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肌层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例

姜涛;王平

关键词:子宫肌层, 子宫形态, 直径, 囊性包块, 活动度, 患者, 妇科查体, 表面光滑, 腰骶部, 剖宫产, 月经, 阴道, 已婚, 外阴, 痛经, 规则, 规律, 宫颈, 产式, 边界
摘要:患者女,38岁,G6P+51,因腰骶部坠胀2月于2004年3月8日入院.既往体健.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无明显痛经.17年前行剖宫产一次,末次人流于7年前.妇科查体:外阴已婚未产式,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子宫前位,正常大小,活动度好,右宫角处可扪及一直径约4厘米的包块突出.子宫后方偏右侧可扪及直径8cm囊性包块,边界清,表面光滑,欠活动.B超示:子宫形态规则,大小正常.
华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分析

    目的:全面而系统的分析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作出适当的分类.方法:统计华西医院神经外科从1998年8月至2003年10月收治的颅咽管瘤患者105例,并发症大致可分为下丘脑受损、垂体功能低下、视力视野障碍和其他症状.结果:下丘脑损害后并发症复杂,发生率为80%,包括激素水平异常、尿崩症、体温失调、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意识障碍、昼夜节律失调、呼吸节律紊乱、血糖增高、食欲异常、精神异常、循环衰竭、急性肺水肿;垂体功能低下发生率47.62%;术后视力减弱或加重的有13.33%.其他还有无菌性脑膜炎、脑脊液鼻漏、癫痫等.结论:颅咽管瘤是富于挑战性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预后不佳.手术要求高,可结合多种治疗手段.

    作者:徐建国;游潮;蔡博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小脑后下动脉瘤突入四脑室及脑干1例

    自1927年脑血管造影术应用以来,颅内动脉瘤的诊断、认识逐渐深入.近20年来,随着DSA等显像技术的发展,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大大提高,但以前循环多见,小脑后下动脉瘤少见.现将我院近期收治的1例小脑后下动脉末端动脉瘤报告如下:

    作者:易敏;刘俐;游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低强度超声在骨折治疗中的作用

    本文对近年来超声在骨折治疗中作用的基础研究、动物实验、临床应用方面的进展加以总结.研究表明超声可通过三个方面促进骨折愈合;(1)机械刺激;(2)温热效应;(3)理化效应.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都表明超声不仅可以明显加速骨折愈合过程,而且可以用在延迟愈合、不愈合骨折的治疗上.骨折治疗时低强度超声(LIUS)比高强度超声作用更明显,佳参数是30~50mW/cm2、200us、1MHz.

    作者:林旭;黄富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COX-2选择性抑制剂用于围术期镇痛的现状及前景

    围术期有效镇痛改善手术病人的预后,这一观点已得到麻醉科医师和外科医师的认同.有效的围术期镇痛可使病人的器官生理功能快速恢复正常[1].临床上围术期镇痛的常用药物是阿片类药.然而,其众所周知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过度镇静及延迟肛门排气)使其使用受到限制,也造成外科医生和病人的忧虑.

    作者:余海;刘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三七三醇皂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了解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区周围细胞增殖的动态变化,以及三七三醇皂苷(PTS)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MACO)2h、不同再灌注时间段(3d、7d、14d、28d)的大鼠短暂局灶性脑缺血(transient focal cerebral ischemia)模型.应用5-溴脱氧尿嘧啶(5-bromodeoxyuridine,Brdu)和Brdu/Nestin免疫双标记法观察再灌注损伤后3、7、14、28d时大鼠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14d细胞增殖水平达到峰值,至再灌注28d细胞增殖水平已明显回落,但仍较正常水平高.PTS组细胞增殖水平于再灌注后7d~28d均较相同时间段对照组增强(P<0.05).再灌注7、14d,PTS组Brdu+/Nestin阳性细胞比例高于N.S 组(P<0.05).结论:PTS可促进缺血再灌注后细胞的增殖水平.

    作者:胡晓松;周德明;周东;杨开明;梅妍;周鸿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对冲性颅脑损伤迟发血肿的预见与处理

    目的:探讨对冲性颅脑损伤出现迟发血肿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1年7月~2004年4月收治的对冲性颅脑损伤出现迟发血肿42例.结果:首次CT扫描显示35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脑挫伤,5例为单纯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余2例正常.因迟发性血肿行手术治疗30例,死亡6例.结论:在对冲性颅脑损伤中,脑挫伤是发生迟发性血肿的主要危险因素,早期发现与及时手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邓增赋;赵强;何东升;王德全;攀(日韦);李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手术室护士职业性损伤及防护研究进展

    手术室工作繁重、紧张、无规律,存在大量不利于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的的生理、心理、生物、理化、社会因素,防护不当容易造成职业性损伤(Occupational injuries,OI).2001年9月上海第一届国际护理管理会议上,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王春生)谈今后护理管理工作方向时将医护人员的劳动防护问题又一次列入议题[1].为了增进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以及进一步研究手术室护士的防护问题,现将国内外OI新进展情况综述如下,希望能对更进一步的研究和防护有所启迪.

    作者:杨小蓉;廖兰;张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Mammotome乳腺良性肿块微创切除术

    目的:超声引导下使用Mammotome系统对乳腺良性肿块进行微创切除.方法:在超声图像的监控下,利用Mammotome系统特殊的真空抽吸系统和旋切系统进行肿块活检并将肿块完全切除.结果:28例49个乳腺肿块被准确地完全切除,局部血肿4例,均自行吸收.结论:在超声高频探头声像图监控下,使用Mammotome进行乳腺肿块活检和切除准确、有效、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项值得推广的乳腺微创技术.

    作者:彭玉兰;李宏江;苟菊香;马步云;陈红艳;庄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新鲜全血对不同类型血细胞分析仪质控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近年来,高科技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渗透和应用,使得血细胞分析仪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血细胞分析仪由于其操作简便、测定快捷,计数结果准确度高、精密性好,已逐渐取代传统的手工操作方法,成为各大、中型医院临床实验室的主要检测手段.由于不同的血细胞分析仪生产厂家使用的测定原理和方法不尽相同,使得测定结果及参考范围有所差异;同时,在国内、外众多的大、中型医院中,同一实验室拥有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血细胞分析仪已成为较普遍的现象,致使在同一实验室内同一标本在不同仪器上分析,可能出现测定值的偏差,给评估和解释结果以及给临床上依赖实验室数据动态监测带来困难.

    作者:粟军;陆小军;彭志勇;左永太;曾素根;彭黎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不同浓度尿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代谢的影响及胰岛素的协同损害作用

    目的:多年来对尿酸(UA)浓度增高是否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一直存在争论.虽有证据表明高浓度UA对血管内膜、内皮细胞、局部缺血缺氧组织等有损害作用,但确切的机制尚未十分明了.本文通过检测不同浓度UA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脂质过氧化产物(H2O2、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探讨UA在动脉粥样化(AS)发生发展中的可能机制,并观察高浓度胰岛素(Ins)对之有无协同损伤作用.结果:1.不同浓度UA对脂质过氧化代谢表现双向效应,低浓度可减弱,高浓度促进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并呈浓度依赖关系;高浓度增加TNF-α的分泌;2.Ins对于高浓度UA状态下的脂质过氧化具有协同损害作用,低浓度状态下作用不明显;3.未观察到Ins对TNF-α产生的明显影响.上述结果提示:生理浓度下UA具有抗氧化效应,过高浓度则会增加血管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物和炎症介质的产生,从而可能参与AS的发生

    作者:卢春燕;余敏;曾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ERCP术后胰腺炎的研究进展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广泛用于肝胆胰疾病的重要诊治手段.

    作者:潘涛;王一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治进展

    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是颈动脉及其分支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的动静脉交通而产生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近年随着神经外科学、神经放射影像学、神经放射介入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其诊断和治疗策略有了新的认识.

    作者:蔡敬;毛庆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716例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的护理经验

    对716例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进行了回顾分析,全部手术顺利,无手术死亡和切口感染.术后随访3~51月,复发1例,复发率0.14%.发现腹内高压是导致成人腹股沟疝复发的重要因素,为有效降低无张力疝修补的复发率,术后应加强护理,必须注意防治腹内高压的发生.

    作者:印义琼;覃清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国产新药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与恩丹西酮预防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的疗效比较

    目的:验证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和德阳华康药业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简称华康格拉司琼)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恶心与呕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69例接受以顺铂为主化疗和39例接受以蒽环类抗肿瘤药为主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比较该药和国产上市恩丹西酮预防化疗所致恶心与呕吐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华康格拉司琼和恩丹西酮对预防强效致吐和中度致吐化疗药物所致的急性和迟发性恶心和呕吐的疗效基本相同;不良反应亦基本相似,以便秘、疲倦及头痛为多见,但程度轻,不影响继续治疗.结论:华康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预防肿瘤患者化疗所致的恶心与呕吐是安全和有效的.

    作者:羊裔明;侯梅;曾令源;叶乃瑶;牛挺;刘霆;张洪;任刚;潘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合并急性视神经炎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25岁,因停经34+2周,头痛2天,失明4小时入院.G2P0+1,正规产前检查,基础血压100/70mmHg,孕期血压正常.2天前出现间歇性头痛,入院前4小时患者起床时发现双目失明,于华西医院急诊,血压140/100mmHg,眼科检查:双外眼正常,屈光间质透明,眼底检查视乳头边界不清,色红,不隆起,动脉轻度痉挛,视网膜无出血、渗出及水肿,诊断为双眼急性视神经炎.考虑合并妊娠转入我院.

    作者:汪雪雁;游泳;熊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对护理服务态度及行为的调查

    良好的护理服务态度及行为是实施整体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佳服务的关键.

    作者:张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影响输卵管妊娠就诊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影响输卵管妊娠就诊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67例输卵管妊娠病例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的就诊方式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明显的区别.结论:早就诊,早治疗可以降低手术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底志红;谢明月;徐永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阴茎折断的诊断和治疗(附10例报告)

    目的:提高阴茎折断诊治水平.方法:回顾阴茎折断10例,并结合文献对其发病机理、病理、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结果:9例采用冠状沟近侧环行切口,1例采用纵行小切口行阴茎血肿清除加白膜修补术.随访 6月到5年.1例阴茎有小硬结,9例阴茎无弯曲、硬结,性功能正常.结论:阴茎折断手术疗效满意,应尽早手术治疗.

    作者:余刚;杨宇如;吴建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66株腹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急、慢性腹泻病人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我院近4年腹泻病人大便中分离的266株病原菌进行统计并对常见细菌耐药率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腹泻病人常见的是福氏志贺菌,食物中毒引起的腹泻常见的是沙门氏菌和弗氏枸橼杆菌,慢性腹泻病人常见的是弗氏枸橼酸杆菌,其次是变形杆菌、亚利桑那菌和白色念珠菌.分离菌株中耐药性以氨苄西林、头孢唑啉的耐药率高,达(33%~92%),对亚胺培南、第四代头孢菌素较敏感,敏感率在90%以上.弗氏枸橼酸杆菌产AmpC酸占33%.结论:腹泻病人的病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进行常规的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菌素十分重要.

    作者:陈慧玉;何加宁;吴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精索静脉曲张对精索静脉血与外周血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对精索静脉血和外周血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对3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与26例腹股沟斜疝患者的精索静脉血与外周血性激素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测定.结果:精索静脉曲张组与腹股沟斜疝组精索静脉血睾酮有明显差异(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外周血性激素浓度受多种因素影响.测定精索静脉血性激素水平并结合抑制素等指标,则能更准确地评价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睾丸的内分泌功能.

    作者:何学军;叶和松;佘绍逸;陈乐仲;麦芒;王鲁华;杨峰涛;洪汉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