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创伤对老年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李鹏;杨孟昌;杨雪;刘紫麟

关键词:认知障碍, 小神经胶质细胞, 海马, 炎症
摘要:目的 观察脾切除术对大鼠海马炎症因子表达及短期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方法 SD雄性老年及成年大鼠各30只,分为6组(n=10):老年正常对照组(C1组),成年正常对照组(C2组),老年麻醉组(A1组)、成年麻醉组(A2组),老年手术组(O1组),成年手术组(O2组). C组为对照组;A组大鼠接受1%戊巴比妥钠50mg/kg麻醉;O组麻醉下行脾切除术. 处理前4d接受Morris水迷宫训练,处理后继续行定位航行及空间探索实验. 行为学测试结束后行海马CD11b表达与海马炎症因子水平测定. 结果 A1、A2及O2组与对照组比较,定位航行及空间探索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处理结束后,O1组逃逸潜伏期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穿越平台次数与C1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探索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海马CD11b阳性细胞数,C1组高于C2组. O1、O2组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C1与C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 C1组IL-1β和TNF-α表达高于C2组. O1、O2组IL-1β和 TNF-α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 结论 脾切除术引起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下降,可能与创伤导致的海马小胶质细胞激活及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创伤对老年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脾切除术对大鼠海马炎症因子表达及短期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方法 SD雄性老年及成年大鼠各30只,分为6组(n=10):老年正常对照组(C1组),成年正常对照组(C2组),老年麻醉组(A1组)、成年麻醉组(A2组),老年手术组(O1组),成年手术组(O2组). C组为对照组;A组大鼠接受1%戊巴比妥钠50mg/kg麻醉;O组麻醉下行脾切除术. 处理前4d接受Morris水迷宫训练,处理后继续行定位航行及空间探索实验. 行为学测试结束后行海马CD11b表达与海马炎症因子水平测定. 结果 A1、A2及O2组与对照组比较,定位航行及空间探索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处理结束后,O1组逃逸潜伏期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穿越平台次数与C1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探索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海马CD11b阳性细胞数,C1组高于C2组. O1、O2组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C1与C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 C1组IL-1β和TNF-α表达高于C2组. O1、O2组IL-1β和 TNF-α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 结论 脾切除术引起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下降,可能与创伤导致的海马小胶质细胞激活及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作者:李鹏;杨孟昌;杨雪;刘紫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成都市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25一羟维生素D水平的临床分析

    目的 调查了解成都地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体内维生素D水平的状况,为进一步更好的防治骨质疏松提供临床基础数据. 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我科40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采集其清晨空腹静脉血,用电化学发光仪(瑞士罗氏诊断)检测血中25(OH)D的水平,用SPSS13. 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40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女性患者数量远大于男性患者,患者普遍存在着维生素D水平不足现象,其中维生素D严重缺乏和缺乏所占比例较大,男女两组在年龄和血清25(OH)D水平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本研究显示成都地区骨质疏松症患者维生素D缺乏现象比较普遍,男性女性之间无明显差别. 维生素D缺乏是骨质疏松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在骨质疏松的治疗中应重视维生素D水平的监测,对于维生素D缺乏的状态应给予及时、充足的补充.

    作者:罗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血浆灌流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在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血浆灌流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妊娠合并重症肝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血浆灌流联合血浆置换,观察组在此的基础上再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在TBil、PT、TC、产科及内科并发症、母婴结局等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而ATPP、ALB、FPG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血浆灌流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效果值得肯定,可有效改善肝功及凝血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胡蓉;康信通;曾义岚;王丽;曾丽;杨启;张琼;陈治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联合检测血清唾液酸、内皮素和脂类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唾液酸( SA)、脂类和血浆内皮素( ET)对心血管疾病的意义. 方法 对符合WHO诊断标准的心肌梗死患者62例、冠心病患者77例及体检的健康者60例(对照组) ,采用神经氨酸苷酶法测定血清SA,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ET,酶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 TG)和胆固醇( COL) ,均相法测定血清高密度脂蛋白( HDL). 结果 冠心病组和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SA、TG、COL及血浆ET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血清HDL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心肌梗死组血浆ET和血清SA显著高于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血清HDL、TG和COL水平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联合检测上述指标的阳性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血清SA水平和血浆ET水平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联合检测血清唾液酸、血浆内皮素和脂类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兴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血栓弹力图对脓毒血症病程鉴别价值研究

    目的 观察脓毒血症病程中血栓弹力图( Thrombelastograph,TEG)参数的差异,探讨血栓弹力图对脓毒血症病程严重程度的鉴别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脓毒血症致死的患者病程变化,以临床诊断和APACHEII系统为分组依据,检测28例脓毒血症患者在脓毒血症各个典型病期的TEG的变化,统计脓毒血症早期( a组)、严重脓毒血症( b组)、脓毒血症休克(c组)、多器官功能衰竭(d组)中R(reaction time)、K(coagulation time)、α(alpha angle)、MA(maximum ampli-tude)的差异,量化分析TEG与APACHEII评分的关系,评价TEG参数对脓毒血症病程的鉴别价值. 结果 脓毒血症病程发展不同时期的APACHEII评分差异明显,脓毒血症严重程度与APACHEII评分呈正相关(r=0. 662,P<0. 01);不同病情程度的脓毒血症,TEG参数R、K、α、MA有明显区别. 根据病程与TEG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发现,R和MA与脓毒学症的病程存在相关性,而K和α仅在多器官功能衰竭出现前存在差异. 结论 TEG参数在脓毒血症病程发展中所表现出的差异性和病程相关性,预示了TEG对脓毒血症严重程度具有鉴别能力,同时提示脓毒血症发展与凝血功能的紊乱密切相关.

    作者:周春;周莉;谢润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博唐平TM床旁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测试准确性评估及应用价值

    目的 评估一种硼酸亲和液相层析法/色谱法床旁糖化血红蛋白( HbA 1C )测定仪器博唐平TM ( POCT)测试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 方法 采集80例糖尿病患者和50例非糖尿病志愿者的血标本,分别用1台博唐平TM床旁HbA 1C分析仪和1 台美国普莱默斯Ultra2-HbA 1C检测仪器同时测定HbA 1C ,对比其差异. 结果 2 台仪器测得HbA 1C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一致性检验两款仪器检测结果间在糖尿病组及健康人群组均存在正相关关系(r=0. 941,r=0. 723). 结论 博唐平TM床旁HbA 1C分析仪的准确性好,操作简便,是床旁快速检测HbA 1C ,加强糖尿病社区监测和门诊患者管理的良好手段.

    作者:吴艳;喻荷淋;曾绍凡;刘阳;蒋莉;陈诚;朱晓荣;秦娟;田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腹腔镜残余胆囊手术12例分析

    目的 探讨残余胆囊经腹腔镜再次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 12例患者根据腹腔内粘连情况,使用电钩或电剪,采用钝性、锐性结合分离腹壁粘连剪刀,在纱布和吸引器的配合下紧贴肝缘分离,仔细辨清胆囊三角关系,明确三管(胆总管、肝总管、胆囊管)关系后顺行或逆行切除胆囊. 结果 12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80~135min,平均120min. 术中出血30~80mL,平均50mL. 12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2年,右上腹疼痛消失,B超检查无异常. 结论 残余胆囊经腹腔镜再次手术有一定危险性,但在把握好解剖因素,术中操作注意事项后,经腹腔镜行残余胆囊切除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作者:陈果;刘显军;郑鑫;温章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患者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急性肠梗阻的病因以及治疗特点. 方法 对我院2010年10月至2014年12月共收治的急性肠梗阻且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一般情况、病因、手术方式、结局. 结果 入组64例,肿瘤患者25例,占39. 06%;据不同病因行相应手术,其中50例治愈,占78. 13%,14例发生并发症占21. 88%. 术后1个月内死亡8人,死亡率12. 50%. 结论 恰当的术前评估、适当的手术时机、正确的手术方式、积极的围手术期处理有助于改善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帆;赵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成都市精神病专科医院精神卫生服务资源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目前四川省成都市精神病专科医院精神卫生服务资源状况,包括床位资源、精神科医师及护士配置、医院级别等情况,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对成都市的11家精神病专科医院进行调查,收集其精神科编制床位数、实际开放床位数、精神科执业医师以及执业护士配置、医院级别等信息资料. 后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了解目前成都市精神病专科医院的精神卫生服务状况. 结果 在这11家精神病专科医院中医院级别在二级以下的有4家(其中包括1家私立医院) ,二级医院有6家,三级医院有1家. 共有精神科编制床位3657张,实际开放床位5662张. 共有精神科执业医师361名,整体上医师与开放床位之比为1 : 15. 68;护士898名,整体上护士与开放床位之比为1 : 6. 31. 结论 成都市精神病专科医院资源配备严重不足,医务人员严重缺乏及分布不均,医务人员精神卫生服务工作量大. 政府部门应组织调查相关原因,并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作者:汪辉耀;秦小荣;周波;马庆鑫;李海民;郭万军;李进;黄颐;李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声带真菌病1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声带真菌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12例声带真菌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并总结治疗经验. 结果 12例患者均经病理活检后确诊声带真菌病,经声休、停用抗生素和激素,并抗真菌治疗治愈.随访3月至5年均未见复发. 结论 声带真菌病易误诊及漏诊,病理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手段,确诊后予以声休、停用抗生素及激素,并全身使用抗真菌药物可治愈.

    作者:任佳;郑义涛;彭皎皎;吕丹;王海洋;杨慧;邹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Peutz-Jeghers综合征诊治1例报道

    Peutz-Jegher综合征是临床罕见或少见病,2010年我院诊治1 例,现对本病例的诊治并复习文献报告如下.Peutz-Jegher综合征是临床罕见或少见病,2010年我院诊治1 例,现对本病例的诊治并复习文献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0岁,农民,已婚. 因反复左下腹痛2月于2010年10月9日入院. 2月前患者不明诱因的左下腹隐痛、钝痛,或阵发性发作,无放射性,伴有恶心,便秘,4~5 d 1次大便,无粘液及血便.

    作者:余剑平;曾林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调强放疗联合不同化疗方案治疗鼻咽癌的疗效比较

    目的 评估两种治疗方案对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随机将76位患者(分期Ⅱb~Ⅳa-b)分为两组. A组治疗方案为:顺铂60mg/m 2 ,分2d静脉输入;5-氟尿嘧啶2500 mg/m 2 ,连续48h持续静脉泵入;吉西他滨:1000mg/m 2 ,d1、d8,共8周期,化疗结束后立即行调强放疗. B组治疗方案为:顺铂75mg/m 2 ,分3d静脉输入;5-氟尿嘧啶500mg/m 2 ,1~5 d. 每21d化疗1次,放疗前化疗2次,化疗后立即行调强放疗,放疗结束1月后按相同方案行2次辅助化疗. 所有患者均行调强放疗,原发肿瘤照射剂量为66~70Gy,转移淋巴结的照射剂量为66Gy,高危区照射剂量为60Gy,低危区照射剂量为55Gy. 平均随访为24月. 结果 A组患者的2年局部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93. 4%、94. 1%、93. 1%,B组患者的2年局部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89. 4%、85. 6%、89. 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A组患者毒性反应较轻,B组患者毒性反应较重. 结论 顺铂、5-氟尿嘧啶及吉西他滨的联合化疗+调强放疗的治疗方案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毒性反应更小.

    作者:魏锐文;范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四川省凉山地区川崎病流行病学特点

    目的 了解四川省凉山地区川崎病( KD)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和冠状动脉损害情况. 方法 对2002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在我州各医院住院的KD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结果 共调查22所医院,有KD患儿356例. 发病年龄2个月~14. 1岁,中位年龄为2. 3岁;发病高峰为2岁,91. 6%患儿<5岁;男:女=1. 36:1. 2005年及2010年有两次发病高峰,每年于7~8月为发病高峰期,1月份发病例数少. 复发率为1. 4%,男女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356例中彝族儿童仅6例,其发病率与汉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无近期死亡病例,发热为主要的临床表现,而颈淋巴结肿大少见,不完全KD发生率为31. 7%. 使用IVIG 1g/kg者较使用2g/kg者更易对丙球无反应,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冠状动脉损害率为37. 9%,完全KD与不完全KD发生冠状动脉损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2002年至2010年四川凉山彝族地区KD发病年龄特征、性别比例与国内一些地区及日本相似. 但发病季节与国内一些地区及日本、美国等不一致,每年仅有夏季一个流行高峰期. 彝族儿童患病率明显低于汉族儿童.

    作者:陈素琼;石艳;戴莉;杨尧;杨玉湘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左心耳封堵手术的麻醉管理

    目的 总结左心耳封堵手术的麻醉管理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我院心内科介入中心行全身麻醉下左心耳封堵手术患者的麻醉及围手术期处理的相关管理资料. 结果 共行左心耳封堵手术21例,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69. 8 ± 11. 9)岁;合并高血压18例,合并脑卒中10例,合并糖尿病7例,合并冠心病7例,合并高血压心脏病5例,合并肺心病4例. 麻醉均采用全凭静脉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手术时间(85 ± 12. 2) min,术毕患者清醒时间(9 ± 2. 5)min. 全组患者术后并发症1例,无麻醉相关并发症. 结论 充分的术前评估、严密的术中监测联合优秀的短效静脉麻醉药物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和避免术中体动是左心耳封堵手术麻醉管理的重点.

    作者:范丹;居金龙;徐广民;曾杰;黄建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选择行单侧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在术前15~30min静脉注射白眉蛇毒血凝酶2KU,对照组患者在术前15~30min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引流量;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h凝血功能、血常规、肝肾功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记录过敏反应、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 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h引流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的 PT、TT、APTT、FIB和PLT在手术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本研究未发现过敏反应、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注射用白眉蛇毒凝血酶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

    作者:邓佳;兰志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血小板数量对血浆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聚集率检测的影响,提高检测质量,保证聚集率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方法 收集211例健康人静脉全血标本,离心获取富血小板血浆( platelet-rich plasma,PRP)和乏血小板血浆( platelet-poor plas-ma,PPP) ,将PRP用自身PPP梯度稀释后获取不同血小板浓度的PRP检测样本,并确认PRP血浆中血小板浓度;利用血浆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讨论血小板数量与血小板聚集率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在二磷酸腺苷( a denosine diphos-phate,ADP)和花生四烯酸( arachidonic acid,AA)诱导下,血小板聚集率均在实验室设定参考范围之内,随着血小板浓度的降低,聚集率显著下降(P<0. 05);当浓度降低至<95 ×109∕L时,聚集率检测结果低于既定参考范围;血小板90~350 × 109∕L与聚集率呈正相关(rAA =0. 67,rADP =0. 69),其他浓度组与聚集率无相关性. 结论 血小板浓度对聚集率有影响,聚集率测定应在浓度为95 × 10 9∕L以上时测定,浓度与聚集率正相关,能准确反映聚集率.

    作者:张庆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肠外瘘治疗进展

    肠外瘘是腹部手术、创伤或感染等各种原因所致的腹腔内继发感染出现腹膜炎,腹腔内肠道消化液或脓液向腹壁切口或引流口穿破,形成排出脓液、消化液或气体的肠管与体表通道的病理性改变. 肠外瘘是外科常见一种严重并发症,既往死亡率高达50% ~60%,目前死亡率仍然高达6. 2% ~17%,同时术后并发症是感染、出血、水电解质紊乱、多脏器功能障碍和营养不良等,患者痛苦大,费用高,住院时间长,是外科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1]. 因此对其国内外治疗进展进行回顾是非常必要的. 随着外科新理论与技术的进展,如损伤控制外科和快速康复外科在肠外瘘临床实践中的运用,肠外瘘救治方式也不断更新. 本综述主要集中回顾肠外瘘在新理论运用及重要治疗进展.

    作者:贺佳玉;刘兴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附睾腺瘤样瘤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造影表现

    目的 分析附睾腺瘤样瘤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造影的声像图特征,以评价和提高超声检查对附睾腺瘤样瘤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0例经临床病理确诊的附睾腺瘤样瘤患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造影表现. 结果 10例附睾腺瘤样瘤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均表现为边界清晰规整的类圆形实性肿物,内回声尚均匀,以附睾尾部多见,CDFI示多数血流信号不丰富,个别血流信号丰富,本组超声造影附睾肿块均表现为高增强,增强强度高于正常睾丸组织,增强后团块大小无明显变化,边界较清晰,造影剂消退缓慢. 结论 附睾腺瘤样瘤临床少见,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超声造影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作者:张惠;邓立强;向素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社会支持及抑郁情绪调查

    目的 了解我院精神科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社会支持及抑郁情绪状况及相关因素. 方法 采用工作倦怠量表( MBI-G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及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 SDS)随机选择122名在本院精神科临床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MBI-GS量表评分发现,男性成就感低落因子得分高于女性,初级职称者的成就感低落因子分及工作倦怠总分均高于中级以上职称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SDS量表评分发现,受教育程度为专科者的SDS总分高于本科及以上者,初级职称者的SDS总分明显高于中级及以上者,护士的SDS总分明显高于医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SSRS量表评分发现,未婚者的客观支持因子分及社会支持总分均明显低于已婚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各维度与主观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健康状况及收入状况与医护人员的情绪衰竭程度呈一定的相关性( P<0. 05 );收入状况及人际关系状况与医护人员玩世不恭程度呈一定的相关性(P<0. 05);收入状况、家庭状况及人际关系与医护人员成就低落感程度呈一定的相关性(P<0. 05). 结论 精神科医护人员中男性及初级职称者更容易出现成就感低落,初级职称者甚至更容易发生工作倦怠;未婚者得到的社会支持较少;受教育程度较低、初级职称及护士的抑郁程度高于其他群体. 这提示医院管理者应更多关心男性、初级职称、未婚、受教育程度低及护士的身心健康.

    作者:薛欣杰;廖湘交;孙洪波;崔洪梅;高海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合并妊娠期糖尿病高龄初产对妊娠及其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合并妊娠期糖尿病( GDM )的高龄初产对孕妇妊娠及其结局的影响. 方法 将219 例合并GDM的初产妇,按年龄分成两组:≥35岁为高龄组,20~34岁为适龄组. 对妊娠分娩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与适龄组比较,高龄组患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及内科疾病的风险增加, OR值分别为3. 05 [ 95%CI (1. 04,8. 97)]、4. 87[95%CI(2. 21,10. 37)],且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及早产风险显著性增加,OR值分别为4. 21 [95%CI(1. 13,15. 76]、3. 34[95%CI(1. 15,9. 72)]. 两组之间前置胎盘、胎位异常、足月胎膜早破(PROM)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两组比较分娩方式,阴道分娩及择期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0);与适龄组比较,高龄组阴道分娩率降低,而择期剖宫产率升高,OR 值分别为 0.20[95%CI(0.11,0.37)]、8.60[95%CI(4.45, 16. 61)]. 两组之间阴道助产及急诊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新生儿情况比较,两组均无胎儿畸形及胎死宫内、新生儿窒息及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早产儿均为适龄儿无低体重者. 足月儿新生儿体重情况及产后高胆红素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 结论 合并GDM的高龄初产母儿并发症高,对推迟妊娠的女性应加强妊娠督导.

    作者:杨莉;田杰;王跃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