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脑后下动脉瘤突入四脑室及脑干1例

易敏;刘俐;游潮

关键词:小脑后下动脉瘤, 四脑室, 颅内动脉瘤, 脑血管造影术, 诊断, 显像技术, 前循环, 应用, 报告
摘要:自1927年脑血管造影术应用以来,颅内动脉瘤的诊断、认识逐渐深入.近20年来,随着DSA等显像技术的发展,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大大提高,但以前循环多见,小脑后下动脉瘤少见.现将我院近期收治的1例小脑后下动脉末端动脉瘤报告如下:
华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国产新药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与恩丹西酮预防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的疗效比较

    目的:验证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和德阳华康药业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简称华康格拉司琼)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恶心与呕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69例接受以顺铂为主化疗和39例接受以蒽环类抗肿瘤药为主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比较该药和国产上市恩丹西酮预防化疗所致恶心与呕吐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华康格拉司琼和恩丹西酮对预防强效致吐和中度致吐化疗药物所致的急性和迟发性恶心和呕吐的疗效基本相同;不良反应亦基本相似,以便秘、疲倦及头痛为多见,但程度轻,不影响继续治疗.结论:华康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预防肿瘤患者化疗所致的恶心与呕吐是安全和有效的.

    作者:羊裔明;侯梅;曾令源;叶乃瑶;牛挺;刘霆;张洪;任刚;潘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年龄对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幅值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不同年龄段的平常成人中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幅值的变化.方法:对80例听力正常者(20~60岁)分四个年龄段分别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幅值的测量.结果:畸变产物的引出率100%,对不同年龄段畸变产物幅值比较发现在高频区域(2~6kHz)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别.结论:在临床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测时应考虑年龄的因素.

    作者:刘锋;郑虹;郑芸;蒋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致医院感染的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致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分布情况及耐药特点.方法:ESBLs菌的检测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和纸片确认试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分别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PI鉴定系统和K-B法进行.结果:在480株革兰氏阴性杆菌中,产ESBLs菌占28.13%(135/480),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阳性率分别为24.89%和35.34%,产ESBLs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P<0.01),本文尚未发现对亚胺培南耐药菌株.结论:临床实验室细菌鉴定应常规进行ESBLs检测,将有助于控制产ESBLs细菌的传播和流行,亚胺培南是治疗产ESBLs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丁波;严明生;刘家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单肺通气中单腔双囊管和传统双腔管的比较

    为了比较单腔双囊管和传统双腔管在单肺通气中的优劣,我科于2002年1月到2003年3月共收集了34例接受肺部或食道手术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单腔双囊管组(Univent组)和传统双腔管组(DLT组).

    作者:姜华;王维强;马性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热休克蛋白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热休克蛋白(HSPs)是一组重要的应激蛋白(SP),在正常状态下有少量表达,应激状态下则明显提高.研究表明,热休克蛋白在肿瘤组织中表达异常,具有抑制细胞凋亡作用.从肿瘤组织中提取的HSP-肽复合物携带有多个T细胞表位,通过与抗原呈递细胞(APC)上的受体结合而内化,经MHC-I类途径激活特异性CTL和记忆性T细胞,引发机体细胞免疫反应,产生针对某种肿瘤内所有肿瘤细胞杀伤的效力,从而解决肿瘤抗原调变、很难鉴定来自病人自身癌组织的特异性抗原等问题.HSP-肽复合物作为疫苗用于肿瘤特异性免疫治疗,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刘涛;田聆;魏于全;赵菊梅;梁传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睾酮补充治疗新进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对非生育年龄人群的预测中指出,到2025年大于65岁的老人将达到15%.目前我国已跨入了老龄社会,中老年男子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关注.调查发现随着年龄增长,男性体内总睾酮以及生物活性睾酮水平显著降低,50岁以后雄激素的分泌明显下降,尤其70岁以后降到低水平[1].

    作者:舒德芬;陈永华;董碧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716例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的护理经验

    对716例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进行了回顾分析,全部手术顺利,无手术死亡和切口感染.术后随访3~51月,复发1例,复发率0.14%.发现腹内高压是导致成人腹股沟疝复发的重要因素,为有效降低无张力疝修补的复发率,术后应加强护理,必须注意防治腹内高压的发生.

    作者:印义琼;覃清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率与肺结核患病率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特定人群结素试验的强阳性率与肺结核患病率的相关性.方法:对2003年4708名新入学的大学生进行PPD试验,72小时后观察结果,对结素试验强阳性的学生进行拍片.结果:检查4708人,结素试验强阳性者181人,强阳性率3.84%,发现结核病人4人,患病率0.085%,结素试验强阳性肺结核患病率为1.66%,明显大于结素试验非强阳性肺结核患病率为0.022%,同时在强阳性者中发现肺炎病人27人,患病率为14.92%.利用四格表资料相关分析分别求出结素试验强阳性与肺结核的相关系数r1=0.1079,与肺炎的相关系数r2=0.3465.结论:在成人中,结素试验强阳性与肺结核、肺炎均存在着低度正相关关系.

    作者:陈央;李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唾液酸化的路易斯-X抗原和PTEN表达与肝细胞癌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唾液酸化的路易斯-X抗原(sialyl Lewis-X,SLeX)和PTEN表达与肝细胞癌(HCC)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分析110例HCC组织中SLex PTEN蛋白表达,结合随访资料分析.结果:在HCC中,SLeX和PTE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1%和33.6%.SleX阳性表达的HCC转移率高(P<0.05)、分化程度和患者>5年生存率低(P<0.05);PTEN阳性表达的HCC转移率低(P<0.05)、分化程度和患者>5年生存率高(P<0.05).SLeX表达与PTEN表达呈负相关(r=-0.57,P<0.005).结论:SLeX和PTEN表达与HCC转移和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检测和PTEN蛋白的表达可作为判断HCC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谷化平;尚培中;倪灿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损伤诱发胃溃疡出血死亡1例

    人体遭受严重创伤或处危重疾病时胃粘膜受损出血较常见,但轻度损伤后胃粘膜病变致诱发胃溃疡大出血死亡者罕见,现报道一例.

    作者:陈伟杰;幸宇;张夔鸣;廖志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泌尿系统后腹腔镜手术配合20例

    后腹腔镜手术对腹腔脏器干扰小,与开放手术和经腹腔途径腹腔镜手术相比较更有优势,2003年4月至2003年8月,经后腹腔镜途径使用超声刀行肾囊肿去顶减压术14例和肾上腺腺瘤切除术6例.患者效果良好,现将手术配合要点报道如下.

    作者:李蓉;黄文霞;范天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对冲性颅脑损伤迟发血肿的预见与处理

    目的:探讨对冲性颅脑损伤出现迟发血肿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1年7月~2004年4月收治的对冲性颅脑损伤出现迟发血肿42例.结果:首次CT扫描显示35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脑挫伤,5例为单纯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余2例正常.因迟发性血肿行手术治疗30例,死亡6例.结论:在对冲性颅脑损伤中,脑挫伤是发生迟发性血肿的主要危险因素,早期发现与及时手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邓增赋;赵强;何东升;王德全;攀(日韦);李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经动脉灌注健择治疗中晚期胰腺癌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动脉灌注健择(盐酸吉西它滨)治疗中晚期胰腺癌临床疗效.方法:38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接受动脉灌注健择治疗,其中28例曾行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后观察肿瘤改变情况及临床受益反应(CBR).结果:无CR病例,PR:13例(34.2%),NC:11例(30.6%),PD:12例(33.3%),2例无法评价.Kaplan-Meier法计算6个月累积生存率为66.7%.频数分布法计算中位生存期为9.5个月.临床受益率为86.1%(与文献相比P<O.01).结论:对于初治或化疗无效的病人,动脉灌注健择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受益反应,并能有效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

    作者:黄明;飞勇;杨银山;谭骅;孟芳;汪永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咳嗽变异型哮喘28例误诊原因分析

    咳嗽变异型哮喘(CVA)在儿童慢性咳嗽病因中占第一位,是一种隐匿性哮喘,唯一症状是发作性干咳.临床以长期咳嗽为主要特点,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极易出现漏诊、误诊.现将我院1999年以来确诊的CVA,曾被误诊为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者28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兰;向永;李运璧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双环切口乳头乳晕真皮帽手术治疗乳房松垂并乳腺囊性增生病9例

    作者自2001年3月~2004年3月采用双环切口保留乳头皮下乳腺切除,乳房松垂皮肤提紧术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9例,取得良好治疗及保容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田福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65例急性心肌梗塞支架置入术的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所致的心肌死亡,是导致冠心病患者死亡或严重致残的直接原因[1].因此患病期间,患者常常会产生恐惧、焦虑、失望的病理心态.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之一,而支架置入术作为一项新技术,尚未被患者及家属所了解,因而在开展中往往会加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各种病理心态.我院对2002年6月~2004年3月65例急性心肌梗塞支架置入术患者,针对病人的各种病理心态,制订相应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牟庆云;李运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外伤性脾破裂21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16例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腹腔诊断性穿刺155例,阳性130例;B超158例,阳性149例;CT40例,阳性26例.保守治疗17例,脾切除181例,术中压迫止血保脾1例,脾修补8例,脾移植7例.结论: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应注意无外伤史的病例及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断.治疗应坚持抢救生命第一,保脾第二的原则,根据各种具体情况选择治疗的方法.

    作者:唐勇;张肇达;李建水;李敬东;魏永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核体的功能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对核体(nuclear body,NBs)功能的探索已持续了近40年,只是在近10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人们才根据这一结构域中的蛋白推论出其潜在的功能.

    作者:黄纯兰;羊裔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十二指肠损伤的处理经验

    十二指肠损伤相对少见,仅占腹腔脏器损伤的3%~5%,病情复杂,合并伤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死亡率高达到3%~50%.所以正确处理十二指肠损伤,对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非常重要.作者工作过的医院从1978年~2002年,收治十二指肠损伤23例,现将其处理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明仪;付子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激光在烧伤外科临床应用

    激光在烧伤外科临床应用表明,激光切痂较常规外科手术有明显优点,尤其在减少出血方面.

    作者:陈传真;何志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