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伊贝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观察

聂晓冬;刘牧;赵平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低分子肝素, 伊贝沙坦
摘要: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伊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在原有治疗方案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伊贝沙坦,实验组给予伊贝沙坦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1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肾功、24h尿蛋白、尿β2-MG及血尿酸的改变.结果 治疗后两组肾功、24h尿蛋白、尿β2-MG及血尿酸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并且无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伊贝沙坦可显著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24h尿蛋白,具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和分析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12月300例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300例患者有287例(95.67%)使用了抗菌药物,Ⅰ类手术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率为92.26%,在术前0.5~2h预防给药有158例(55.D5%),术后用药≤48h有55例(19.16%);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前3名依次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第一代头孢菌素类.结论 我院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存在抗菌药物使用比例过高、用药时机不当、使用时间过长,抗菌药物选择不当与不合理联合用药等诸多问题,应加强对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

    作者:宋莉;邓继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康复训导手册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小儿康复训导手册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1~2005年140例HIBD患儿,半随机分成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待病情稳定后,按自行设计的HIBD 0~2岁康复训导手册的训练方法,采取儿科专业医师指导下的医院家长合作治疗HIBD患儿模式进行康复训练治疗2年.用临床、CT资料和发育商(DQ)、智力指数(MI)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对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两组的临床、CT资料,动态研究两组DQ、MI值,结果显示康复训练组DQ、M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91.43%患儿临床恢复正常,71.43%患儿CT恢复正常,康复训练组的预后不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康复训导手册指导下的康复训练能有效地防止和减轻HIBD患儿的后遗症和减少伤残,从而改善预后.

    作者:刘丽;何亚薇;吴玫;周谦;欧阳颖;廖志;傅师亭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盐酸氟桂利嗪添加治疗月经期癫痫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盐酸氟桂利嗪小剂量添加治疗女性月经期癲痫的疗效.方法 对18例月经期癲痫在原有抗癲痫药物基础上,添加盐酸氟桂利嗪5~10mg/d.观察添加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次数,及不良反应,判定疗效.结果 添加盐酸氟桂利嗪6个月后,显效13例,有效5例;对各种发作类型都有效.结论 盐酸氟桂利嗪小剂量添加治疗女性月经期癫痫,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方法.

    作者:董必能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药诱导小鼠防御素表达

    目的 探讨中药诱导小鼠肺组织β-防御素2、3的表达.方法 将6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分为4个药物组和2个对照组,每个药物组分为2个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小剂量和2倍剂量的黄芪、鱼腥草、板蓝根和香菇多糖,阴性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脂多糖.观察24h后处死,采取RT-PCR方法检测小鼠肺组织β-防御素2、3的表达.结果 黄芪小剂量组和2倍剂量组检测到小鼠肺组织β-防御素2表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黄芪2倍剂量组检测到β-防御素3表达.结论 中药黄芪可诱导小鼠肺组织β-防御素2、3表达.

    作者:马艳;董碧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牙种植患者曲面体层片上颌骨失真度的评价

    目的 分析不同区域曲面体层X线影像的失真率大小以及失真率的矫正.方法 采用胶片直接测量和间接数字化图像的计算机辅助测量两种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成功种植的47张曲面体层X线片资料.结果 各区域的水平失真率有明显不同,以前牙区的绝对值及变化范围大,从-7.9%到40.0%,均值25.7%;前磨牙区、磨牙区均值分别16.2%、17.7%.前牙区、前磨牙区、磨牙区垂直失真率均值分别为27.0%、23.8%、27.3%.间接数字化图像的计算机辅助测量值随扫描时所选择的dpi数值变化而呈正比的变化;其水平失真率均值为1.85%,垂直失真率均值为4.94%.用计算机软件测量得到的失真率比在胶片上直接测量小很多;二者水平和垂直失真率的差异平均为18.21%、21.09%.结论 不同患者不同的颌骨部位,失真率不同.

    作者:王斌;王虎;汪永跃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急性胰腺炎伴肝功能损害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并发肝损害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情况.方法 我们就2003年至今收治的30例急性胰腺炎并肝脏损害的患者进行分析,以了解肝损害的发生程度以及对病程的影响.结果 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16例(53.3%),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12例(40.0%),碱性磷酸酶(ALP)升高13例(43.3%),总胆红素升高16例(53.3%),直接胆红素升高14例(46.7%).清蛋白降低12例(40.0%).②胆源性胰腺炎18例,有肝损害15例(83.3%);非胆源性胰腺炎12例,有肝损害9例(70%).结论 急性胰腺炎并发肝损害时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各种对症治疗.

    作者:曹炳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妇科普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经阴道超声和经腹部超声在进行妇科普查时疾病栓出率的差异.方法 对4230例经阴道超声检查和4050例经腹部检查的妇女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妇科普查中,经阴道超声检查的疾病检出率明显优于经腹部超声,尤其对子宫肌瘤、宫颈囊肿的诊断,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阴道超声在妇科普查中的价值明显优于腹部超声,值得在妇科普查中推广.

    作者:尹旭;邓素梅;杨玉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uPA和MMP-9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乳腺癌及肿瘤周围组织中的表达与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50例乳腺癌及20例癌旁组织中uPA和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uPA的阳性表达率为60%(30/50),MMP-9的阳性表达率为66%(33/5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在乳腺癌组织中uPA、MMP-9蛋白表达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630,P<0.01).uPA、MMP-9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存在uPA、MMP-9的高表达;uPA蛋白可通过诱导MMP-9蛋白的表达上调,促进乳腺癌侵袭、转移.

    作者:王祥军;周士福;时伟峰;刘学忠;吴露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人类错配修复基因hMSH2及p27在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人类错配修复基因hMSH2和p27在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迭及其意义.方法 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4例结直肠癌组织中hMSH2和p27蛋白的表达.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hMSH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0.4%,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38.9%(P<0.05);p2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0.7%,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的75.9%(P<0.01).结直肠癌癌组织中hMSH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p27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hMSH2和p27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hMSH2表达异常和抑癌基因p27表达下调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

    作者:李佽;陈志英;刘莉;刘都礼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宫颈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患者26例病理分析

    目的 分析宫颈阴道脱落细胞学结果为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患者的组织病理,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年5月~2009年1月在我院第二门诊就诊的26例阴道脱落细胞学TBS分类法检查结果为ASCUS的患者经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检测阳性者在阴道镜下取活检.结果 26例患者中炎症15例(57.7%),轻度不典型增生6例(23.1%),中度不典型增生3例(11.5%),重度不典型增生2例(7.7%).结论 阴道脱落细胞学结果为ASCUS的患者,其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范围广泛,需在阴道镜下取活检明确诊断,为临床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

    作者:游晓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

    目的 探讨肺心痛急性加重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09年1月共34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针对发病因素给予抗凝、溶栓治疗及有效预防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经治疗护理,临床症状体征完全缓解.结论 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避免静脉内膜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是防止血栓形成的关键.对已形成静脉血栓者,应抬高患肢,监测凝血指标、观察出血倾向,并采取措施预防肺栓塞.

    作者:张淑彬;李婉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短期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甲基强的松龙(MP)冲击治疗和地塞米松(DEM)常规治疗对于儿童急性病毒性脑炎的短期疗效.方法 我科2006年10月~2008年2月收治的60例急性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纽.大剂量MP冲击治疗方案的为MP组(n=30),地塞米松静脉滴注的为DEM组(n=30).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发热、惊厥、脑膜刺激征和脑电图等)好转的时程,以及住院天数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与DEM组相比,MP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恢复正常的时程缩短(P<0.05),特别是MP时于患儿的惊厥更容易控制.MP组平均住院天数也较DEM组短(P<0.05),而两组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MP冲击治疗儿童急性病毒性脑炎,可迅速改善临床症状、恢复大脑功能、缩短病程,正确使用并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何善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MEW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在脑外伤患者预后预测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改良早期预誓评分(MEWS)应用于急诊入院的脑外伤患者预后预测的可行性.方法 依据事先设定的入组及排除标准,选取2007年1月~2008年3月经我院急诊收入院的连续脑外伤患者共计94例.入院即刻作为观察起点,采集相关数据或化验标本.其后对每一位患者分别进行APACHE Ⅱ评分及MEWS评分;3个月后为观察终点;预后作为观察指标.资料收集完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以死亡作为预测指标时,APACHEⅡ评分界值是21分,敏感度100%,特异度94.81%;ROC曲线下面积Az=0.9809;U=39.0337;P=0.0000.MEWS评分界值是5分,特异度100%,敏感度88.31%,ROC曲线下面积Az=0.9756;U=35.2844;P=0.0000.均有较强的预测价值.在存活组中,以致残为预测目标时,APACHE Ⅱ评分界值是16分,Az=0.8653,U=4.2115,P=0.0000,敏感度85.10%,特异度76.00%.MEWS评分界值是3分,Az=0.8255,U=3.8424,P=0.0001.敏感度85.71%,特异度75.71%;均有中等强度预测价值.结论 APACHEⅡ评分及MEWS评分时脑外伤患者愈后均具有同等预测价值,但MEWS评分结构简单,获取数据方便,省时、节省赍用,故可在急诊入院脑外伤患者预后预测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银先;汤道雄;马国中;黄可;罗维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共60例,治疗前根据肺功能损害严重程度分为A组(FEV1≥50%)和B组(FEV1<50%),每组患者30例.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均采用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雾化吸入给药,测定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5天肺功能,分析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中的FEV1、FEV1/FVC、PEF均有好转(P<0.05).而MMEF、FEF75%两项指标在A组改变不明显(P>0.05),在B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能有利于改善肺通气功能.对于量度COPO(FEV1<50%)的患者更能有效地舒张小气道,及早控制气道炎症反应.

    作者:郭璐;解郑良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热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引起药物热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8例抗结核药物引起药物热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均可引起药物热,且常在抗结核治疗的前2个月内发生,以单纯型发热较多,弛张热型多见.结论 在抗结核病的过程中,如在用药后2个月内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应考虑药物热的可能并给予正确处理,以免误诊误治.

    作者:刘泽明;黄永茂;邹永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特拉唑嗪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特拉唑嗪在输尿管下段结石药物排石治疗中的使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实验,将102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口服特拉唑嗪2mg,1次/d,时间控制在2周以内.结果 治疗组排石率为78.8%;对照组排石率为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排石时间为5d,对照组为8d;治疗组在治疗中无绞痛复发.结论 特拉唑嗪能提高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排石率,缩短排石时间,减少止痛药物的使用,可作为输尿管下段结石治疗的新选择.

    作者:孙健;邱明权;高洋;廖高源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结直肠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3例结直肠癌和1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 HIF-1α在大多数结直肠癌细胞中表达,HIF-1α的表达和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以及远处转移呈正相关(P<0.01),与结直肠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1).结直肠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5,P<0.05).结论 HIF-1α与结直肠癌的分化、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其机制可能与上调VEGF表达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相关.

    作者:蒲红;王永占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p53基因药物抑制人鼻咽癌生长的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 探索p53基因在鼻咽癌基因治疗方面的可行性.方法 以人鼻咽癌CNE细胞株为实验时象,将重组人p53腺病毒药物(1010rAd/p53)感染人鼻咽癌CNE细胞,用免疫组化实验的方法观察重组人p53腺病毒药物(rAd/p53)对人鼻咽癌CNE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结果 重组人p53腺病毒药物(1010rAd/p53)对人鼻咽癌CNE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结论 重组人p53腺病毒药物(rAd/p53)对人鼻咽癌CNE细胞生长能有效抑制,为鼻咽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敖敏;何刚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康定地区132例院前死亡患者分析

    目的 了解康定地区院前死亡患者的情况,寻找降低院前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办法.方法 对2003年3月1 日~2009年2月28日康定地区院前死亡132例的性剐、年龄、死亡谱、季度分布、急救半径、出诊时间、病死率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康定地区院前死亡132例中,男女比例为2.88:1,平均年龄46.6岁;院前死亡谱前4位依次是创伤64例(48.48%)、死亡原因不明37例(28.03%)、心血管疾病11例(8.3%)、脑血管疾病9例(6.82%),出诊高峰时间主要分布在18:00~9:00时间段;出诊里程:8公里以内占55.30%,8公里以外占44.70%,全年12个月院前死亡人数无明显差异,病死率7.13%.结论 本结果可为建立高原地区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和提高高原地区院前急救质量与管理水平,降低院前病死率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陈云兵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儿童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临床分析(附149例报告)

    目的 探讨儿童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8年住院儿童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治疗方面对于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两组,45例予以新青霉素Ⅱ联合其他青霉素,90例予以新青霉素Ⅱ联合头孢霉素治疗,比较其触痛消失时间、红斑水疱停止发展时间、红斑消退出现脱屑时间、治疗时问、病程等情况.结果 新生儿并不多见仅有占4.7%.患病集中与1~3岁占43%.>5岁患病并不少见占16%.本组患儿中98例(65.8%)有明确的感染因素,其中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5例,免疫功能检查52例,40例(76.9%)显示IgA低下;予以新青霉素Ⅱ联合其他青霉素或头孢霉素治疗,全部治愈,但联合头孢霉素治疗在临床疗效更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并不局限于新生儿和婴幼儿,较大儿童患病也较多.加强免疫、防止和治疗感染是重要的预防措施,首选有效的治疗药物仍是新青霉素Ⅱ联合头孢霉素治疗,在抗菌素治疗疗效不佳时可加用糖皮质激素.

    作者:冉琴;王敏;徐海涛;蔡文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