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改琴;贾成文;张炳岐;左甲;贾松松
目的: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此疾缠绵难愈,日久易致不孕,本文探讨盆腔炎性不孕的治疗思路。方法:本文总结了盆腔炎性不孕的病因病机,并整理了导师谈勇教授诊治盆腔炎性不孕的治则治法、临床实践经验、经验用方及中药外治法的证治规律。结论:运用调用法结合外治法对盆腔炎性不孕症患者有较满意的疗效,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常辰;谈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肾复康Ⅱ号胶囊对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尿中足细胞计数及对podoc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予大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的方法造模,实验分组为空白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百令胶囊及“肾复康Ⅱ号”胶囊组5组,治疗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尿沉渣涂片中足细胞数量与对照组比对,结合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改变,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肾脏超微病理学检查,评价肾组织Podocin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尿沉渣中可见较多足细胞,对照组与治疗组尿足细胞计数不同程度下降;模型组podocin蛋白药物干预后表达明显增加,以肾复康Ⅱ号胶囊组尤为显著。结论:肾复康Ⅱ号胶囊能明显减少尿中足细胞计数,改善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 Podocin的表达,可能具有一定的足细胞损伤保护作用。
作者:王漱非;程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仙蟾片对肺癌患者 TNF-α和NK活性的影响并分析预后。方法: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后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都给予手术切除治疗,治疗组在手术后口服仙蟾片辅助治疗,对照组在手术后口服消癌平片辅助治疗,两组的治疗周期都为40d。结果:全部患者完成治疗,无死亡患者,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有效率为56.7%,两组对比差异明显( P<0.05)。治疗组的肺部反应程度与例数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NK细胞、IL-2、IL-6、T N F-α活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IL-2、IL-6和N K细胞活性有所提高, TNF-α活性有所降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仙蟾片辅助术后治疗肺癌疗效好,对于肺损伤影响小,其机理与增强NK细胞的活性,升高IL-2、IL-6水平,调节TNF-α活性有关。
作者:朱海洪;李贻文;杨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吉海旺治疗纤维肌痛症的临床经验。方法:从临床辨证分型、用药原则、合方配伍方面总结阐述吉海旺教授的治疗经验。结论:本病多发于中年女性,主要与体质、情绪、气候条件、生活环境及饮食等密切相关,吉海旺教授将纤维肌痛症分为“肝郁脾虚、寒湿痹阻型”和“肾虚督寒、脉络闭阻型”两种证型进行论治,取得理想疗效。
作者:杨方;董巧云;衣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医治疗方法。方法:近年来中医对该病的治疗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尤其是运用寒热并用法治疗AECOPD ,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和经验。结论:本文对寒热并用法治疗A EC O PD思路做了初步的探讨,对其疗效与作用机制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作者:张静灏;汤杰;黄海茵;杨佩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评价麝香保心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60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治疗组60例患者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76.6%,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71.7%,比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扩张冠脉、增加心肌供血、降低耗氧的功效。
作者:汤立洁;杨艳明;陈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清解宣肺汤加减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清解宣肺汤加减(炙麻黄、金银花、杏仁、川贝、前胡、炙杷叶、广木香、蒲公英、槟榔、黄芩、枳壳、甘草)。结果: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结论:清解宣肺汤加减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有寒热并治的功效。
作者:王艳;施左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优选欣生源胶囊的水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水提干膏得率及粗多糖含量,以煎煮时间、加水量和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筛选佳的工艺参数。结果:佳的提取工艺为加水提取2次,每次加10倍量水,各提取1.5h。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简便,制成成品质量稳定。
作者:许建强;董鲜红;冯一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辛通畅络法中药复方肾苏II对系膜增生性肾炎(M sPGN )模型大鼠肾组织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3(IL-13)及肾小球细胞外基质(ECM )的影响,探讨中医药调节肾组织白介素表达,防治M sPGN 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抗T hy-1系膜增生性肾炎大鼠模型,以中药复方肾苏Ⅱ为治疗药物,贝那普利为对照药物,于治疗6周末,分别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IL-1、IL-6及IL-10、IL-13的表达和肾小球ECM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6周末,对M sPGN 模型大鼠,中药组在抑制肾组织IL-1、IL-6表达,上调IL-10、IL-13表达,减轻肾小球ECM 增殖等方面显示疗效优势,与西药组、模型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以辛通畅络立法的中药复方肾苏II对M sPGN 肾组织中白介素的表达具有调节作用,能够改善肾脏自身促进和抑制系膜细胞增殖的内在平衡,减轻肾小球ECM 积聚,阻抑肾小球硬化。
作者:支勇;窦一田;曹式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恶性肿瘤是人类死亡率高的疾病之一,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在和西药达到同样治疗效果的情况下,其所用药剂量小、毒副作用小、对人体的伤害也小,在恶性肿瘤的防治过程中显示出了比较明显的优势。现将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在恶性肿瘤防治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1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即细胞程序性死亡,是一个许多因素参与的复杂的的生理过程,其中包括免疫应答、基因调控、信号传导等多种过程。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现已成为临床研究抗肿瘤新药的重要靶点。据许多研究报道所知,利用现在的高科技设备,例如流式细胞仪等,已经揭示了有许多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田晓环等[1]用大黄虫丸作用于小鼠肿瘤,得出大黄虫丸可以影响细胞信号传导途径,从而触发整个死亡程序,诱导肿瘤细胞程序化凋亡。中药有效成分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主要体现在细胞凋亡的几个重要过程中,现列举如下几点。
作者:贾蕾(审校);王爱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探讨慢性乙肝的治疗方法。方法:将临床确诊的中度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2例,2组均给保肝、退黄、降酶、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氧化苦参碱,连用21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肝功能的恢复、凝血酶原活动度、纤维化指标的下降、T 细胞亚群、肝脏弹性检测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乙肝(中度)患者在肝功生化指标方面效果满意。
作者:张静;宗红梅;李青春;马羽萍;袁西侠;戚觅;朱自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李东垣,名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是补土派创始人。《脾胃论》是东垣学说中理论集中的一部,是东垣学术思想之精髓部分。脾胃论学说认为饮食不节、情绪失常、劳役过度等因素易致脾胃受损,使正气衰弱,是多种疾病的诱因。对于发热的疾病,应分辨为“外感”或“内伤”,对正邪的辨证施治上应有明确的区别。在治疗方法上注重调理脾胃和补益元气,扶正驱邪,这对于内伤脾胃病的理论和后世临床指导与治法上均有贡献。此外,李东垣对制方用药研究上颇有发挥,尤其治疗上重视甘温补益、升阳益气等组方原则充分体现了李东垣的治疗思想,其中补中益气汤是治疗脾胃病的核心方,不但在当时治疗脾胃之气受损而引起的“阴火炽盛”的某些发生性疾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而且后世医家沿用到至今,补中益气汤的加减方对当今临床一些脾胃虚弱性疾病上亦有卓越的疗效。李东垣《脾胃论》的问世标志着脾胃学说的创立,本理论为补土派的学术之源,从而提升了中医学理论和临床诊断方法的指导思想,开辟了中医学认识、预防、治疗疾病的新途径与方法,在后世医学发展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李东垣《脾胃论》的学术思想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作者:刘浩;李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中药熏蒸对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保持相同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益气通络中药熏蒸疗法,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0d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日常生活量表( ADL )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损程度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P<0.05。结论:益气通络中药熏蒸法对脑梗塞恢复期具有益气活血,行气通络的功效。
作者:李晓红;范朝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常用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应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问题。方法: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常用中药注射剂品种、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结果与结论:须在中药注射剂生产、质控、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监测各个环节予以重视,推进中药注射剂安全合理使用。
作者:赵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痹汤联合西药及康复训练,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抗风湿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通痹汤及康复训练治疗30d。结果:治疗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痛疼,肿胀,晨僵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45%,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通痹汤联合西药及康复训练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组。
作者:吴晨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伴情绪障碍非糜烂性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分别接受单纯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两组均服药1个月,疗程结束后,比较治疗前后2个组反流症状评分、24h食道压力测定及24h食道p H监测、汉密尔顿焦虑/抑郁他评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在反流症状评分、24h食道压力和24h食道pH两组均较前改善,但中西医组改善更明显(P<0.05);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改善情况,单纯西医组治疗前后改善不明显(P>0.05),中西医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比单纯西医治疗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王骁;顾芳芳;唐艳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方结合挂线手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方法:复杂性肛瘘患者8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都采用挂线手术治疗,对照组在术后用温清水进行常规清洗,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方进行熏洗,周期为14d。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 P<0. 05)。治疗后治疗组的流脓、疼痛、瘙痒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前AMCP、ALCT 、RRP与ARP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RRP与A RP值都明显下降( P<0.05) ,不过组间对比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第1d都呈现明显疼痛状况,在术后第14d疼痛都明显缓解,同时组间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自拟中药熏洗方结合挂线手术治疗复杂性肛瘘能有效提高疗效,维持了括约肌的完整性,缓解疼痛,安全性好。
作者:王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泽丹冲剂对慢性盆腔炎大鼠子宫组织 TGF-β1mRNA 、CTGFmRNA 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泽丹冲剂中、高(4、8 g·kg)剂量组,妇乐颗粒组(2.5g · kg ),模型组和正常组。灌胃给药治疗21d后,取子宫组织观察病理学改变,采用RT-PCR法检测大鼠子宫组织 TGF-β1mRNA 、CTGFmRNA 表达情况。结果:肉眼观察:与模型组比较,泽中、高剂量组子宫肿胀、充血现象明显减轻,结构较清晰。子宫组织HE染色病理评分,与模型组比较,妇乐组,泽中、高剂量大鼠子宫组织病理评分均极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泽中、高剂量组评分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泽中、高剂量组,妇乐组子宫组织 TGF-β1mRNA 、CTGFmRNA 均明显降低(P<0. 05),但泽中、高剂量组优于妇乐组(P<0.05)。结论:泽丹冲剂通过抑制 TGF-β1mRNA 、CTGFmRNA的释放,从而减轻慢性盆腔炎大鼠子宫组织的纤维化及粘连。
作者:谷风;陶红星;苗久旺;刘志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针灸辨证取穴治疗妊娠恶阻的疗效。方法:采用毫针针刺方法,选取32例,病例均为初产妇,运用中医八纲辨证选穴治疗妊娠恶阻,主要选取:攒竹、内关、足三里、阴陵泉、中脘、关元、天枢。结果:总有效率96%。结论:针刺治疗妊娠恶阻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有效,有和胃降逆,温养胎气的功效。
作者:谢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芪蛭降糖片配合西药对2型糖尿病(DM )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了解该药稳定血糖的作用。方法:患者9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二甲双胍片+格列齐特片治疗)和治疗组(二甲双胍片+格列齐特片+芪蛭降糖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DBG、M AGE、M ODD和LAGE的差异。结果:治疗组SDBG、M AGE、M ODD和LAGE均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结论:芪蛭降糖片联合二甲双胍片、格列齐特片治疗可使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幅度缩小,说明该药有稳定DM 患者血糖的作用。
作者:吴江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