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郝志敏;卢冬喜;郝玉静;王峥;赵立华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疗法, 瑞替普酶, 阿替普酶
摘要:目的 观察瑞替普酶(r-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时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瑞替普酶10mU+10mU静脉溶栓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临床症状,溶栓后2h内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EF值,2周内发生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脑卒中、缺血复发及再梗死、死亡的发生率作为复合临床终点,出血并发症及过敏反应等.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胸痛症状缓解率及再通率明显改善;治疗组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F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AIVR、全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合临床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重度或致命性出血及过敏反应.结论 临床上应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氟桂利嗪添加治疗月经期癫痫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盐酸氟桂利嗪小剂量添加治疗女性月经期癲痫的疗效.方法 对18例月经期癲痫在原有抗癲痫药物基础上,添加盐酸氟桂利嗪5~10mg/d.观察添加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次数,及不良反应,判定疗效.结果 添加盐酸氟桂利嗪6个月后,显效13例,有效5例;对各种发作类型都有效.结论 盐酸氟桂利嗪小剂量添加治疗女性月经期癫痫,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方法.

    作者:董必能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肠瘘外科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肠瘘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调查1999年10月~2008年5月间发生的23例肠瘘.对肠瘘患者的一般情况、疾病诊断、手术经过、肠瘘发生的时间、诊断依据、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了回顾研究.结果 高位肠瘘6例,3例早期修补术仅1例成功,3例保守治疗2例治愈.低位肠瘘17例,其中7例行肠造口粪便转流术7例获愈,另10例保守治疗7例成功,3例死亡.结论 肠外瘘大多宜保守治疗,早期修补手术不易成功;有弥漫性腹膜炎者,及时行冲洗引流、粪便转流手术可以降低痛死率.

    作者:吴宏;王永强;白山;牟亚刚;张卫宁;周利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去铁胺对低氧内皮细胞保护作用机制的探讨

    目的 探讨去铁胺(deferoxamine,DFX)对低氧处理的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ECV-304脐静脉内皮细胞复苏,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DFX,在低氧环境下进行培养8h,计数各组的细胞生存率,测定各组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乳酸脱氢酶(LDH)和内皮素(ET)水平,同时进行对照组试验.结果 实验组中不同浓度DFX的处理均使内皮细胞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H,ET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DFX提高了内皮细胞对长时间低氧的耐受,减少了内皮细胞在低氧后的坏死,对低氧的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金静;但刚;卢青;曹小红;周晓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枝川注射疗法在老年疼痛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枝川注射疗法在老年疼痛合并糖尿患者中的治疗应用.方法 选择62例老年疼痛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枝川液,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两组均根据诊断来决定针刺部位,对引起疼痛的发病病灶和相关部位常规皮肤消毒后使用五号球后针进行直接注射.结果 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枝川注射疗法在老年疼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具有疗效好、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优点.

    作者:何旭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小切口全厚皮瓣法治疗腋臭240例报告

    目的 探讨小切口全厚皮瓣法手术方法治疗腋臭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并总结2005年10月以来对240例腋臭患者采用小切口全厚皮瓣法治疗腋臭.方法 局部肿胀麻醉,腋窝1cm切口,在腋毛范围紧贴真皮层剪除皮下组织及大汗腺,再用刮匙搔刮,术区盖棉垫并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7d后拆线愈合.结果 随访180例,好170例(94.4%),一般8例(4.5%),差2例(1.1%).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效果确切,并发症较少,瘢痕不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谷云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uPA和MMP-9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乳腺癌及肿瘤周围组织中的表达与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50例乳腺癌及20例癌旁组织中uPA和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uPA的阳性表达率为60%(30/50),MMP-9的阳性表达率为66%(33/5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在乳腺癌组织中uPA、MMP-9蛋白表达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630,P<0.01).uPA、MMP-9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存在uPA、MMP-9的高表达;uPA蛋白可通过诱导MMP-9蛋白的表达上调,促进乳腺癌侵袭、转移.

    作者:王祥军;周士福;时伟峰;刘学忠;吴露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阿托伐他汀标准降脂治疗与强化降脂治疗对降脂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本院收治75例AMI患者,分为2组,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于入院12h内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和10mg/d.连续使用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结果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组治疗4周时血浆中TC、TG、LDL-C及CRP水平均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常规治疗4周组.常规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RP水平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40mg/d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可减轻AMI患者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炎症反应,明显降低血脂水平,10mg/d阿托伐他汀常规治疗仍获得很好的调脂作用.

    作者:袁月;王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外伤性胃肠道破裂穿孔的MSCT诊断

    目的 评价MSCT在外伤性胃肠道破裂穿孔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证实的外伤性胃肠道穿孔患者的影像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X线平片与MSCT图像均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共同阅片,分析总结有价值MSCT征象.结果 MSCT检出隔下游离气体征(n=12);腹脏内游离积液征(n=14);肠壁区域性水肿增厚模糊(n=10);肠壁外或肠壁问积气征(n=11);胃肠壁周围肠系膜密度增高模糊,呈液性渗透征(n=6).X线平片和MSCT对膈下游离气体栓出率分别31.3%和75%.两种检查方法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和MSCT对腹腔少量积液的检出分别为75%和87.5%.两种检查方法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致分析MSCT薄层重建、多平面重建图像能发现一些重要依据,MSCT对外伤性胃肠道穿孔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滕才钧;宾怀有;龙腾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序贯通气治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术后老年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及护理效果和护理要.方法 对2004年1月~2007年10月我科收治的全身麻醉术后的老年患者3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序贯治疗后2、24、48h动脉血气分析与治疗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治疗后24、48h较治疗前比肺活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易接受并配合治疗.结论 有创、无创序贯治疗能防治肺不张的发生,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改善肺功能,缩短有创通气时间.序贯治疗及护理成功的关键是专人护理,正确评估患者,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规范的NPPV操作程序;床旁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尽可能让患者舒适,保持呼吸道通畅;重视患者的主诉,早发现问题早处理,争取患者的主动配合,从而保证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何义芬;张梅;李水英;周永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宫颈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患者26例病理分析

    目的 分析宫颈阴道脱落细胞学结果为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患者的组织病理,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年5月~2009年1月在我院第二门诊就诊的26例阴道脱落细胞学TBS分类法检查结果为ASCUS的患者经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检测阳性者在阴道镜下取活检.结果 26例患者中炎症15例(57.7%),轻度不典型增生6例(23.1%),中度不典型增生3例(11.5%),重度不典型增生2例(7.7%).结论 阴道脱落细胞学结果为ASCUS的患者,其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范围广泛,需在阴道镜下取活检明确诊断,为临床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

    作者:游晓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应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瑞替普酶(r-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时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瑞替普酶10mU+10mU静脉溶栓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临床症状,溶栓后2h内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EF值,2周内发生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脑卒中、缺血复发及再梗死、死亡的发生率作为复合临床终点,出血并发症及过敏反应等.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胸痛症状缓解率及再通率明显改善;治疗组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F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AIVR、全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合临床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重度或致命性出血及过敏反应.结论 临床上应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郝志敏;卢冬喜;郝玉静;王峥;赵立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特拉唑嗪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特拉唑嗪在输尿管下段结石药物排石治疗中的使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实验,将102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口服特拉唑嗪2mg,1次/d,时间控制在2周以内.结果 治疗组排石率为78.8%;对照组排石率为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排石时间为5d,对照组为8d;治疗组在治疗中无绞痛复发.结论 特拉唑嗪能提高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排石率,缩短排石时间,减少止痛药物的使用,可作为输尿管下段结石治疗的新选择.

    作者:孙健;邱明权;高洋;廖高源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化疗灌注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应用

    目的 提高对支气管动脉化疗灌注治疗中晚期肺癌(BAIC)临床应用价值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BAIC的临床、介入性影像资料.结果 65例肺癌支气管动脉造影均为支气管动脉供血及伴小部分肋间动脉共干供血约占16.9%(11/65例),其中多血管型50例,少血管型15例.灌注化疗近期有效率为83.1%(54/65),无效率为16.9%(11/65).并发症为5.1%(6/118例次).结论 支气管动脉化疗灌注是治疗中晚期肺癌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理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牙种植患者曲面体层片上颌骨失真度的评价

    目的 分析不同区域曲面体层X线影像的失真率大小以及失真率的矫正.方法 采用胶片直接测量和间接数字化图像的计算机辅助测量两种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成功种植的47张曲面体层X线片资料.结果 各区域的水平失真率有明显不同,以前牙区的绝对值及变化范围大,从-7.9%到40.0%,均值25.7%;前磨牙区、磨牙区均值分别16.2%、17.7%.前牙区、前磨牙区、磨牙区垂直失真率均值分别为27.0%、23.8%、27.3%.间接数字化图像的计算机辅助测量值随扫描时所选择的dpi数值变化而呈正比的变化;其水平失真率均值为1.85%,垂直失真率均值为4.94%.用计算机软件测量得到的失真率比在胶片上直接测量小很多;二者水平和垂直失真率的差异平均为18.21%、21.09%.结论 不同患者不同的颌骨部位,失真率不同.

    作者:王斌;王虎;汪永跃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药诱导小鼠防御素表达

    目的 探讨中药诱导小鼠肺组织β-防御素2、3的表达.方法 将6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分为4个药物组和2个对照组,每个药物组分为2个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小剂量和2倍剂量的黄芪、鱼腥草、板蓝根和香菇多糖,阴性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脂多糖.观察24h后处死,采取RT-PCR方法检测小鼠肺组织β-防御素2、3的表达.结果 黄芪小剂量组和2倍剂量组检测到小鼠肺组织β-防御素2表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黄芪2倍剂量组检测到β-防御素3表达.结论 中药黄芪可诱导小鼠肺组织β-防御素2、3表达.

    作者:马艳;董碧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重症多形红斑及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1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重症多形红斑及中毒生皮坏死松解症的-临床资料、治疗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药物所致的重症多形红斑及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 致敏药物以别嘌和卡马西平多见.患者除有皮肤损害外,还伴有粘膜损害,60%的患者有肝、肾不同程度受累.18例患者均采用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6例患者联合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除1例患者因肾衰竭死亡外,其余患者治愈或好转.结论 重视支持性治疗,及早采用足量糖皮质激素对促进皮损愈合、缩短病程有效,对病情难以控制的患者可早期应用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

    作者:郑德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Chiari畸形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Chiari畸形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单纯性Chiari畸形患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均接受枕大池成形术,其中5例同时行C1水平脊髓空洞切开,1例于术后3个月行脊髓空洞蛛网膜下隙分流术,术后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 头昏、枕颈部疼痛不适及肢体感觉障碍为主本病常见的症状,枕大池成形术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宋伟正;刘窗溪;韩国强;黄思庆;高方友;熊云彪;王俊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慢性马兜铃酸肾病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衰竭贫血的比较研究

    目的 通过与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CGN)肾衰竭患者相比较,探讨慢性马兜铃酸肾病(AAN)肾衰竭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自2003年3月~2005年3月我科共经治26例慢性AAN肾衰竭患者,选择同期31例原发性CGN肾衰竭患者作为对照,测定用药前的血红蛋白(Hb)及血肌酐,根据MDRD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GFR),根据GFR分为GFR≥60ml/min 及GFR<60ml/min两个亚组,比较两组及两组中相应亚组Hb的差异,以Hb为因变量,GFR为自变量,求线性回归方程,并比较两组线性回归方程斜率及截距差异的显著性.结果 两组之间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AAN组hb比CGN组显著低(P<0.01),两个亚组中也是慢性AAN组Hb比CGN组显著低(P均<0.01).慢性从N组Hb与GFB倒数的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及截距均显著比CGN组小(P<0.01).结论 与CGN肾衰竭患者相比,慢性AAN肾衰竭患者贫血发生早、进展快、程度重,这种特点可能与其肾小管间质损害的病理损害特征有关.

    作者:张五星;周伟;张志强;王大海;王鲲鹏;刘莉莉;周焕芝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像束激光治疗黄褐斑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像束激光治疗不同类型的黄褐斑疗效.方法 60例黄褐斑患者根据Wood灯结果,采用像束激光治疗.结果 治疗3~5次后,表皮型组疗效优于真皮型、混合型(X2值分别为15.32,10.11,P<0.005),混合型组与真皮型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55,P=0.207).结论 像束激光治疗黄褐斑总体有效,对表皮型优于其他两型.

    作者:张桂丽;王建国;陆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妇科普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经阴道超声和经腹部超声在进行妇科普查时疾病栓出率的差异.方法 对4230例经阴道超声检查和4050例经腹部检查的妇女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妇科普查中,经阴道超声检查的疾病检出率明显优于经腹部超声,尤其对子宫肌瘤、宫颈囊肿的诊断,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阴道超声在妇科普查中的价值明显优于腹部超声,值得在妇科普查中推广.

    作者:尹旭;邓素梅;杨玉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