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地;卢娟毅
目的:观察痹汤联合西药及康复训练,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抗风湿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通痹汤及康复训练治疗30d。结果:治疗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痛疼,肿胀,晨僵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45%,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通痹汤联合西药及康复训练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组。
作者:吴晨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腕踝针与药物治疗Lizarov环式外固定架骨运输术后疼痛疗效比较。方法:治疗组30例根据患者疼痛的部位和腕踝区域划分取穴,对照组30例口服路盖克(氨酚双氢可待因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者之间疗效比较 P<0.05。结论:腕踝针治疗机械致慢性疼痛有显著的临床优势。
作者:缪花;贾成文;董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针刺背俞穴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SOD、MDA的影响,为针刺背俞穴通过调控氧化与抗氧化平衡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常规西药组、针刺背俞穴组,每组15只,并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干预30d后检测SOD、MDA的含量。结果:模型组SOD含量明显较空白组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常规西药组及针刺背俞穴组SOD含量均较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MDA含量明显较空白组增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西药组及针刺背俞穴组MDA含量均低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背俞穴疗法可以使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SOD含量增加,同时降低MDA含量,表明其可能是通过调控氧化与抗氧化平衡,从而保护胃黏膜。
作者:杨改琴;贾成文;张炳岐;左甲;贾松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以附子理中汤联合化疗药物治疗贲门癌术后患者4个周期,观察其在化疗治疗过程中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化疗组30例化疗时联用附子理中汤口服,对照组30例仅用化疗药。结果:化疗组的血清IgG 、IgM 水平显著升高(P<0.05);化疗组的CD4/CD8比值明显上升( P<0.05),CD8明显下降( P<0.05)。结论:附子理中汤在贲门癌患者术后化疗治疗过程中,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
作者:张珂;李永辉;陈鹊汀;张文学;刘俊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黄孟君教授辨治泄泻的临床经验。方法:跟师门诊学习。结论:泄泻三个关键因素为“湿”、“脾”、“肾”,病机发展规律来讲总体上遵循“湿盛”、“脾虚湿盛”、“脾肾阳虚”三个阶段,但对于暴泻者应当顾忌到患者的体质,尤其脾胃先天禀赋,而久泻者尤当辨清脏腑脾肾。
作者:周胜强;黄孟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大承气冲剂灌肠对全麻下行非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胃肠道恢复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用大承气(大黄、枳实、厚朴、芒硝)冲剂口服和灌肠保留治疗,对照组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患者排气排便之前处于禁食状态)。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胃肠道恢复早,具有显著差异。肛门排气时间,食欲状况及腹胀发生率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承气冲剂对于全麻下行非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胃肠道功能恢复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赵彦峰;韩永军;许延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6M V-X线照射,全程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艾迪注射液。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有效率(CR+PR)分别为80.0%和78.2%,经统计学处理后两组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0.0%及26.1%),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毒性方面,治疗组及对照组均出现Ⅰ~Ⅱ度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0.0%、30.4%,两组比较 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三维适型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未能提高近期疗效,但能抵抗因辐射而引起的白细胞下降,保护骨髓,降低血液毒性。
作者:郭燕春;王旬果;陈少平;文鸣磊;郭海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穴位推拿治疗对中风中经络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治疗组进行康复治疗,并给予穴位推拿按摩。对照组只给予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6周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价实施穴位推拿组的康复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康复后6周Fugl-Mey-er累加积分比较穴位按摩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穴位推拿按摩可有效改善偏瘫肢体麻木、疼痛,促使运动、平衡、感觉、关节活动度恢复。
作者:邱娅;李瑞娟;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临床症状以反复发作的一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为特点,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为特点,本病易于复发,迁延难愈,令患者苦不堪言。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或解除患者的疼痛症状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目前西医药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方法为药物止痛,该法虽然在即刻缓解疼痛方面优势明显,但是基于偏头痛周期性反复发作的临床特点,药物的依赖性和成瘾性问题以及长期反复使用止痛药所产生的毒副作用又成为另一困扰人的难题。故而,寻求安全有效的防治偏头痛的药物和方法是当前学者研究的新动向。在中国,针刺治疗偏头痛源远流长,《黄帝内经·灵枢》就记载有列缺穴可以治疗偏头痛。针刺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得到国内外广泛认同,世界卫生组织(WHO )分别在1979年和1996年两次将偏头痛列入针刺治疗疾病的推荐病谱,并在2003年再次重申“针灸治疗头痛疾患包括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已经被临床对照试验所证明”[1]。
作者:杨晓琳(审校);李平(审校);谭颖颖(审校);刘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西药组,每组27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西药组采用口服鼻炎康片治疗,比较各组间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和西药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对照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结合雷火灸是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德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清解宣肺汤加减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清解宣肺汤加减(炙麻黄、金银花、杏仁、川贝、前胡、炙杷叶、广木香、蒲公英、槟榔、黄芩、枳壳、甘草)。结果: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结论:清解宣肺汤加减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有寒热并治的功效。
作者:王艳;施左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强心方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参附强心方,连续治疗6周。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功能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89.5%,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参附强心方可以进一步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常文森;张康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治疗老年腹腔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将70例术后出现胃肠功能障碍门诊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及治疗组35例,两组患者均行饮食调控及运动干预,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多酶片及莫沙必利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则给予四君子汤加减(白术、党参、灸甘草、厚朴、法半夏、炙胆南星、茯苓、焦三仙)治疗,治疗后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胃肠屏障功能及免疫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1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1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肠鸣音次数、每周排便次数、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血二胺氧化酶(DA O )及血D﹣乳酸水平显著下降,而治疗组治疗后血DA O及血D-乳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1、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L-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四君子汤能有效改善患者胃肠症状及胃肠屏障功能,提高患者免疫水平。
作者:李丹;顾志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伴情绪障碍非糜烂性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分别接受单纯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两组均服药1个月,疗程结束后,比较治疗前后2个组反流症状评分、24h食道压力测定及24h食道p H监测、汉密尔顿焦虑/抑郁他评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在反流症状评分、24h食道压力和24h食道pH两组均较前改善,但中西医组改善更明显(P<0.05);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改善情况,单纯西医组治疗前后改善不明显(P>0.05),中西医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比单纯西医治疗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王骁;顾芳芳;唐艳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系统整理1949~1978年间国内发表的《伤寒论》大柴胡汤的临床防治性文献,分析文章概况(发表时间及发布期刊)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估。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知网CNKI,全面收集1949~1978年《伤寒论》大柴胡汤方的相关文献,辅以手工检索。给予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对文献进行分类统计。依据循证医学证据的等级标准和《<伤寒论>医学文献发表质量评分表》[1](简称《评分表》)分别对纳入的临床研究文献、个案经验文献进行评估。结果:纳入60篇,其中个案经验文献19篇(医案43则),临床研究文献41篇;个案文献均属于E级证据,仅一篇高质量文献,临床研究文献中C级证据1篇(采用了随机对照研究),D级证据40篇。结论:纳入文献数量较少,年代分布较为集中,高质量医案文献数量较集中。临床研究文献集中探讨了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溃疡病穿孔、胆系感染、急性胰腺炎三种急腹症疾病。
作者:张纪宇(审校);宋俊生;高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分析达立通配合泮托拉唑、胶体酒石酸铋胶囊、甲硝唑联合用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不典型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与50例同期采用常规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不典型增的患者对比,观察泮托拉唑,达立通,胶体酒石酸铋胶囊,甲硝唑,联合用药1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 HP阳性率,肠上皮化生率,不典型增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本方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不典型增生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常规四联疗法。
作者:郭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常用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应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问题。方法: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常用中药注射剂品种、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结果与结论:须在中药注射剂生产、质控、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监测各个环节予以重视,推进中药注射剂安全合理使用。
作者:赵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加味失笑散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汤剂加味失笑散(五灵脂、蒲黄、大黄、金钱草、鸡内金、鸡苦胆)治疗30 d ,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总有效率97%。结论:本方法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有疏肝利胆,健脾排石的功效。
作者:宋小地;卢娟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优选欣生源胶囊的水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水提干膏得率及粗多糖含量,以煎煮时间、加水量和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筛选佳的工艺参数。结果:佳的提取工艺为加水提取2次,每次加10倍量水,各提取1.5h。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简便,制成成品质量稳定。
作者:许建强;董鲜红;冯一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扶正抗癌方对H22腹水型瘤株移植瘤小鼠模型STAT3水平的影响,观察该药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将100只健康I C R小鼠进行空白分组和造模分组。各组小鼠分别给予相应实验药物灌胃,1d1次,连用14d药。第15d处死,测出抑瘤率,胸腺、脾脏指数,同时免疫组化法检测STAT3表达情况。结果:用药组小鼠瘤体重量明显小于荷瘤对照组(P<0.01),说明药物组都有抗肿瘤生长的作用;扶正抗癌方组及联合用药组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指数高于替加氟组(P<0.01),说明中药组对小鼠免疫功能有明显提升作用;用药组小鼠肝癌中STAT3阳性率均低于替加氟组(P<0.01),说明扶正抗癌方能下调STAT3的水平,抑制肿瘤的生长,也能够保护免疫器官,从而使得小鼠的一般状况和生活质量均得到提高,与化疗药物共同使用可以达到减毒增效的作用。结论:扶正抗癌方能抑制移植性H 22荷瘤小鼠瘤体的生长及转移,提高小鼠免疫功能,改善小鼠的生存质量,其抗肿瘤生长可能与下调STAT3的表达有关。
作者:方瑜;杨柳青;王松岩;陈光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