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腔恶性淋巴瘤12例报告

苟栋明;安会民;王力红

关键词:NK/T细胞淋巴瘤, 中线恶网, 免疫组化, 误诊
摘要:目的:提高对鼻腔恶性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我院自2001年3月~2002年11月收治的鼻腔恶性淋巴瘤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误诊误治的原因.结果: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0例为NK/T淋巴瘤,占本组的83.3%,T系淋巴母细胞瘤1例,尚不能分型的1例;误诊误治者10例占本组的83.3%,总共病理检查20例次,病理误诊8次,占本组40%,结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对本病认识不够是误诊的一个原因;要确诊本病依赖于免疫组化技术.
华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后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后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宣武医院神经外科2001年10月至2002年10月间5例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病例.结果:5例病人的后交通宽颈动脉瘤应用该联合技术均得以成功栓塞,术后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无血管内治疗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技术对颅内后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该技术仍需不断改善,其治疗效果也需长期随访和评价.

    作者:贺民;凌锋;支兴龙;张鸿祺;宋庆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开放性膝关节损伤结合CPM治疗19例

    开放性膝关节损伤,临床化脓感染率很高,本组病例通过多次清创,高压冲洗灌注药物,有效固定早期CPM锻炼,取得感染率低、骨折愈合、关节恢复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关晋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TURP术后出血的原因和治疗现状

    TURP已经代替开放手术成为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主要方法.但TURP仍然存在出血、被膜损伤、感染、术后尿道狭窄、尿失禁、性功能障碍以及TUR综合症等诸多并发症.TURP术后前列腺出血是TURP主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令临床泌尿外科医生头痛的问题.前列腺出血分为近期出血和远期出血两种.近期出血是指术后进入病房24小时以内的出血;远期出血是指术后7~14天以及更长时间后出现的出血.MebustWK等在TURP手术后出血的病例回顾性研究统计中发现:在3885例经TURP术的病人中有12%发生了前列腺出血[1].Puchner PJ等的统计表明以反复血尿就诊的病人中有60%是TURP术后出血引起[2、3].可见搜寻前列腺出血的原因以及恰当的治疗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着重TURP术后出血的原因以及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张朋;李虹;王坤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肺癌癌周肺血流灌注影像学研究

    迄今,肺癌的发现和术前诊断,主要依据其影像学检查.在影像学上,肺癌的早期肿块形态学表现又常缺少特征性,其诊断多需结合伴发的气道阻塞性改变和转移灶的佐证.而关于肺癌对周围肺组织血流灌注改变的影像学研究更少,其临床应用价值有待深入评价.为此,现将有关肺癌癌周肺血流灌注改变的影像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徐晔;邓开鸿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腹泻的机理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多种病因引起的甲状腺高分泌状态的内分泌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有甲状腺激素过多造成的高代谢症候群、甲状腺肿大、突眼,并常常伴有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有些患者仅表现为腹泻或以腹泻为其首发症状,往往容易引起误诊.本文拟从胃肠的运动、吸收分泌及胃肠激素、神经系统等方面讨论甲亢伴腹泻的具体机理,旨在为甲亢腹泻的治疗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

    作者:李懿;张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前列腺癌的超声检查研究进展

    超声检查前列腺疾病具有方便、价格相对较低的特点,是检查前列腺癌常用的手段,特别是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因超声探头紧靠前列腺,从不同强度的回声区可以得到较精确的声像图,能显示前列腺内部结构,特别是可用来引导穿刺活检,提高了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应用很广泛.

    作者:龚春雨;李虹;魏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抗病毒新药阿地福韦

    乙肝病毒(HB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分布的疾病,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因此,针对HB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特别重要.α-干扰素、拉米夫定的推出成为慢乙肝治疗学的重大进展.然而,α-干扰素副作用多,而经拉米夫定治疗后,HBV可出现选择性耐药性变异.新近研究成功的阿地福韦(adefovir,ADV)对拉米夫定耐药的变异株亦有抗病毒作用.本文对阿地福韦药理特点及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胡国平;赵连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鼻内窥镜在咽喉部的应用

    从1998年8月至2002年6月,我们试用鼻内窥镜作咽喉部检查和手术[1],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喻继康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转移性肝肿瘤肝动脉化疗栓塞研究进展

    近10多年来,对转移性肝肿瘤的介入性化疗栓塞临床研究,已有不少报道.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水平,特将转移性肝肿瘤介入性化疗栓塞的基本治疗原理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徐大伟;卢武胜;邓开鸿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20例癔症误诊为癫痫的原因分析

    癔症和癫痫为神经精神科常见疾病,因发病时两种疾病的部分症状相似,有时易相互误诊.为此作者报道了20例癔症误诊为癫痫的病例,并分析了原因,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英;冼易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熊胆滴眼液治疗结膜炎的临床观察

    结膜炎症为眼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门诊就诊的病人中比例很高,且病因复杂.西药对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急性结膜炎效果较好,但对非病原微生物及病情迁延反复的慢性结膜炎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本文使用中药制剂熊胆滴眼液治疗急慢性结膜炎126例,经临床观察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朱薇;王顺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耳声发射测试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众所周知,耳声发射(Otoacoustic emissions,OAE)来源于耳蜗外毛细胞,为临床上鉴别诊断听力障碍发生部位及性质的重要仪器之一,如今其应用已扩展到新生儿听力筛查,耳毒性药物用药监控等领域.耳声发射以其快速、灵敏、安全、无创的优点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运用.然而,在临床测试的过程中常会碰到诸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就往往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延长了测试时间,甚至导致假阳性结果的出现.为此,本文对耳声发射实际运用中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进行了总结,以供广大临床工作者参考和讨论.

    作者:刘锋;郑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VBMCD方案联合大剂量胸腺肽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VBMCD方案联合大剂量胸腺肽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临床实验研究方法,按入院顺序采用区组随机分组法将病例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VBMCD联合大剂量胸腺肽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改良M2治疗方案.治疗观察4个疗程后进行近期疗效评价.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5.0%及55.0%,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种方案治疗后,VBMCD联合大剂量胸腺肽方案各项临床疗效指标变化除尿本周氏蛋白阳性转阴率差异无显著性外,均较改良M2法差异有显著性(P<0.05);主要毒副作用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本治疗未见肾功能损伤,未见永久性造血干细胞损害和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VBMCD方案联合大剂量胸腺肽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在临床上疗程短,疗效高,可以增强病人的抵抗力及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化疗间歇延长.是一种经济实用,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方案.

    作者:夏顺中;刘力克;汪勇;刘力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宫腔纱条填塞用于剖宫产出血50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宫腔纱条填塞法用于剖宫产出血的效果.方法:取剖宫产出血100例,随机取50例为实验组,50例为对照组,两组病情分布相同.在常规注射缩宫素后,宫腔出血仍来势迅猛者,实验组立即行宫腔纱条填塞,缝合子宫切口,术后给高效抗菌素预防感染,24~48小时取出纱条.对照组给麦角0.2mg子宫下段注射,或米索前列醇0.2mg置后穹隆,经子宫按摩、热盐水大纱块压迫等处理效果不佳者,即行双侧子宫动脉结扎.结果:实验组50例,术中出血均在300~500ml,平480.20ml,明显低于文献报道前置胎盘术中出血平均768.01ml,与无高危因素的正常剖宫产平均出血414.15ml差异不大,未发生术后感染现象.无一例子宫切除,达到保留子宫目的.对照组术中出血500ml以下为0,500~700ml 20例,800~1700ml 30例,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极具显著性.其中1例出血达1700ml,输同型血1000ml,终以宫腔纱条填塞止血.结论:宫腔纱条填塞止血迅速,效果好,并达到保留子宫目的,无明显副作用.宫腔纱条填塞方法容易,材料制作简单,价格不昂贵.宫腔纱条填塞是治疗剖宫产出血的好方法.

    作者:付秀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护理人员的职业损害与防护措施

    在临床工作中,由于工作繁重、紧张、琐碎及对有关职业损伤的防护宣传教育不够,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也比较淡薄,因各种因素引起护理人员职业损伤的情况仍时有发生.本文通过目前正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护士发放问卷调查表,分析其在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与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有关的损伤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1].

    作者:杨玲;郭菊红;郑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胃肠道肿瘤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

    胃肠道肿瘤病人在围手术期受本身病变及手术应激的影响,存在着代谢障碍,多可并发营养不良,因此有必要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热量供给量125~167kJ(30~40kcal)/kg*d,蛋白质70~80g/d,热氮比约418~627kJ(100~150kcal):lg;脂肪应占总热量比例的30%~50%;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具有免疫药理作用的营养素谷氨酰胺(GLN)、精氨酸、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核苷酸等不仅能防治营养不良,还可增强免疫功能,改善全身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

    作者:张明鸣;何涛;达明绪;钱昆;伍晓汀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恶性淋巴瘤的分类进展

    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中淋巴细胞处于转化前后不同分化阶段的一大类恶性肿瘤.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近年来,有关淋巴瘤的分类和治疗均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

    作者:贾永前;邓承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老年人便秘的护理体会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症状,也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大多数患者可通过调节饮食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增加活动、给予缓泻剂、心理和物理治疗等得以缓解.但有少数患者经上述处理后仍难以改善影响生活质量,老年人尤其是已有多种老年疾病患者更感痛苦.流行病学显示,便秘的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老年人和妇女尤为多见,不同患者对便秘有不同的症状感受.本文通过对我科住院的便秘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并实施个体化护理,一定程度上解除患者的痛苦,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菊红;杨玲;魏克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p16基因异常与胰腺肿瘤

    胰腺腺癌(PC)在西方为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由于缺乏特异的早期临床症状与胰腺的较深的解剖位置,使得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多数病人已出现局部播散或远处转移.在美国,胰腺癌位于癌症死亡原因中第五位[1].过去的十年间,胰腺癌发生相关基因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认为,胰腺癌是一种基因疾病,此病的进展是由于胰管腺上皮细胞分子异常的逐渐积累,有多种基因与胰腺癌的发生有关,p16基因是其中较常见及重要的一个,通过多种途径失活从而导致肿瘤发生.本综述旨在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认识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寻找新的肿瘤标志物,阐明p16基因对胰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意义.

    作者:梁勇;周总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大植片板层角膜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急性重症眼部化学伤

    目的:了解大植片板层角膜移植联合关膜移植治疗急性重症眼部化学伤的疗效.方法:采用大植片板层角膜移植联合关膜移植治疗5只眼急性重症眼部化学伤,并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随访中3只眼因角膜水肿影响视力外,其它2只眼视力均有明显提高.所有病例均有部分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和轻度睑球粘连.结论:利用新鲜健康的角巩膜材料进行大植片深板层角膜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急性重症眼部化学伤及热烧伤的手术方法.

    作者:邓应平;宋锦平;王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