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辛伐他汀与氟伐他汀对高血压肾病患者尿蛋白影响

邹顺;王冬梅;马俊

关键词:辛伐他汀, 氟伐他汀, 高血压肾病, 尿蛋白
摘要: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与氟伐他汀对高血压肾病患者尿蛋白影响.方法 入选2008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86例,根据给予降脂药物的不同将所有的患者分为辛伐他汀组(n=42)和氟伐他汀组(n=44),两组患者分别给予辛伐他汀和氟伐他汀40mg/d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种降脂药物对高血压肾病患者尿蛋白的影响.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HDL-C、TG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治疗前后和治疗后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C、LDL-C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BUN、SCr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疗前后和治疗后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hU-Pro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可减少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的尿蛋白排泄,但是二者发挥作用并无差异.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毛支患儿按就诊先后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予地塞米松0.25 ~0.5mg/(kg·d),1次/d;治疗组予琥珀酸氢化可的松5 ~ 10mg/( kg·次),2次/d,两组均为静脉滴注,疗程5d左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4,P<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或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治疗毛支疗效明显优于地塞米松.

    作者:唐丽;于旭旭;苏秦;邓益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种类分布和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我院ICU病房2009年7月~2011年2月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出现VAP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病原菌分布和药敏结果.结果 本组共分离出致病菌316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G-)213株(67.4%),革兰阳性杆菌(G+)91株(28.8%),真菌12株(3.8%).VAP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主要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检出率分别为24.1%、17.4%、11.7%.主要病原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头孢噻吩、头孢他啶、哌拉西林均有较高的耐药性,而且均存在严重的多重耐药性.结论 我院综合ICU病房VAP患者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应加强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的病原学和耐药性的监测,临床分离细菌的耐药性较强,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应覆盖耐药菌.临床工作者应在本地病原学监测和耐药性分析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作者:赵惠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右美托咪啶在小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在小肠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方法 64倒需做小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右美托咪定组)和B组(对照组),两组患者检查前30min均给予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A组检查前给予芬太尼50~100μg,右美托咪定1μg/kg(给药时间长于10min),术中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h)维持,检查过程中视检查时间长短及患者反应适当追加芬太尼25μg/次.B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患者镇静程度、满意度、血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检查结束后观察半小时,询问患者有无头晕、嗜睡、怠倦等不适,患者对检查过程的感受(难以忍受、明显不适、轻微不适、无不适).结果 A组患者均顺利完成结肠镜检查,91.3%的患者整个检查过程中患者安静,无不适,均对检查过程无记忆.B组患者有呕吐(78.3%)、躁动(34.8%)、腹部胀痛(69.9%),A组检查时间明显短于B组.B组检查中血压明显升高,心率增快.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小肠镜检查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不适,安全有效.

    作者:张玉兰;吴畏;殷亮;巩固;胡玲;刘英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炎症因子在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早期预测方面的应用进展

    目前,外科手术是60%以上的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同时易引起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和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如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为3%~15%[1].因此,术后并发症早期预测是预防并降低结直肠肿瘤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目前,早期预测的方案有很多种,如:检测患者粘膜内pH值[2],POSSUM评分系统[3]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炎症因子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4],并可用于并发症的预测.本文就这几种炎症因子在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早期预测方面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邓珍君;方超;汪晓东;李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短期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9月~2011年2月收治的12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59例采用拉米夫定治疗,比较治疗后6周、12周、24周两组患者乙肝病毒DNA(HBV-DNA)阴转率、治疗24周后HBV-DNA水平、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Cllild-Puh评分、疾病进展情况等指标.结果 ①HBV-DNA阴转率:治疗6周、12周、24周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②TBil、HBV-DNA水平:治疗24周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③Child-Pugh评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Child-Pugh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恩替卡韦短期应用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效果确切.

    作者:倪扬;钟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儿童白癜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治疗儿童白癜风的有效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纽64例,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每周2次,共6月;对照组61例,外用0.05%卤米松软膏,2次/d,疗程6个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70.3%,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疗效与皮损的类型和病期有关.结论 NB-UVB治疗白癜风疗效优于卤米松乳膏,不良反应小.

    作者:李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的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影响.方法 入选6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测定基础PWV,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常规组选用厄贝沙坦和硝苯地平缓释片,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降压药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1/d次,治疗6个月,重复测定PWV.结果 两组血压控制良好,阿托伐他汀组的收缩压、舒张压、PWV分别低于常规组,收缩压、舒张压、PWV,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除降低血脂外,还具有降压及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WV作用.

    作者:林家萍;谢建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治疗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87岁.因排尿困难3年,小便无法自解2d入院.彩超提示:肾尿盐结晶,右肾结石,前列腺增大.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史,否认家族性精神病史.手术前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测值正常,胸透、心电图均无明显异常.麻醉及手术经过:入手术室后患者咳嗽,有白色粘痰.血压140/80mmHg,心率88次/min.术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盐酸戊乙奎醚0.4mg.选择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穿刺置管顺利,局部麻醉药选用0.75%盐酸左布比卡因.术中麻醉效佳.输注胶体液1000ml,晶体液350ml.术中血压维持100 ~ 120/60~70mmHg,低血压(短暂)90/60mmHg,心率64~80次/min.手术时间70min.术中失血约200ml.手术结束血压120/70mmHg,心率78次/min.患者平安返回病房.术后给予硬膜外镇痛,科室常规配方.POCD发生及处理经过:患者回病房后麻醉恢复顺利,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作者:余学英;程琳琳;叶章文;张科;邬龄;陈祖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的病耻感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耻感体验及不同影响因素.方法 以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入院治疗6周以上,年龄18~45岁,GAF≥61分97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选择“精神病患者病耻感评估量表”作为评定工具,分析BPRS、GAF与病耻感的相关性,比较各种因素对病耻感的影响.结果 治疗6周后的病耻感与BPRS、SGAF评分有相关性(P分别为0.05、0.10).在精神分裂症不同亚型比较中仅反映出能力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反映在青春型、紧张型与未定型之间.随着病程延长,病耻感总分、各因子分都出现了有意义的下降(P<0.05).各因素比较中,女性总分和各因子分均非常显著高于男性(P<0.01).结论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体验女性患者比男性明显,但随着病程延长,病耻感体验显示出了轻度化状态.

    作者:蔡端芳;龙赟;童颜;蒋特;谭友果;刘敏;王慢利;李杨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成人脐疝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成人脐疝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援非洲佛得角国家中心医院自2010年9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25例成人脐疝的临床资料.分析采用三合一双层补片修补术在成人脐疝中的应用方法、特点及效果.结果 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平均手术时间70min,平均住院日8d(术后5d).术后并发切口感染1例,皮下积液1例,随访2~16个月无复发.结论 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成人脐疝较安全和可靠的手术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安全、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和复发率低等优点.

    作者:王伟;朱红亚;廖大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我院治疗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为观察纽,选择同期治疗的单纯肺结核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合并糖尿病患者给子药物及饮食等合理控制血糖.结果 观察组的痰菌转阴率为75%、空洞闭合率为61.67%、病灶吸收率为71.67%,均低于对照组的93.33%、86.67%、91.67%,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有效率:血糖控制良好纽(87.1%)与血糖控制一般组(57.8%)、血糖控制较差组(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血糖控制一般组与血糖控制较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其治疗效果较单纯肺结核差,血糖控制情况与肺结核治疗效果息息相关.

    作者:董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黄芪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肺组织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肺组织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的影响.方法 取4周龄健康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培哚普利组、黄芪多糖组.分别给予胃管灌注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培哚普利2mg/kg(培哚普利纽)、黄芪多糖1g/kg(黄芪多糖组),1次/d,每周灌胃5次.8周后处死大鼠,留取肺组织进行组织匀浆,测定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浓度,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法检测肺组织中AngⅡ的Ⅰ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Ⅰ,ATIR)的表达.结果 ①糖尿病模型组肺组织肺泡萎陷、破坏,肺泡间隔增宽,培哚普利组、黄芪多糖组大鼠肺泡结构改善.②AngⅡ浓度:模型组、培哚普利组、黄芪多糖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培哚普利组和黄芪多糖组低于模型组(P<0.05).③ATIR的表达:糖尿病模型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培哚普利组、黄芪多糖组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①糖尿病大鼠肺组织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加,可能参与了肺组织的损害.②黄芪多糖、培哚普利能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改善肺结构.

    作者:黄宇倩;罗玉;吴文莉;张洪茂;胡茂清;张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螺旋CT应用于闭合性脾脏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闭合性脾脏损伤诊断及指导治疗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03年4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闭合性脾脏损伤患者的CT、超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CT与超声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脾损伤CT级:Ⅰ级(包膜下血肿)29例、Ⅱ级(脾外周撕裂)23例、Ⅲ级(脾实质撕裂)19例、Ⅳ级(粉碎性脾破裂)9例,其中Ⅰ级及部分Ⅱ级患者行保守治疗成功36例,其余44例行手术治疗.术前CT诊断符合率95.0%,显著高于超声的82.5%,P <0.05;CT术前对其他合并伤的发现率高于超声.结论 CT检查不仅对闭合性脾损伤术前诊断符合率高,而且对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是闭合性脾脏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史世奎;牟明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辛伐他汀与氟伐他汀对高血压肾病患者尿蛋白影响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与氟伐他汀对高血压肾病患者尿蛋白影响.方法 入选2008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86例,根据给予降脂药物的不同将所有的患者分为辛伐他汀组(n=42)和氟伐他汀组(n=44),两组患者分别给予辛伐他汀和氟伐他汀40mg/d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种降脂药物对高血压肾病患者尿蛋白的影响.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HDL-C、TG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治疗前后和治疗后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C、LDL-C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BUN、SCr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疗前后和治疗后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hU-Pro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可减少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的尿蛋白排泄,但是二者发挥作用并无差异.

    作者:邹顺;王冬梅;马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Cage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估Cage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Cage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65例,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术后1周按Odom标准评估疗效:优43例;良15例;可7例,优良率达89.2%.所有患者随访3~24个月,末次随访按Odom标准评估疗效:优45例;良16例;可4例,优良率达93.8%.经X线检查,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椎体间Cage植骨均达到骨性融合,雅弓根螺钉无断裂,Cage无后移、沉陷,椎间隙高度无明显丢失.近期并发症:神经症状加重4例,脑脊液漏2例;远期并发症:神经症状残留3例.结论 椎弓根螺钉技术和Cage植骨融合术的联合应用可以优势互补,降低各自术式的并发症,使脊柱稳定性增加,植骨融合率高,提高了临床疗效,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斐文;张彤;王喜亚;李萌;冯建明;陈成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筋膜皮瓣转位术治疗胫前软组织缺损37例

    目的 回顾分析胫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特点和转位术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手术技巧的掌握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皮肤减张切口的原理,设计应用创面的内、外侧筋膜皮瓣转位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结果 本组37例,一期愈合28例,皮缘部分坏死经二期处理治愈8例,均经半年以上随访无复发,仅1例因发生病理性骨折后期截肢.结论 应用筋膜皮瓣转位术治疗胫前软组织缺损,皮瓣设计合理,成功率高,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

    作者:杨利;王运平;仙登沁;曾可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神经外科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情况,为今后制定有关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查阅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感染部位构成比、病原菌构成比、以及患者基本情况(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原发病病种)与医院感染发生的关系.结果 医院感染的感染率为8.46%,例次感染率为9.04%.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感染部位按照感染率顺位,依次为呼吸系统感染55.71%、泌尿系统15.71%、中枢神经系统11.43%.革兰阴性菌55株(66.27%),革兰阳性菌16株(19.28%),真菌12株(14.46%).按照感染菌株的构成比排序,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占构成比较高.不同住院时间及不同的原发病种间,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间医院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菌种,住院时间长、发生颅脑损伤的患者更易发生医院感染,应针对以上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肖东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CT指导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

    目的 探讨头颅CT指导下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两组患者各60例均常规进行原发病的对症治疗,低分子肝素静注,阿司匹林口服,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CT指导下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指导下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血液动力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锡阳;吴有林;陈镜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起搏感知正常触发尖端扭转室性心动过速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63岁.因反复晕厥多次近1年入院.入院查体:T36.5℃,P46bpm,R16次/min,BP110/76mmg,一般情况尚可,平卧位,颈静脉充盈,甲状腺不大,双肺(-),心界不大,S1略低,心率46bpm,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杂音,可闻及大炮音,肝、脾不大,双下肢不肿.辅助检查:血生化K+3.90mmol/L,Na+135.40mmol/L,CI110.04mmol/L,Ca2+2.08mmol/L,镁0.68mmol/L,肌钙蛋白正常,甲状腺功能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Ⅲ.AVB,QT间期0.52s(图1A),QTC 0.48s(图1B).心脏彩超:心腔大小正常,无节段性收缩异常,EF63%,二尖瓣轻度返流.24h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ⅢOAVB,室性早搏1084次,无短阵室速.诊断:ⅢOAVB,行VVI起搏器植入手术.治疗:常规消毒,局麻下从左锁骨下静脉径路将起搏电极置入靠右心室心尖部,在电极置入稳定后,腔内心电图为Rs形,检测R波振幅7.8mV,阻抗680Ω,设定感知为2.0mV,阈值测试以72bpm起搏时触发多形性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图2A),提高起搏频率为80bpm触发尖端扭转室速,停止起博,室速、尖端扭转室速能自行终止(图2B).反复更换起搏部位,分别以60bpm、80bpm、100bpm起搏均呈类似现象.仔细分析QT间期662ms,比术前延长140ms,考虑与QT间期延长有关.立即予以25%硫酸镁10ml稀释后静脉缓慢注射,同时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20min后,QT缩短为550ms,以80bpm起搏(图2C)未诱发室速.

    作者:胡燕;田巨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PLIF加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21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及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5年4月~2007年8月用PLIF加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21例,观察临床疗效、融合率、滑脱复位率、并发症等.结果 随访21例,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6个月,优良率95.5%,滑脱复位率约93.8%,融合率达97.5%,2例神经根牵拉,术后3个月内全部恢复正常.结论 PILF加椎弓根内固定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手术方式.

    作者:张旭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