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运用神经卡压理论诊治腰腿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先勇

关键词:运用, 神经卡压, 理论, 诊治, 腰腿痛, 临床体征, 指神经
摘要:神经卡压理论,是指神经在其走行过程中存在两处或两处以上的卡压.一处不甚严重卡压在临床上体征也许不重,甚至无临床体征.但是存在两处或两处以上的类似卡压,在临床上体征却非常重.
华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肾移植术后患者的重症肺部感染

    目的:分析总结肾移植患者合并严重肺部感染的病因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1990年4月至2000年4月收治的41例严重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感染发生在术后1月内9例,1~6月者22例,超过6月者10例.结果:病原学37例痰培养至少有一种致病菌生长,2例结核感染,12例霉菌感染,10例诊断CMV感染,4例未检测出病微生物.多数患者均采用二种以上不同的抗菌素,结合抗霉菌药、抗病毒药物或磺胺等药物治疗,治愈25例(61例),死亡16例(39%).结论:肺部感染是肾移植术后常见和严重的合并症;致病微生物仍以细菌、霉菌和巨细胞病毒感染占绝大部分,主张有低氧血症表现时及早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移植后超过1月发生肺部感染者,若肾功正常,应尽早、尽量减低免疫抑制的使用,以利于控制感染.

    作者:范天勇;卢一平;王佳;杨宇如;王莉;康焰;薛欣盛;黄安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颞下小脑幕入路,内镜辅助显微外科治疗跨幕上下胆脂瘤

    目的:探索神经内镜辅助显微外科治疗跨幕上下巨大胆脂瘤的应用价值.方法:经颞下-小脑幕入路显微镜下尽可能切除可见肿瘤部分,辅用神经内镜探查残余肿瘤并切除.结果:常规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后,经神经内镜探查,19例(100%)仍有不同程度的残留,辅用内镜后7例(36.8%)全切除(囊内容+囊壁切除),11例(57.9%)次全切除(囊内容+1/2以上囊壁切除),1例(5.3%)部分残留(部分内容+部分囊壁);19例有症状的患者中,16例(94.7%)术后一周内症状即有缓解或恢复,2例(10.5%)无明显变化,1例(5.3%)术后出现同侧动眼神经麻痹,一周内恢复.结论:经颞下-小脑幕入路是切除跨幕上下及环脑干周围巨大胆脂瘤的佳手术入路.内镜辅助显微外科提高了肿瘤的全切率及成功率,且有利于神经功能保护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苑玉清;游潮;刘翼;蔡博文;吴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

    目的:通过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评价电视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的微创意义.方法:总结2001.5~2002.5我院通过电视胸腔镜技术所行肺叶切除术30例.患者年龄6~66岁.良性病变14例,肺癌16例.行单肺叶切除28例,双肺叶切除2例,肺癌病例均行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中辅助一7~9cm切口作为操作切口.结合内镜器械和常规器械解剖肺门结构及肺裂,推结器结扎肺血管,切割缝合器处理支气管.术毕用0/4可吸收线皮内缝合切口.结果:术中无中转大切口开胸,除1例术后反复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无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疼痛轻,多数口服止痛药即可.术后恢复快,早第三天即户外活动.6例术后5天出院,23例术后7天出院,1例术后9天出院,平均术后住院6天,较本院开胸肺叶切除术后常规9天出院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为微创伤手术,术后患者恢复快,疼痛轻,住院时间较普通开胸手术明显缩短.

    作者:刘伦旭;许宁会;赵雍凡;周清华;刘颖;伍伫;杨俊杰;石应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支气管镜下联合病理取材对肺癌的诊断意义

    目的:研讨支气管镜(维支气管镜和电子支气管镜,下同)下联合病理取材对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826例肺癌患者的支气管镜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获取钳检和刷检不同病理取材方法,以及两种方法联合对肺癌诊断的阳性率.结果:钳检与刷检的阳性率分别为81.2%与67.6%,两者联合为88.5%.病理取材阳性率与肺癌的镜下形态类型有关.结论:支气管镜下联合病理取材可提高肺癌的诊断率.

    作者:李晓康;朱辉;曾利江;张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单肺通气中单腔双囊管和传统双腔管的比较

    为了比较单腔双囊管和传统双腔管在单肺通气中的优劣,我科于2002年1月到2003年3月共收集了34例接受肺部或食道手术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单腔双囊管组(Univent组)和传统双腔管组(DLT组).

    作者:姜华;王维强;马性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脑梗塞复发的危险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引起脑梗塞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了本院1995.1~2003.12期间收治的58例复发性脑梗塞与同期收治的96例初发性脑梗塞的资料.结果:复发性脑梗塞的发生常与多种危险因素的共同作用有关,复发性脑梗塞组的平均危险因素达3.47种,而初发性脑梗塞组的平均危险因素为2.34种(P<0.001).其中,在复发性脑梗塞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38例,65.5%),吸烟(35例,60.3%),近期感染(31例,53.4%),高脂血症(27例,46.9%),糖尿病(26例,44.8%).而尤其以高血压,复发组与初发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以舒张压增高为著,复发组的舒张压平均高于初发组17mmHg,(P<0.01);复发组的痊愈率、好转率明显低于初发组,而病死率显著高于初发组,两组之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1).结论:复发性脑梗塞的发生常与多种危险因素的共同作用有关,与脑梗塞复发关系较密切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吸烟、近期感染、高脂血症、糖尿病.积极预防、治疗有关的危险因素,特别是上述几种因素将有利于降低脑梗塞的复发,改善病人的预后.

    作者:赵渝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急性胰腺炎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肠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外科常见组织器官损伤之一,可见于严重感染、创伤、休克、心肺功能不全、动脉搭桥、器官移植及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等许多病理状态,但发生SAP时肠道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的病理生理改变与上述其他病变不完全相同.

    作者:赵健雷;黄宗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术后胆道镜治疗胆管残余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术后胆道镜对肝内外胆管残石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其治疗价值,并探讨合理的处理对策.方法:对118例经胆镜治疗胆管残余结石的住院病人进行观察,分析和评价疗效及并发症的处理.结果:118例病人中108例治愈,治愈率91.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纤维胆道镜治疗胆管残余结石是目前有效的措施.充分术前准备、术后住院观察治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并能及时发现、合理处理并发症,提高疗效.

    作者:周宇;张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厄贝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新近一些研究已经证明,高血压患者大动脉结构及功能的改变与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1、3].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对患者的影响主要是导致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改变.心脑血管病事件实际上是血管病变的结果[2].

    作者:高毅滨;郭有学;刘德贵;朱木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十二指肠损伤的处理经验

    十二指肠损伤相对少见,仅占腹腔脏器损伤的3%~5%,病情复杂,合并伤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死亡率高达到3%~50%.所以正确处理十二指肠损伤,对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非常重要.作者工作过的医院从1978年~2002年,收治十二指肠损伤23例,现将其处理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明仪;付子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EtCO2监测在单腔双囊管插管术中的应用

    使用EtCO2监测技术判断单腔双囊管(UNIVENT管)堵塞管的准确位置,尚未见国内文献报告.我科采用此项技术,用于判断支气管堵塞管的正确位置,实施单肺通气30例,获得成功.现将方法介绍于后.

    作者:许明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运用神经卡压理论诊治腰腿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神经卡压理论,是指神经在其走行过程中存在两处或两处以上的卡压.一处不甚严重卡压在临床上体征也许不重,甚至无临床体征.但是存在两处或两处以上的类似卡压,在临床上体征却非常重.

    作者:张先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结肠黑变病53例分析

    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MC)是指结肠粘膜固有层内巨噬细胞含有脂褐素样物质的一种粘膜色素沉着病变.1857年Virchow早将结肠粘膜的黑色素沉着现象命名为MC.现将我院于2000年5月~2003年4月结肠镜检查发现的53例MC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总结,并对本组资料的病因进行分析.

    作者:叶润生;吴浩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GM-CSF在急性胰腺炎并发肺损伤中的作用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病情发展迅猛、危重.早期易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尤其肺组织易受损,约有60%~70%的SAP患者会出现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其中的20%左右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PDS),而ARDS是SAP旱期死亡的首要原因[1].

    作者:孙蔚亮;余崇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睾酮补充治疗新进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对非生育年龄人群的预测中指出,到2025年大于65岁的老人将达到15%.目前我国已跨入了老龄社会,中老年男子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关注.调查发现随着年龄增长,男性体内总睾酮以及生物活性睾酮水平显著降低,50岁以后雄激素的分泌明显下降,尤其70岁以后降到低水平[1].

    作者:舒德芬;陈永华;董碧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甲亢性肝功能损害及其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的肝功能损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未经治疗的甲亢患者进行肝功能测定,并排除肝脏本身病变所致肝功能异常,以肝功能是否异常将477例甲亢患者分为两组,探讨甲亢致肝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结果:甲亢性肝功能损害常见的异常指标是碱性磷酸酶(ALP)增高;甲亢性肝功能损害与病程有关,病程越长合并肝功能损害的可能性越大;甲亢性肝功能损害患者FT3明显高于无肝功能损害患者,TSH明显低于无肝功能损害患者;甲亢性肝功能损害患者的其他甲亢合并症明显高于无肝功能损害患者.结论:甲亢性肝功能损害常见的异常指标是碱性磷酸酶增高,甲亢性肝功能损害与甲亢病程和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关.

    作者:张涛;游金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率与肺结核患病率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特定人群结素试验的强阳性率与肺结核患病率的相关性.方法:对2003年4708名新入学的大学生进行PPD试验,72小时后观察结果,对结素试验强阳性的学生进行拍片.结果:检查4708人,结素试验强阳性者181人,强阳性率3.84%,发现结核病人4人,患病率0.085%,结素试验强阳性肺结核患病率为1.66%,明显大于结素试验非强阳性肺结核患病率为0.022%,同时在强阳性者中发现肺炎病人27人,患病率为14.92%.利用四格表资料相关分析分别求出结素试验强阳性与肺结核的相关系数r1=0.1079,与肺炎的相关系数r2=0.3465.结论:在成人中,结素试验强阳性与肺结核、肺炎均存在着低度正相关关系.

    作者:陈央;李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对护理服务态度及行为的调查

    良好的护理服务态度及行为是实施整体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佳服务的关键.

    作者:张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药口服液体制剂成型设计思路与方法

    中药口服液体制剂是采用适当经济的方法,提取的药材有效成分而制成的供内服的一类制剂,这类制剂包括了汤剂、合剂(单剂量表示为口服液)、糖浆剂、煎剂等以水为溶剂的浸出药剂和以乙醇为溶剂的如酒剂、酊剂、大部分流浸膏剂等.成型设计应该算是后序设计,应着重从制剂处方设计和成型工艺设计两个方面入手考虑.

    作者:李健;潘晓鸥;唐尧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LC术后残余胆囊的预防和处理(附11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1ecystectomy,LC)后残余胆囊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分析自1998年12月至2003年5月收治的LC术后残余胆囊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本组11例LC术后残余胆囊均经开腹手术证实,其中6例残余胆囊,3例残余胆囊合并残余胆囊结石,2例胆总管结石行探察术中发现残余胆囊.所有病例均行残余胆囊切除,胆囊标本经病理检查证实均为残余胆囊慢性炎症改变.结论:严格把握LC的适应症和操作规范是防止残余胆囊的关键.

    作者:李全生;杜景平;张肇达;周总光;杨和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