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降型可调钠透析在血透中的应用观察

龚蓉;张玲;文崇林;陈颖;曹泽蓉

关键词:血液透析, 透析低血压, 可调钠
摘要:目的:观察可调钠血液透析在透析低血压的作用.方法:14例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观察.7例患者先进行标准钠透析(透析液浓度140mmol/L)2周,然后进行可调钠透析(钠浓度由148mmol/L呈阶梯下降至138mmol/L)2周,7例先行可调钠透析2周,标准钠透析2周,观察透析前后血钠浓度和血容量变化,透析中心率和透析低血压的发生.结果:可调钠透析能够明显减少透析低血压及相关症状的发生(P<0.05),可调钠组血容量改变较标准钠明显减少(P<0.05),且透前透后血钠浓度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可调钠透析能有效减少透析低血压的发生,且不造成透析间期体重增加.
华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百草枯中毒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百草枯(Paraquat),又名克芜踪,对草快,属吡啶类除草剂,有效成分为:1.1'-二甲基-4,4'-二联吡啶(1,1'-dimethy1-4,4'-dipyridylium),国内商品为20%的百草枯溶液.它是目前全世界使用为广泛,也是毒性大的除草剂之一(人口服致死量为30~40mg/kg,有害浓度>0.1mg/m3)[1],在我国农村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作者:季杰;刘先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端粒-端粒酶系统与头颈部肿瘤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特异结构,能稳定和保护染色体.端粒酶能弥补丢失的端粒片断.端粒的不断缩短和端粒酶的激活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细胞的永生化密切相关.端粒长度是决定细胞增殖能力和寿命的分子标志,而端粒酶活化则是细胞恶化的共同通路.在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研究中,端粒酶不仅是头颈部恶性肿瘤诊断的重要标志物,也是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的新靶点,与全身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一样,在头颈部的肿瘤中大多数(超过85%)都有端粒缩短和端粒酶的表达.有效、敏感的端粒酶活性定性、定量的监测方法是PCR-TRAP法.

    作者:鲜均明;刘世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器官移植与真菌病

    近20年来,随着人类移植技术的发展,器官移植后存活率已达较高水平.但由于供体和受体的选择,器官保存,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的过度使用,高营养的输入,留置导管等因素,不断提高的真菌感染率仍是导致移植后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

    作者:赵红梅;冉玉平;周光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骨科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总结骨科患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自1996年1月~2001年12月对23例需手术治疗此类患者根据各自的病情,采取了不同的手术方式,在选择麻醉及术式时尽量采用对生理干扰较小的方法,同时采取了以注射胰岛素为主的控制血糖的方法.结果:本组23例中有4例术后伤口发生感染,经处理有1例伤口未愈合.在9例髋、膝关节骨折的患者中,有4例存在关节功能障碍.结论:围手术期糖尿病的处理成为骨科手术成败的关键因素,对其他并存病也应做相应的处理.

    作者:唐铭;谢隆宾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弥漫性肝回声改变的超声诊断

    1 资料与方法使用东芝SSA-240型,GE-PRO500型及GE-PRO200型超声诊断仪,对我院1998年3月至2002年5月住院病人中资料齐全的肝病患者500例进行分析,统计.

    作者:张大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颅脑外伤后肢体瘫痪病人的康复护理进展

    颅脑外伤后,由于挫伤、血肿、手术、脑水肿等打击,可使脑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常引起病人肢体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严重地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增加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因此应尽早对病人进行肢体康复护理.克氏等[1]认为康复是一项包涵生物、心理、社会诸多层面的医学实践,在康复的所有阶段都包涵有社会心理成份.近年来,我国护理界同行就康复护理干预对瘫痪肢体功能的影响作了大量的研究,但缺乏较全面的论述.本文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将瘫痪肢体功能障碍的各种康复护理手段综述如下.

    作者:王睿;王永华;吴孟航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

    随着鼻内窥镜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对真菌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水平也不断提高.我科从1990年10月以来共收治10例本病患者,均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坐骨神经切断后Fas、FasL和Caspase-3在脊髓的分布

    目的:观察成年猫一侧坐骨神经切断后Fas、FasL和Caspase-3在脊髓的分布.方法:将成年猫坐骨神经切断后24小时,处死取其脊髓(L4)制作8μm厚石蜡切片,用Fas、FasL、Caspase-3(效价:1:250,1:250,1:250,)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观察Fas、FasL、Caspase-3在脊髓中的分布以及亚细胞定位.结果:Fas阳性神经元遍布整个灰质,以背角为主,胞浆染色,灰质内胶质细胞阳性反应,细胞核染色.FasL阳性神经元遍布整个灰质,胞浆染色,未见胶质细胞阳性染色.Caspase-3阳性反应神经元胞浆染色.结论:一侧坐骨神经切断后,有Fas、FasL和Caspase-3在猫脊髓分布,提示这些因子与脊髓神经元的凋亡信号传递功能有关.

    作者:王伦安;张晓;李丹红;杨淑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股骨髁上骨折血友病甲围术期及麻醉处理1例

    冯△△,男,19岁,体重:72kg,住院号:837445.外伤致右股骨髁上骨折拟行切开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幼时确诊为甲型血友病.查体:生命征平稳,皮肤及粘膜未见出血点,心肺(-),右股骨下端肿胀,压痛明显.血常规:HGB:110g/L PLT:416×109/L凝血功能(术前四天)PT:13.4s,APTT:139.8s FⅧ∶

    作者:林彦俊;王泉云;刘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胰腺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术式探讨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式.方法:对57例胰腺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闭合性损伤47例,开放性损伤8例,医源性损伤2例.Ⅰ级胰腺损伤14例,Ⅱ级24例,Ⅲ级13例,Ⅳ级5例,Ⅴ级1例.50例(87.7%)合并有腹内其它脏器损伤.结果:全组仅12例术前明确诊断.手术治疗52例,非手术治疗5例.53例治愈,4例(7.0%)死亡.18例(31.6%)发生并发症.结论:胰腺损伤具有合并伤多,病情重,术前确诊率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等临床特点.死亡的原因主要与严重的合并伤有关.淀粉酶测定可以作为诊断的线索.术中判断有无主胰管损伤是手术治疗的关键.

    作者:曾俊;周玉波;胡卫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扁平苔藓硬皮病重叠综合征并发剥脱性皮炎1例

    我们发现一例扁平苔藓硬皮病重叠综合征并发剥脱性皮炎,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琳;冉玉平;王琳;路永红;周光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膝部骨巨细胞瘤定制型假体置换术后的功能康复

    瘤段切除,定制型人工全膝假体置换是治疗股骨下端,胫骨上端骨巨细胞瘤重建关节功能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术前健康指导,术后正确及时的康复是提高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我科近十年来,采用定制型人工全膝置换治疗膝部巨细胞瘤58例,术后进行了分阶段的康复指导,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富乔;向方会;左建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丙泊酚静脉麻醉人工流产与芬太尼、阿托品、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人工流产.方法:妊娠1~3月孕妇,要求人流病员240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丙泊酚静脉麻醉100例(对照组),丙泊酚、芬太尼、阿托品静脉复合麻醉100例(治疗组).对照组丙泊酚以20秒种内2mg/kg的速度缓慢推注,至患者神志消失,再持缓慢推注0.5~0.75mg/kg后开始手术;治疗组先缓慢推注芬太尼0.067mg,阿托品0.33mg,0.9%生理盐水2ml,继后再推注丙泊酚至神智消失.两组均在神智消失后持续推注丙泊酚0.5~0.7mg/kg开始手术.麻醉中观察心率(HR)、呼吸(R)、血压(BP)、脉搏(P)、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EG)变化,恢复时间,副作用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6分钟.治疗组丙泊酚用量120mg±25mg,对照组丙泊酚用量190mg±32.5mg.治疗组术中HR减慢9例(9%),R减慢7例(7%),BP下降12例(12%),SPO2下降13(13%);对照组:HR减慢16例(16%),R减慢24例(24%),BP下降17例(17%),SPO2下降13例(13%),对照组和治疗组满意率分别为98%、99%,麻醉后均清醒快,定向力恢复迅速.结论:丙泊酚联合用药进行人工流产术效果确切,副作用小,丙泊酚用量少,成本低,患者满意率提高.

    作者:邓才元;王夕香;陈伟;阳作令;田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上颌窦囊肿的术式探讨

    上颌窦囊肿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一般不需治疗,如伴有症状,通常采用手术方法治疗.既往,多采用上颌窦根治术.近年,随着鼻内窥镜的普及,多采用鼻内窥镜下,上颌窦开放囊肿摘除.但是由于囊肿的生长部位不同,囊肿的内容物不同,有时不能彻底清除病灶,造成术后复发.我们对29例上颌窦囊肿,采用2种手术方式,探讨有效的术式.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世川;成宝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的观察及护理

    周期性瘫痪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松弛性瘫痪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常在青壮年时期发作,男性多于女性,它是一种家族性、遗传性与染色体有关的离子通道性疾病,根据血清钾的改变分为三种类型:低钾、高钾、正常钾性周期性瘫痪.高钾和正常血钾型多见于欧美国家,低钾型主要发生在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故临床上以低钾性为多见,本组收集的23例中有21例(82%)为低钾型.本文的讨论重点以低钾性周期性瘫痪为主.

    作者:李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54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是一种少见疾病,由于其缺乏特殊的临床表现,加之检查方法的局限及检查者经验的不足等影响,易出现误诊和漏诊.我院从1990年至2002年共收治54例,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诊断措施及治疗.

    作者:廖文;杨丽;刘芙成;斯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下降型可调钠透析在血透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可调钠血液透析在透析低血压的作用.方法:14例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观察.7例患者先进行标准钠透析(透析液浓度140mmol/L)2周,然后进行可调钠透析(钠浓度由148mmol/L呈阶梯下降至138mmol/L)2周,7例先行可调钠透析2周,标准钠透析2周,观察透析前后血钠浓度和血容量变化,透析中心率和透析低血压的发生.结果:可调钠透析能够明显减少透析低血压及相关症状的发生(P<0.05),可调钠组血容量改变较标准钠明显减少(P<0.05),且透前透后血钠浓度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可调钠透析能有效减少透析低血压的发生,且不造成透析间期体重增加.

    作者:龚蓉;张玲;文崇林;陈颖;曹泽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尺骨巨大肿瘤的保肢手术

    目的:探讨尺骨近段巨大肿瘤应用保肢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2例尺骨近段巨大肿瘤,分别采取广泛肿瘤边缘切除、尺骨次全切除、部分骨间膜切除和桡骨骨膜部分切除.结果:1例随访6个月,另一例随访14个月,患肢保留大部分功能.结论:尺骨近段低度恶性肿瘤(la、lb期)或良性巨大肿瘤,应用保肢手术治疗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张德祥;屠重棋;甘宁;肖睿;吴晓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亚临床肝性脑病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亚临床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9例肝硬化亚临床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1例,用门冬氨酸鸟氨酸10克/日,持续3天.对照组18例,予以肌苷、维生素等普通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血氨及数字连接试验(NCT)等指标变化.结果:门冬氨酸鸟氨酸降低血氨和数字连接试验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副反应小.但总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亚临床肝性脑病疗效确切.

    作者:洪艳;杨正兵;王玉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55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目的:通过对多发性骨髓瘤的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的研究,探讨其组织学分型、免疫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5例多发性骨髓瘤做病理组织观察、免疫球蛋白标记、并与预后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多发性骨髓瘤的瘤细胞分化程度、分布模式、网织纤维增生情况在病理学诊断中有重要意义;免疫球蛋白轻链表达以λ轻链为主(95%),重链以IgG为主(30%);免疫学表达与临床血清免疫分型有一定相关性,但其与预后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赵春;张文燕;李建军;刘卫平;李甘地;徐丽卿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