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曲霉菌性硬膜外脓肿1例报道及诊治体会

王晓澍;杨咏波

关键词:霉菌性, 硬膜外脓肿, 诊断治疗体会, 曲霉菌, 深部真菌病, 致病性, 感染者, 感染后, 病死率, 人体, 颅内
摘要:曲霉菌是一种条件性深部致病性真菌.人体感染后常致深部真菌病,其中尤以颅内感染者,病死率高.今遇曲霉菌性硬膜外脓肿1例,现将其诊断治疗体会作一简要分析讨论.
华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术后残气对复发的影响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的手术治疗已经是公认的有效的治疗手段.而且,手术方式已有多种选择.如钻孔引流术、钻孔冲洗引流术、血肿包膜切除术等.前两种术式目前应用较为普遍.但不论采用何种术式,均有一定的复发率.我们对1996年1月至2001年12月在我科经手术治疗的慢性硬脑膜下血肿168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CSDH的术后血肿腔残气对血肿复发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作者:孙中书;曾义;刘之一;韩扬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41例有机磷中毒死亡病因分析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内科急症,临床上其死亡率占所有药物中毒之首.现将我院1989年8月~2002年8月41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死亡病因分析如下:

    作者:周蓉;任继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抗病毒新药阿地福韦

    乙肝病毒(HB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分布的疾病,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因此,针对HB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特别重要.α-干扰素、拉米夫定的推出成为慢乙肝治疗学的重大进展.然而,α-干扰素副作用多,而经拉米夫定治疗后,HBV可出现选择性耐药性变异.新近研究成功的阿地福韦(adefovir,ADV)对拉米夫定耐药的变异株亦有抗病毒作用.本文对阿地福韦药理特点及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胡国平;赵连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肾移植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属于β疱诊病毒家族,为双链DNA病毒.自1964年Hill等发现CMV是肾移植受者术后感染的重要致病原以来,CMV逐渐为肾移植界所关注.据报道,肾移植受者中约50%~70%有活动性CMV感染,其中10%~30%为有症状性感染.CMV感染是降低受者和移植肾存活率的重要因素.本文就CMV感染对肾移植的影响,以及肾移植受者CMV感染的诊断和防治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滕东海;田静;卢一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非手术治疗探讨(附56例报道)

    目的: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治疗一直是在手术与非手术之间循环,外科治疗的并发症多,从而增加了病死率.本研究探讨了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的非手术治疗即内科综合治疗的必要性及优越性.方法:本研究中的5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均采用内科综合治疗,加以中药辅助.结果:在本研究中的5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中,6例发生了ARDS、左心衰2例、死亡2例.痊愈49例.结论: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治疗,选择内科综合治疗,可避免手术造成的继发感染及重要脏器功能衰竭.从而减少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病死率.

    作者:陈霞;马江桦;陈旭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PCEA术并发两例截瘫的教训

    由于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术(PCEA)镇痛确切,效果良好,现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且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较少.我院近两年PCEA术后曾出现两例截瘫,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井林;马性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内镜下套扎术治疗98例门脉高压性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EVL在控制和预防食道静脉曲张再出血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对象与方法:男性83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2.3岁,共98例,166次套扎896个点.结果:成功率100%,并发症少而轻,但仍有早期再出血,门脉高压性胃病出现或加重和肝功能受损程度加重等病例发生.结论:掌握手术指征,选择适宜病例,EVL临床疗效肯定,并发症少而轻.

    作者:陈旭平;曾育龙;付冰;陈霞;蒋志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眼球内转移瘤2例

    眼球内转移瘤少见,预后甚劣.今遇2例,经MRI和病理检查确诊,特报道如下:

    作者:邓开鸿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非典型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发病率占妊娠的0.5~1.0%,近年来有逐渐升高趋势,而患者病史、症状及体征不典型,给临床诊断及治疗带来一定难度,本文目的在于分析总结非典型异位妊娠的声像图特点,探讨超声检查对此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贾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恶性实体瘤与白血病迭合8例

    恶性肿瘤与白血病迭合在临床上少见,近20年来本院收治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立;袁颖;胡月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乳腺癌术前化疗35例临床分析

    本文对2001年3月至2003年4月收治的拟行手术治疗的35例乳腺癌病人给与术前化疗,采用CMF方案每周一次,连续4周,化疗结束两周内进行手术.乳腺原发灶和腋淋巴结化疗有效率分别是68.7%和63.2%,化疗期间未见心、肝、肾等脏器毒性损害,不影响手术时机和术后恢复,证实乳腺癌术前化疗有较高的缓解率,对改善乳腺癌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无发热粟粒性肺结核1例

    肺结核是呼吸系常见病,近年来结核病疫情回升,发病率逐年上升.但不少肺结核患者,往往因症状不典型,易与其他疾病混淆.现将我院2002年11月收治的1例经骶尾部病理活检诊断为亚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误诊为支气管肺泡癌1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莉;冯玉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肾移植术后重症肝炎(附12例报告)

    目的:探讨重症肝炎对肾移植患者存活的影响.方法:对12例肾移植术后发生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例患者均为慢性重症肝炎,病原学检测均有乙肝病毒感染且病毒处于复制状态,7例于移植术前感染,5例于术后感染,其中2例同时合并丙肝病毒感染,均为移植术后感染.治疗按重症肝炎方案进行,12例患者死亡11例,好转1例,死亡率达91.1%.结论:肾移植术后发生重症肝炎病情危重,并发症多,治疗困难,死亡率高,因此移植术前应了解患者有无病毒携带及病毒性肝炎,术后密切监测肝功能,出现肝功能异常后及时诊治.

    作者:王丽春;李大江;滕芳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血清HBeAg阴性HBV感染者病毒含量与基因突变的临床关系

    目的:了解HBV感染者血清HBeAg阴转后HBV DNA含量与C基因启动子(basal core promoter,BCP)和C基因(pre-core/core,preC/C)变异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方法检测342例血清HBeAg阴性HBV感染者血清HBV DNA含量及BCP与preC/C基因变异.结果:在HBsAg/HbcAb/HbeAb和HBsAg/HbcAb感染模式中检测到HBV DNA阳性率为22.8%(36/158)及31.6%(31/98).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两种模式中HBV DNA阳性血清的BCP变异检出率分别为;63.9%(23/36)、51.6%(16/31);preC/C变异检出率77.8%(28/36)、58.1%(18/31);HBV DNA血清浓度平均为49.2±36.7pg/ml、51.7±31.5pg/ml,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种基因变异间无相关关系(P>0.05).但BCP变异组HBV DNA(61.8±34.1pg/ml)显著高于非变异组(34.4±29.7pg/ml);preC/C变异组HBV DNA(55.7±31.5pg/ml)显著高于非变异组(38.7±24.1pg/ml).结论:BCP基因变异与preC/C变异是随机存在于HBeAg转换中,突变后血清HBV DNA浓度显著升高.

    作者:李玉生;吕其军;李淑霞;田永刚;王剂红;史永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晚期宫颈癌介入治疗与放射治疗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中晚期宫颈癌介入治疗与放射治疗效果.方法:将76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介入治疗组和放射治疗组,每组38例;介入组进行两侧髂内动脉灌注和子宫动脉以及髂内动脉脏支栓塞术;放射治疗组运用60Co远距离治疗机和HZJ高计量率60Co后装机腔内照射交替治疗.结果:介入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手术根治、3年和5年生存率优于放射治疗组,两组有明显的差异性(P<0.01).结论:中晚期宫颈癌的介入治疗效果优于放射治疗,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

    作者:赵玲;蒲志;柳先明;梁玉琳;朱海英;林兮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截瘫与妊娠

    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及社会对残疾人关爱的不断加强,脊髓损伤的妇女妊娠及分娩的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是因为脊髓损伤后往往导致不同程度的截瘫,截瘫孕妇在妊娠及分娩期将面临更大的风险,现就此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李胜平;柏朝益;唐小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新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成都地区临床分离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目的:研究5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FQNS)对2001-2003年成都地区3家教学医院分离的266株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了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和加替沙星对266株分离菌的低抑菌浓度.结果:加替沙星和司帕沙星对266株临床分离菌的MIC50和MIC90均为0.25和8mg/L,低于环丙沙星(0.5和16mg/L)、氧氟沙星(2和16mg/L)、左氧氟沙星(0.5和8mg/L).5种FQNS对葡萄球菌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对肺炎链球菌全部敏感,且新型FQNS的MIC50和MIC90是传统FQNS的1/4~1/16,但是FQNS对肠球菌的抗菌作用不理想.5种FQNS对流感嗜血杆菌具很好的抗菌活性;对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且新型FQNS略优于或相似传统FQNS;但是FQNS对肠杆菌属的抗菌作用不理想,新型FQNS优于传统FQNS,产气肠杆菌比阴沟肠杆菌敏感得多;而变形杆菌和沙雷菌属耐药率高.对于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新型FQNS和传统FQNS相似,而对不动杆菌属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MIC50和MIC90是传统FQNS的1/8.结论:加替沙星和司帕沙星等新型FQNS对于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都具有很强的体外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略优于革兰阴性菌.对临床上耐药性较高的枸椽酸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都显示出很好的抗菌活性.

    作者:陈慧莉;陶传敏;王霞;陈知行;过孝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原发性胆囊癌与肿瘤转移相关基因

    原发性胆囊癌在临床上少见(约占全身癌的1%、消化道癌的3%),但在胆道系统肿瘤中却常见(约占全部胆道系统恶性肿瘤的64.7%),且恶性程度高,术后5年存活率约5%~15%[1].究其原因,主要是临床就诊的胆囊癌患者多数处于进展期,甚至已有肝脏受累或其他脏器浸润,手术切除率低.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病理学的发展,人们从分子水平上对胆囊癌发生早期转移作了大量的研究,旨在协助原发性胆囊癌的早期诊断,提高预后.本文将从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及其产物入手,综述胆囊癌发生早期转移的研究进展.

    作者:江贤萍;张秀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激光手术在复杂肛门瘘管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复杂肛门瘘管激光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只要充分掌握好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手术并发症完全可以避免.此方法可作为治疗时优选.

    作者:陈传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强力升白片在癌症放化疗中的协同作用

    目的:观察评价强力升白片(地榆升白片)在癌症放化疗中对外周血象的影响.方法:180例行放化疗的癌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强力升白片+放化疗)和对照组(单纯放化疗).结果:治疗组WBC(3.0~4.0)×109/L 88/92 (95.6),PLT(7.5~10)×1012/L 87/92(94.56);对照组分别为48/88(54.5),54/88(61.3)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因外周血白细胞或血小板总数过低推迟或中断放化疗周数,治疗组0~1周81人,≤2周8人,>2周3人平均推迟或中断放化疗2.5天,对照组平均推迟或中断放化疗12天,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强力升白片升高白细胞及血小板作用显著,在癌症放化疗中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使用安全、方便、价廉,并可使患者生活质量改善.

    作者:类健翔;刘清香;陈平;周方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