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冠心病42例及对血脂的影响

栾小平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 补阴剂/治疗应用, 活血祛瘀剂/治疗应用, 血脂, 益气养阴活血方
摘要: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方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的改善状况.方法:将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的西药治疗方案进行干预(硝酸酯类、他汀类、抗血小板及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治疗组则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方(黄芪、麦冬、丹参、红花、人参、栝楼、郁金、柏子仁、五味子等)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周与4周时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血脂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方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佳,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黄尧洲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二则

    黄尧洲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从医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黄教授认为慢性荨麻诊虽属风病范畴,还需从湿热及血虚辨证.临床上针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多采用镇心安神之法,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或清热凉血,或活血祛风.本文阐述了黄教授治疗本病的经验,并附医案两则.

    作者:杨彦洁;黄尧洲;张贺;曲韵;陈乐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骨康胶囊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41例

    目的:研究骨康胶囊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8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应用骨康胶囊联合关节镜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康复治疗开始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提前,治疗组膝关节评价结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骨康胶囊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可进一步促进骨折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潘恒;李公;闫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天麻钩藤饮加减配合西药治疗脊髓损伤痉挛34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脊髓损伤(SCI)患者肌肉痉挛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68例脊髓损伤后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天麻钩藤饮治疗,分别在治疗开始前和治疗12周后进行肌肉痉挛的评定,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双上肢屈曲痉挛、双下肢内收伸展痉挛、踝关节跟腱挛缩、肩关节挛缩等脊髓损伤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优于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缓解脊髓损伤后肌肉痉挛,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作者:张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启膈散提取物抗肿瘤活性的体内初步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启膈散的抗肿瘤作用和免疫学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抗肿瘤新药开发、研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启膈散提取物饲喂荷瘤小鼠分析其在动物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启膈散提取物饲喂荷瘤小鼠后,小鼠进食、活动、体重等一般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胸腺指数、脾指数优于对照组,抑瘤率分别达15.4%、13.3%、21.7%.且可促进小鼠脾细胞增殖,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NK细胞杀伤功能.结论:启膈散不仅能够抑制肿瘤生长、还能增强免疫功能.

    作者:李际君;李永生;毛晓红;高敬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连紫汤直肠滴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59例

    目的:观察连紫汤直肠滴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患儿随机分为连紫汤直肠滴入组、干扰素组、连紫汤口服组各60例.治疗组予连紫汤20mL,直肠滴入,每日2次;干扰素组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1岁内患儿给予8ug,1~5岁10ug,肌内注射,每日1次;连紫汤口服组予连紫汤20mL,口服,每日2次;疗程均为5d.观察治疗前后体温、皮疹、口腔黏膜疹等临床表现的变化.结果:在连紫汤直肠滴入组、干扰素组、连紫汤口服组显效率分别为78%、58%、47%,有效率分别为:19%、35%、4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退热时间、手足皮疹及口腔溃疡愈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连紫汤直肠滴入治疗本病的疗效优于传统的干扰素疗法和连紫汤口服给药的方法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杨璞叶;任晓芳;孔阳;雒瑞军;杨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推拿结合一针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30例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一针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分析门诊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患者,其中30例均采用推拿结合单穴针刺治疗.结果:通过二者结合治疗30例患者总有效率达100%.结论:推拿结合单穴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效果显著,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治疗.

    作者:晁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治未病理论在糖尿病防治中的运用

    糖尿病是众所周知的一种终身性慢性疾病,已成为继心脏病和癌症之后的人类第三大基本死亡原因,由于其全球性的高发率和并发症所致的高致残率和病死率,使控制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所需费用极为高昂,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负担.目前中国糖尿病人群达到9230万[1],相当于每四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高血糖状态者.在中国,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已日益受到重视.

    作者:汪德芬;裴瑞霞;高上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益气温补汤配合手术治疗腮腺腺样囊性癌30例

    目的:探讨益气温补类中药结合手术治疗腮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在进行手术后均规律化放疗并结合益气温补汤(党参、女贞子、黄芪、茯苓、白术、白芍、白芥子、熟附片、丹参等)治疗,对照组仅实施手术治疗和术后化放疗,比较两组患者复发和远处转移情况,并比较两组3年生存率.结果:治疗后3年随访治疗组发生复发和远处转移的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生存率为90.0%,对照组生存率为70.0%.结论:手术切除是佳治疗方法,联合中医中药进行术后恢复期的调理能更好的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减少术后复发和远处转移率.

    作者:高运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艾灸颈夹脊与悬钟配合常规针刺推拿治疗颈椎病260例

    目的:探究艾灸颈夹脊与悬钟配合常规针刺推拿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500例颈椎病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260例)与对照组(240例),其中治疗组行艾灸颈夹脊与悬钟配合常规针刺推拿治疗,而对照组则单纯采用常规针刺推拿治疗.对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疼痛积分、压痛积分及Borden氏颈椎生理曲度变化进行观察总结分析,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病患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患治疗前后的疼痛积分、压痛积分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其中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患的Borden氏颈椎生理曲度变化治疗前后有明显的改善,其中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灸颈夹脊与悬钟配合常规针刺推拿治疗颈椎病有着良好的疗效,除了可以改善颈椎的生理曲度,还能消除病患的痛苦.

    作者:李永富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温脾肾暖肝胃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低度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温脾肾暖肝胃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低度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脾肾暖肝胃方(茯苓、黄芪、大枣、生姜、新开河参、白术、干姜、桂枝、白芍、柴胡、当归、吴茱萸、升麻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P2hBG、FINS、ISI等指标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且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同时,治疗组患者的CRP也得到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脾肾暖肝胃方药治疗2型糖尿病,其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作者:王坤玲;李靖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永磁速愈贴早期干预新生儿脐疝200例

    目的:观察永磁速愈贴早期干预新生儿脐疝的疗效观察.方法:将4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0例在新生儿断脐后12~24h开始使用永磁速愈贴,对照组200例只给予常规脐部处理.结果:治疗组脐疝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永磁速愈贴可预防减少新生儿脐疝的发生.

    作者:董明翠;张省青;胡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痰热清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调查与分析

    目的:分析痰热清注射液致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及其防治措施,为临床提供用药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6例痰热清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中,男女比例与年龄无明显差异原发病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用药前30min内,不良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过敏反应.结论:临床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时应高度重视其不良反应,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进明;马军党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活血祛风通络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指腹微循环血流的影响

    目的:探讨活血祛风通络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指腹微循环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10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进行治疗,而治疗组51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加服活血祛风通络中药方(桂枝、红花、当归、独活、青风藤、威灵仙、大血藤、川芎、丹参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指腹循环血流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1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患者的指腹微循环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活血祛风通络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在较大程度上改善患者指腹微循环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

    作者:石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胆淤方配合西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24例

    目的:通过胆淤方联合西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评价其临床疗效、围产期结局及新生儿评分情况.方法:选择ICP患者2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124例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并加服胆淤方(茵陈蒿、黄芩、砂仁、当归、小蓟草);对照组118例仅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两组均治疗7d及14d后,评价皮肤瘙痒改善情况、实验室检测总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变化及围产期结局、新生儿评分情况.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瘙痒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两组实验室指标TBA、ALT、AST值治疗后7d、14d较治疗前均出现显著下降,治疗14d后,治疗组TBA、ALT、AST值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有差异性;两组妊娠结局、羊水污染、新生儿评分未发现显著差异.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ICP降胆汁酸盐及肝功转氨酶较单用熊去氧胆酸治疗更有效.

    作者:韩香;王文艳;张卫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医心病学科内涵与外延的探析

    中医心病学是中医内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中医心病学古今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的过程中,根据本学科发展规划及研究目标,通过探讨中医“心”的概念,对本学科的内涵与外延作了界定,并从学科建设的角度进行了新的认识.

    作者:杨学信;张骞;刘建平;李忘明;徐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针刺治疗眩晕症45例

    目的:观察以外感内伤论治眩晕症的针刺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87例依据辨证外感采用疏风透邪法,内伤采用补肾调肝法,再配以辨证配穴针刺治疗.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均有显著疗效,其中针刺治疗组的症状改善更为显著.结论:在辨证基础上,采用针刺内外分治,对眩晕症具有肯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清学;林学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穴位埋线对慢性肾炎患者上呼吸道感染频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辨证穴位埋线对慢性肾炎患者上呼吸道感染频度的影响.方法:将辨证为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给予基础治疗及中药辨证汤剂口服外,治疗组给予辨证穴位埋线,观察两组患者上呼吸道感染发作频度.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6%,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辨证穴位埋线的慢性肾炎患者上呼吸道感染发作频度明显小于对照组,穴位埋线治疗可以减少慢性肾炎患者的上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

    作者:薛红良;张亚琦;孙正伟;梅建锋;杨艳;蒋丽君;陈文霞;周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脑梗塞74例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类中药联合西医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42例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68例患者采用了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组74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相关的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59%,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压积、高密度脂蛋白等临床指标差异出现了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活血化瘀中药联合西医治疗脑梗塞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其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

    作者:明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基础方配合西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36例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类中药配伍西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给予基本治疗、ARF治疗、抗凝治疗、免疫调节剂、基础方(黄芪、白术、党参、山药、淫羊藿)治疗.观察治疗后1月、2月、3月以上的临床治愈情况.结果:治疗1月后治愈5例,2月后治愈9例,≥3月后治愈21例.结论:本法治疗本病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提高治愈率,提高肾衰竭的逆转率.

    作者:马卫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凉血解毒方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39例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将78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39例为对照组,并给予激素、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等综合治疗并同时控制饮食,另一组39例为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以玄参、赤芍、生地、丹皮、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山慈菇、甘草、焦三仙等自拟中药复方治疗,观察病情缓解情况.测定病儿的临床疗效和血小板数量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疗效69.2%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显著增加为89.4%,症状缓解情况明显,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血小板计数恢复较好,PLT≥100×109/L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复方能有效缓解儿童过敏性紫癜,效果良好.

    作者:王加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