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年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徐翠萍

关键词:青年, 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含量与青年脑梗死之问的关系.方法 检测59例青年脑梗死患者及6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青年脑梗死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是青年脑梗死的重要发病因素.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肝移植患者术后部分临床生化项目Delta值的调查

    目的 对肝移植患者术后部分临床生化项目进行Delta值的调查分析,设定Delta界限,降低分析前或分析后出现的误差率.方法 对2005年1月~2007年1月华西医院肝脏移植患者生化检测项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做出频数直方图并设定肝脏移植患者部分生化项目的 Delta界限参考范围.结果 对肝移植患者的26个生化检测项目用不同的百分位数设定Delta值.结论 该生化指标的Delta值可作为肝移植患者独立的监控指标.

    作者:高宝秀;李一松;黄志刚;宋睿;彭志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无水酒精注射治疗耐药的结肠癌肝转移疗效观察

    目的 现察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酒精(PEI)治疗耐药的结肠癌肝转移的疗效.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经皮肝内肿瘤穿刺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耐药的结肠癌肝转移20例,1~2次周,4~6次为1疗程,酒精注射结束后跟踪随访患者的生存期.结果 治疗后全身情况好转,症状减轻或消失,饮食明显增加,生活质量提高,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丰年、1年、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较对照组提高.结论 超声引导下酒精介入治疗耐药的结肠癌肝转移有较好的疗效,安全实用.

    作者:何俊;雷开键;贾钰铭;王静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肠瘘外科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肠瘘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调查1999年10月~2008年5月间发生的23例肠瘘.对肠瘘患者的一般情况、疾病诊断、手术经过、肠瘘发生的时间、诊断依据、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了回顾研究.结果 高位肠瘘6例,3例早期修补术仅1例成功,3例保守治疗2例治愈.低位肠瘘17例,其中7例行肠造口粪便转流术7例获愈,另10例保守治疗7例成功,3例死亡.结论 肠外瘘大多宜保守治疗,早期修补手术不易成功;有弥漫性腹膜炎者,及时行冲洗引流、粪便转流手术可以降低痛死率.

    作者:吴宏;王永强;白山;牟亚刚;张卫宁;周利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米非司酮、达那唑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米非司酮、达那唑治疗保守性手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经开腹腔镜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住症复发患者87例,随机单盲分为两组.米非司酮组46例,服用米非司酮12.5mg,1次/d;达那唑组41例,服用达那唑200mg,2次/d,疗程6个月,定期随访.比较应用来非司酮及达那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米非司酮组痛经、非经期下腹痛、性交痛、盆腔触痛、后陷凹结节、子宫活动受限的改善率与达那唑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阴道异常出血、体重增加、转氨酶升高及皮肤改变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达那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与达那唑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较达那唑明显减少,安全性高.

    作者:邢庭阔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和分析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12月300例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300例患者有287例(95.67%)使用了抗菌药物,Ⅰ类手术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率为92.26%,在术前0.5~2h预防给药有158例(55.D5%),术后用药≤48h有55例(19.16%);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前3名依次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第一代头孢菌素类.结论 我院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存在抗菌药物使用比例过高、用药时机不当、使用时间过长,抗菌药物选择不当与不合理联合用药等诸多问题,应加强对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

    作者:宋莉;邓继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手术室安全护理中的预见性问题与防范措施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和先进技术的涌现,各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而手术室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职能部门,它是医院实施手术治疗和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易发生差错事故及护理缺陷的环节很多,因此,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我科在工作中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予以总结,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有效杜绝差错事故,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保证医院的医疗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廖卉;何琦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地震伤后不同时段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或氯胺酮微泵法行静脉全麻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地震伤后不同时段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或氯胺酮微泵法行非插管静脉全麻的效果及其对患者呼吸、循环和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 60例地震致伤手术患者,Ⅰ a和Ⅰ b组各15例为伤后12h内接受麻醉,Ⅱa和Ⅱb组各15例为伤后48~72h接受麻醉.Ⅰ a和Ⅱa组均为丙泊酚-瑞芬太尼合剂,Ⅰ b和Ⅱb组均为丙泊酚-氯胺酮合剂.观察记录4组患者麻醉中的血流动力学,记录停药至苏醒的时间,苏醒质量及麻醉效果(由术者评价).结果 4组术中镇痛均完善,Ⅰa和Ⅱa组患者安静,分泌物少,停药后5~10min苏醒;MAP、HR在T1、T2、T3时点有不同程度的下降,Ⅱa组下降之幅度明显>Ⅰ a组(P<0.05).Ⅰ b和Ⅱb组患者基本安静,分泌物较多,停药后10~30min苏醒;MAP、HR有不同程度的上升(P>0.05).4组RR、SpO2无明显变化,苏醒质量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或氯胺酮微泵法行静脉全麻给药恒速且用量少、镇静、镇痛完善,对循环的影响于地震前段轻微,伤后较长时间则前者影响较大;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可控性强、苏醒快且彻底,而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循环更稳定,两者应用于地震伤后患者的麻醉应区分伤后时段性,加强呼吸、循环的管理.

    作者:何伟;原庆会;谢东武;夏氢;杨天风;曾春红;李卫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过时间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栓自溶的影像学观察及探讨

    目的 研究超过溶栓时间窗的心肌梗死患者血栓自溶现象及其佳治疗方法.方法 符合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心肌梗死发作时间>24h,<72h的患者38例.无休克症状.做两次冠脉造影,并行影象学及TIMI分级评价.结果 第1次冠脉造影观察的38例患者均有1支或2支冠脉血管完全阻断,TIMI血流0级.其中右冠脉堵塞15例,左冠脉前降支19例,回旋支堵塞2例,右冠脉和前降支均堵塞2例.10d后第2次冠脉造影28例,观察血栓自溶完全再通者15例,TIMI血流2~3级;血栓自溶现象的发生率为39%.结论 >24h,<72h的心肌梗死患者血栓自溶现象仍有存在,若无溶栓禁忌,溶栓治疗可使血管早日再通,使心肌细胞凋亡数减少.

    作者:石卫晨;兰永乔;林琦;陈兵阳;樊华;李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序贯通气治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术后老年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及护理效果和护理要.方法 对2004年1月~2007年10月我科收治的全身麻醉术后的老年患者3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序贯治疗后2、24、48h动脉血气分析与治疗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治疗后24、48h较治疗前比肺活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易接受并配合治疗.结论 有创、无创序贯治疗能防治肺不张的发生,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改善肺功能,缩短有创通气时间.序贯治疗及护理成功的关键是专人护理,正确评估患者,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规范的NPPV操作程序;床旁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尽可能让患者舒适,保持呼吸道通畅;重视患者的主诉,早发现问题早处理,争取患者的主动配合,从而保证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何义芬;张梅;李水英;周永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目的 探讨胸腰椎结核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08年6月共收治胸腰椎结核127例,病灶位于胸4~骶1.全部患者行一期病灶清除、取髂骨植骨内固定术.手术在彻底清除病灶基础上进行前、后路内固定,其中前路固定51例,后路固定76例.结果 随访时间平均21.6个月,无感染和脓肿窦道形成,症状消失,有神经症状患者得到改善,植骨全部骨性融合,畸形矫正满意.结论 胸腰椎结核在病灶彻底清除基础上行内固定治疗可以有效稳定脊柱节段和矫正畸形,提高植骨融合率.一期内固定安全有效.

    作者:唐六一;胡豇;张耀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汶川大地震颅脑伤员的救治过程中的临床分级管理

    目的 探讨汶川大地震后短期内大批颅脑损伤伤员救治过程中的临床分级管理的效果.方法 对本院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医疗队在现场、门诊和住院期间对颅脑损伤伤员实行临床分级管理,并分析其效果.结果 实行救治过程中临床分级管理的217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效果令人满意.结论 医院各科通力配合,迅速对伤员进行伤情分析判断,并分级管理,能使伤员在第一时阃内得到正确、及时的救治.

    作者:张卫东;张生才;朴金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Chiari畸形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Chiari畸形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单纯性Chiari畸形患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均接受枕大池成形术,其中5例同时行C1水平脊髓空洞切开,1例于术后3个月行脊髓空洞蛛网膜下隙分流术,术后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 头昏、枕颈部疼痛不适及肢体感觉障碍为主本病常见的症状,枕大池成形术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宋伟正;刘窗溪;韩国强;黄思庆;高方友;熊云彪;王俊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

    目的 了解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心理干预时宫颈癌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方法 对60例宫颈癌患者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在心理干预前后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结果 心理干预前患者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干预后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P<0.05),60例患者均治疗顺利.结论 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宫颈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了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作者:任朝芝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人工寒潮对RHR外周血白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目的 本实验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潮人工寒潮对于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外周血白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变化的影响.方法 复制RHR经历ACE处理前后尾静脉取血提取白细胞总RNA,经过荧光标记后与5705条基因的oligo DNA芯片杂交、扫描,ACE处理前后样本对照,数据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 本实验RHR外周血白细胞基因在5705条基因中共表达4165条.达到显著差异标准表达(ratio≤0.5或者≥2)的基因共61条(P<0.01),其中上调18,下调43个.其中转运、转录调控,细胞运动和凋亡相关基因组下调;细胞免疫相关的基因有所上调;运输,信号,代谢,发育和分化组有双向改变.结论 利用cDNA芯片技术我们初步发现人工寒潮对于RHR外周血白细胞基因表迭有一定影响,可能通过抑制蛋白降解、跨膜转运和免疫反应而减弱应激和炎症反应的能力使机体易于感染,以及通过押制RHR大鼠血管内膜新生和凝血功能而与卒中前状态相关.

    作者:施晓耕;蔡彦宁;陈彪;林健雯;黄如训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龄老年人冠脉介入诊疗后造影剂肾病发生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高龄老年人造影剂肾病(CIN)的发生率及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将412例行冠脉介入诊疗老年患者分为高龄组(≥75岁,n=183)和非高龄组(60~75岁,n=229)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临床特点、手术前后肾功能变化,CIN的发生率并观察水化治疗的效果.评价高龄老年患者发生CIN的危险因素.结果 高龄组患者合并有更多的基础疾病.其CIN总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龄组(25.2% vs 10.5%;P<0.05).两组CIN患者术后1、3d血清肌酐水平(Scr)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术后7d恢复到基础水平.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组发生CIN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心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造影剂用量等.结论 高龄老年患者CIN的发生率较高,其原因和年龄、危险因素比例增加有关,应在术前慎重评价其危险因素并给予充分的水化治疗.

    作者:孙学春;刘瑶霞;周晓芳;田文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不同程度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数量改变的研究

    目的 探计不同程度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变化.方法 选择15例重度子癫前期患者为子癫前期组,15例轻度子癫前期患者为对照组,采用Beckman-Coulter EpicsXL型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孕妇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表达情况.结果 子癫前期组CD+34/CD+45和CD62P+总数占外周血中有核细胞总数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程度的子癫前期可能与内皮祖细胞数量的改变有关.

    作者:刘素琼;霍震;杜月君;唐璐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诺和灵N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

    目的 了解中效胰岛素诺和灵N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30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诺和灵N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共12周.治疗前后测身高、体重、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h血糖(postprandial glucose,P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了解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的FPG、PPC以及HbAlc水平明显下降,分别下降了3.36mmol/L、6.03mmol/L和1.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40.0%的患者HbAlc水平<7.0%.治疗前HbAlc水平<9.0%的患者,治疗后62.5%的患者HbAlc水平<7.0%,治疗前HbAlc水平≥9.0%的患者,治疗后14.3%的患者HbAlc水平<7.0%,两者的HbAlc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体重和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例患者共发生7次轻微低血糖.结论 中效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HbAlc水平<9.0%的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胡茂清;张洪茂;杨雪;罗玉;周雪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外伤性胃肠道破裂穿孔的MSCT诊断

    目的 评价MSCT在外伤性胃肠道破裂穿孔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证实的外伤性胃肠道穿孔患者的影像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X线平片与MSCT图像均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共同阅片,分析总结有价值MSCT征象.结果 MSCT检出隔下游离气体征(n=12);腹脏内游离积液征(n=14);肠壁区域性水肿增厚模糊(n=10);肠壁外或肠壁问积气征(n=11);胃肠壁周围肠系膜密度增高模糊,呈液性渗透征(n=6).X线平片和MSCT对膈下游离气体栓出率分别31.3%和75%.两种检查方法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和MSCT对腹腔少量积液的检出分别为75%和87.5%.两种检查方法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致分析MSCT薄层重建、多平面重建图像能发现一些重要依据,MSCT对外伤性胃肠道穿孔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滕才钧;宾怀有;龙腾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ERCP术后胰腺炎的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ERCP术后引起胰腺炎的诊断及防范措施.方法 212例拟行ERCP且术前血清淀粉酶正常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ERCP术后加用奥曲肤注射液,并检查血清淀粉酶并观察急性胰腺炎发生率.结果 术后治疗组6h及24h的血清淀粉酶水平、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静注奥曲肤可减少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文国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氢溴酸右美沙芬片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目的 在中国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中研究氢溴酸右美沙芬片受试制刺与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本试验采用双周期自身随机交叉试验设计.20名受试者分两组,先后口服受试和参比制剂60mg,两次用药间隔1周.采用HPLC-MS-MS测定.结果 受试制剂及参比制剂右美沙芬Cmax为(5.32±4.31)μg/L和(5.10±3.93)μg/L;Tmax为(1.90±0.64)h和(2.35±0.84)h;t1/2(ke)为(5.27±1.23)h和(6.30±1.91)h;AUC0-tn为(41.6624±45.1097)μg·h/L和(43.2911±48.7679)μg·h/L,AUC0-∞为(44.7446±50.3424)μg·h/L和(46.7772±53.5734)μg·h/L;相对生物利用度F0-tn、F0-∞分别为(98.00±17.31)%、(96.20±17.69)%.对药动学参数AUC、Cmax、Tmax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结果表明两制剂在处方与周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整个试验过程中,各项检查未见异常,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且在试验剂量下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杨晓燕;田晓娟;刘泽源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