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及预后影响研究

雷翠波;罗凤鸣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肌钙蛋白T, 诊断, 预后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在病毒性心肌炎(VM)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2004年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对126例不同病程的VM患者及60例正常者(正常组)检测血清cTnT及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长期随访观察cTnT: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观察心脏大小及心室功能变化.结果:VM患者cTnT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K-MB.随着病程的延长,cTnT的阳性率降低;对照组全部阴性.随着入院时血清cTnT水平的由低至高,左室舒张末内径增大而射血分数降低.结论:cTnT是心肌细胞急性损伤的指标优于CK-MB.cTnT水平高低与患者心脏大小以及远期心室功能发展有关,对拟诊VM患者检测cTnT为VM的治疗转归和预后提供重要线索.
华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自残性喉外伤22例急救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自残性喉外伤的急救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2例患者均常规作气管切开后实施综合抢救治疗.结果:经治疗喉随访1-10年均显示治愈.结论:在自残性喉外伤急救治疗中,气管切开是比较重要的方案.

    作者:余文兴;方荣成;杨永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新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帕珠沙星

    帕珠沙星(Pazufloxacin )为新一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其作用机理为抑制DNA旋转酶和拓扑异构酶Ⅳ,使细菌的DNA无法形成超螺旋结构,导致细菌细胞无法分裂和增殖而死亡.本品不仅对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属等)和革兰阴性菌(如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沙雷菌属、不动杆菌属、变形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淋球菌等)抗菌力强,并且对厌氧菌、分枝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由于该药分子结构中C-7位引入了氨基环丙基,副作用(尤其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和光毒性)比同类品种明显降低[1]. 本品注射剂由日本富山化学和三菱公司研制开发,并于2002年4月在日本获准上市.本文将对帕珠沙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沈奇;梁德荣;苗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肾癌误诊为椎间盘胶原酶溶解术后肾周无菌性炎症1例

    患者,男,47岁,司机,因反复腰痛6+月,椎间盘胶原酶溶解术后19天,腰痛复发11天入我院肾内科.

    作者:陈旭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肾病综合征并发脑梗塞1例并文献复习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临床常见的综合症候群.血栓形成是其并发症之一,国外报道发生率为20%[1],常见于静脉血栓形成,其中肾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高[2],脑血栓形成少见.

    作者:付平;舒英;周莉;唐万欣;刘芳;胡章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179株粘质沙雷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粘质沙雷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1998年~2004年分离的179株粘质沙雷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的分析.结果:分离的179株粘质沙雷菌,其中痰标本有135株(占75.4%);粘质沙雷菌分离数不断增加;其耐药率>95%的抗菌素有头孢噻吩、头孢唑啉和头孢呋肟;50%~70%的有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头孢泊肟;10%~20%的有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三代头孢菌素和四代头孢菌素;<10%的有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和环丙沙星.结论:粘质沙雷菌耐药机制复杂,而且对抗生素具有多重耐药性,根据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菌素十分重要.

    作者:陈慧莉;陶传敏;陈知行;简君;郭靓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综合康复方法治疗难治性面瘫

    目前,对难治性面瘫的治疗方法和疗效各家报道不一,我们通过文献检索,获悉了该病的多种治疗方法,但未能获得循征治疗的金标准依据.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同时结合患者的价值和愿望,我们从2000年开始,采用综合康复方法治疗难治性面瘫,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作者:王晓红;张黎明;韩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少年巨型生殖器尖锐湿疣1例

    1 病历资料张△△,男,13岁.患者因冠状沟长有菜花状新生物1年,逐渐长大,并伴糜烂出血1月来我院就诊,病理报告:阴茎尖锐湿疣.临床检查发现患者阴茎包皮呈嵌顿性水肿,包皮内面长满乳头状增生物,包块4cm×4cm,表面有糜烂性出血,恶臭,在外未作任何治疗.

    作者:钟泽华;陈传真;贾成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急性颅脑损伤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寻求急性颅脑损伤后有效治疗途径.方法:179例患者分对照组87例和治疗组9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脑苷肌肽注射液.结果:治疗组:中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硬膜下及脑内血肿愈后良好率分别为79.04%、59.18%、68.00%,比较对照组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脑苷肌肽注射液能改善急性颅脑损伤病人预后,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作者:袁晓东;黄晓明;陈世平;韩晓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建立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各种病因(如病毒、乙醇、寄生虫等)所致的慢性损伤共有的应答反应的结果,其中心环节是组织损伤后修复反应时细胞外基质合成、降解与沉积不平衡.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重要的病理特征,进一步发展则引起肝小叶改建,假小叶和结节形成,进入肝硬化阶段甚至恶性转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有了更深的认识,明确提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有可能逆转的观点[1].选择与各种原因所致人类慢性肝病相似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不仅是深入研究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的重要基础,也是临床筛选防治肝纤维化药物的有效手段.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动物实验,建立了一些比较成熟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由于每种模型的致病因素不同,产生纤维化的具体机制、稳定性、重复性以及与人患病过程相似程度等也都不尽相同.本文就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波;何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6例青少年癔症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

    癔症是一类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可能涉及各种症状,症状中隐含着复杂的社会心理因素.心理治疗,特别是暗示和催眠治疗对癔症有较好的疗效.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参与,对治疗起着积极的辅助作用.我科于2004年1月至5月收治了6例青少年癔症患者,在心理治疗中,给予积极的护理配合对治疗的进程和效果起着重要作用,现将有关护理配合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婷;李晓麟;段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肝细胞生长因子与肾脏

    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发现至今已20年,是一种对多种器官具多效性的多肽细胞因子.HGF与其受体C-met酪氨酸激酶有促有丝分裂、促运动、促形态形成和抗凋亡作用.它不仅在肝脏再生、肝硬化、肺纤维化、肿瘤发生等中起着重要作用,也与肾脏有密切关系.研究表明HGF与肾脏发生有关,能促进肾脏再生和修复,对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及发展具有调节作用.

    作者:钟慧;樊均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脓毒血症和感染性休克的治疗现状

    1991年8月,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和危重病医学会(SCCM)在芝加哥会议上提出了SIRS和MODS的概念,并对败血症等术语进行了新的定义[1]: SIRS是指由各种严重损伤(感染或非感染性)刺激机体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的一种临床过程.符合以下2项或2项以上即可诊断为SIRS:1、体温>38℃或<36℃;2、心率>90次/分;3、呼吸急促>20次/分或通气过度PCO2<4.27KPa;4、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2×109或<4×109,或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10.由感染引起的SIRS就称为sepsis(脓毒血症),经证实有细菌存在或高度可疑感染灶.当脓毒血症伴有器官功能障碍、组织灌注不良或低血压、少尿或急性意识状态改变时则称为重症脓毒血症(Severe Sepsis).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指重症脓毒症病人在给予足量液体复苏后低血压仍然存在,同时伴有灌注不足或器官功能障碍.即使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或正性肌力药物,低血压被缓解,低灌注或器官功能障碍仍持续存在[1].脓毒血症是一种致命的疾病,据估计其病死率约30%,而重症脓毒血症和感染性休克病人病死率更高,其报道约20%-52%至82%[2].

    作者:强新华;康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舌甲状腺1例

    患者,女,36岁,咽部不适、咽异物感,说话含糊不清2个月,无呼吸及吞咽困难,间接喉镜下见舌根部一类圆形肿物,约3×3×3.5cm大小,呈灰白色,表面光滑,血管纹理清晰可见,临床诊断会厌巨大囊肿.实验室检查:TSH9.710mU/l、FT3 8.22pmol/l、FT4 23.35 pmol/l.CT示舌根部见一类圆形占位,约3×3cm大小,平扫呈高密度,CT值82~137HU,增强后均匀强化,CT值102~187HU(图1、2),其边界清晰,向后突入口咽腔内,向下至舌骨水平,颈部未见甲状腺影像.核素显像舌根部区域有异常摄碘组织及摄99m锝组织显影,甲状腺床区未见甲状腺功能性组织显影(图3).影像诊断为舌根部异位甲状腺.

    作者:徐胜生;肖家和;邓开鸿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我国天疱疮治疗性研究的文献评价

    目的:了解我国天疱疮治疗性研究的一般状况,特别是RCT/CCT的现状,以及能否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研究依据.方法:按循证医学标准对4种杂志采用人工检索方法逐篇查阅,记录所有天疱疮的治疗性研究,分析其中的RCT/CCT.结果:共查阅104卷544期,纳入临床治疗性文献76篇,其中叙述性研究66篇(88.20%),并分析了RCT/CCT共9篇.结论:我国天疱疮治疗性研究RCT/CCT的数量少、质量不理想,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薇;熊琳;卫茂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冠心病与C-反应蛋白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冠心病(CHD)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40例正常对照人群和4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为CHD患者的血浆C-RP浓度,在CHD中,单支病变16例,双支以上病变24例,稳定型心绞痛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2例.结果:CHD组C-RP浓度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C-RP水平比稳定型心绞痛组有明显升高(P<0.05),双支以上病变组C-RP水平较单支病变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C-RP浓度与冠心病(CHD)和冠脉病变有关.

    作者:唐川苏;罗贵全;席海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增强核酸疫苗免疫应答的策略及方法

    核酸疫苗又称DNA疫苗,是指将编码某种目的抗原蛋白的外源基因插入真核细胞表达质粒,直接导入动物体细胞内,并通过宿主细胞的表达系统合成抗原蛋白,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核酸疫苗不仅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还能诱导产生特异性的具有细胞毒杀伤性功能的CTL效应(细胞免疫),并可直接清除带有目的抗原的靶细胞,因此对病毒、细胞内寄生的细菌和寄生虫所引起的传染病具有广阔的治疗前景[1-6].

    作者:何煦;雷秉钧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颅内巨大脑膜瘤的外科治疗(附26例报告)

    目的:总结颅内巨大脑膜瘤手术治疗方法和技巧,以提高巨大脑膜瘤的切除率,降低复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一组26例巨大脑膜瘤病人的临床特征、手术方法和疗效.结果:肿瘤全切率为73.1%,次全切率19.2%,大部切除率7.7%,术后18例病人症状明显缓解,3例症状加重,死亡1例,复发6例.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颅内脑膜瘤的唯一有效手段,当肿瘤巨大或位置深并与重要血管、神经、脑部结构粘连太紧时,应考虑次全切除,术后用放射治疗处理残余肿瘤.

    作者:樊伟;李宗平;万衡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残角子宫妊娠中期破裂1例

    患者,女,20岁.因停经5月,右下腹痛2天急诊入院.患者于5月前停经,在外院检查后诊断为早孕,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痛,为持续性隐痛,无阴道流血、腹泻等不适,于外院行输液抗炎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既往史无特殊.

    作者:罗婷;张波;杨纲;陈志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CD28分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c/Ts淋巴细胞上异常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CD28+、CD8+CD28+、CD8+CD28-淋巴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CD3CD4CD8三标抗体和CD8CD28双标抗体对SLE患者淋巴细胞进行标记,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CD3+CD4+、CD3+CD8+、CD28+、CD8+CD28+和CD8+CD28-淋巴细胞的表达.结果:SLE患者外周血CD3+淋巴细胞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倒置(P<0.01),CD3+CD8+淋巴细胞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其中以CD8+CD28-的T淋巴细胞增加为主(P<0.01),而CD8+CD28+淋巴细胞增加不明显(P>0.05),SLE患者外周血CD28+T淋巴细胞比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SLE患者存在明显的T细胞功能失调.CD28+、CD8+CD28+(Tc)、CD8+CD28-(Ts)T淋巴细胞在SLE的发病机制和组织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唐江涛;王兰兰;刘瑾;陈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及预后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在病毒性心肌炎(VM)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2004年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对126例不同病程的VM患者及60例正常者(正常组)检测血清cTnT及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长期随访观察cTnT: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观察心脏大小及心室功能变化.结果:VM患者cTnT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K-MB.随着病程的延长,cTnT的阳性率降低;对照组全部阴性.随着入院时血清cTnT水平的由低至高,左室舒张末内径增大而射血分数降低.结论:cTnT是心肌细胞急性损伤的指标优于CK-MB.cTnT水平高低与患者心脏大小以及远期心室功能发展有关,对拟诊VM患者检测cTnT为VM的治疗转归和预后提供重要线索.

    作者:雷翠波;罗凤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