以外,调查者的礼仪问题而引起调查对象回避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通过对我科1993年以来1千多例喉癌患者的随访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有关临床随访中常见的礼仪问题.
作者:刘加林;陈晨;梁传余;王力红;刘世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随着结肠镜性能改善和医师操作技术的日臻成熟,结肠镜检查较以往更安全可靠,穿孔等并发症大大减少,如结合无痛检查术,病人痛苦更小,95%以上的病人均可顺利完成检查,已成为诊断大肠疾病的首选方法.
作者:甘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IgM-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及与骨侵蚀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类风湿性关节炎106例,其他疾病对照组273例(其中非RA的风湿性疾病132例,非风湿性疾病91例,正常人群50例).对上述379份血清进行抗CCP抗体及IgM-RF检测,同时对106例RA患者行手足X摄片,将其按修正的Sharp评分分为有骨侵蚀组与无骨侵蚀组,并分析抗CCP抗体、IgM-RF及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及与骨侵蚀的相关性.结果:抗CCP抗体阳性者与RA骨侵蚀有相关性(P<0.01),IgM-RF阳性与骨侵蚀无相关性(P>0.05).抗CCP抗体及IgM-RF对诊断RA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抗CCP抗体(66.04%,98.90%,60.09,0.34),IgM-RF(74.53%,79.49%,3.63,0.32).抗CCP抗体与IgM-RF联合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8.49%、99.27%,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83.56、0.42.提示抗CCP抗体特异度、阳性似然比明显高于IgM-RF,IgM-RF较抗CCP抗体有较高的敏感度,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特异度和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但不能提高敏感度.结论:抗CCP抗体阳性者存在严重的骨关节破坏,IgM-RF与骨侵蚀无相关性.抗CCP抗体对RA诊断特异度高,IgM-RF特异度相对较低,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但不能提高敏感度.抗CCP抗体对RA预后价值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静;刘云;奉家富;吴茜;向礼贤;肖成明;王宏志;胡容;苏牟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剂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100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丙、丁4组,甲组采用常规治疗,乙、丙、丁组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每日20ml、40ml、80ml治疗,时间为两周,评价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加用生脉注射液组均较常规治疗组更好地改善心功能.但剂量增加到每日80ml并未增加疗效.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理剂量为每日40ml.
作者:杨泉;马敏;练世刚;张恒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为主要特征的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如果临床表现以脊髓损害为唯一或主要症状则称为脊髓型多发性硬化.多发性硬化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均与自身免疫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脊髓型多发性硬化较少见,报道如下.
作者:马振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核酸疫苗又称DNA疫苗,是指将编码某种目的抗原蛋白的外源基因插入真核细胞表达质粒,直接导入动物体细胞内,并通过宿主细胞的表达系统合成抗原蛋白,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核酸疫苗不仅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还能诱导产生特异性的具有细胞毒杀伤性功能的CTL效应(细胞免疫),并可直接清除带有目的抗原的靶细胞,因此对病毒、细胞内寄生的细菌和寄生虫所引起的传染病具有广阔的治疗前景[1-6].
作者:何煦;雷秉钧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肿瘤的机制.方法:建立裸鼠胰腺癌模型,以血卟啉衍生物作为光敏剂,测定PDT治疗后,肿瘤组织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并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肿瘤区血管损伤状况进行研究.结果:PDT组MDA含量高于对照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PDT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管结构破坏.结论:氧化杀伤和血管损害是PDT治疗肿瘤的重要途径.
作者:张波;罗婷;刘卫平;邓依伶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患者,男,47岁,司机,因反复腰痛6+月,椎间盘胶原酶溶解术后19天,腰痛复发11天入我院肾内科.
作者:陈旭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猪胰腺移植的经验,进一步提高大动物模型质量.方法:回顾分析2002.3~2004.1月我院实验室行猪胰腺移植手术的科研资料.结果:以5天器官功能均正常达到实验要求作为成功的标准,胰腺移植模型预实验组40例,完成手术16对,9例存活,存活率为56.2%;胰腺移植实验组67例,完成手术32对,25例存活,存活率为78.1%;胰肾联合移植组74例,完成手术37对,其中胰腺功能良好31例,移植肾功能良好29例,移植肾及胰腺功能均良好28例,存活率为77.2%.结论:模型成功的关键:术后对动物的精心管理;合适动物麻醉方法;手术操作技巧;研究者对动物和手术的态度;合理的营养支持.
作者:李建水;张肇达;唐勇;胡伟明;孟令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利用Adeasy 1系统,构建并鉴定人内皮抑素(hES)重组腺病毒.方法:从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ASP-hES中将ASP-hES扩增,亚克隆至pAdTrack CMV穿梭质粒中,与pAdEasy 1质粒在大肠杆菌BJ5183中进行同源重组为腺病毒载体.线形化后转染293细胞进行包装扩增,利用AdEasy系统上的绿色荧光蛋白鉴定病毒表达.结果:重组腺病毒载体经PCR鉴定正确,病毒滴度为1×108PFU/ml.结论:成功构建了人内皮抑素重组腺病毒Ad-ASP-hES,为内皮抑素基因治疗新生血管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闫乃红;陈清英;曹桂群;王玲;张发强;夏庆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高糖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用高糖(10、20、30、40、50mmol/L)作用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第2、4、6、8、10、12、14天,用氚-标记的脱氧胸腺嘧啶核苷(tritium-labelled thymidine deoxyribose,3H-TdR)掺入法测定每分钟计数(counts per minute,cpm),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测定内皮细胞的增殖指数、凋亡指数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在高糖作用下,HUVEC cpm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增殖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凋亡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随作用浓度增大时间延长更为明显.各高糖组G1期百分率均升高(P<0.01),S期百分率均降低(P<0.05).结论:高糖使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加速,同时抑制了内皮细胞的增殖.根据G1期细胞百分率升高,S期细胞百分率下降的结果,高糖导致部分内皮细胞可能被阻滞在G1/S转变期.
作者:庞燕;罗清礼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