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涵;张谦;吕霞
目的:通过对11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老年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老年消化性溃疡的护理对策。方法调查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110例,收集其吸烟、饮酒史、用药史、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数据。结果11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吸烟31例(28.2%),饮酒16例(14.6%),服用NSAIDs17例(15.5%), Hp感染86例(78.2%)。结论吸烟、饮酒、Hp感染和服用NSAIDs是老年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积极劝告老年患者戒烟、限酒、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并指导患者合理应用药物,对于老年消化性溃疡的预防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永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特发性房颤患者与踝臂指数的关系。方法将108例无基础心脏疾病患者按照有无合并特发性房颤分为A、B 两组:A 组为合并房颤组,共38例;B组为不合并房颤组即对照组,共70例,分别做踝臂指数检查,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踝臂指数高低。结果 A组踝臂指数明显低于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特发性房颤发作与踝臂指数关系密切。
作者:李沂;杜荣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甘孜藏区脑卒中及其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的发病现状,为探索防治脑卒中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甘孜州康定、德格、甘孜、理塘、巴塘县居民和农牧民,采用问卷方式收集人口学特征、高血糖、脑卒中患病史等信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总共调查该地区6731例,其中男49.0%;女51.0%,总体糖尿病患病率为9.62%,脑卒中患病率为1941/10万,两者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结论甘孜藏区脑卒中患病率较高,糖尿病患病率与内地相当,两者关系密切,急需加强防治工作。
作者:张海涛;高励;刘艳;庞宇;周嫱;龙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胆囊结石内脏反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腹腔镜下治疗胆囊结石。结果本组2例术中探查均为全内脏反位。结论通过解剖均能清楚分辨三管关系均在腹腔下顺利切除胆囊,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发生胆漏、出血等并发症。
作者:李全勇;朱洪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分析颈内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术中腔内心电图的P波变化特点,探讨心电图辅助技术在中心静脉置管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8月至12月共876例行颈内静脉中心静脉置管肿瘤患者参与本研究。全部患者均在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术中采用腔内心电监测技术引导送管,终导管留置长度以“Peres’ formula”定位身高长度为准,术后行导管尖端位置X线定位。对腔内心电图P波特征性改变包括P波振幅升高、双相P波及双峰P波获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876例患者置管过程中腔内心电图P波振幅升高率、双向P波和双峰P波获得率分别为94.2%、17.5%和54.6%,特征性P波获得率即获得P波振幅升高、双向P波或双峰P波其中任意一项的比例为97.8%。在P波振幅增高的825例中,置管到位时振幅增加值平均为(4.2±2.6)mv,其中62.8%的患者在送管至“Peres’fomula”定位长度时出现高振幅P波,其余37.2%均提前出现高P波;送管到位时P波的振幅与R波振幅之比P 50为0.4。结论不推荐将腔内心电监测技术作为X线诊断的替代方案用于中心静脉导管尖端位置的判断标准。但该技术在置管操作中对帮助判断导管异位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且经济、便捷、适用性强,可作为颈内静脉置管中一项重要的辅助技术应用。
作者:秦英;郭玲;张文斌;王国蓉;江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彝族患者KD的患病情况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对2002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在我院住院的彝族K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汉族患者就其患病率,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反应及近期预后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此期内在我科住院的患者中汉族24933例,KD患者312例,占1.25%。彝族4852例,KD患者6例,占0.123%。患病率彝族明显低于汉族,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期汉族患者中感染性疾病患者16724例,占67.08%,彝族中感染性疾病患者3677例,占75.78%。彝族则明显高于汉族,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者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异,仅彝族患者平均热程明显长于汉族。实验室检查和冠状动脉损害两者无差异。彝族不完全KD发生率高于汉族,且对IVIG治疗反应良好,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院彝族患者KD患病率明显低于汉族,其炎症反应较轻,对IVIG疗效和近期预后较好。但由于我们样本量太小,研究结果可能会存在偏差。因此需进行长时间、大样本、多中心的联合观察和研究。
作者:张海;石艳;杨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上尿路结石患者使用经皮肾镜碎石术(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PCNL)的治疗经验进行总结,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经皮肾镜碎石术共治疗上尿路结石1210例,其中采用传统PCNL治疗891例,微创PCNL治疗319例。结果两种方法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1%和96%,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9%和94%,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2%和1.3%;单通道取石1113例,多通道取石97例。结论经皮肾穿刺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高效微创,并发症低。
作者:雷弋;张天德;母健君;钱济穷;王岭;罗琦;曾晓明;白冰;田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右美托咪定作为辅助用药,在硝普钠控制性降压中的应用,为临床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选取拟行手术治疗的胸椎及腰椎骨折患者120例,ASAI-II级,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A组使用硝普钠控制性降压组;B组使用右美托咪定配合硝普钠控制性降压组。两组患者之间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观察两组患者术前(T0),降压开始5min(T1),停止降压后5min(T2),拔管后1min(T3)不同时间点的HR,MAP,同时记录降压时间及术毕患者清醒拔管时间。结果 B组患者在降压开始T1,T2,T3的HR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B组的MAP在T0和T1均与A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在T2和T3时间点,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的降压时间和术后苏醒拔管时间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定组硝普钠的用量明显降低。由34.62±6.39 mg 下降到27.58±5.86 mg,下降约2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辅以右美托咪定,不仅可以维持手术要求的MAP,并且可以维持合适的心率并减少术中硝普钠的用量。对患者的苏醒和恢复没有明显的影响。因此,右美托咪定可以用于控制性降压的辅助用药,在与硝普钠合用时,可以降低其不良反应。
作者:罗方毅;庞波;刘雪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系列参数对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ysmexXE-5000血液分析仪分别对200例健康体检者及200例血小板减少性患者的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大血小板比率( P-LCR)及血小板比容( PCT)进行测定。结果血小板减少性患者与血小板正常人群比较,其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大血小板比率( P-LCR)及血小板比容( PCT)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轻度降低或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小板系列参数分析可作为某些血小板减少性疾病鉴别诊断的初筛指标,对某些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李瑞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HIV/AIDS合并慢性病毒性肝炎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不同免疫时期胆囊的超声改变。方法对照组50例为单纯性慢性病毒性肝炎,实验组50例为HIV/AIDS合并慢性病毒性肝炎,实验组按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不同免疫时期进行超声观察。两组肝功能均为正常或轻度异常。超声主要观察胆囊大小,胆囊壁厚度、胆囊腔内回声。将观察的结果与临床化验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观察胆囊在不同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免疫时期的异常改变,主要表现在胆囊壁毛糙、胆囊壁稍厚、增厚,胆囊腔内回声欠清晰,细弱光点回声;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胆囊各观察指标比较,CD4+T细胞数在300/mm 3以上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CD4+T细胞数在200~100/mm 3时两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CD4+T细胞数100/mm 3以下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IV/AIDS合并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胆囊异常超声改变随着CD4+T细胞计数下降更为明显,综合考虑胆囊超声各项指标的变化有助于临床评估HIV/AIDS合并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病情发展。
作者:曹芬;叶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与全麻对下肢骨关节手术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下肢骨关节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全麻)和观察组(硬膜外麻醉),对两组麻醉前(T0)、麻醉后6h(T1)、术后24h(T2),对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 Fbg)等凝血功能指标,以及围术期血栓性并发症( DVT)发生率,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与T0相比,在T1、T2时间点,两组PT、TT时间明显延长,而观察组APTT时间明显延长, 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DVT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于下肢骨关节手术患者,硬膜外麻醉能够有效降低围术期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作者:杜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41岁。因“头昏伴黑蒙1周”于8:05分行头部血管磁共振增强扫描,既往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病史,自行服药控制,磺胺过敏史。检查中使用北京北陆药业生产的钆喷酸葡胺注射液20 mL (批号:1202012,有效期至2015年1月),检查后约1 h患者到护士站诉头昏不适,测脉搏82次/min,血压82/60mmHg,5min 后患者呼之不应、面色发绀、脉搏不能扪及、呼吸骤停,立即行心肺复苏,随即转急诊ICU治疗,20 h后患者胃肠减压引流出血性液体,排血便,阴道分泌物呈血性,凝血指标部分异常,给予输血治疗。考虑为对比剂过敏,转入ICU继续治疗。24 h内患者出现肝肾功异常,肌酐高达816 mmoL/L,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降低,肺部感染。予以抗感染、输血、保肝护肾,CRRT透析治疗34d,患者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患者清醒后一直诉头晕乏力,耳鸣,咽部及左上肢疼痛,心脏彩超示:二尖瓣上少量反流;主动脉瓣下微量反流。血管彩超提示左下肢深静脉及大隐静脉汇入口血栓,左侧肘正中静脉、上臂贵要静脉、头静脉血栓形成,听力学检查提示左中耳有混合型听力损失, SPECT唾液腺显像提示双侧腮腺排泌功能重度受损;双颌下腺功能重度受损。给予对症、溶栓、抗凝及活血化瘀治疗,经128 d治疗后患者病情逐步好转,生命体征平稳、出凝血肝肾功等指标正常出院。
作者:李伟;陈卫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40岁。因头皮、耳后大小不等结节15年,于2013年1月5日就诊。15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头皮出现一绿豆大小皮色类圆形结节,表面光滑,质韧,不可活动,不伴瘙痒及疼痛,未引起患者重视未作特殊处理。该结节逐渐长大至胡豆大小,其周及左耳后亦出现多个类似结节,大小不一,散在分布,互不融合,仍无症状。院外诊断不详、未治疗。患者既往体健,其家庭成员中无类似疾病。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皮损分布于头皮及左耳后,表现为散在分布的数个皮色类圆形结节,绿豆至胡豆大小,表面光滑,质韧,不可活动,无压痛。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真皮层见多量大小不等厚壁血管,部分血管内皮增生,间质内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局部可见淋巴滤泡形成,纤维增生、胶原化。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治疗:激光治疗。
作者:刘艳;黄晶;陈娜伊;路永红;朱颜俊;周培媚;徐雅婷;蒋存火;方建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Ki-67蛋白表达在DLBCL中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收集58例DLBCL患者的手术或活检标本并制作其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对DLBCL进行免疫表型分类,同时检测Ki-67蛋白的表达,并行CHOP方案化疗。结果58例DLBCL患者Ki-67表达高低与性别、年龄、LDH、结外病变、临床分期和IPI评分无关( P>0.05)。中位随访12个月后,生存曲线分析显示Ki-67高表达组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 PFS)为16个月,短于Ki-67低表达组27个月,两组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DLBCL患者中Ki-67高表达预后较差。
作者:吴红卫;黄蓉飞;戴小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系统评价2008年至2012年间中国学者发表的地震灾难救援临床研究的现状。方法基于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方法,建立系统的研究标准和检索策略,对6个中英文医学期刊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按照标准的文献筛选流程,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进行质量评估分析和筛选。结果通过系统性的检索中英文专业期刊数据库,检索获得165篇文献中,11篇(6.67%)存在明显的方法学和/或统计学错误;研究对象类似的描述性分析共计128篇(77.58%);样本量过小或仅为病案报告的研究共20篇(12.12%)。高质量论文6篇。结论我国地震灾难医学救援临床研究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整体研究水平仍有待提高,亟需完善建立医学救援数据库,引入数据挖掘的理论和技术工具,为应对未来的灾难做好准备。
作者:孙明伟;曾俊;蔡斌;江华;王文渊;胡卫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低年资护士使用Braden量表的诊断符合率相关因素,为保证护士使用Braden量表准确评估患者提供依据。方法低年资护士和专科护士分别使用Braden量表对50名年龄≥70岁老年患者进行压疮高危因素评分。结果低年资护士的诊断符合率为64.29%,主要表现在对感觉、移动力以及摩擦力和剪切力的评估上与专科护士存在不同程度差异(P<0.05)。结论低年资护士评估压疮风险的诊断符合率偏低,需加强对低年资护士准确使用Braden量表的相关知识培训,提高低年资护士对压疮风险评估的准确性,以便采取积极护理措施,降低院内难免压疮发生率。
作者:周敬花;李艳;向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腰大池-腹腔分流术( Lumboperitoneal shunt LPS)与侧脑室腹腔分流术( 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 VPS)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从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诊治交通性脑积水128例,其中58例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70例行传统脑室-腹腔分流术。经回顾性分析及随访研究,比较两组手术一次性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LPS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79%,VPS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4.2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1041,P=0.0077<0.05)。此外,LPS组一次性成功率为94.83%,VPS组一次性成功率为80.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359,P=0.0279<0.05)。结论 LPS在治疗外伤性交通性脑积水方面,并发症发生率低于VPS,一次性成功率高于VPS。因此,在治疗外伤性交通性脑积水时,如无相应禁忌,宜选择LPS。
作者:叶建华;姜学高;黄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掌握成都市从事精神卫生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精防人员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情况及其培训需求,为改进培训方式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全成都市共计3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从事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社区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参与调查的376例中,精神卫生知识基本知晓率为83.5%、部分知晓率为16.5%,知晓率在不同性别、年龄、专业、职称的精防人员间无差异,但不同学历间和从事精神卫生工作的时间不同的精防人员的知晓率存在差异。结论需在以后工作中进一步研究如何保持基层精防队伍的稳定性、提高精防人员的服务能力、满足其不断增长的需求。
作者:代光智;秦小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作用时间对一些短小手术来讲,相对较长。本研究主要观察利多卡因对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作用时间的影响。方法60例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2mL 0.5%布比卡因+0.6ml 2%利多卡因或2mL 0.5%布比卡因+0.6mL 0.9%生理盐水,观察其感觉和运动阻滞完全恢复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可以开始手术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利多卡因感觉阻滞的高平面高于生理盐水组,感觉和运动阻滞的时间利多卡因组长于生理盐水组。结论对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0.6ml 2%利多卡因会延长2ml 0.5%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感觉和运动阻滞的时间。
作者:王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方法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第二产程剖宫产206例(观察组),同期随机第一产程剖宫产术206例(对照组)。结果第二产程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1.3%,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其中产后出血发生率高(21.8%),其次为子宫收缩乏力(15.5%),子宫切口裂伤(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窒息(9.2%),娩头困难(7.3%),术后感染率(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产程剖宫产增加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应尽量避免第二产程剖宫产。
作者:刘学容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