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显微镜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20例临床观察

杨小玲

关键词:显微镜下,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 下泪小管断裂, 眼睑外伤, 引流, 泪液, 患者, 功能
摘要:眼睑外伤常伴有泪小管断裂,泪液主要通过下泪小管引流,故下泪小管的功能尤其重要,断裂后如不及时修复吻合,可能造成终生溢泪.我院1999~2003年共收治下泪小管断裂患者20例,效果很好,报道如下:
华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红豆杉(紫杉醇复合胶囊)联合E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4例

    目的:观察红豆杉胶囊(紫杉醇复合胶囊)联合E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红豆杉胶囊2粒(0.6g)口服,每日三次,第1~21天,EP方案(顺铂30mg/m2 iv第1~3天,足叶乙甙80mg/m2 iv第1~5天),4周为一周期,共2周期.结果: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9例,稳定(NC)10例,进展(PD)4例,有效率41.67%.结论:红豆杉胶囊联合E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副反应小,可耐受.

    作者:姚彪;罗秀玲;周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成人原位背驮式肝移植术中体、肺循环的变化

    目的:探讨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中体、肺循环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方法:10例成人原位背驮式肝移植手术病人,采用Swan-Ganz漂浮导管监测术前、无肝期前10min、无肝期5min、无肝期10min、无肝期30min、新肝期前10min、新肝期5min、新肝期10min、新肝期30min和术毕10个时期体、肺循环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结果:与术前值相比,体循环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量(CO)和心脏指数(CI)在无肝期5min下降(P<0.05),在新肝期5min明显下降(P<0.01);肺循环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和中心静脉压(CVP)在新肝期10min明显增高(P<0.01);CO和CI在新肝期10min有一定增加(P<0.05);体循环阻力(SVR)在新肝期前增高,在新肝期5min降低(P<0.05);肺循环阻力(PVR)在无肝期5min和新肝期5min明显增高(P<0.01);心率(HR)在无肝期5min增快(P<0.05),在新肝期5min明显增快(P<0.01).结论: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无肝期血液动力学比较稳定,但新肝期初始和新肝早期仍有明显的体、肺循环参数变化.

    作者:龙永富;师红林;唐天云;李德亮;宁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显微镜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20例临床观察

    眼睑外伤常伴有泪小管断裂,泪液主要通过下泪小管引流,故下泪小管的功能尤其重要,断裂后如不及时修复吻合,可能造成终生溢泪.我院1999~2003年共收治下泪小管断裂患者20例,效果很好,报道如下:

    作者:杨小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眼眶炎性假瘤手术治疗病例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眼眶炎性假瘤手术治疗病例的临床特征、鉴别诊断和组织病理学分类,为临床选择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1年1月至2002年12月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炎性假瘤的5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患者的第一主诉主要是突眼和眶周肿块;好发的部位是泪腺区;临床主要拟诊为眼眶占位病变;组织病理学诊断有淋巴细胞浸润型、硬化型和混合型.手术切除后31例治愈,3例眶内容物剜出,20例复发,7例患者行两次手术.结论:炎性假瘤临床表现多样,手术治疗对表现为眼眶占位病变者有利于清除病灶和明确诊断.

    作者:何为民;罗清礼;曾继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微量泵静脉推注尿激酶治疗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近年来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占周围静脉闭塞性疾病的95%左右,好发于髂股静脉.发病时肢体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血栓脱落致肺栓塞时可危及生命.及时有效地治疗和护理能够降低肺栓塞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恢复工作能力.

    作者:鲁建春;冷亚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子宫肌层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例

    患者女,38岁,G6P+51,因腰骶部坠胀2月于2004年3月8日入院.既往体健.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无明显痛经.17年前行剖宫产一次,末次人流于7年前.妇科查体:外阴已婚未产式,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子宫前位,正常大小,活动度好,右宫角处可扪及一直径约4厘米的包块突出.子宫后方偏右侧可扪及直径8cm囊性包块,边界清,表面光滑,欠活动.B超示:子宫形态规则,大小正常.

    作者:姜涛;王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治进展

    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是颈动脉及其分支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的动静脉交通而产生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近年随着神经外科学、神经放射影像学、神经放射介入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其诊断和治疗策略有了新的认识.

    作者:蔡敬;毛庆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运用神经卡压理论诊治腰腿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神经卡压理论,是指神经在其走行过程中存在两处或两处以上的卡压.一处不甚严重卡压在临床上体征也许不重,甚至无临床体征.但是存在两处或两处以上的类似卡压,在临床上体征却非常重.

    作者:张先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咳嗽变异型哮喘28例误诊原因分析

    咳嗽变异型哮喘(CVA)在儿童慢性咳嗽病因中占第一位,是一种隐匿性哮喘,唯一症状是发作性干咳.临床以长期咳嗽为主要特点,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极易出现漏诊、误诊.现将我院1999年以来确诊的CVA,曾被误诊为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者28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兰;向永;李运璧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膳食纤维在危重病人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作为一种特殊营养物质在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始于1979年,Frank等在给危重烧伤病人使用了欧车前亲水胶质(psyllium hydrophilic mucilloid)后,成功缓解了病人接受肠内营养后出现的腹泻症状.随着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发展,尤其是近二十年来对DF的深入研究,DF及其酵解产物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在人体内吸收、代澍和生理作用得到进一步阐明,证明肠内营养(EN)制剂中加入DF后,可调节肠功能、维护肠粘膜屏障、控制血糖等.多数作者已认为DF应作为EN中一种必需成分.当前市面上也出现了多种含有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制剂供临床营养治疗选择.本文拟就膳食纤维在危重病人肠内营养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杨纲;伍晓汀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的机体毒性研究

    目的:探讨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对机体的毒性.方法:设立对照组(A)和实验组(B、C、D、E),B、C、D、E组分别予MDMA5、15、20mg/kg;A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实验后采用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MDMA可损害内脏器官及大脑.结论:MDMA对机体具有明显的毒性,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王雪;彭祖贵;况伟宏;王康林;陈勇军;黄明生;孙学礼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合并急性视神经炎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25岁,因停经34+2周,头痛2天,失明4小时入院.G2P0+1,正规产前检查,基础血压100/70mmHg,孕期血压正常.2天前出现间歇性头痛,入院前4小时患者起床时发现双目失明,于华西医院急诊,血压140/100mmHg,眼科检查:双外眼正常,屈光间质透明,眼底检查视乳头边界不清,色红,不隆起,动脉轻度痉挛,视网膜无出血、渗出及水肿,诊断为双眼急性视神经炎.考虑合并妊娠转入我院.

    作者:汪雪雁;游泳;熊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泌尿系统后腹腔镜手术配合20例

    后腹腔镜手术对腹腔脏器干扰小,与开放手术和经腹腔途径腹腔镜手术相比较更有优势,2003年4月至2003年8月,经后腹腔镜途径使用超声刀行肾囊肿去顶减压术14例和肾上腺腺瘤切除术6例.患者效果良好,现将手术配合要点报道如下.

    作者:李蓉;黄文霞;范天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细胞因子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成年人的发病率约为1%~2%,术后复发率为10%~20%,发病机制至今未明.近年来研究表明鼻息肉存在局部微环境控制下的炎症反应,且发病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是鼻息肉具特征的病理变化.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代表的炎性细胞的聚集和/或活化机制,成为学者们探索鼻息肉发病机制的突破点.

    作者:古庆家;梁传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术后胆道镜治疗胆管残余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术后胆道镜对肝内外胆管残石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其治疗价值,并探讨合理的处理对策.方法:对118例经胆镜治疗胆管残余结石的住院病人进行观察,分析和评价疗效及并发症的处理.结果:118例病人中108例治愈,治愈率91.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纤维胆道镜治疗胆管残余结石是目前有效的措施.充分术前准备、术后住院观察治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并能及时发现、合理处理并发症,提高疗效.

    作者:周宇;张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小儿胃镜检查时的麻醉处理

    纤维胃镜检查是诊断上消化道病变的重要手段,通过胃镜可直观了解食道、胃和十二指肠病变.成人一般可忍受胃镜检查所带来的痛苦,但小儿却不能配合检查,因此,需要麻醉医师协助.但胃镜检查多在手术室外进行,由于缺乏麻醉器械,给麻醉医师施行麻醉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保证患儿的安全和检查的顺利进行,我们将我院近一年来所实施的具有代表性的4例小儿胃镜麻醉经验介绍给大家.

    作者:徐宏伟;杨邦祥;肖红;刘慧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经皮穿刺置管椎管-腹腔分流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价值

    目的:介绍改良椎管-腹腔分流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皮穿刺置管椎管-腹腔分流治疗36例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结果,并与同期脑室-腹腔分流法相比较.结果:脑积水控制35例,仅1例由于脑脊液细胞数及蛋白高而出现分流管阻塞.结论:此分流方法治疗交通性脑积水具有微创、效果良好、并发症少的特点.

    作者:李国平;黄思庆;游潮;易章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激光在烧伤外科临床应用

    激光在烧伤外科临床应用表明,激光切痂较常规外科手术有明显优点,尤其在减少出血方面.

    作者:陈传真;何志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急性单纯性硬膜外血肿术后继发脑梗塞15例

    目的:探讨硬膜外血肿术后继发脑梗塞的机理,提出预防及治疗对策.方法:对15例手术后并发有脑梗塞的硬膜外血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例占同期硬膜外血肿的8.3%,治疗结果良好5例,轻残4例,重残2例,死亡4例.结论:尽早手术清除血肿是预防的关键,而术后适时复查CT,采取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作者:王德全;赵强;何东升;邓增赋;樊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纤维支气管镜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麻醉过程中,麻醉医师常遇到棘手的问题是困难气管锸管,轻则可造成咽喉损伤、声带水肿、喉痉挛等并发症,重则导致插管失败、严重缺氧等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我院在过去的2年内对困难气管插营病人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运福;刘斌;张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