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灿凤
目的 总结分析血必净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我院2007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急性重度百草枯中毒患者5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单纯灌流组和联合治疗组,单纯灌流组为常规急救治疗基础上应用血液灌流;联合治疗组在单纯灌流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T、AST、CK、CKMB、LDH、Cr水平显著下降,血清炎性因子CRP、MDA、TNF-α水平显著降低,SOD活性显著升高,以联合治疗组显著.单纯灌流组死亡16例,治愈12例;联合治疗组死亡9例,治愈20例,联合治疗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单纯灌流组(x2=3.944,P=0.047).结论 血必净联合血液灌流可降低百草枯对重要脏器的损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治愈率.
作者:王晓梅;施阳;董芸;代将;王一凡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88例发病时间6~72h的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纽均给予常规治疗,同时观察组应用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加用巴曲酶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55%,两组疗效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程结束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纽,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疗效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启才;林泽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研究使用肌松剂控制呼吸与保留自主呼吸两种不同麻醉方法用于小儿支气管镜取异物术的效果.方法 40例急诊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保留自主呼吸组,B组为控制呼吸组.观察并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置镜容易程度、术中及麻醉恢复期气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 B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且置镜更容易,术中及麻醉恢复期气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结论 使用肌松剂控制呼吸用于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能维持稳定的麻醉深度,安全有效.
作者:黄振华;徐晓燕;张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47例肱骨近端骨折锁定接骨板(LPHP)微创内固定手术患者行术前心理护理、患肢护理、健康教育指导等;术中观察生命体征,体位护理;术后疼痛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康复训练.结果 47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问3~34个月,平均13个月,按Neer评分标准,优27例、良16例、中4例,优良率91.49%.结论 微创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肢损伤小,本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有效预防了手术前后并发症,大限度恢复了患肢功能,提高了治愈率,缩短了住院天数,患肢功能优良率得到了明显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黄莉;侯玉清;谭舒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05年4月~2010年7月,61例冠心痛患者接受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均采用胸正中切口,55例患者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完成冠状动脉搭桥手术,6例患者在体外循环下完成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结果 死亡2例,均死于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其余患者术后心绞痛症状全部消失,均痊愈出院.结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是冠心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解少强;吴远林;杨朝坤;沈长军;周洋;李泽伟;王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灾后2个月至2年间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变化,以便有针对性的制定干预措施.方法 使用SCL-90量表和防御方式问卷量表,在汶川地震后2、8、24个月分别对震中汶川县城威州小学53名教师进行调查,同时对调查结果中老师分别采用团体辅导、个别辅导等进行心理干预.结果 2个月时39.6%的教师表现为明显心理障碍,18.9%的教师有严重心理障碍,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排序分别为强迫、抑郁、躯体化、人际关系、睡眠等.通过心理干预,灾后8个月,有心理问题的教师比例为20.8%,有严重心理问题的教师的比例为11.3%,2年后调查显示教师心理问题发生率为18.9%,严重心理问题比例为16.9%.结论 地震后2个月,灾区教师有明显的心理问题,灾后8个月,经过心理危机干预后,心理问题发生率显著降低,显示心理干预有明显的效果,但是在灾后2年的调查显示有心理问题的教师改善不明显,提示远期干预效果不佳.
作者:谭友果;甘枝勤;刘成文;张光毅;蔡端芳;谭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迷走神经张力与碎裂电位及房颤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 健康成年杂种犬15只随机分为3组,A组心外膜脂肪垫注射氯化乙酰胆碱(Ach)1mg;B组心外膜脂肪垫注射氯化乙酰胆碱5mg;C组心外膜脂肪垫注射生理盐水共5ml.3组均于注射后行BURST刺激记录房颤诱发与否,房颠诱发时间,左房侧壁(A点)、左房后壁(B点)、左心耳(C点)碎裂电位持续时间.结果 C组房颤诱发率于注射生理盐水前后予BURST刺激无明显变化.A、B组乙酰胆碱注射后房颤诱发率显著增加,但A、B两组房颤诱发率无显著变化.C组房颤持续时间较A组[C vs A:(7.00±2.10)svs(50.42±6.36)s,P=0.013;C vs B:(7.00±2.10)s vs(143.24±11.28)s,P<0.001]短.B组房颠持续时间长于A组[(143.24±11.28)s vs(50.42±6.36)s,P<0.001].C组左房侧壁,后壁位点碎裂电位持续时间均较A、B组相应位点短.[C,A,B组:A点(2.2±0.5)s vs(37.4.±6.3)s vs(132.5±12.7)s,P<0.0001];[B点(2.2±0.5)s vs(37.2±6.3)svs(132.5±12.7)s,P<0.001];C组左心耳(C点未能记录到碎裂电位).A组碎裂电位持续时间较B组短[A点:(37.4±6.3)s vs(132.5±12.7)s,P<0.001;B点:(37.2±6.3)s vs(132.5±12.7)s,P<0.0001;C点:(35.1±6.7)s vs(130.7±13.3)s,P<0.0001].A,B组自身对照,左心耳位点较左房侧壁、后壁碎裂电位持续时间短[A组:(37.4±6.2)svs(37.2±6.3)s vs(35.1±6.7)s,P<0.0001;B组:(132.4±12.7)s vs(132.5±12.7)s vs(130.7±13.3)s,P<0.0001].C组左房侧壁,后壁碎裂电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5±0.5)s vs(2.25±0.5)s,P=0.183].结论 迷走神经张力越高,越容易产生碎裂电位,则房颤持续时间愈长.
作者:葛正庆;雷森;周传堃;李珂;安闽生;李沂;杜荣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两种护理晨交班效果,改进交班模式,提高交班质量.方法 采用对照组和观察组方法比较两种交班模式下护士对患者信息的掌握情况、办公室和床旁交班时间的分配、各层次人员对患者信息掌握的差异.结果 新的交班模式在时间的分配上更合理;更有利于护士掌握病区动态和危重患者情况,对当日的护理指导意义更大;同时可见,同种交班模式下各层次护士对交班信息掌握程度有差异,低年资护士得分明显低于其他组别.结论 新的交班模式更有效提高交班质量.
作者:邓悟;马桂芬;彭丽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皮肤撕脱伤是由于车轮或转动的机器产生的外力作用下致皮肤和皮下组织从深筋膜浅面或深面强行剥脱,且常合并有血管、神经、肌肉、肌腱、骨与关节等深部组织损伤,这是创伤外科经常遇到的复杂损伤之一,若处理不当,常造成躯体伤残.
作者:张祥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早期经翼点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要点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9年12月26例经CT证实血肿量为30ml以上的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早期行翼点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镜下清除脑出血血肿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第1d行头颅CT复查,血肿清除量均在90%以上.住院期间死亡3例,病死率11.5%.生存的23例患者随访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Ⅰ级0例,Ⅱ级6例,Ⅲ级(需人帮助,扶拐可行)9例(45.67%),Ⅳ级6例.Ⅴ级(植物生存)2例.结论 早期经翼点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刨伤小、手术显露满意、清除血肿较彻底、能有效降低颅内压,是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手术治疗方式.
作者:谢轩贵;张洪良;蔡德成;李鹏;周学斌;蔡毅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用于婴幼儿术后镇痛的可行性,并探讨其佳剂量.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年龄2~36个月、择期行剖腹探查术患儿45例,随机分为3组(Ⅰ、Ⅱ、Ⅲ组),麻醉方法相同,3组均在手术结束前30min连接镇痛泵.镇痛泵配方为舒芬太尼加生理盐水,具体Ⅰ组为1μg/kg、Ⅱ组为2μg/kg、Ⅲ组为3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背景输注速率为2ml/h,每次按压快充0.5ml,锁定时间15min.分别在术后4、8、16、24、48h进行镇痛和镇静评分,并记录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麻醉时间、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异,均完成了48h术后镇痛.Ⅰ组患者PCA有效按压次数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Ⅰ组患者各时间点镇痛评分明显高于Ⅱ、Ⅲ组(P<0.05);Ⅱ、Ⅲ组各时点镇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各时间点镇静评分明显高于Ⅱ、Ⅲ组(P<0.05);Ⅱ、Ⅲ组各时点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者中有3例出现一过性呼吸抑制,另外两组均没有出现呼吸抑制.3组患者在镇痛期间均没有出现尿潴留及皮肤瘙痒.结论 静脉持续输注舒芬太尼0.0%μg/(kg·h)用于小儿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安全性高,是一种可行的小儿术后镇痛用药方案.
作者:阚智勇;胡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100例健康男性大学生的精液及相关参数.方法 100例健康男性大学生,年龄在20~30岁之间,对其进行生殖系统体检、生殖系统感染的检查、分析精液常规和进行染色体检查.结果 本组男性大学生生殖器官发育基本正常.精子密度为(66.68±18.58)×106/ml,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但精子活力稍差,其中a级精子为(23.92±7.17)×106/ml,b级精子为(22.88±4.93)×106/ml.染色体检查基本正常.讨论中国健康男性大学生的精液基本正常,但精子活力稍差,可能与部分大学生吸烟、喝酒、频繁手淫或久坐所导致的前列腺炎有关.
作者:李坚勇;刘建刚;赖宁;杨华;何俊;徐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局部治疗婴幼儿疱疹性龈口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4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给以常规抗病毒治疗,口腔用康复新液涂搽;对照组70例,给以常规抗病毒治疗,口腔用0.1%利巴韦林涂搽.局部治疗3次/d,疗程3d.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0.56%.对照组有效率60.4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局部治疗婴幼儿疱疹性龈口炎安全、有效.
作者:尹灿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 5~10μg,1次/d,肌肉注射,连续3d.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1%和78.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利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长春西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急性脑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基础治疗加长春西汀20mg+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d(疗程均为2周),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2周为1疗程.观察对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流变及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经治疗后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检测指标都有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内皮素(ET)、血栓烷B2(TXB2)、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显著降低,并使ET/NO比值显著降低,TpA/PAI比值显著增高(P<0.05,P<0.01),而对照组在ET、6-酮-前列腺素Fla(6-keto-PGF1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PAI-1有所改善,但观察组ET、PAI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 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为满意,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改善血管内皮分泌功能失调.
作者:谢多英;晏廷念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呼吸科住院惠者营养不足、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定点连续抽样,对2010年8月~9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科住院的395例患者进行营养筛查,并调查其营养支持情况,分析二者问关系.结果 395例患者中,营养不足及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19.0%和47.3%;老年组(≥60岁)营养风险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60岁),分别为57.0%和34.1%(P<0.01);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较无营养风险者明显延长,分别为(10.0±5.0)d和(13.4±10.0)d(P<0.01);因重症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肺间质纤维化伴感染入院的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可能性较大,其中重症肺炎为大;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营养支持率仅为29.4%,无营养风险的患者,营养支持率为7.7%.结论 呼吸科住院患者营养不足及营养风险发生率均较高,医务人员对营养支持的使用不尽充分合理.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NRS2002)能较有效的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结合临床,指导营养支持的合理使用.
作者:夏进;梁宗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安定加黄体酮治疗肾绞痛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静脉推注安定同时肌肉注射黄体酮,对照组肌肉注射阿托品针加哌替啶针或布桂嗪针.结果 治疗组显效168例,有效38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92.7%.对照组有效50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86.8%.结论 黄体酮加安定治疗肾绞痛可靠、不良反应少,基层医院运用方便、经济,值得推广.
作者:刘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脑出血恢复期的疗效.方法 对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外科治疗相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电刺激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srthd Index指教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脑电仿生电刺激治疗仪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
作者:康进;陈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72例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良好59例,重残5例,死亡8例.结论 对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高危患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做出诊断和处理,是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邓发斌;郭川;孙毅川;陈淳;徐荣华;史阳;刘跃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诱导K562细胞凋亡时Bcl-2/Bax变化,探讨Bcl-2/Bax与细胞凋亡之间关系.方法 20μmol/L辛伐他汀处理K562细胞24、48和72h;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色素C,RT-PCR技术检测Bcl-2/Bax基因.结果 20μmol/L辛伐他汀作用K562细胞24、48和72h,细胞凋亡率变化分别是(6.1±0.4)%,(1 4.2±0.4)%,(30.7±0.6)%;胞浆内细胞色素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抑凋亡基因Bcl-2显著降低,促凋亡基因Bax显著升高(P<0.05).结论 辛伐他汀能诱导K562细胞凋亡,Bcl-2/Bax比值降低可能是辛伐他汀诱导K562细胞凋亡机制之一.
作者:曾娅莉;黄文芳;邓建军;刘华;杨永长;何静;刘俭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