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玫;陈泽莲;潘晓鸥
目的:对比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与西药治疗肺心病发作期的疗效.方法:设治疗组与对照组,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5%)高于对照组(82.9%).治疗组PaO2提高、PaCO2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肺胀Ⅱ号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发作期,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鲁红霞;王贤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恶性肿瘤与白血病迭合在临床上少见,近20年来本院收治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立;袁颖;胡月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提高对鼻腔恶性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我院自2001年3月~2002年11月收治的鼻腔恶性淋巴瘤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误诊误治的原因.结果: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0例为NK/T淋巴瘤,占本组的83.3%,T系淋巴母细胞瘤1例,尚不能分型的1例;误诊误治者10例占本组的83.3%,总共病理检查20例次,病理误诊8次,占本组40%,结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对本病认识不够是误诊的一个原因;要确诊本病依赖于免疫组化技术.
作者:苟栋明;安会民;王力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属于β疱诊病毒家族,为双链DNA病毒.自1964年Hill等发现CMV是肾移植受者术后感染的重要致病原以来,CMV逐渐为肾移植界所关注.据报道,肾移植受者中约50%~70%有活动性CMV感染,其中10%~30%为有症状性感染.CMV感染是降低受者和移植肾存活率的重要因素.本文就CMV感染对肾移植的影响,以及肾移植受者CMV感染的诊断和防治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滕东海;田静;卢一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由于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术(PCEA)镇痛确切,效果良好,现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且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较少.我院近两年PCEA术后曾出现两例截瘫,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井林;马性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发病率占妊娠的0.5~1.0%,近年来有逐渐升高趋势,而患者病史、症状及体征不典型,给临床诊断及治疗带来一定难度,本文目的在于分析总结非典型异位妊娠的声像图特点,探讨超声检查对此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贾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在血液净化的基础实验研究中,ARF模型的建立极为重要,目前ARF模型的建立方法很多,我中心就15只家犬试选了几种不同的方式建立ARF模型,就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一川;彭献代;刘春;况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严重的疾病、创伤和手术会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使肾上腺合成及分泌皮质醇增加,同时伴有血浆皮质醇清除率的下降,导致血皮质醇浓度升高,从而对抗过度的应激反应,维持正常血管张力和心肌收缩力,对儿茶酚胺的活性起允许作用.保持体内电解质平衡.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adrenal insufficiency,AI)会导致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等一系列内环境的紊乱,提高死亡率[6].且易与脓毒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表现相混淆,后果十分严重.因此,临床工作中提高对急性AI的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遇到严重的感染、创伤、外科手术或精神创伤等应激情况时,患者血浆皮质醇浓度处于正常水平或高于正常,但相对于应激严重程度的生理需要量而言是不足的.特别是较持久的、严重的疾病(如多器官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表现尤其突出.这就是相对性AI.
作者:肖海涛;岑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 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1989年~2002年共用激光环切包皮2400例,年龄5~78岁,其中包皮过长825例,包茎91例,包皮过长伴尖锐湿疣870例、伴生殖器疱疹90例,前列腺炎及尿路感染524例.全部病人均采用大功率CO2激光切除,伤口Ⅰ期愈合无并发症.
作者:钟泽华;陈传真;梅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双环扎手术对术前未发现裂孔的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从1998年4月至2001年4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接受双环扎手术治疗的16例(16只眼)术前未发现裂孔的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了回顾分析.16例患者有9例在术中发现有靠近锯齿缘的细小裂孔.对发现的裂孔和可疑的变性均冷冻处理,保留原环扎带,将第二条硅胶环扎带置于裂孔或可疑变性部位,与原环扎带间距3.71±0.65mm.其中一例因PVR严重联合做玻璃体手术和C3F8气体填充,术中有4例放视网膜下液,3例有过玻璃体手术史患者放玻璃体液并用30%C3F8气体填充.结果:除联合做玻璃体手术的患者术后脱离的视网膜未愈经再手术硅油填充获愈外,其余15例脱离的视网膜均一次性复位.术后随访短3个月,长11个月,平均随访4.1个月.除1例发现有浅的网膜脱离外,其余视网膜复位良好,终复位度93.8%.结论:环扎术后出现的无裂孔性复发性视网膜脱离仍可选择环扎手术即双环扎手术治疗.
作者:王刚;桂君民;李佩娟;蔡文泉;张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中淋巴细胞处于转化前后不同分化阶段的一大类恶性肿瘤.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近年来,有关淋巴瘤的分类和治疗均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
作者:贾永前;邓承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可乐必妥系氟喹诺酮类化合物,其成分为左旋氧氟沙星,它对包括厌氧菌在内的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广谱抗菌活性;临床上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感染.其药品说明书中描述的药物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光敏、皮肤瘙痒等.目前我们收集到的可乐必妥不良反应均为失眠,现将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泽莲;管玫;潘晓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效果、费用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并与肠外营养比较.方法:选择食管、贲门癌病人75例按序随机分成肠内营养(EN,n=30)、肠外营养(PN,n=23)及普通输液组(对照组,n=22),营养支持时间为8天,分别测定术前、术后第8天营养指标,记录肛门排气时间、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三组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均较术前下降,以对照组为显.前白蛋白PN、EN组有显著升高(P<0.01).三组体重皆下降,以对照组为显(P<0.01).术后肠道功能恢复以EN组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对照组为高.住院时间以对照组长.治疗费用PN明显高于EN.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行,临床疗效与PN相似,且比PN有更好的代谢效应,在保护肠粘膜屏障、促进肠功能恢复、减少住院费用等方面也更为优越.
作者:杨绪全;汪翼;杨世兵;伍玉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女,32岁,因睡眠障碍于2002年12月12日口服安定(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20224)2.5mg一粒,用药12小时后开始出现口腔粘膜溃疡、外阴粘膜红肿、瘙痒,低烧(37.8~38.2℃),腹股沟及下颌淋巴结肿大.
作者:管玫;陈泽莲;潘晓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内科急症,临床上其死亡率占所有药物中毒之首.现将我院1989年8月~2002年8月41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死亡病因分析如下:
作者:周蓉;任继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国产环孢菌素A(CsA)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尤其是重型再障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初步探讨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M)检测结果与再障发病及疗效的关系.方法:以国产CsA联合雄激素(11例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再障41例,与以雄激素联合中药治疗的对照组再障25例比较疗效,并随访远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CsA组为63.4%,优于对照组36.0%(P<0.05);对重型再障的有效率CsA组为60.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CsA组中血清HBV-M阳性的重型再障加用大剂量丙球可提高疗效;CsA组治疗有效者过早停药较易复发.结论:国产CsA为主的联合方案是治疗再障较为有效、安全方便的方法,有效者不宜过早停药.
作者:白晓川;郭宏伟;杨国镇;吴晓萍;宋国庆;崔丽娟;马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肺炎球菌一直是全球范围肺部感染常见的致病菌,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第一位,被认为是人类的重要致病菌,波及范围极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据估计,全世界每年至少100万人死于肺炎球菌肺炎;在美国每年约有40~50万人患肺炎球菌肺炎.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美国、英国、芬兰等国家研究发现,60岁以上的老年人肺炎发病率接近25‰,远高于青壮年,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不断上升.在亚洲,肺炎球菌感染是某些国家重要的发病和死亡原因.在我国院外获得性肺炎中,肺炎球菌性肺炎可达46%~76%.疾病早期,细菌可侵犯淋巴道进入血流,约20%~30%的病例发生菌血症.老年人群由于免疫功能衰减,加之合并多种慢性疾病,是肺炎球菌感染的高危人群.有研究表明,患有慢性疾病的肺炎球菌感染率是对照组的15倍,一旦感染,其死亡率急剧上升,至少为30%,70岁以上则达50%.
作者:徐英;董碧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在临床工作中,由于工作繁重、紧张、琐碎及对有关职业损伤的防护宣传教育不够,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也比较淡薄,因各种因素引起护理人员职业损伤的情况仍时有发生.本文通过目前正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护士发放问卷调查表,分析其在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与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有关的损伤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1].
作者:杨玲;郭菊红;郑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为了探索病毒性肝炎血糖变化的临床特点,我们对120例病毒性肝炎病人进行了血糖观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江堤;罗万蓉;扬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宫腔纱条填塞法用于剖宫产出血的效果.方法:取剖宫产出血100例,随机取50例为实验组,50例为对照组,两组病情分布相同.在常规注射缩宫素后,宫腔出血仍来势迅猛者,实验组立即行宫腔纱条填塞,缝合子宫切口,术后给高效抗菌素预防感染,24~48小时取出纱条.对照组给麦角0.2mg子宫下段注射,或米索前列醇0.2mg置后穹隆,经子宫按摩、热盐水大纱块压迫等处理效果不佳者,即行双侧子宫动脉结扎.结果:实验组50例,术中出血均在300~500ml,平480.20ml,明显低于文献报道前置胎盘术中出血平均768.01ml,与无高危因素的正常剖宫产平均出血414.15ml差异不大,未发生术后感染现象.无一例子宫切除,达到保留子宫目的.对照组术中出血500ml以下为0,500~700ml 20例,800~1700ml 30例,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极具显著性.其中1例出血达1700ml,输同型血1000ml,终以宫腔纱条填塞止血.结论:宫腔纱条填塞止血迅速,效果好,并达到保留子宫目的,无明显副作用.宫腔纱条填塞方法容易,材料制作简单,价格不昂贵.宫腔纱条填塞是治疗剖宫产出血的好方法.
作者:付秀娟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