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5例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疗效分析

李小军

关键词:尺骨鹰嘴截骨入路, 肱骨髁间骨折
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术前行常规处理,在全麻下手术,术后嘱患者早期行肘关节的主动功能锻炼,出院后定期随访,采用回顾性方式分析所有临床资料.结果 选择的35例病例均为得到随访的病例,所有切口无感染,均甲级愈合,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骨折全部愈合.随访时间10 ~40个月,平均15.4个月.按疗效优19例(54.29%),良9例(25.71%),可8例(17.14%),差2例(2.86%);总有效率为97.14%,优良率为80%.结论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操作直观,可获得较为稳定的固定,有效的避免了传统方法不利于早期功能锻炼的缺点,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的功能恢复的大可能性,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推广和普及.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右美托嘧啶在人流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右美托嘧啶用于人流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行人流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右美托嘧啶组(D组)和丙泊酚组(C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给药后5 min时的心率、血压、SpO2、体动反应次数及苏醒时间和镇痛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给药前1 min的心率、血压、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C组出现血压降低、SpO 2下降、体动反应的次数明显较D组多(P<0.05);D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C组(P<0.05).两组在苏醒时间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嘧啶用于无痛人流的效果优于丙泊酚.

    作者:吴永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房室传导阻滞伴室性心动过速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80岁.因头昏头痛1个月,晕厥2次入院.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史,其它无特殊.人院当天心电图示:2:1房室传导阻滞.于当天夜间突发晕厥,其后患者反复出现意识丧失,长持续1 min.心电监护显示:2:1房室传导阻滞及高度、间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临床给予反复电击复律,及持续微泵输入利多卡因.下午安装双腔起搏器,频率约60次/min,心电监护未见室速,未再发作晕厥.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心率87次/min;②2:1房室传导阻滞;③高度及间隙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④交界性逸搏心律;⑤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作者:张乐群;倪丹;张晓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超低累积量柔红霉素致心脏毒性2例

    1临床资料例1,女,9岁,体重26kg.藏族,来自西藏,住院号946865,因双髂骨疼痛伴发热半年,于2011年4月1日前来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经骨髓细胞学检查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1型,做心脏彩超提示左室饱满EF值正常(74%).给予VDLP方案诱导缓解治疗及CAM方案巩固治疗,其中给予柔红霉素20mg静脉滴注共用4个疗程,累计80mg/m2,复查骨髓象完全缓解,于入院后3个月患儿反复诉心悸、胸闷.查体:面色稍苍白,双肺呼吸音清,心界叩诊无扩大、心率94次/min,律齐、心音尚有力,腹软,肝肋下未及,脾(-),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CK及CKMB无异常,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胸片无异常,心脏彩超提示:左室内径高限,左室运动明显减弱,EF值比第一次明显下降(55%),左室收缩功能减退.立即停用柔红霉素类化疗药物,给予维生素C及磷酸肌酸护心治疗2周,患儿症状改善,胸闷心悸消失,复查心脏彩超EF64%,该疗程结束后患儿安全返回高原.

    作者:何海兰;李戈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恶性胆管梗阻经PTC/ERC放置支架的策略和应用

    目的 分析经PTC/ERC途径放置胆管支架的优势,制定放置支架的策略.方法本组经PTC放置支架68例和经ERC放置支架51例资料,总结两种途径的优越性.结果 经PTC和ERC途径放置支架成功率分别为100%和96%,两组无明显出血、漏胆等并发症,生存时间相似.结论 对失去手术时机和不能耐受手术的恶性胆管梗阻采取支架置入是有效解除梗阻,提高生存时间和质量的佳办法,位于胆总管下端和壶腹部的梗阻首选以ERC途径放置支架,位于肝门部及以上的梗阻以PTC途径放置支架为宜.

    作者:闫勇;戴睿武;汪涛;叶明辉;张生;江宗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颅脑外伤伴视神经及眼部病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伴眼部病变及视神经损伤的情况,以帮助诊断和治疗,提高疗效.方法 对520例颅脑外伤患者中32例32眼伴眶骨骨折、眼球破裂、球后血肿、眼运动神经麻痹、视神经损伤等眼外伤患者的外伤发生情况、眼部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合并视神经损伤者10例10眼(视神经断裂1例,视神经挫伤9例),占32例眼部损伤的31.25%;视神经损伤10例10眼中有3眼失明,其余7眼均遗留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但就诊较及时者预后较好.结论 在颅脑外伤患者诊断治疗中应注意有无眼部损伤,及时请眼科会诊,利于视功能的保护和康复.

    作者:徐元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心理干预与药物联合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与药物联合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给予心理干预,同时采用与对照组同样的药物治疗,共3周.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72.13%、总有效率90.16%;对照组痊愈率49.15%、总有效率71.1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与药物联合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心理干预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228例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治疗策略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228例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治疗方案,其中192例手术治疗,36例非手术治疗.结果 手术组在住院期间死亡4例,其余188例均获6 ~12个月随访.152例恢复到伤前生活状态,22例生活能自理,14例在随访期内因各种原因死亡.非手术组随访6~12个月.27例在伤后6个月内死亡,3例恢复到生活能自理,6例靠坐轮椅生活.结论 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是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的首选,而术前正确评估充分准备选择适当的麻醉和手术方式,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作者:李海波;苟永胜;梁继鸣;王勇;车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解剖型钢板治疗Pilon骨折的体会

    目的 总结解剖型钢板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7年1月~2010年8月共使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27例.结果 27例获8个月~3年随访,按Johner-Wruhs评分法,优19例,良6例,差2例,优良率92.6%.结论 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的优点,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

    作者:蒙毅;严丹;柏光泽;任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钬激光腔内碎石治疗儿童下尿路结石

    目的 探讨腔内微创钬激光碎石治疗儿童下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6例儿童下尿路结石行膀胱镜下钬激光碎石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碎石均一次成功,无并发症.结论 钬激光腔内碎石创伤小、恢复快,是治疗儿童下尿路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侯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先天性泪囊炎的临床治疗

    目的 探讨先天性泪囊炎采用泪道冲洗及泪道探通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观察246例,共272只眼.先用泪道冲洗把泪囊内积聚的脓性分泌物冲出,对于一次性即可冲通者可不行泪道探通术,反之则可立即行泪道探通术,探通后注入眼用透明质酸钠. 结果 246例(260只眼)泪道通畅,治愈率为95.59%.结论 泪道冲洗联合泪道探通治疗先天性泪囊炎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何翠蓉;龙北翰;程均;王永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纤维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超前镇痛用于丙泊酚静脉麻醉,施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效果及其不良反应,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ASA Ⅰ~Ⅱ级,行纤维结肠镜检查患者60例,随机分成超前镇痛组(P组)和对照组(C组).分别于丙泊酚静脉麻醉前10 min(P组)、序贯(C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20μ g/kg,丙泊酚麻醉诱导采用微量注射泵以200mg/min静脉注射直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麻醉维持:于纤维结肠镜通过脾曲、肝曲时或操作中患者出现疼痛反应(肢体活动)时追加丙泊酚0.5 ~1 mg/kg.观察镇痛效果、丙泊酚用量、围麻醉期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 SpO 2)、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得了较为满意的镇痛效果,P组患者镇痛效果优于C组(P<0.01),诱导时丙泊酚用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维持量C组大于P组(P<0.01).C组患者检查中MAP、HR升高大于P组(P<0.05或P<0.01),呼吸抑制发生率也高于P组.C组患者丙泊酚静脉注射痛发生率高于P组(P<0.01),唤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长于P组(P<0.01).结论 布托啡诺超前镇痛用于丙泊酚静脉麻醉下纤维结肠镜检查,麻醉效果确切,且减少丙泊酚用量,降低呼吸抑制发生率.

    作者:吴文玉;汤安俊;王仁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三种肠道准备药物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的肠道清洁剂应用于临床实际工作中.方法 取30%硫酸镁、20%甘露醇、磷酸钠,采取随机分组法将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分为A组、B组、C组.对肠道准备有效性、患者耐受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磷酸钠组患者肠道准备有效性方面高于硫酸镁、甘露醇组.甘露醇、磷酸钠组患者愿再次服药率高于硫酸镁组,硫酸镁、甘露醇组患者不良反应高于磷酸钠组(P<0.05).结论 磷酸盐是更为安全、有效的肠道清洁剂.

    作者:钟刚;钟利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经皮微创髋钢板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髋钢板螺钉(PCCP)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7月~2010年7月采用PCCP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21例.观察并记录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术中平均出血量65 ml;近端切口长约2~3cm,远端切口长3~4cm;21例患者术后获得3~9个月(平均6个月)随访.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2~3个月(平均2.8个月).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为89.2分(84~ 95分);其中优17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5.3%.均未出现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钢板螺钉断裂及髋内外翻畸形等并发症.结论 PCCP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手术创伤小、骨折固定牢固,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是治疗改良Evan分型Ⅰ~Ⅱ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吴青松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切开复位有限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Ⅲ型Pilon骨折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复位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高能量骨折Pilon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Ru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25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8~20个月,患者来出现感染,骨折均愈合,踝关节根据Mazur评分标准:优20例,良3例,差2例,优良率88%.结论 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Ⅲ型Pilon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王开江;何俊薇;吴小鹏;李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程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程度及主要压力源,为帮助护理人员缓解工作压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针对护理人员通常反映的有关工作压力问题,采用自评式问卷调查法,对我院486例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临床护理人员抑郁和焦虑程度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主要压力源包括工作量太大、经常倒班、职称晋升及深造机会太少、工资及福利待遇偏低以及非护理性的工作太多.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过大,应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以便更好发挥其潜能.

    作者:杨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肺栓塞1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提高对肺栓塞的临床认识,降低其误诊率及病死率.方法 对12例肺栓塞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总结临床特点及与诊治相关的因素.结果 本组12例患者,1例因呼吸衰竭死亡;其余11例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均改善,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基本缓解,出院前复查CTPA肺动脉栓子明显减少,血气分析指标恢复正常,咯血、胸腔积液消失.结论 肺栓塞是临床常见病,常见的危险因素为慢性疾病、恶性肿瘤、手术和制动,其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缺乏特异性,CT肺动脉造影是主要的确诊手段,D二聚体具有重要的排除诊断价值,抗凝治疗是肺栓塞患者基本治疗.增加对肺栓塞的认知和理解,建立规范化诊疗体系,不断提高肺栓塞的诊疗水平,降低病死率.

    作者:刘继东;王艳川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康复新液治疗肺结核空洞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康复新液治疗肺结核空洞的疗效.方法 2005年3月~ 2011年1月我院确诊的78例肺结核空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标准结核化疗方案联合口服康复新液;对照组;标准结核化疗方案.结果 观察组肺结核空洞明显缩小、闭合率高;对照组肺结核空洞缩小不明显、闭合率低.结论 康复新液治疗肺结核空洞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友茹;李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Graves病伴发甲状腺毒症性心脏病128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甲状腺毒症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和131Ⅰ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6月连续收治的1443例GD患者(甲状腺毒症性心脏病组128例,单纯Graves病组1315例)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临床表现、治疗预后、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变化.结果 甲状腺毒症性心脏病的整体发病率约8.9%,131Ⅰ治疗后总有效率96.9%.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FT4越高、男性患者、年龄越大和病程越长者出现甲状腺毒症性心脏病的危险越大,其OR值分别为3.15、2.17、1.71和1.57.结论 131Ⅰ治疗甲亢性心脏病安全、有效,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高FT4水平、男性、年龄大和病程较长是Graves病患者出现甲亢性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给予必要的预防与治疗.

    作者:董延武;颜兵;史育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氟马西尼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苯二氮卓类中毒97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讨论氟马西尼与醒脑静联合治疗急性安定中毒的疗效.方法 患者随机分成2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Ⅰ组给予氟马西尼+醒脑静治疗;Ⅱ组给予氟马西尼治疗.结果 Ⅰ、Ⅱ组意识恢复时间在轻度患者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重度患者中.Ⅰ组与Ⅱ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氟马西尼与醒脑静在治疗急性安定中毒时有协同作用,疗效优于单用氟马西尼.

    作者:曾剑;肖小培;周咏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眼睑缝合术联合球后放射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

    目的 探讨应用眼睑缝合术联合球后放射治疗严重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临床适应证和疗效.方法 选择2002年1月~2007年6月于我院眼科就诊的45例暂不能行眼眶减压术的甲状腺相关眼病所致的暴露性角膜炎、角膜溃疡患者,其中19例行暂时性内、外侧眼睑缝合术、26例行暂时性全眼睑缝合术,术后配合球后放射治疗.根据眼部炎性反应的不同程度,口服泼尼松60mg/d,7d后逐渐减量直至停药(其中3例患者因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未使用).患者术后1~6个月剪开缝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1~6个月逐渐剪开眼睑缝合后,眼睑闭合完全,角膜炎和角膜溃疡痊愈,视力从术前手动至0.6提高到术后0.1~1.0,手术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眼睑缝合术配合球后放疗是一种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睑闭合不全引起的暴露性角膜炎和角膜溃疡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闫林;朱华丽;江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