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平;赵连三
目的:观察泰素帝联合卡铂治疗晚期及复发性卵巢癌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用药剂量.方法:6例晚期卵巢上皮癌(Ⅲ期或Ⅳ期,其中3例为复发性)患者采用泰素帝静脉、卡铂静脉或腹腔化疗观察每次用药后血液系统、非血液系统的毒副反应,至少完成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6例中除1例完成2个疗程退出,其余5例患者达完全缓解.1例出现Ⅳ度白细胞下降,3例Ⅲ度,3例出现全身骨关节疼痛,在减量至75%后,为Ⅱ度白细胞下降,且无全身不适.结论:泰素帝联合卡铂治疗晚期及复发性卵巢癌疗效较好,使用简单,毒副反应小.
作者:彭芝兰;钱晓蕾;郑艾;翟小龙;张文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区域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声门上喉癌的作用.方法:64例声门上型喉癌N0病例,根据颈淋巴结引流的特点,进行选择性区域性颈淋巴结清扫术,随访分析5年的临床效果.结果:64例声门上型喉癌N0病例发现24例有颈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37.5%,行区域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五年生存率为75.5%.结论:声门上型喉癌N0颈部的治疗可采用选择性区域性颈清扫术,治疗效果与传统性全颈清扫相似.同时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的优点,具有一定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陈建超;王永福;王少新;陈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重症肝炎对肾移植患者存活的影响.方法:对12例肾移植术后发生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例患者均为慢性重症肝炎,病原学检测均有乙肝病毒感染且病毒处于复制状态,7例于移植术前感染,5例于术后感染,其中2例同时合并丙肝病毒感染,均为移植术后感染.治疗按重症肝炎方案进行,12例患者死亡11例,好转1例,死亡率达91.1%.结论:肾移植术后发生重症肝炎病情危重,并发症多,治疗困难,死亡率高,因此移植术前应了解患者有无病毒携带及病毒性肝炎,术后密切监测肝功能,出现肝功能异常后及时诊治.
作者:王丽春;李大江;滕芳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肝衰竭患者由于病毒、药物、中毒或其他多种原因引起肝细胞短期内大块坏死,大量内源性毒素持续聚积,终出现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尽管经过目前内科加强治疗及既往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疗法,病死率仍然很高.据国内报道的对晚期重型肝炎的治疗生存率均不超过20%[1,2].
作者:白浪;雷秉钧;王文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急症之一,且近年来有明显增多趋势,而输卵管妊娠占异位妊娠的90%以上[1].我院于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应用电视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16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林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性患者,20岁.因发现胸廓前突、气紧缓慢加重15年,于2000年10月13日入院.患者15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上胸部外突,缓慢逐渐加重.近一些年,胸廓显著变形,颈部肿胀,气紧严重.未曾有过月经.查体:发育不良,矮小.胸廓前突似桶状胸.颈部弥漫性水肿,未扪及肿物.CT检查提示纵隔肿瘤.作纵隔肿瘤切除术,术中见纵隔区有一椭圆形肿物.有包膜,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完整切除肿物,肿物重约1kg.
作者:唐文飞;姚曙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EVL在控制和预防食道静脉曲张再出血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对象与方法:男性83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2.3岁,共98例,166次套扎896个点.结果:成功率100%,并发症少而轻,但仍有早期再出血,门脉高压性胃病出现或加重和肝功能受损程度加重等病例发生.结论:掌握手术指征,选择适宜病例,EVL临床疗效肯定,并发症少而轻.
作者:陈旭平;曾育龙;付冰;陈霞;蒋志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中淋巴细胞处于转化前后不同分化阶段的一大类恶性肿瘤.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近年来,有关淋巴瘤的分类和治疗均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
作者:贾永前;邓承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盐酸左卡巴斯汀为卡巴斯汀的左旋体,是一种强效、长效、速效、具有高度选择性的新型组胺H1受体拮抗剂.对H1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而且与H1受体亲和力甚强,可与组胺竞争H1受体,从而消除组胺与受体结合而产生的过敏症状.鼻喷剂(立复汀)用于缓解或消除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喷嚏、鼻痒、流鼻涕),一般无明显不良反应,偶见轻微的头痛、嗜睡、口干及局部刺激感.未见致血压升高的报道.
作者:王晓蕙;金伟华;张丽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实验室检查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疾病、监测病情、判断治疗以及判断预后的依据,将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除外,检测结果的回报时间(turnaround time,TAT)是病人和临床医生关心的问题之一,也是减少实验室总耗费、提高实验室效率、改善实验室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此,对有关TAT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刘小娟;李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继发于创伤、血栓形成、动脉硬化等均可导致机体局部缺血.缺血损伤是多因素的,包括缺氧和高磷酸的分解,缺血代谢终产物的聚集.缺血纠正后,代谢趋于正常了,然而细胞损伤却仍在继续,文献中常见报道[1].这种损伤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其发生机理不详.目前细胞代谢毒性产物氧自由基(ODFR)已被认为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原因.
作者:于蓉;任林森;岑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索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注药及(或)栓塞术治疗妇产科出血性疾病的价值.方法:4例患者包括晚期产后出血,4+月孕钳夹术后胎盘残留清宫术中大出血,足月孕产后子宫及双肺滋养细胞肿瘤,产后胎盘置入各1例,对4例患者均采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栓塞治疗,栓塞剂为明胶海绵,除晚期产后出血1例外,其余3例均同时介入化疗.结果:4例患者栓塞术后出血立即停止,无并发症.结论: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妇产科部分出血性疾病,在保守治疗困难的情况下应列为首选,其止血迅速、彻底,副作用小,不影响女性生理功能.
作者:张科荣;范波;缪南东;邓进;林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法医学鉴定在门诊经常遇到.腰椎间盘由于特殊的解剖结构,在外力作用下,其损伤形态有特征性.法医鉴定时尤其在外伤与病理性改变的关系认定上较为复杂.法医学鉴定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依靠临床诊断及影像学检查,然而临床及影像学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多种释义.本文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及影像学检查的进展,从腰椎间盘的生理特征、病理表现、损伤的机制等方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法医学鉴定作较为详细的讨论.
作者:陈阳;胡华子;廖志钢;刘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总结21例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完成食管下段及贲门癌手术的治疗经验和体会.方法:全组病例均采用全麻双腔气管插管,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左胸6cm小切口完成食管下段及肿块的游离,上腹旁正中约10cm的切口完成胃大小弯及贲门肿块的游离和切除,残胃与食管在胸内完成吻合.结果:1例死于术后并发症.余顺利出院.结论:电视胸腔镜下小切口完成食管下段及贲门癌的切除的术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操作易等优点.
作者:曾富春;格桑耕噶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评估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方法:通过机检和手检获得发表的中医药治疗DPN的RCTs文献,按循证医学原则和中医药临床研究规范对文献进行评价.结果:相关中医药治疗DPN的文献共182篇,其中RCTs56篇,单组样本量大于50例8篇,采用安慰剂对照5篇,无一篇文献提及随访.结论:中医药治疗DPN的临床RCTs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需待提高.
作者:冉兴无;李宁;刘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学意义的高原指3000米以上的地区.临床上低海拔地区居民从原住址迅速迁致高原地区,因不能立即适应高原低氧环境,易出现高原性肺水肿、高原性脑水肿等意外.而高原居民到平原手术发生麻醉意外的鲜见报道.我院近期发生一例高原世居小儿麻醉中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崎;余海;刘斌;闵龙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在临床工作中,由于工作繁重、紧张、琐碎及对有关职业损伤的防护宣传教育不够,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也比较淡薄,因各种因素引起护理人员职业损伤的情况仍时有发生.本文通过目前正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护士发放问卷调查表,分析其在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与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有关的损伤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1].
作者:杨玲;郭菊红;郑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评价VBMCD方案联合大剂量胸腺肽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临床实验研究方法,按入院顺序采用区组随机分组法将病例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VBMCD联合大剂量胸腺肽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改良M2治疗方案.治疗观察4个疗程后进行近期疗效评价.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5.0%及55.0%,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种方案治疗后,VBMCD联合大剂量胸腺肽方案各项临床疗效指标变化除尿本周氏蛋白阳性转阴率差异无显著性外,均较改良M2法差异有显著性(P<0.05);主要毒副作用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本治疗未见肾功能损伤,未见永久性造血干细胞损害和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VBMCD方案联合大剂量胸腺肽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在临床上疗程短,疗效高,可以增强病人的抵抗力及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化疗间歇延长.是一种经济实用,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方案.
作者:夏顺中;刘力克;汪勇;刘力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后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宣武医院神经外科2001年10月至2002年10月间5例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病例.结果:5例病人的后交通宽颈动脉瘤应用该联合技术均得以成功栓塞,术后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无血管内治疗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技术对颅内后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该技术仍需不断改善,其治疗效果也需长期随访和评价.
作者:贺民;凌锋;支兴龙;张鸿祺;宋庆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为了探索病毒性肝炎血糖变化的临床特点,我们对120例病毒性肝炎病人进行了血糖观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江堤;罗万蓉;扬光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