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维佳;吕晓菊;陈敏;王志芬
目的:研讨支气管镜(维支气管镜和电子支气管镜,下同)下联合病理取材对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826例肺癌患者的支气管镜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获取钳检和刷检不同病理取材方法,以及两种方法联合对肺癌诊断的阳性率.结果:钳检与刷检的阳性率分别为81.2%与67.6%,两者联合为88.5%.病理取材阳性率与肺癌的镜下形态类型有关.结论:支气管镜下联合病理取材可提高肺癌的诊断率.
作者:李晓康;朱辉;曾利江;张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特定人群结素试验的强阳性率与肺结核患病率的相关性.方法:对2003年4708名新入学的大学生进行PPD试验,72小时后观察结果,对结素试验强阳性的学生进行拍片.结果:检查4708人,结素试验强阳性者181人,强阳性率3.84%,发现结核病人4人,患病率0.085%,结素试验强阳性肺结核患病率为1.66%,明显大于结素试验非强阳性肺结核患病率为0.022%,同时在强阳性者中发现肺炎病人27人,患病率为14.92%.利用四格表资料相关分析分别求出结素试验强阳性与肺结核的相关系数r1=0.1079,与肺炎的相关系数r2=0.3465.结论:在成人中,结素试验强阳性与肺结核、肺炎均存在着低度正相关关系.
作者:陈央;李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咳嗽变异型哮喘(CVA)在儿童慢性咳嗽病因中占第一位,是一种隐匿性哮喘,唯一症状是发作性干咳.临床以长期咳嗽为主要特点,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极易出现漏诊、误诊.现将我院1999年以来确诊的CVA,曾被误诊为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者28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兰;向永;李运璧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细胞因子表达异常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的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根据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测定病例组与对照组T细胞表面标志CD3,CD4,CD8的表达情况.用微量反应板根据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测定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清IL-2及IL-6水平. 结果:SLE患者CD3+CD4+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CD3+CD8+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CD4+T/CD8+T细胞比例倒置;血清IL-2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而血清IL-6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SLE患者体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是介导免疫调节紊乱的主要因素,CD4+T/CD8+T细胞比例倒置,而CD4+T细胞水平明显降低,其Th1,Th2细胞功能也表现明显偏移,以Th2细胞亢进为主,产生大量Th2细胞因子,介导免疫调节反应,致B淋巴细胞活跃产生大量自身抗体及免疫球蛋白.同时,CD8+T细胞功能亢进,CTL细胞参与机体组织损伤,进一步导致免疫紊乱及免疫病理损伤加重.
作者:陈捷;王兰兰;刘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水平与LPS致大鼠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条件下,LPS处理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不同时点不同LPS浓度处理的HSC FN mRNA和CTG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LPS不仅短时间内即能上调HSC FNmRNA和CTGF mRNA表达,而且LPS与CTGF mRNA的表达量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恒定LPS作用浓度(1μg/ml)下,CTGF mRNA的表达水平随LPS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LPS作用24h-48 h后CTGF mRNA的表达水平高.结论:LPS是一个重要的致纤维化因素,可同时上调HSC的FNmRNA和CTGF mRNA表达.CTGF在LPS介导的肝纤维化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袁粒星;刘小菁;高举;吴红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成年人的发病率约为1%~2%,术后复发率为10%~20%,发病机制至今未明.近年来研究表明鼻息肉存在局部微环境控制下的炎症反应,且发病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是鼻息肉具特征的病理变化.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代表的炎性细胞的聚集和/或活化机制,成为学者们探索鼻息肉发病机制的突破点.
作者:古庆家;梁传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尼莫地平为钙离子拮抗剂,由于扩张脑血管的作用,大大地减少脑梗塞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作者回顾了我科的2001年、2002两年中颅脑损伤后昏迷的病人,表明预防性使用尼莫地平,可收到更加确切的效果.
作者:庞采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MC)是指结肠粘膜固有层内巨噬细胞含有脂褐素样物质的一种粘膜色素沉着病变.1857年Virchow早将结肠粘膜的黑色素沉着现象命名为MC.现将我院于2000年5月~2003年4月结肠镜检查发现的53例MC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总结,并对本组资料的病因进行分析.
作者:叶润生;吴浩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索神经内镜辅助显微外科治疗跨幕上下巨大胆脂瘤的应用价值.方法:经颞下-小脑幕入路显微镜下尽可能切除可见肿瘤部分,辅用神经内镜探查残余肿瘤并切除.结果:常规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后,经神经内镜探查,19例(100%)仍有不同程度的残留,辅用内镜后7例(36.8%)全切除(囊内容+囊壁切除),11例(57.9%)次全切除(囊内容+1/2以上囊壁切除),1例(5.3%)部分残留(部分内容+部分囊壁);19例有症状的患者中,16例(94.7%)术后一周内症状即有缓解或恢复,2例(10.5%)无明显变化,1例(5.3%)术后出现同侧动眼神经麻痹,一周内恢复.结论:经颞下-小脑幕入路是切除跨幕上下及环脑干周围巨大胆脂瘤的佳手术入路.内镜辅助显微外科提高了肿瘤的全切率及成功率,且有利于神经功能保护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苑玉清;游潮;刘翼;蔡博文;吴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神经卡压理论,是指神经在其走行过程中存在两处或两处以上的卡压.一处不甚严重卡压在临床上体征也许不重,甚至无临床体征.但是存在两处或两处以上的类似卡压,在临床上体征却非常重.
作者:张先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我院急、慢性腹泻病人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我院近4年腹泻病人大便中分离的266株病原菌进行统计并对常见细菌耐药率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腹泻病人常见的是福氏志贺菌,食物中毒引起的腹泻常见的是沙门氏菌和弗氏枸橼杆菌,慢性腹泻病人常见的是弗氏枸橼酸杆菌,其次是变形杆菌、亚利桑那菌和白色念珠菌.分离菌株中耐药性以氨苄西林、头孢唑啉的耐药率高,达(33%~92%),对亚胺培南、第四代头孢菌素较敏感,敏感率在90%以上.弗氏枸橼酸杆菌产AmpC酸占33%.结论:腹泻病人的病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进行常规的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菌素十分重要.
作者:陈慧玉;何加宁;吴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眼眶炎性假瘤手术治疗病例的临床特征、鉴别诊断和组织病理学分类,为临床选择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1年1月至2002年12月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炎性假瘤的5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患者的第一主诉主要是突眼和眶周肿块;好发的部位是泪腺区;临床主要拟诊为眼眶占位病变;组织病理学诊断有淋巴细胞浸润型、硬化型和混合型.手术切除后31例治愈,3例眶内容物剜出,20例复发,7例患者行两次手术.结论:炎性假瘤临床表现多样,手术治疗对表现为眼眶占位病变者有利于清除病灶和明确诊断.
作者:何为民;罗清礼;曾继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Mirizzi综合症是胆囊结石一种少见并发症,发病率低而认识不足,行胆囊切除术时容易损伤肝总管.本文就近年来外科医师在Mirizzi综合症术前诊断和腹腔镜处理所做的努力作一综述.
作者:邓小凡;李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提高阴茎折断诊治水平.方法:回顾阴茎折断10例,并结合文献对其发病机理、病理、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结果:9例采用冠状沟近侧环行切口,1例采用纵行小切口行阴茎血肿清除加白膜修补术.随访 6月到5年.1例阴茎有小硬结,9例阴茎无弯曲、硬结,性功能正常.结论:阴茎折断手术疗效满意,应尽早手术治疗.
作者:余刚;杨宇如;吴建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自2001年3月~2004年3月采用双环切口保留乳头皮下乳腺切除,乳房松垂皮肤提紧术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9例,取得良好治疗及保容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田福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回生口服液在食管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98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98例.治疗组用4mv-x体外照射,1.8~2.0GY/d,每周5次,DT:60~68GY.放疗第1~5天及29~33天,每天静脉滴注5-Fu750mg/m2,DDP:20mg/m2.放疗开始即口服回生口服液,每次1支(10ml),一日三次,至放疗结束后4周.对照组:仅做同步放化疗,方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免疫功能增加,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近期疗效,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一、二年生存率两组相比,前者明显优于后者,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回生口服液在食管癌的综合治疗中能有效提高免疫细胞活性,提高一、二年生存率.
作者:王中苏;王继瑞;张松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颅脑外伤手术在清除颅内血肿及破碎之无生机脑组织或同时作内减压后仍有严重颅内高压,脑组织向外膨出,硬膜或骨瓣复位困难时,为扩大容积降低颅内压,常需行去骨瓣减压,所致颅骨缺损需术后3~6月行二期修补.我院自2000年4月至2003年7月在15例颅脑外伤病员行去骨瓣减压时,用自体颅骨碎片行同期颅骨缺损整复,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文华;韩小坤;袁晓东;黄晓明;梁隆彬;徐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提高睾丸扭转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睾丸扭转20例,并结合文献对其发病机理、病理、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结果:早期误诊12例,经CDFI检查后,全部行睾丸切除术,1例术中证实非睾丸扭转.结论:睾丸扭转是青少年阴囊急症的常见病.早期手术探查对提高睾丸存活率有重大意义.
作者:余刚;黄朝友;杨宇如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在伪聋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96耳耳外伤患者进行了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检测.结果:发现至少有40耳(41.67%)的受检者有伪聋现象.结论:TEOAE技术对伪聋有识别作用.
作者:刘平;郑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966年Bito[1]首次提出微透析技术,它能对局部组织细胞间液的生化代谢进行直接、动态地监测,及时提供病情变化的信息.而目前其他生化研究方法如PET、电化学测试、磁共振色谱等,很难监测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近10年随着微透析探头和高压液相色谱技术的发展使脑细胞外物质代谢的研究迅速兴起,并随着床旁微透析技术的成熟,已经逐渐作为一种常规方法用于神经外科手术和神经病加强监护治疗.在国外,由于多个实验和医学中心的合作,使脑内微透析技术和设备逐渐标准化,能与其它中心的数据相比较,提供的正常值可作为一种参考来评价病人微透析期间的变化.
作者:李瑞春;刘翼;游潮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