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直肠系膜的解剖结构和临床病理学研究进展

赵高平;周总光

关键词:直肠系膜, 解剖结构, 基础和临床研究, 直肠周围系膜全切除术, 直肠癌, 临床病理学, 根治性切除, 外科治疗, 临床实践, 基础理论, 低位吻合, 新技术, 复发率, 学者, 术式, 术后, 手术, 局部, 概念, 保肛
摘要:近年来,直肠癌的外科治疗从临床实践到基础理论都出现强劲发展势头,传统Miles手术正逐渐被兴起的低位和超低位吻合取代,距肛缘5~6cm以上的下段直肠癌可获保肛根治性切除[1].这得益于1982年Heald等[2]提出的TME或直肠周围系膜全切除术(complete circumferential mesorectal excision,CCME)的概念,该术式能使术后局部复发率由原来的30%降低至3.6~6%[3,15].许多学者对直肠系膜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极大地促进了TME这一新技术的发展.本文就直肠系膜的解剖和临床病理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华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直肠系膜的解剖结构和临床病理学研究进展

    近年来,直肠癌的外科治疗从临床实践到基础理论都出现强劲发展势头,传统Miles手术正逐渐被兴起的低位和超低位吻合取代,距肛缘5~6cm以上的下段直肠癌可获保肛根治性切除[1].这得益于1982年Heald等[2]提出的TME或直肠周围系膜全切除术(complete circumferential mesorectal excision,CCME)的概念,该术式能使术后局部复发率由原来的30%降低至3.6~6%[3,15].许多学者对直肠系膜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极大地促进了TME这一新技术的发展.本文就直肠系膜的解剖和临床病理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赵高平;周总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卵巢粘液性肿瘤细胞基质MMP-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卵巢粘液性肿瘤组织中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3例卵巢粘液性囊腺瘤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MMP-9在粘液性囊腺瘤中无表达,在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及粘液性囊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2.2%、55.2%;MMP-9的表达与粘液性囊腺癌的组织学分级、FIGO分期及术后复发和死亡有密切关系.2例交界性粘液囊腺瘤MMP-9阳性,同时这2例出现复发.结论:MMP-9表达与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的恶性程度有关,可望作为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及粘液性囊腺癌的诊断和分级的客观指标,并协助临床估计预后.

    作者:廖琼;孙维纲;杨素琼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4例妇产科出血性疾病的介入治疗

    目的:探索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注药及(或)栓塞术治疗妇产科出血性疾病的价值.方法:4例患者包括晚期产后出血,4+月孕钳夹术后胎盘残留清宫术中大出血,足月孕产后子宫及双肺滋养细胞肿瘤,产后胎盘置入各1例,对4例患者均采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栓塞治疗,栓塞剂为明胶海绵,除晚期产后出血1例外,其余3例均同时介入化疗.结果:4例患者栓塞术后出血立即停止,无并发症.结论: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妇产科部分出血性疾病,在保守治疗困难的情况下应列为首选,其止血迅速、彻底,副作用小,不影响女性生理功能.

    作者:张科荣;范波;缪南东;邓进;林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肝癌患者粘附分子和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观察肝癌患者外周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soluble P-selectin,CD62P),细胞间粘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CD54),血管细胞粘附分子(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CD106)和白细胞粘附分子β2整合素(β2-integrin,CD18)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了48例不同期肝癌患者外周血清sP-selectin,sICAM-1 sVCAM-1水平和白细胞CD18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sP-selectin,sICAM-1 sVCAM-1水平和白细胞CD18的表达显著增加.结论:肝癌患者外周血清sP- selectin,sICAM-1 sVCAM-1水平和白细胞CD18的表达对肝癌的早期临床分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陈兢;魏于全;罗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EBV-IgM抗体检测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EB病毒抗体IgM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诊断IM组46例,同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抗EB病毒衣壳抗原(VCA)的抗体IgM(EBV-VCA-IgM).结果:IM组EBV-VCA-IgM41例阳性,阳性率91.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EBV-VCA-IgM是IM急性期的重要实验室诊断指标,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强,检测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作者:向龙;毛萌;付雪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宫腔纱条填塞用于剖宫产出血50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宫腔纱条填塞法用于剖宫产出血的效果.方法:取剖宫产出血100例,随机取50例为实验组,50例为对照组,两组病情分布相同.在常规注射缩宫素后,宫腔出血仍来势迅猛者,实验组立即行宫腔纱条填塞,缝合子宫切口,术后给高效抗菌素预防感染,24~48小时取出纱条.对照组给麦角0.2mg子宫下段注射,或米索前列醇0.2mg置后穹隆,经子宫按摩、热盐水大纱块压迫等处理效果不佳者,即行双侧子宫动脉结扎.结果:实验组50例,术中出血均在300~500ml,平480.20ml,明显低于文献报道前置胎盘术中出血平均768.01ml,与无高危因素的正常剖宫产平均出血414.15ml差异不大,未发生术后感染现象.无一例子宫切除,达到保留子宫目的.对照组术中出血500ml以下为0,500~700ml 20例,800~1700ml 30例,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极具显著性.其中1例出血达1700ml,输同型血1000ml,终以宫腔纱条填塞止血.结论:宫腔纱条填塞止血迅速,效果好,并达到保留子宫目的,无明显副作用.宫腔纱条填塞方法容易,材料制作简单,价格不昂贵.宫腔纱条填塞是治疗剖宫产出血的好方法.

    作者:付秀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老年人群接种多价肺炎球菌疫苗的临床免疫效果与经济效益

    肺炎球菌一直是全球范围肺部感染常见的致病菌,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第一位,被认为是人类的重要致病菌,波及范围极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据估计,全世界每年至少100万人死于肺炎球菌肺炎;在美国每年约有40~50万人患肺炎球菌肺炎.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美国、英国、芬兰等国家研究发现,60岁以上的老年人肺炎发病率接近25‰,远高于青壮年,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不断上升.在亚洲,肺炎球菌感染是某些国家重要的发病和死亡原因.在我国院外获得性肺炎中,肺炎球菌性肺炎可达46%~76%.疾病早期,细菌可侵犯淋巴道进入血流,约20%~30%的病例发生菌血症.老年人群由于免疫功能衰减,加之合并多种慢性疾病,是肺炎球菌感染的高危人群.有研究表明,患有慢性疾病的肺炎球菌感染率是对照组的15倍,一旦感染,其死亡率急剧上升,至少为30%,70岁以上则达50%.

    作者:徐英;董碧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多重耐药性甲型副伤寒279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本地区近年多发的甲型副伤寒的临床特性及治疗.方法:对279例甲型副伤寒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并发症、细菌药敏试验及临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甲型副伤寒对氯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92%耐药,对头孢唑啉、头孢三嗪、头孢哌酮61%~88%耐药,对第三代喹诺酮也出现了耐药.结论:279例甲型副伤寒的临床表现典型,但症状较轻,并发症少,预后好,针对多重耐药型,采取第三代喹诺酮联合氨基糖苷类或第三代头孢类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志秀;李先艳;张敏;吴学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肺癌癌周肺血流灌注影像学研究

    迄今,肺癌的发现和术前诊断,主要依据其影像学检查.在影像学上,肺癌的早期肿块形态学表现又常缺少特征性,其诊断多需结合伴发的气道阻塞性改变和转移灶的佐证.而关于肺癌对周围肺组织血流灌注改变的影像学研究更少,其临床应用价值有待深入评价.为此,现将有关肺癌癌周肺血流灌注改变的影像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徐晔;邓开鸿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神经节细胞胶质瘤:临床问题探讨与分析

    目的:报道19例颅内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并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表现的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回顾并分析1997年1月到2002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9例该病患者的临床经过.结果:平均发病年龄28.05岁.临床表现包括癫痫发作(17例),头痛(6例)视野缺损(2例)共济失调(1例).15例患者的病灶位于大脑半球,4例位于中线.17例达到手术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1例取活检.治疗包括单独手术治疗和手术合并放、化疗.随访2月到5年,14例正常生活,2例癫痫缓解,3例死亡.结论:神经节细胞胶质瘤预后相对良好,早期诊断和外科手术全切除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毛庆;刘家刚;刘艳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大植片板层角膜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急性重症眼部化学伤

    目的:了解大植片板层角膜移植联合关膜移植治疗急性重症眼部化学伤的疗效.方法:采用大植片板层角膜移植联合关膜移植治疗5只眼急性重症眼部化学伤,并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随访中3只眼因角膜水肿影响视力外,其它2只眼视力均有明显提高.所有病例均有部分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和轻度睑球粘连.结论:利用新鲜健康的角巩膜材料进行大植片深板层角膜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急性重症眼部化学伤及热烧伤的手术方法.

    作者:邓应平;宋锦平;王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肿瘤树突状细胞疫苗研究进展

    肿瘤转变涉及肿瘤抑制基因、原癌基因和转录调节基因突变多步过程,从而导致细胞异常表达蛋白和增殖失调控.而在这一系列过程中肿瘤细胞又通过下列途径逃脱机体的免疫监视和清除:(1)肿瘤抗原缺陷:肿瘤于克隆进化或初始阶段即下调表达或不表达其特异性抗原及MHC分子;肿瘤相关抗原(TAA)表达与机体正常细胞抗原交叉或肿瘤表达胚胎形成期抗原;抗原加工呈递过程缺陷:弱表达TAA蛋白、淋巴细胞功能相关蛋白(LFA-3)及细胞粘附分子(ICAM-1);(2)微环境异常:肿瘤及周围细胞分泌免疫细胞抑制因子如IL-10、INF、前列腺素、NO、TGF-β等,使抗肿瘤T细胞失活;或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吸引Th2,而非细胞毒性T细胞;解剖学免疫屏障(血脑屏障、血睾屏障等)也参与肿瘤免疫逃逸;(3)T细胞信号途径成分质和量的异常:特异性T细胞前体缺失,T细胞TCRζ链下调,NF-RB表达和翻译异常等[1,2].肿瘤患者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缺陷是肿瘤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基础.因此,对肿瘤免疫监视和免疫清除的深入研究,将为肿瘤预防和肿瘤生物治疗开拓广阔的前景.

    作者:向兵;羊裔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冠心病患者细胞粘附分子的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粘附分子β2整合素(β2-intergrin,CD18)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CD54)、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CD106)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45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CD18以及血清sICAM-1和sVCAM-1的表达.结果:冠心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CD18以及血清sICAM-1和sVCAM-1表达显著增加.结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CD18以及血清sICAM-1和sVCAM-1的水平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潘晓娟;毛咏秋;李迪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新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成都地区临床分离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目的:研究5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FQNS)对2001-2003年成都地区3家教学医院分离的266株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了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和加替沙星对266株分离菌的低抑菌浓度.结果:加替沙星和司帕沙星对266株临床分离菌的MIC50和MIC90均为0.25和8mg/L,低于环丙沙星(0.5和16mg/L)、氧氟沙星(2和16mg/L)、左氧氟沙星(0.5和8mg/L).5种FQNS对葡萄球菌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对肺炎链球菌全部敏感,且新型FQNS的MIC50和MIC90是传统FQNS的1/4~1/16,但是FQNS对肠球菌的抗菌作用不理想.5种FQNS对流感嗜血杆菌具很好的抗菌活性;对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且新型FQNS略优于或相似传统FQNS;但是FQNS对肠杆菌属的抗菌作用不理想,新型FQNS优于传统FQNS,产气肠杆菌比阴沟肠杆菌敏感得多;而变形杆菌和沙雷菌属耐药率高.对于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新型FQNS和传统FQNS相似,而对不动杆菌属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MIC50和MIC90是传统FQNS的1/8.结论:加替沙星和司帕沙星等新型FQNS对于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都具有很强的体外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略优于革兰阴性菌.对临床上耐药性较高的枸椽酸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都显示出很好的抗菌活性.

    作者:陈慧莉;陶传敏;王霞;陈知行;过孝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乳腺癌术前化疗35例临床分析

    本文对2001年3月至2003年4月收治的拟行手术治疗的35例乳腺癌病人给与术前化疗,采用CMF方案每周一次,连续4周,化疗结束两周内进行手术.乳腺原发灶和腋淋巴结化疗有效率分别是68.7%和63.2%,化疗期间未见心、肝、肾等脏器毒性损害,不影响手术时机和术后恢复,证实乳腺癌术前化疗有较高的缓解率,对改善乳腺癌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老年人便秘的护理体会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症状,也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大多数患者可通过调节饮食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增加活动、给予缓泻剂、心理和物理治疗等得以缓解.但有少数患者经上述处理后仍难以改善影响生活质量,老年人尤其是已有多种老年疾病患者更感痛苦.流行病学显示,便秘的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老年人和妇女尤为多见,不同患者对便秘有不同的症状感受.本文通过对我科住院的便秘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并实施个体化护理,一定程度上解除患者的痛苦,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菊红;杨玲;魏克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临终关怀的护理进展

    临终是生命过程即将终结阶段[1].临终关怀(Hospice care)指由社会各层次(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宗教人士、志愿人员、政府和慈善团体人士等)组成的团体为临终患者及家属提供的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支持与照护[2].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临终关怀学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3].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一种新兴的护理方式,临终关怀为临终患者提供了一个符合人性的、科学的护理[4],使其能舒适、安详、有尊严地走完人生后的旅程[5],又能为临终患者家属提供包括居丧期在内的生理、心理关怀的立体化社会卫生服务[6].本文将对临终关怀的发展和现状、影响因素、工作原则、组织形式、实施内容及展望作一综述.

    作者:余秀君;李虹;李晓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左顶叶灰质异位1例

    患者男,23岁,因突发四肢抽搐,神志不清10分钟入院.入院前半小时,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四肢强直、双眼向上凝视、口角左歪、口唇发绀,3分钟后伴四肢抽动,口吐白沫数次.抽搐停止后,唇色好转,嗜睡,距发作约10分钟后清醒,稍感头昏不适.发作过程中无大小便失禁、舌咬伤,事后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

    作者:杜江洪;周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小儿急性中耳炎的抗生素治疗

    背景:急性中耳炎是婴幼儿及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而在急性中耳炎的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率却从荷兰的31%到美国和澳大利亚的98%相差迥异.

    作者:杨慧;郑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31例分析

    目的:探讨锁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方法.方法: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骨折31例,分析手术方法、术前及术后注意事项.结果:随访4月~2年5月,平均9.5月,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功能评定优89.3%,良10.7%.结论:锁骨钩钢板固定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较好方法.

    作者:付建;袁加斌;宋小勇;易难;张波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