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清养化浊法对糖尿病相关胃病胃黏膜的影响

程超超;王家琳

关键词:糖尿病/中医药疗法, 胃黏膜, 清养化浊法
摘要:目的:通过窄带成像放大胃镜可视性评价清养化浊法治疗糖尿病性胃病的疗效,探讨该组方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14例糖尿病性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给予清养化浊法中药汤剂)与对照组(枸橼酸莫沙必利)进行对比治疗。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微血管形态、胃小凹变化情况并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胃小凹形态改变与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胃黏膜血管形态及胃小凹有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清养化浊法治疗糖尿病性胃病效果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扶助正气、活血化瘀、祛浊排毒。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全麻对妇科腔镜手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辅助静脉全麻对妇科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T E A S辅助静脉全麻组(F组)和单纯静脉全麻组(D组)。所有患者入手术室后于双侧内关和足三里贴敷电极刺激片,F 组T EAS30min后开始全麻,D组静置后全麻。观察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恶心呕吐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1、2、3d血清胃动素含量。结果:F组较D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患者术后胃动素水平均有所下降,和术前相比差异显著。结论:TEAS辅助静脉全麻较单纯静脉全麻应用于妇科腔镜手术时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

    作者:杨宗林;张玉勤;郭颖强;郑荣芝;童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黄芪消疣汤联合干扰素凝胶及他扎罗汀乳膏治疗扁平疣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消疣汤联合干扰素凝胶和他扎罗汀乳膏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白天用重组人干扰素α‐2 b凝胶外涂患处,1d2次,晚上睡前涂抹他扎罗汀;治疗组在对照组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自拟黄芪消疣汤内服外用。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痊愈率73.33%,均高于对照组(76.67%、43.33%)。结论:黄芪消疣汤联合干扰素凝胶和他扎罗汀乳膏治疗扁平疣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王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益胃汤加味治疗乳腺癌类围绝经期综合征60例

    目的:探讨益胃汤加味对乳腺癌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给予益胃汤加味口服;对照组30例,给谷维素口服,4周为1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比较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生活质量、相关血清激素水平等指标。结果:两组潮热汗出、倦怠乏力、头痛等均较治疗前显著缓解,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卡氏评分两组均得到提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益胃汤加味对乳腺癌类围绝经期综合征具有一定效果。

    作者:郭金;史恒军;张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成冬生采用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肝胆疾病经验

    目的:总结成冬生主任医师临床采用辛开苦降法治疗痞证在慢性肝胆疾病方面的经验。方法:收集成冬生采用辛开苦降法治疗痞证在慢性肝胆疾病方面的临床病例,总结其临床经验,举典型医案。结论:慢性肝胆疾病痞证病机特点是肝脾二脏互为影响,肝郁气滞,湿热内阻,脾胃虚弱,气虚及阳,阳虚寒湿内生,寒热错杂,中焦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失常。治疗采用辛开苦降法以和胃降逆,消痞散结,具体用半夏泻心汤加味基础上,依据其寒热、虚实及涉及脏腑的不同,分型论治。

    作者:高风琴;董璐;杨跃青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陈霞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的临床经验

    目的:总结陈霞教授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量少的学术经验。方法:从陈霞教授对人流术后月经量少病因病机的认识,临床辨证论治的方法,心理疏导以及验案举隅加以归纳、分析、整理。结果:陈霞教授临床应用自拟补肾化瘀汤治疗人流术后月经量少效果显著。

    作者:徐雅珍;陈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周志杰主任“意在中和”学术思想数据解析

    目的:对周志杰主任临床“和法”医案中的用穴趋势、核心穴位等信息进行分析挖掘。方法:将周志杰主任诊治的“和法”病历采用Epidata .3.1数据管理软件录入数据库,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论:对周志杰主任“意在中和”学术思想进行数据解析,提升了名老中医经验整理研究技术手段的科学性。

    作者:任媛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活络效灵丹加减治疗不稳定性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活络效灵丹治疗不稳定性锁骨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不稳定性锁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骨折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后常规治疗,并结合中医骨折三期辨证选用活络效灵丹加减,每日1剂,分两次用药;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治疗。结果:根据锁骨骨折愈合时间、愈合质量、肩关节功能等综合评价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合中医骨折三期辨证治疗不稳定性锁骨骨折疗效显著。

    作者:王仁群;任玉炳;王文鹤;卢安;党中平;张小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郭恩绵治疗虚劳水气病之活血法应用

    目的:总结郭恩绵教授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学术经验。方法:从郭恩绵教授对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常用药物的应用,典型病案三方面加以归纳、分析、整理。结果:郭恩绵教授灵活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较好。

    作者:郭玲;栗睿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基于肾络瘀阻病机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与肾络瘀阻的相关性,为糖尿病肾病肾络瘀阻理论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意义、临床指导意义和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对300例观察对象进行肾络瘀阻程度统计,与血流变、内皮素、肾功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全部观察对象均存在肾络瘀阻,不同程度的肾络瘀阻血流变、内皮素、肾功异常程度不同。结论:肾络瘀阻程度与糖尿病肾病的血流变、内皮素、肾功异常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胡筱娟;秦艳;刘恬园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豨莶草指纹图谱研究和3种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豨莶草药材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豨莶草中奇壬醇、豨莶苷及豨莶精醇3种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WQ C8柱(4.6mm ×250mm ,5μm )色谱柱,以甲醇‐乙腈‐0.05mol/L KH2 PO4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 ,检测波长215nm ,记录不同产地10批豨莶草色谱图数据,并同时测定了其中3种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建立了豨莶草 HPLC指纹图谱,10批不同来源的豨莶草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较高,并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生成了豨莶草药材的对照指纹图谱,得到14个共有峰,各色谱峰分离度良好,符合指纹图谱检测要求。并成功测定了不同批次豨莶草中奇壬醇、豨莶苷及豨莶精醇3种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分别为0.12%~1.41%、0.10%~2.19%、0.01%~0.39%。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为豨莶草药材的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并为豨莶草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提供参考方法。

    作者:张磊;刘佳;于静;杨树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消癖汤联合乳康片治疗乳腺增生肝郁脾虚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消癖汤联合乳康片治疗肝郁脾虚型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肝郁脾虚型乳腺增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应随机数字为偶数者为观察组(口服消癖汤),奇数者为对照组(口服乳康片),每组60例。观察两组疼痛缓解时间、月经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平均时间(9.2±1.9)d明显小于对照组(18.8±4.1)d;观察组月经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1.7%)高于对照组(68.3%)。结论: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肝郁脾虚证效果较好。

    作者:姜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肤清液中苦参碱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

    目的:建立肤清液中苦参碱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参碱,色谱柱采用C18柱(250mm×4.6mm,5μm),以0.018mol/L 磷酸二氢钾‐0.016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乙腈(30:30: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5nm。结果:苦参碱与其它成分分离良好,线性范围为0.2575~2.5750 mg ,R2=0.9998,肤清液中苦参碱的含量为0.13 mg/mL。结论:所采用方法准确、灵敏、专属性好,可用于肤清液中苦参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蔡琨;魏迎;马久太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解郁合欢汤联合黛力新治疗中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解郁合欢汤联合黛力新治疗中度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0名中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对照组2和观察组。对照组1给予解郁汤进行治疗,对照组2给予黛力新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解郁合欢汤联合黛力新进行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三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0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结论:解郁合欢汤合黛力新治疗中度抑郁症具有一定疗效。

    作者:李玉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三金排石方联合西药治疗输尿管结石120例

    目的:探讨三金排石方联合西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治疗且符合一定标准的输尿管结石病例24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西药治疗和三金排石方联合西药治疗。结果:三金排石方联合西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痊愈率、有效率均高于西药治疗组;在痊愈的病例当中,三金排石方联合西药治疗的平均排石时间明显短于西药治疗组。结论:三金排石方联合西药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美红;黄培;陈飞云;刘志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李学武运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经验

    目的:总结李学武主任医师运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门诊,收集病历,分析总结对李学武主任医师临诊期间运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经验。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一定效果。

    作者:田腊群;郭军;邵建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药结肠透析改良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结肠透析操作改良方法对提高慢性肾衰竭效果。方法:将慢性肾衰竭患者64例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中药结肠透析方法,观察组采用技术改进后的中药结肠透析方法,治疗10次为1个疗程,第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平均每次中药灌肠后保留时间、药液外溢次数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每次中药保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中药外溢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结论: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中药结肠透析时,操作前嘱患者排空大便,热水浸泡结肠透析管、灌肠后将患者臀部抬高10cm、床尾摇高30cm ,保持此姿势至少30min ,能明显提高中药保留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杨淑彬;陈婉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扶正化瘀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 TGF-β1的影响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 TGF‐β1水平、ALT 值、HBV DNA载量的影响,评估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试验组予扶正化瘀胶囊加恩替卡韦联合治疗,对照组予恩替卡韦单独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4、48周收集患者的血清,观察两组患者的TGF‐β1水平、ALT值及其复常率、HBV DNA载量的改变,评估安全性和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T G F‐β1在治疗24、48周后均明显下降,且试验组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治疗24周时,治疗组的ALT值低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 HBV DNA 载量都明显下降,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可有效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β1水平。

    作者:俞映倩;管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定喘汤合清气化痰丸加减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痰热蕴肺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蕴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定喘汤合清气化痰丸,疗程为14d ,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中医症候疗效、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积分、肺功能的改善情况及6分钟步行距离变化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改善,且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定喘汤合清气化痰丸加减,结合西医常规综合疗法可以更有效地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蕴肺证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李小莹;薛盼;张志达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结石通胶囊治疗尿石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结石通胶囊,在治疗尿石症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K U B、C T确诊的245例尿石症患者按随机双盲分为结石通胶囊治疗组和非结石通胶囊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15d后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98.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1.2%。结论:利用结石通胶囊对尿石症患者进行治疗,疗效较好。

    作者:杨志明;代雯慧;马刚;罗旭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丹参多酚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恢复期炎性因子的影响,探索丹参多酚酸治疗脑卒中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5只,将大鼠随机分为丹参多酚酸治疗组(SAL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假手术组(SH组),采用改良栓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缺血再灌注模型,SAL组于大鼠神经功能评分(mNss)评分后尾静脉注射(21mg/kg),1d1次,连续给药10d ,SH组和IR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注射。实验结束后分别检测脑组织及血清 T N F‐α、IL‐1β、IL‐6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与S H比较,IR组及SAL组大鼠血清及脑组织 TNF‐α、IL‐1β、IL‐6含量明显升高;经鼠尾静脉注射干预10d后SAL组大鼠血清炎性因子含量较IR组下降,TNF‐α(45.18±8.84,58.37±6.92)、IL‐1β(723.27±138.41,882.54±146.25)、IL‐6(51.28±10.43,78.17±23.42);经鼠尾静脉注射干预10d后SAL组大鼠脑组织炎性因子含量较IR组下降,TNF‐α(42.26±14.65,50.33±17.15)、IL‐1β(37.27±11.05,53.76±15.13)、IL‐6(46.62±11.43,57.14±16.36)。结论:丹参多酚酸治疗能够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及脑组织炎症因子反应,减缓再灌注脑损伤。

    作者:陈欢;任越;贾万龙;宋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