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秀;李先艳;张敏;吴学平
目的:评价食管上胸段癌经左胸左颈治疗的益处及可行性.方法:1999年1月~2001年10月我院经左胸左颈手术治疗食管上胸段癌28例,与同期经右胸腹左颈手术治疗食管上胸段癌25例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结果:两组肿瘤长度,TNM分期及肿瘤部位无差异(P>0.05),肿瘤移动度左胸组大于右胸组(P<0.05),除3例肿瘤残留外,两组均切除成功.手术时间左胸组(245±44分钟)少于右胸组(294±38分钟)(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左胸组(14%)小于右胸组(50.2%)(P<0.05).结论:食管上胸段癌经左胸左颈手术可行并有益,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病例选择以食管移动度为主要判断指标,直视下分离肿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付茂勇;赵雍凡;解晨浩;严正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胃肠道肿瘤病人在围手术期受本身病变及手术应激的影响,存在着代谢障碍,多可并发营养不良,因此有必要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热量供给量125~167kJ(30~40kcal)/kg*d,蛋白质70~80g/d,热氮比约418~627kJ(100~150kcal):lg;脂肪应占总热量比例的30%~50%;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具有免疫药理作用的营养素谷氨酰胺(GLN)、精氨酸、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核苷酸等不仅能防治营养不良,还可增强免疫功能,改善全身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
作者:张明鸣;何涛;达明绪;钱昆;伍晓汀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移居高原人群血流动力学的适应规律.方法:采用XG-2型循环功能测试仪对2092名移居高原不同梯度、不同时间人群其血液动力学15项参数进行动态监测,测试结果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1.急进高原不同海拔梯度后,P、MSP、MAP、VPTI和TPR随海拔的升高而递增,SV、CO、SI、CI和BV随海拔的升高而递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2.急进高原同一梯度不同时间内观察,P和VR随着移居时间延长而减少,MSP、MDP、MAP和SV随着时间延长而增高,PP不变,CO、SI、CI虽有增高,但无显著性差异;3.急进高原后不同年龄观察,MSP、MAP、VPTI、SV、CO和CI是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BV和TPR是随年龄的增高而递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寒低氧环境对急进高原人体血液动力学影响较大.
作者:周其全;王伦安;王静;陈诚;张雪峰;周波;杨景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介绍110例冷循环超能射频肝癌治疗的护理配合.包括治疗前向患者讲明治疗过程,做好心理和生理及物资、环境的准备,术中与医生密切配合,严密观察术中可能出现的症状及并发症,并作出相应处理,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和病人的安全.
作者:苟菊香;许瑞华;刘红;李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在临床工作中,由于工作繁重、紧张、琐碎及对有关职业损伤的防护宣传教育不够,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也比较淡薄,因各种因素引起护理人员职业损伤的情况仍时有发生.本文通过目前正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护士发放问卷调查表,分析其在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与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有关的损伤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1].
作者:杨玲;郭菊红;郑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严重的疾病、创伤和手术会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使肾上腺合成及分泌皮质醇增加,同时伴有血浆皮质醇清除率的下降,导致血皮质醇浓度升高,从而对抗过度的应激反应,维持正常血管张力和心肌收缩力,对儿茶酚胺的活性起允许作用.保持体内电解质平衡.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adrenal insufficiency,AI)会导致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等一系列内环境的紊乱,提高死亡率[6].且易与脓毒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表现相混淆,后果十分严重.因此,临床工作中提高对急性AI的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遇到严重的感染、创伤、外科手术或精神创伤等应激情况时,患者血浆皮质醇浓度处于正常水平或高于正常,但相对于应激严重程度的生理需要量而言是不足的.特别是较持久的、严重的疾病(如多器官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表现尤其突出.这就是相对性AI.
作者:肖海涛;岑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治疗一直是在手术与非手术之间循环,外科治疗的并发症多,从而增加了病死率.本研究探讨了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的非手术治疗即内科综合治疗的必要性及优越性.方法:本研究中的5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均采用内科综合治疗,加以中药辅助.结果:在本研究中的5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中,6例发生了ARDS、左心衰2例、死亡2例.痊愈49例.结论: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治疗,选择内科综合治疗,可避免手术造成的继发感染及重要脏器功能衰竭.从而减少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病死率.
作者:陈霞;马江桦;陈旭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区域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声门上喉癌的作用.方法:64例声门上型喉癌N0病例,根据颈淋巴结引流的特点,进行选择性区域性颈淋巴结清扫术,随访分析5年的临床效果.结果:64例声门上型喉癌N0病例发现24例有颈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37.5%,行区域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五年生存率为75.5%.结论:声门上型喉癌N0颈部的治疗可采用选择性区域性颈清扫术,治疗效果与传统性全颈清扫相似.同时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的优点,具有一定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陈建超;王永福;王少新;陈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乙肝病毒(HB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分布的疾病,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因此,针对HB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特别重要.α-干扰素、拉米夫定的推出成为慢乙肝治疗学的重大进展.然而,α-干扰素副作用多,而经拉米夫定治疗后,HBV可出现选择性耐药性变异.新近研究成功的阿地福韦(adefovir,ADV)对拉米夫定耐药的变异株亦有抗病毒作用.本文对阿地福韦药理特点及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胡国平;赵连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在血液净化的基础实验研究中,ARF模型的建立极为重要,目前ARF模型的建立方法很多,我中心就15只家犬试选了几种不同的方式建立ARF模型,就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一川;彭献代;刘春;况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急症之一,且近年来有明显增多趋势,而输卵管妊娠占异位妊娠的90%以上[1].我院于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应用电视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16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林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鼻出血,为耳鼻咽喉科常见急诊之一,是鼻部局部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的一个常见症状.大量出血可导致休克,反复小量出血者则可致贫血.我科从2001年9月至2002年1月共收治鼻出血患者84例,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顾琪;余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慢性肾脏病治疗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众多的研究已认识到细胞因子在肾脏病进展中起着重要的角色.运用生物治疗手段,从蛋白及核酸水平调节细胞因子表达,开辟慢性肾脏病治疗的新途径,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本文就慢性肾脏病相关的细胞因子及其生物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薛痕;樊均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宫腔纱条填塞法用于剖宫产出血的效果.方法:取剖宫产出血100例,随机取50例为实验组,50例为对照组,两组病情分布相同.在常规注射缩宫素后,宫腔出血仍来势迅猛者,实验组立即行宫腔纱条填塞,缝合子宫切口,术后给高效抗菌素预防感染,24~48小时取出纱条.对照组给麦角0.2mg子宫下段注射,或米索前列醇0.2mg置后穹隆,经子宫按摩、热盐水大纱块压迫等处理效果不佳者,即行双侧子宫动脉结扎.结果:实验组50例,术中出血均在300~500ml,平480.20ml,明显低于文献报道前置胎盘术中出血平均768.01ml,与无高危因素的正常剖宫产平均出血414.15ml差异不大,未发生术后感染现象.无一例子宫切除,达到保留子宫目的.对照组术中出血500ml以下为0,500~700ml 20例,800~1700ml 30例,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极具显著性.其中1例出血达1700ml,输同型血1000ml,终以宫腔纱条填塞止血.结论:宫腔纱条填塞止血迅速,效果好,并达到保留子宫目的,无明显副作用.宫腔纱条填塞方法容易,材料制作简单,价格不昂贵.宫腔纱条填塞是治疗剖宫产出血的好方法.
作者:付秀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从1998年8月至2002年6月,我们试用鼻内窥镜作咽喉部检查和手术[1],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喻继康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癔症和癫痫为神经精神科常见疾病,因发病时两种疾病的部分症状相似,有时易相互误诊.为此作者报道了20例癔症误诊为癫痫的病例,并分析了原因,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英;冼易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盐酸左卡巴斯汀为卡巴斯汀的左旋体,是一种强效、长效、速效、具有高度选择性的新型组胺H1受体拮抗剂.对H1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而且与H1受体亲和力甚强,可与组胺竞争H1受体,从而消除组胺与受体结合而产生的过敏症状.鼻喷剂(立复汀)用于缓解或消除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喷嚏、鼻痒、流鼻涕),一般无明显不良反应,偶见轻微的头痛、嗜睡、口干及局部刺激感.未见致血压升高的报道.
作者:王晓蕙;金伟华;张丽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曲霉菌是一种条件性深部致病性真菌.人体感染后常致深部真菌病,其中尤以颅内感染者,病死率高.今遇曲霉菌性硬膜外脓肿1例,现将其诊断治疗体会作一简要分析讨论.
作者:王晓澍;杨咏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总结21例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完成食管下段及贲门癌手术的治疗经验和体会.方法:全组病例均采用全麻双腔气管插管,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左胸6cm小切口完成食管下段及肿块的游离,上腹旁正中约10cm的切口完成胃大小弯及贲门肿块的游离和切除,残胃与食管在胸内完成吻合.结果:1例死于术后并发症.余顺利出院.结论:电视胸腔镜下小切口完成食管下段及贲门癌的切除的术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操作易等优点.
作者:曾富春;格桑耕噶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肺炎球菌一直是全球范围肺部感染常见的致病菌,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第一位,被认为是人类的重要致病菌,波及范围极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据估计,全世界每年至少100万人死于肺炎球菌肺炎;在美国每年约有40~50万人患肺炎球菌肺炎.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美国、英国、芬兰等国家研究发现,60岁以上的老年人肺炎发病率接近25‰,远高于青壮年,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不断上升.在亚洲,肺炎球菌感染是某些国家重要的发病和死亡原因.在我国院外获得性肺炎中,肺炎球菌性肺炎可达46%~76%.疾病早期,细菌可侵犯淋巴道进入血流,约20%~30%的病例发生菌血症.老年人群由于免疫功能衰减,加之合并多种慢性疾病,是肺炎球菌感染的高危人群.有研究表明,患有慢性疾病的肺炎球菌感染率是对照组的15倍,一旦感染,其死亡率急剧上升,至少为30%,70岁以上则达50%.
作者:徐英;董碧蓉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