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黄晶;陈娜伊;路永红;朱颜俊;周培媚;徐雅婷;蒋存火;方建蓉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减少全麻下老年女性患者妇科手术术后谵妄的效果。方法选择在全麻下行妇科手术的老年女性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生理盐水组(B组),各30例。两组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方式,术后均采用一次性镇痛泵静脉镇痛。 A组给予右美托咪定(浓度为4μg/ml)3μg/(kg·h)持续10min,然后以右美托咪定(浓度为4μg/ml)0.3μg/(kg·h)维持至手术结束;B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记录麻醉持续时间,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min)、拔管时间(min)、拔管时镇静-躁动评分,拔管后15min舒适度评分,以及术后48小时患者的谵妄评定方法中文修订版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麻醉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镇静-躁动评分、拔管后15min舒适度评分、术后48小时CAM. CR评分情况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静脉持续微量泵入右美托咪定能够有效的减少老年女性患者妇科手术术后谵妄的发生,并且减低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何鞠颖;曹蓉;彰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Ki-67蛋白表达在DLBCL中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收集58例DLBCL患者的手术或活检标本并制作其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对DLBCL进行免疫表型分类,同时检测Ki-67蛋白的表达,并行CHOP方案化疗。结果58例DLBCL患者Ki-67表达高低与性别、年龄、LDH、结外病变、临床分期和IPI评分无关( P>0.05)。中位随访12个月后,生存曲线分析显示Ki-67高表达组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 PFS)为16个月,短于Ki-67低表达组27个月,两组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DLBCL患者中Ki-67高表达预后较差。
作者:吴红卫;黄蓉飞;戴小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使用三维超声作为测量工具,了解四川地区汉族成人胰腺体积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按不同年龄段分层,纳入41~50岁,51~60岁,61~70岁,71岁以上各50例,使用三维超声容积探头行全胰腺扫描,通过VO-CAL软件测量体积。结果三维超声测量平均胰腺体积为(45.79±13.53) cm 3;男性明显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4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胰腺体积逐渐缩小。相关分析显示,胰腺体积与BMI呈正相关关系(r=0.188,P<0.05)。结论四川地区汉族成人胰腺在40岁以后逐渐萎缩,男性胰腺体积明显大于女性,胰腺体积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而增加。
作者:袁南兵;程印蓉;陆志明;戴宗耀;崔西振;李嘉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2002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人才是宝贵的资源。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1]。作为长期的战略准备,人才的竞争在很大的程度上转化成了人才储备和人才梯队建设,人才储备和人才梯队的建设又是提升医院综合实力的决定性因素,关系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2]。其中,人才培养又显得非常重要。
作者:毛茅;罗琳;蔡俊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 GEM)联合奈达铂( NDP)组成的GN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5例NSCLC患者采用GN方案:GEM1000~1250mg/m 2,第1、8d静脉滴注, NDP 80~90mg/m2,第1d 静脉滴注,28d 为1周期。结果全组65例中,完全缓解5例(7.69%),部分缓解22例(33.85%),稳定28例(43.08%),进展10例(15.38%),客观缓解率为41.54%,疾病控制率84.62%。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经对症处理后可以缓解,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国产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NSCLC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
作者:兰四友;张德芬;邓述恺;王荣丽;杨小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依托伤口造口小组的皮肤护理管理模式并评价管理的效果。方法成立伤口造口小组,确定三级管理体制的皮肤管理运行模式,明确各级人员职责,完善专科管理制度和流程,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实行专科护理会诊制度,重视皮肤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工作,对全院皮肤护理情况进行全程监控。结果皮肤护理管理模式建立前后1年比较压疮上报率达100%,高危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降低4.3%,压疮治疗有效率提升了18.52%;压疮治疗及伤口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伤口造口小组的皮肤管理模式的建立与运行显著拓展了护理工作内涵,使护理人员的造口伤口护理知识大幅提高,认为建立造口伤口小组,从根本上提升了全院皮肤管理的护理质量,是可行、有效的专科护理管理模式。
作者:冯素英;陈建伟;张菊;刘丽霞;肖燕玲;刘召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作用时间对一些短小手术来讲,相对较长。本研究主要观察利多卡因对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作用时间的影响。方法60例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2mL 0.5%布比卡因+0.6ml 2%利多卡因或2mL 0.5%布比卡因+0.6mL 0.9%生理盐水,观察其感觉和运动阻滞完全恢复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可以开始手术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利多卡因感觉阻滞的高平面高于生理盐水组,感觉和运动阻滞的时间利多卡因组长于生理盐水组。结论对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0.6ml 2%利多卡因会延长2ml 0.5%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感觉和运动阻滞的时间。
作者:王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方法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第二产程剖宫产206例(观察组),同期随机第一产程剖宫产术206例(对照组)。结果第二产程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1.3%,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其中产后出血发生率高(21.8%),其次为子宫收缩乏力(15.5%),子宫切口裂伤(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窒息(9.2%),娩头困难(7.3%),术后感染率(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产程剖宫产增加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应尽量避免第二产程剖宫产。
作者:刘学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分析颈内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术中腔内心电图的P波变化特点,探讨心电图辅助技术在中心静脉置管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8月至12月共876例行颈内静脉中心静脉置管肿瘤患者参与本研究。全部患者均在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术中采用腔内心电监测技术引导送管,终导管留置长度以“Peres’ formula”定位身高长度为准,术后行导管尖端位置X线定位。对腔内心电图P波特征性改变包括P波振幅升高、双相P波及双峰P波获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876例患者置管过程中腔内心电图P波振幅升高率、双向P波和双峰P波获得率分别为94.2%、17.5%和54.6%,特征性P波获得率即获得P波振幅升高、双向P波或双峰P波其中任意一项的比例为97.8%。在P波振幅增高的825例中,置管到位时振幅增加值平均为(4.2±2.6)mv,其中62.8%的患者在送管至“Peres’fomula”定位长度时出现高振幅P波,其余37.2%均提前出现高P波;送管到位时P波的振幅与R波振幅之比P 50为0.4。结论不推荐将腔内心电监测技术作为X线诊断的替代方案用于中心静脉导管尖端位置的判断标准。但该技术在置管操作中对帮助判断导管异位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且经济、便捷、适用性强,可作为颈内静脉置管中一项重要的辅助技术应用。
作者:秦英;郭玲;张文斌;王国蓉;江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52例股骨颈骨折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5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年,髋关节功能优39例,良7例,中2例,差4例,优良率88.5%。结论应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伏海平;李鑫;刘华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初步探讨和总结应用Glubran2胶超选择性术前栓塞颅底脑膜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2例经DSA全脑血管造影证实为完全以颈外动脉供血或以颈外动脉供血为主的颅底脑膜瘤,应用Glubran2胶通过微导管超选择术前栓塞肿瘤,栓塞后7~9d行手术切除肿瘤。结果栓塞后肿瘤染色完全消失5例,大部分消失7例,无栓塞相关并发症。肿瘤全切除9例,大部切除3例,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在2~5h,平均3.5h,术后病人均恢复良好。结论 Glub-ran2胶超选择性术前栓塞颅底脑膜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有助于减少手术切除肿瘤过程中失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作者:黄海东;杨春敏;赵凯;顾建文;匡永勤;林龙;贺伟旗;杨涛;夏勋;张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40岁。因头皮、耳后大小不等结节15年,于2013年1月5日就诊。15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头皮出现一绿豆大小皮色类圆形结节,表面光滑,质韧,不可活动,不伴瘙痒及疼痛,未引起患者重视未作特殊处理。该结节逐渐长大至胡豆大小,其周及左耳后亦出现多个类似结节,大小不一,散在分布,互不融合,仍无症状。院外诊断不详、未治疗。患者既往体健,其家庭成员中无类似疾病。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皮损分布于头皮及左耳后,表现为散在分布的数个皮色类圆形结节,绿豆至胡豆大小,表面光滑,质韧,不可活动,无压痛。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真皮层见多量大小不等厚壁血管,部分血管内皮增生,间质内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局部可见淋巴滤泡形成,纤维增生、胶原化。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治疗:激光治疗。
作者:刘艳;黄晶;陈娜伊;路永红;朱颜俊;周培媚;徐雅婷;蒋存火;方建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疗效、安全性及预后。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纳入、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CBM、CNKI、万方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获得神经节苷脂治疗HIE的随机对照试验。应用 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评价文献质量,采用 RevMan4.22软件对满足纳入标准的神经节苷脂治疗HIE的RCT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RCT,包括HIE患者107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头颅CT正常率增加(OR=3.09,95%CI:1.91~5.01),生后10~14d NBNA评分明显改善(WMD=2.55,95%CI :2.18~2.92);后遗症的发生率也明显减少(OR=0.27,95%CI:0.11~0.66)。结论在HIE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可改善生后10~14d NBNA评分,提高头颅CT正常率,有效改善预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李花;韦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彝族患者KD的患病情况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对2002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在我院住院的彝族K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汉族患者就其患病率,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反应及近期预后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此期内在我科住院的患者中汉族24933例,KD患者312例,占1.25%。彝族4852例,KD患者6例,占0.123%。患病率彝族明显低于汉族,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期汉族患者中感染性疾病患者16724例,占67.08%,彝族中感染性疾病患者3677例,占75.78%。彝族则明显高于汉族,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者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异,仅彝族患者平均热程明显长于汉族。实验室检查和冠状动脉损害两者无差异。彝族不完全KD发生率高于汉族,且对IVIG治疗反应良好,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院彝族患者KD患病率明显低于汉族,其炎症反应较轻,对IVIG疗效和近期预后较好。但由于我们样本量太小,研究结果可能会存在偏差。因此需进行长时间、大样本、多中心的联合观察和研究。
作者:张海;石艳;杨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 TACS)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应用TACS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12例,回顾性分析该方法的有效性及远期影响。结果应用TACS治疗的12例患者均成功保留了子宫,其中有3例同时行了B-lynch缝合术,2例行了预防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2例同时行了“8”字缝合术。所有患者在随访期内均没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TACS是治疗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的一种简单快速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毅;李娜;杜雪梅;阳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腰大池-腹腔分流术( Lumboperitoneal shunt LPS)与侧脑室腹腔分流术( 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 VPS)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从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诊治交通性脑积水128例,其中58例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70例行传统脑室-腹腔分流术。经回顾性分析及随访研究,比较两组手术一次性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LPS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79%,VPS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4.2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1041,P=0.0077<0.05)。此外,LPS组一次性成功率为94.83%,VPS组一次性成功率为80.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359,P=0.0279<0.05)。结论 LPS在治疗外伤性交通性脑积水方面,并发症发生率低于VPS,一次性成功率高于VPS。因此,在治疗外伤性交通性脑积水时,如无相应禁忌,宜选择LPS。
作者:叶建华;姜学高;黄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住院初诊“肺癌”患者82例为肺癌组;选择年龄、性别构成比相同的门诊健康体检者53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体重指数( BMI)、腹围、血压(BP)、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P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餐后2h胰岛素水平(2hINS)、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C)、低密度脂蛋白( 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的差异。结果对照组BMI更大,与肺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癌组存在空腹血糖异常( IFG)、餐后血糖异常( IGT),而对照组FBG、P2hPG正常,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2hINS、HOMA-IR均在正常值范围,但肺癌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P、FINS、TC、TG、LDL-C、HDL-C、腰围两组均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癌患者无胰岛素抵抗,但已发生IFG、IGF,虽2hINS、HOMA-IR在正常范围,但已有升高。
作者:彭玲;李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HIV/AIDS合并慢性病毒性肝炎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不同免疫时期胆囊的超声改变。方法对照组50例为单纯性慢性病毒性肝炎,实验组50例为HIV/AIDS合并慢性病毒性肝炎,实验组按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不同免疫时期进行超声观察。两组肝功能均为正常或轻度异常。超声主要观察胆囊大小,胆囊壁厚度、胆囊腔内回声。将观察的结果与临床化验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观察胆囊在不同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免疫时期的异常改变,主要表现在胆囊壁毛糙、胆囊壁稍厚、增厚,胆囊腔内回声欠清晰,细弱光点回声;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胆囊各观察指标比较,CD4+T细胞数在300/mm 3以上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CD4+T细胞数在200~100/mm 3时两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CD4+T细胞数100/mm 3以下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IV/AIDS合并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胆囊异常超声改变随着CD4+T细胞计数下降更为明显,综合考虑胆囊超声各项指标的变化有助于临床评估HIV/AIDS合并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病情发展。
作者:曹芬;叶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胆囊结石内脏反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腹腔镜下治疗胆囊结石。结果本组2例术中探查均为全内脏反位。结论通过解剖均能清楚分辨三管关系均在腹腔下顺利切除胆囊,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发生胆漏、出血等并发症。
作者:李全勇;朱洪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内眼手术前不剪除睫毛备皮方法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眼科择期行内眼手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00例,手术前不剪除睫毛;对照组100例,术前按照传统的皮肤准备方法剪除睫毛,其他术前准备两组均相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冲洗术眼结膜囊后、术前消毒术眼后即刻、手术完毕即刻3个时间点结膜囊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术后两组患者眼部刺激症状、并发症及操作的便利性等。结果两组患者结膜囊3个时间点细菌培养结果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后眼部刺激症状比实验组明显且持续时间长(P<0.05);实验组术前准备需要的人力和物力成本较低。结论内眼手术前皮肤准备的关键是彻底清洁眼睑及周围皮肤、结膜囊冲洗消毒。术前不剪睫毛不会增加术后细菌感染的风险,且减轻术后眼部的不适症状,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胡素容;胡庆新;孙小娟;王艺桦;吴英;帅彤;章俊梅;李慧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