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春生;陈晓明
目的:探讨实用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血小板计数的方法.方法:用流式细胞技术半导体激光法、电阻抗法与手工方法比较.结果:血小板计数在(1~20)×109/L(治疗前)组,流式细胞技术半导体激光法与手工方法计数的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较好,r=0.98,而电阻抗法与手工方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也较差,r=0.78.血小板在54~136×109/L(治疗有效)组,虽然三种方法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流式细胞技术半导体激光法与手工方法的相关性较电阻抗法好,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7和0.80.结论:对ITP病人标本,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流式细胞技术半导体激光法计数血小板,较电阻抗法准确.
作者:曾素根;贾永前;朱新勤;郭曼英;李倚;左永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胎儿在母体内的生长发育依赖脐带从母体吸收营养.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都表明母体和胎儿营养需求之间存在一个平衡,如果母体营养不足这种平衡就被破坏.且二者之间存在生理性竞争.妊娠时母体营养状况直接影响母儿营养分配.母体营养严重不足时,母体营养供应就优先.母体轻或中度营养不足时胎儿营养就优先[1].
作者:邹翠兰;岳本明;刘兴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从不同角度观察眶下管在上颌窦眶面的位置,对行上颌窦根治术时避免损伤眶下神经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选用20具成人冠状面的头部标本及25具过眶下管后端的成人冠状面颅骨标本,测量眶下管距过内眦、外眦矢状轴的水平距离;眶下管下壁的厚度;尖牙窝距眶下管的平均距离;以及尖牙窝与眶下管各点的连线和过尖牙窝垂直轴夹角的大小.结果:眶下管距过内眦矢状轴的水平距离平均值为(21.8±0.8)mm;眶下管距过外眦矢状轴的水平距离平均值为(15.2±0.9)mm;眶下管下壁厚度的平均值为(0.52±0.26)mm;尖牙窝距眶下管距离的平均值为(26.4±8.9)mm;尖牙窝与眶下管各点连线和过尖牙窝垂直轴的夹角平均值为(15.3±3.8)°.结论:提出了行上颌窦刮除术时,避免损伤眶下管内眶下神经及血管的手术深度和角度的安全范围.
作者:刘卫华;周启珂;李鑫;马大军;王绪伦;王伦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颅脑外伤手术在清除颅内血肿及破碎之无生机脑组织或同时作内减压后仍有严重颅内高压,脑组织向外膨出,硬膜或骨瓣复位困难时,为扩大容积降低颅内压,常需行去骨瓣减压,所致颅骨缺损需术后3~6月行二期修补.我院自2000年4月至2003年7月在15例颅脑外伤病员行去骨瓣减压时,用自体颅骨碎片行同期颅骨缺损整复,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文华;韩小坤;袁晓东;黄晓明;梁隆彬;徐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药口服液体制剂是采用适当经济的方法,提取的药材有效成分而制成的供内服的一类制剂,这类制剂包括了汤剂、合剂(单剂量表示为口服液)、糖浆剂、煎剂等以水为溶剂的浸出药剂和以乙醇为溶剂的如酒剂、酊剂、大部分流浸膏剂等.成型设计应该算是后序设计,应着重从制剂处方设计和成型工艺设计两个方面入手考虑.
作者:李健;潘晓鸥;唐尧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影响输卵管妊娠就诊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67例输卵管妊娠病例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的就诊方式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明显的区别.结论:早就诊,早治疗可以降低手术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底志红;谢明月;徐永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估计孕期和产褥期抑郁的发生率,比较分娩前后抑郁分数的差异,了解两种抑郁自评量表筛查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和Beck抑郁自评问卷(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对427位妇女于妊娠34~36周和产后4~6周的抑郁状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EPDS的抑郁阳性率在孕期和产后分别为7.7%和7.3%,BDI为24.4%和19.9%;分娩前后抑郁分数的总体分布不同,孕期分数高于产后分数;EPDS与BDI对孕期和产褥期抑郁症状筛出的一致性较差,Kappa值分别为0.26和0.32.结论:孕期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及抑郁水平均高于产褥期,对孕期抑郁的预防和治疗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作者:潘晓放;卢旨明;肖瑾;杜美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患者女,38岁,G6P+51,因腰骶部坠胀2月于2004年3月8日入院.既往体健.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无明显痛经.17年前行剖宫产一次,末次人流于7年前.妇科查体:外阴已婚未产式,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子宫前位,正常大小,活动度好,右宫角处可扪及一直径约4厘米的包块突出.子宫后方偏右侧可扪及直径8cm囊性包块,边界清,表面光滑,欠活动.B超示:子宫形态规则,大小正常.
作者:姜涛;王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住院癫痫患者的年龄结构、病因、发作类型、抗癫药使用情况及疗效.方法:对184例因癫痫发作而住院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岁以下的住院癫痫患者约占60%.患者病因以脑血管病(20.65%)、颅感染(20.11%)为主,另有34.24%的患者原因不明.患者的发作类型主要为全面性强直一阵挛性发作,其次为单纯部分性发作.入院后联合使用二种以上抗痫药者占78.26%,所用多的抗痫药物为卡马西平.至出院时,发作完全控制者占14.67%,控制欠佳者40.22%.结论:住院癫痫病人以青少年为主,常见的病因为颅内感染和脑血管病,治疗中联合用药多见.今后应加强血药浓度监测以提高疗效.
作者:邹晓毅;张志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在伪聋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96耳耳外伤患者进行了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检测.结果:发现至少有40耳(41.67%)的受检者有伪聋现象.结论:TEOAE技术对伪聋有识别作用.
作者:刘平;郑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CO2激光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时的剂量关系.方法:在对34例耳鼓膜行CO2激光造孔后观察其在第7天、第14天、第21天鼓膜开放情况.结果:造孔直径大于或等于2.5mm的鼓膜于第21天开放率同造孔小于2.5mm的鼓膜差异显著(P<0.05).结论:造孔直径直接决定鼓膜开放时间的长短.
作者:邝韶景;刘世喜;秦学玲;闵小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提高睾丸扭转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睾丸扭转20例,并结合文献对其发病机理、病理、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结果:早期误诊12例,经CDFI检查后,全部行睾丸切除术,1例术中证实非睾丸扭转.结论:睾丸扭转是青少年阴囊急症的常见病.早期手术探查对提高睾丸存活率有重大意义.
作者:余刚;黄朝友;杨宇如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后腹腔镜手术对腹腔脏器干扰小,与开放手术和经腹腔途径腹腔镜手术相比较更有优势,2003年4月至2003年8月,经后腹腔镜途径使用超声刀行肾囊肿去顶减压术14例和肾上腺腺瘤切除术6例.患者效果良好,现将手术配合要点报道如下.
作者:李蓉;黄文霞;范天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我院急、慢性腹泻病人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我院近4年腹泻病人大便中分离的266株病原菌进行统计并对常见细菌耐药率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腹泻病人常见的是福氏志贺菌,食物中毒引起的腹泻常见的是沙门氏菌和弗氏枸橼杆菌,慢性腹泻病人常见的是弗氏枸橼酸杆菌,其次是变形杆菌、亚利桑那菌和白色念珠菌.分离菌株中耐药性以氨苄西林、头孢唑啉的耐药率高,达(33%~92%),对亚胺培南、第四代头孢菌素较敏感,敏感率在90%以上.弗氏枸橼酸杆菌产AmpC酸占33%.结论:腹泻病人的病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进行常规的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菌素十分重要.
作者:陈慧玉;何加宁;吴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介绍改良椎管-腹腔分流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皮穿刺置管椎管-腹腔分流治疗36例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结果,并与同期脑室-腹腔分流法相比较.结果:脑积水控制35例,仅1例由于脑脊液细胞数及蛋白高而出现分流管阻塞.结论:此分流方法治疗交通性脑积水具有微创、效果良好、并发症少的特点.
作者:李国平;黄思庆;游潮;易章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区周围细胞增殖的动态变化,以及三七三醇皂苷(PTS)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MACO)2h、不同再灌注时间段(3d、7d、14d、28d)的大鼠短暂局灶性脑缺血(transient focal cerebral ischemia)模型.应用5-溴脱氧尿嘧啶(5-bromodeoxyuridine,Brdu)和Brdu/Nestin免疫双标记法观察再灌注损伤后3、7、14、28d时大鼠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14d细胞增殖水平达到峰值,至再灌注28d细胞增殖水平已明显回落,但仍较正常水平高.PTS组细胞增殖水平于再灌注后7d~28d均较相同时间段对照组增强(P<0.05).再灌注7、14d,PTS组Brdu+/Nestin阳性细胞比例高于N.S 组(P<0.05).结论:PTS可促进缺血再灌注后细胞的增殖水平.
作者:胡晓松;周德明;周东;杨开明;梅妍;周鸿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及早诊断冠状动脉疾患对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尤为重要.传统冠状动脉造影一直是诊断冠状动脉疾患的较好方法,但有一定的创伤性及危险性,与检查有关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分别是0.15%和1.5%[1].因此,许多学者曾致力于无创性冠状动脉造影技术--超声、MRI及传统的单层或双层螺旋CT的研究,结果尚不甚满意.电子束CT在冠状动脉疾患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但其空间分辨率较差[2],且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广泛使用.1998年以来,随着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技术的改进,由四层、八层至今天的十六层,扫描层厚越来越薄、速度越来越快,方使冠状动脉成像效果越来越好,在临床应用方面,已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现对其加以综述.
作者:陈晓荣;余建群;周翔平;杨志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背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是一种新出现的由SARS冠状病毒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在其爆发期间(2002.11~2003.5),我国启动了紧急研究项目(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本系统评价的目的是评估中西医结合(ICWA)治疗SARS的疗效.检索:我们对MEDLINE、EMBASE与CMD进行了电子检索,同时手检了相关的杂志、会议资料与网络上的信息.纳入标准:纳入文章均为前瞻性对照研究,干预措施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独西医治疗相比较.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对于研究人群、干预方式与结果的详细资料,评价者独立地进行分析评价.对于研究中的相似数据,我们进行了meta分析.主要结果:我们共纳入9个研究,包括812位患者.但这些研究质量普遍不高.Meta分析表明,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患者,在以下方面有明显改善:死亡率(OR0.32 95%CI0.14~0.71),退热时间(WMD-1.17,95%CI-1.83~-0.50),症状缓解时间(WMD-1.47,95%CI-1.96~-0.98)以及炎症吸收例数(WMD1.63,95%CI0.95~2.80).同时显示在恢复期患者症状积分(WMD-1.25,95%CI-2.71~0.21)与平均炎症吸收时间(WMD0.63,95%CI-1.33~2.59)上无明显差异.总结:本系统评价提示,ICWM用于治疗SARS患者可能有利于降低死亡率、缩短退热时间和症状缓解时间,促进炎症吸收.但是支持该结果的证据很弱.
作者:赵娜;董碧蓉;须晋;吴泰相;刘关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西地西菌属(Cedecea spp.)为杆状细胞,大小为0.5~0.6μm×1~2μm,符合场杆菌科一般属的特征,大多数菌株能运动,兼性厌氧.可以从呼吸道、血液标本分离得到[1~3].2002年8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科收治了一例Cedecea neteri(奈特尔西地西菌)所致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现在报道如下.
作者:王甫忠;高燕渝;吕晓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枢神经细胞瘤(central neurocytoma,CNC)是1993年WHO分类中的新类型,一般认为它是一种罕见的、好发于年轻人侧脑室和/或三脑室内的良性神经元肿瘤,预后较好,1982年首先被Hassoun等[1]报道并命名,光镜下的特点与少突胶质细胞瘤很难区别,需借助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超微结构检查才能确诊.
作者:李国平;游潮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