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产新药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与恩丹西酮预防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的疗效比较

羊裔明;侯梅;曾令源;叶乃瑶;牛挺;刘霆;张洪;任刚;潘明

关键词:格拉司琼, 恩丹西酮, 恶心, 呕吐
摘要:目的:验证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和德阳华康药业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简称华康格拉司琼)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恶心与呕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69例接受以顺铂为主化疗和39例接受以蒽环类抗肿瘤药为主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比较该药和国产上市恩丹西酮预防化疗所致恶心与呕吐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华康格拉司琼和恩丹西酮对预防强效致吐和中度致吐化疗药物所致的急性和迟发性恶心和呕吐的疗效基本相同;不良反应亦基本相似,以便秘、疲倦及头痛为多见,但程度轻,不影响继续治疗.结论:华康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预防肿瘤患者化疗所致的恶心与呕吐是安全和有效的.
华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唾液酸化的路易斯-X抗原和PTEN表达与肝细胞癌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唾液酸化的路易斯-X抗原(sialyl Lewis-X,SLeX)和PTEN表达与肝细胞癌(HCC)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分析110例HCC组织中SLex PTEN蛋白表达,结合随访资料分析.结果:在HCC中,SLeX和PTE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1%和33.6%.SleX阳性表达的HCC转移率高(P<0.05)、分化程度和患者>5年生存率低(P<0.05);PTEN阳性表达的HCC转移率低(P<0.05)、分化程度和患者>5年生存率高(P<0.05).SLeX表达与PTEN表达呈负相关(r=-0.57,P<0.005).结论:SLeX和PTEN表达与HCC转移和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检测和PTEN蛋白的表达可作为判断HCC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谷化平;尚培中;倪灿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血清5'-核苷酸酶及相关生化指标在肝炎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5'-NT及相关肝功能生化指标在肝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炎组186例、健康对照组38例血清5'-核苷酸酶及总胆汁酸(TBA)、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氨转肽酶(GGT)等相关肝功能生化指标,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肝炎组病人血清5'-NT活性水平升高明显,特别是在急性黄疸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度)中的异常升高率分别达到92.1%、100%.其它肝功能生化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或降低,从不同方面反映肝炎患者的肝脏病变.结论:5'-NT是各型肝炎诊断的一项较敏感的生化指标;多项生化项目联合分析,可提高肝炎实验室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作者:罗通行;李萍;高宝秀;黄俊;叶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在伪聋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在伪聋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96耳耳外伤患者进行了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检测.结果:发现至少有40耳(41.67%)的受检者有伪聋现象.结论:TEOAE技术对伪聋有识别作用.

    作者:刘平;郑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对冲性颅脑损伤迟发血肿的预见与处理

    目的:探讨对冲性颅脑损伤出现迟发血肿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1年7月~2004年4月收治的对冲性颅脑损伤出现迟发血肿42例.结果:首次CT扫描显示35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脑挫伤,5例为单纯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余2例正常.因迟发性血肿行手术治疗30例,死亡6例.结论:在对冲性颅脑损伤中,脑挫伤是发生迟发性血肿的主要危险因素,早期发现与及时手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邓增赋;赵强;何东升;王德全;攀(日韦);李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妊娠期妇女缺铁对胎儿影响研究进展

    胎儿在母体内的生长发育依赖脐带从母体吸收营养.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都表明母体和胎儿营养需求之间存在一个平衡,如果母体营养不足这种平衡就被破坏.且二者之间存在生理性竞争.妊娠时母体营养状况直接影响母儿营养分配.母体营养严重不足时,母体营养供应就优先.母体轻或中度营养不足时胎儿营养就优先[1].

    作者:邹翠兰;岳本明;刘兴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SLE患者T细胞亚群功能紊乱与Th1、Th2细胞因子偏移的研究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细胞因子表达异常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的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根据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测定病例组与对照组T细胞表面标志CD3,CD4,CD8的表达情况.用微量反应板根据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测定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清IL-2及IL-6水平. 结果:SLE患者CD3+CD4+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CD3+CD8+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CD4+T/CD8+T细胞比例倒置;血清IL-2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而血清IL-6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SLE患者体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是介导免疫调节紊乱的主要因素,CD4+T/CD8+T细胞比例倒置,而CD4+T细胞水平明显降低,其Th1,Th2细胞功能也表现明显偏移,以Th2细胞亢进为主,产生大量Th2细胞因子,介导免疫调节反应,致B淋巴细胞活跃产生大量自身抗体及免疫球蛋白.同时,CD8+T细胞功能亢进,CTL细胞参与机体组织损伤,进一步导致免疫紊乱及免疫病理损伤加重.

    作者:陈捷;王兰兰;刘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外伤性脾破裂21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16例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腹腔诊断性穿刺155例,阳性130例;B超158例,阳性149例;CT40例,阳性26例.保守治疗17例,脾切除181例,术中压迫止血保脾1例,脾修补8例,脾移植7例.结论: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应注意无外伤史的病例及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断.治疗应坚持抢救生命第一,保脾第二的原则,根据各种具体情况选择治疗的方法.

    作者:唐勇;张肇达;李建水;李敬东;魏永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损伤诱发胃溃疡出血死亡1例

    人体遭受严重创伤或处危重疾病时胃粘膜受损出血较常见,但轻度损伤后胃粘膜病变致诱发胃溃疡大出血死亡者罕见,现报道一例.

    作者:陈伟杰;幸宇;张夔鸣;廖志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的机体毒性研究

    目的:探讨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对机体的毒性.方法:设立对照组(A)和实验组(B、C、D、E),B、C、D、E组分别予MDMA5、15、20mg/kg;A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实验后采用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MDMA可损害内脏器官及大脑.结论:MDMA对机体具有明显的毒性,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王雪;彭祖贵;况伟宏;王康林;陈勇军;黄明生;孙学礼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疗效的系统评价

    背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是一种新出现的由SARS冠状病毒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在其爆发期间(2002.11~2003.5),我国启动了紧急研究项目(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本系统评价的目的是评估中西医结合(ICWA)治疗SARS的疗效.检索:我们对MEDLINE、EMBASE与CMD进行了电子检索,同时手检了相关的杂志、会议资料与网络上的信息.纳入标准:纳入文章均为前瞻性对照研究,干预措施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独西医治疗相比较.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对于研究人群、干预方式与结果的详细资料,评价者独立地进行分析评价.对于研究中的相似数据,我们进行了meta分析.主要结果:我们共纳入9个研究,包括812位患者.但这些研究质量普遍不高.Meta分析表明,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患者,在以下方面有明显改善:死亡率(OR0.32 95%CI0.14~0.71),退热时间(WMD-1.17,95%CI-1.83~-0.50),症状缓解时间(WMD-1.47,95%CI-1.96~-0.98)以及炎症吸收例数(WMD1.63,95%CI0.95~2.80).同时显示在恢复期患者症状积分(WMD-1.25,95%CI-2.71~0.21)与平均炎症吸收时间(WMD0.63,95%CI-1.33~2.59)上无明显差异.总结:本系统评价提示,ICWM用于治疗SARS患者可能有利于降低死亡率、缩短退热时间和症状缓解时间,促进炎症吸收.但是支持该结果的证据很弱.

    作者:赵娜;董碧蓉;须晋;吴泰相;刘关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方法改进

    目的:为了提高危重病人的基础护理质量,我科进行了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方法改进,提高了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业务水平.方法:将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传统方法与新方法进行对比.结果:使用新方法后,病人的口腔清洁度明显改善,P<0.005.结论:使用新方法后,可以减少口腔细菌定植,减少因口腔分泌物下移引起的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殷小容;廖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道返流疾病

    目前,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已成为常用的胃食管返流性疾病(gastroesophagealrenux disease,GERD)治疗的有效术式.自1956年Nissen首先报告这种手术方法以来,胃底折叠技术有了很多改进,其中重要的是用微创技术来完成这种手术,是Dallemagne l991年首先描述了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

    作者:谢自茂;陈德蓉;戴燕;刘宗琼;周总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微量泵静脉推注尿激酶治疗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近年来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占周围静脉闭塞性疾病的95%左右,好发于髂股静脉.发病时肢体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血栓脱落致肺栓塞时可危及生命.及时有效地治疗和护理能够降低肺栓塞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恢复工作能力.

    作者:鲁建春;冷亚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新鲜全血对不同类型血细胞分析仪质控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近年来,高科技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渗透和应用,使得血细胞分析仪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血细胞分析仪由于其操作简便、测定快捷,计数结果准确度高、精密性好,已逐渐取代传统的手工操作方法,成为各大、中型医院临床实验室的主要检测手段.由于不同的血细胞分析仪生产厂家使用的测定原理和方法不尽相同,使得测定结果及参考范围有所差异;同时,在国内、外众多的大、中型医院中,同一实验室拥有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血细胞分析仪已成为较普遍的现象,致使在同一实验室内同一标本在不同仪器上分析,可能出现测定值的偏差,给评估和解释结果以及给临床上依赖实验室数据动态监测带来困难.

    作者:粟军;陆小军;彭志勇;左永太;曾素根;彭黎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一例巨大肾积脓患者手术前后护理

    1 病例介绍患者男,57岁,农民.因发现右侧腹部包块12年多,腹胀、双下肢水肿半月,于2002年6月4日入院.入科时轮椅推入病房,神志清楚,精神差.形体消瘦,端坐呼吸,口唇紫绀,腹部明显膨隆,腹壁静脉怒张,双下肢水肿.体温39℃、血压105/75mmHg、呼吸23次/分.

    作者:何鹃;汪琪;苏学儒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肿瘤病人的健康教育现状与展望

    肿瘤是一个人人惧怕的字眼,肿瘤病人的治疗效果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依从性,而依从性之一就是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肿瘤疾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患者和家属备受疾病的折磨,心理反应脆弱,易激惹,对治疗的依从性欠佳[1],这就对肿瘤专科护士进行健康教育提出了较大的工作挑战.

    作者:李俊英;余春华;付岚;何小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厄贝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新近一些研究已经证明,高血压患者大动脉结构及功能的改变与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1、3].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对患者的影响主要是导致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改变.心脑血管病事件实际上是血管病变的结果[2].

    作者:高毅滨;郭有学;刘德贵;朱木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回生口服液在食管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回生口服液在食管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98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98例.治疗组用4mv-x体外照射,1.8~2.0GY/d,每周5次,DT:60~68GY.放疗第1~5天及29~33天,每天静脉滴注5-Fu750mg/m2,DDP:20mg/m2.放疗开始即口服回生口服液,每次1支(10ml),一日三次,至放疗结束后4周.对照组:仅做同步放化疗,方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免疫功能增加,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近期疗效,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一、二年生存率两组相比,前者明显优于后者,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回生口服液在食管癌的综合治疗中能有效提高免疫细胞活性,提高一、二年生存率.

    作者:王中苏;王继瑞;张松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HIE)伴心肌损害的心电图、血清心肌酶学改变与HIE分度的相互关系,心肌损害与窒息恢复时间的关系.方法:对165例HIE伴心肌损害的患儿出生后48h以内的血清LDH(乳酸脱氢酶)、CK(肌酶激酶)、CK-MB(肌酶激酶同功酶)、HBDH(a-羟丁酸脱氢酶)的含量进行测定,并作心电图检查.结果:心肌损害与窒息恢复时间呈明显正相关,P<0.01.83例(83/165)患儿心电图出现改变,重度组改变分别大于轻、中度组,轻度组大于中度组.经方差分析显示:心肌酶中CK、CK-MB变化与HIE的分度呈正相关性,差异显著(P<0.05);12例(12/165)病人于出生后12h内出现心肌酶谱变化,而其中8例的酶谱变化出现于生后6h内.结论:心肌损害和窒息恢复时间密切相关,常规检测心肌酶、心电图对HIE伴心肌损害的程度及预后判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有较大参考价值;生后12小时内即可监测心肌酶学变化.

    作者:杨钊;姚裕家;李炜如;陈永秀;付雪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COX-2选择性抑制剂用于围术期镇痛的现状及前景

    围术期有效镇痛改善手术病人的预后,这一观点已得到麻醉科医师和外科医师的认同.有效的围术期镇痛可使病人的器官生理功能快速恢复正常[1].临床上围术期镇痛的常用药物是阿片类药.然而,其众所周知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过度镇静及延迟肛门排气)使其使用受到限制,也造成外科医生和病人的忧虑.

    作者:余海;刘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