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疗效观察

陈玲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中西医结合疗法, 麻杏石甘汤/治疗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在小儿肺炎支原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肺炎支原体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退热、化痰、平喘的同时,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疗效较好。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灸罐温通法治疗难治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灸罐温通法在难治性面瘫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江苏省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针灸科就诊的难治性面瘫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针刺加灸罐温通法治疗。基于两个面神经功能评定量表评判灸罐温通法对难治性面瘫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后,Sunny‐brook评分治疗组为(81.200±4.501)分,对照组为(70.475±6.429)分,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价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灸罐温通法较常规针刺法更能提高难治性面瘫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春雨;马玉琴;金龙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李学武运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经验

    目的:总结李学武主任医师运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门诊,收集病历,分析总结对李学武主任医师临诊期间运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经验。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一定效果。

    作者:田腊群;郭军;邵建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十针在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老十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确诊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老十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三联法(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3%;观察组 H p根除率为57.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远低于对照组的13.2%。结论:“老十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较好。

    作者:刘莉宁;杨志军;程永波;安俊丽;贾小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益胃汤加味治疗乳腺癌类围绝经期综合征60例

    目的:探讨益胃汤加味对乳腺癌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给予益胃汤加味口服;对照组30例,给谷维素口服,4周为1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比较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生活质量、相关血清激素水平等指标。结果:两组潮热汗出、倦怠乏力、头痛等均较治疗前显著缓解,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卡氏评分两组均得到提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益胃汤加味对乳腺癌类围绝经期综合征具有一定效果。

    作者:郭金;史恒军;张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肤清液中苦参碱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

    目的:建立肤清液中苦参碱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参碱,色谱柱采用C18柱(250mm×4.6mm,5μm),以0.018mol/L 磷酸二氢钾‐0.016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乙腈(30:30: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5nm。结果:苦参碱与其它成分分离良好,线性范围为0.2575~2.5750 mg ,R2=0.9998,肤清液中苦参碱的含量为0.13 mg/mL。结论:所采用方法准确、灵敏、专属性好,可用于肤清液中苦参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蔡琨;魏迎;马久太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泽泻汤在老年代谢综合征中的应用进展

    目的:对泽泻汤在老年代谢综合征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讨,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本文从泽泻汤组方及各有效成分制备、老年代谢综合征中医中药治疗、泽泻汤对血脂的调节作用、泽泻汤对血糖的调节作用及泽泻汤对血压的调节作用五方面对泽泻汤在老年代谢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总结。结果:泽泻汤治疗老年代谢综合征,通过促进患者体内脂肪酸代谢,降低血脂,影响α‐葡萄糖苷酶作用效果,降低血糖,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调节血管弹性,促使血压平稳。结论:泽泻汤单用能有效治疗老年代谢综合征。

    作者:陈坤全(审校);胡彦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红曲对肾病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目的:探讨红曲在肾病综合征治疗方面的近况。方法:对近几年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红曲能有效降低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脂,并减少蛋白尿和升高血浆白蛋白,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结论:红曲对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史阔(审校);马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解郁合欢汤联合黛力新治疗中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解郁合欢汤联合黛力新治疗中度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0名中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对照组2和观察组。对照组1给予解郁汤进行治疗,对照组2给予黛力新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解郁合欢汤联合黛力新进行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三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0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结论:解郁合欢汤合黛力新治疗中度抑郁症具有一定疗效。

    作者:李玉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陈霞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的临床经验

    目的:总结陈霞教授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量少的学术经验。方法:从陈霞教授对人流术后月经量少病因病机的认识,临床辨证论治的方法,心理疏导以及验案举隅加以归纳、分析、整理。结果:陈霞教授临床应用自拟补肾化瘀汤治疗人流术后月经量少效果显著。

    作者:徐雅珍;陈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清养化浊法对糖尿病相关胃病胃黏膜的影响

    目的:通过窄带成像放大胃镜可视性评价清养化浊法治疗糖尿病性胃病的疗效,探讨该组方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14例糖尿病性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给予清养化浊法中药汤剂)与对照组(枸橼酸莫沙必利)进行对比治疗。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微血管形态、胃小凹变化情况并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胃小凹形态改变与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胃黏膜血管形态及胃小凹有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清养化浊法治疗糖尿病性胃病效果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扶助正气、活血化瘀、祛浊排毒。

    作者:程超超;王家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普济消毒饮配合解毒贴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醋酸泼尼松片口服,治疗组予内服普济消毒饮配合外敷解毒贴(五味消毒饮)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单项症状(甲状腺痛、甲状腺肿、发热、咽痛)疗效以及血液相关生化指标、甲状腺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4个疗程结束后,单项症状前后比较,两组比较无差异,患者 FT3、FT4、C‐反应蛋白、血沉、促甲状腺激素(TSH)等生化指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复发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少,不易复发。

    作者:杨明丽;呼兴华;胡海兵;胡筱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黄芪消疣汤联合干扰素凝胶及他扎罗汀乳膏治疗扁平疣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消疣汤联合干扰素凝胶和他扎罗汀乳膏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白天用重组人干扰素α‐2 b凝胶外涂患处,1d2次,晚上睡前涂抹他扎罗汀;治疗组在对照组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自拟黄芪消疣汤内服外用。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痊愈率73.33%,均高于对照组(76.67%、43.33%)。结论:黄芪消疣汤联合干扰素凝胶和他扎罗汀乳膏治疗扁平疣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王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针刺健侧小腿奇穴对肩关节周围炎疼痛和运动功能的恢复影响

    目的:观察针刺健侧小腿奇穴特效针法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疼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采用董氏奇穴针灸疗法治疗,主穴为健侧董氏奇穴肾关穴,配穴为健侧四花中穴,针法采用倒马针法,再配动气针法,牵引针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穴位肩三奇为治疗穴位,常规取穴与常规针法,两组均每周治疗一次,留针30min/次,5次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者肩关节疼痛、运动评分;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相比于治疗前,1个疗程后,肩关节疼痛、关节活动范围评分有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健侧小腿穴位奇穴特效针法可以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运动功能,提高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恢复肩关节功能的能力。

    作者:陈凡;陈琼;王洪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刘少明教授刺络放血法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经验

    目的:总结刘少明教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经验。方法:从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分期,各期采用的治疗手段,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典型医案等方面,对刘少明教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经验进行总结。结果:刘少明教授认为治疗面瘫应以祛瘀通络,调和气血为先,主张以刺络放血法为主,针对面瘫发病特点,分期对待,刺血有别,在临床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作者:刘娟;刘少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鸦胆子油自微乳化颗粒急性毒性及协同抗肿瘤作用

    目的:鸦胆子油自微乳化颗粒急性毒性试验及其协同抗肿瘤作用研究。方法:以相当于14.4g鸦胆子油/kg剂量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观察14d内小鼠毒性反应;考察鸦胆子油自微乳化颗粒1g鸦胆子油/kg剂量对环磷酰胺(CTX)和氟尿嘧啶(5‐Fu)抗S180实体瘤的增效作用。结果:鸦胆子油自微乳化颗粒未测出LD50,在约576倍人体剂量下,连续观察14d ,未观察到小鼠急性毒性反应;鸦胆子油自微乳化颗粒在相当于1g鸦胆子油/kg剂量下与环磷酰胺(CTX)、氟尿嘧啶(5‐Fu)合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结论:鸦胆子油自微乳化颗粒在所考察剂量下无明显急性毒性,具有与环磷酰胺(CTX)、氟尿嘧啶(5‐Fu)协同抑瘤作用。

    作者:王春柳;龙凯花;杨洁;辛永洁;李彤晖;李晔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肾虚质大鼠学习记忆与BDNF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肾虚质大鼠学习记忆与海马BD N F及其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揭示肾藏志理论的物质基础与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猫吓鼠”经典造模法造成先天不足加后天失养复合型肾虚质模型仔鼠,分为模型组、左归丸、右归丸组,空白组产自正常孕鼠。选用补肾中药进行调理,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学习记忆功能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肾虚质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B(TrkB )、钙/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2(CaMK2)和cAMP反应原件结合蛋白(CREB)表达。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与空白组比较,肾虚组大鼠潜伏期、总路程以及第一次穿越目标区时间均有所增加;补肾药物干预后潜伏期、总路程以及第一次穿越目标区时间均有所降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BDNF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药物干预后BDNF表达均显著高于模型组。结论:肾虚质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退化且海马BD N F蛋白表达下降,受体TrkB、CaM K2、CREB亦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补肾药物可上调其表达水平从而纠正其异常变化。

    作者:孙理军;孙耀光;王晓棣;王兴;孙瑜嬬;张琪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痰热清胶囊联合抗生素对老年获得性肺炎血清 hs-CRP、降钙素原的影响

    目的:观察痰热清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老年C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5例)和对照组(n=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胶囊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10d;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d、5d、10d的血清hs‐CRP ,PCT ,观察两组痰培养结果及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3d、5d、7d的血清hs‐CRP ,PCT 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3d、5d、7d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细菌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发热消退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退时间快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CAP可显著降低血清hs‐CRP ,PCT水平,对控制感染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晓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马连草中药制剂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目的:建立三硝基苯磺酸(T NBS )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观察马连草制剂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用5%三硝基苯磺酸溶液(100mg/kg)、50%乙醇溶液0.25mL灌肠1次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马连草制剂高、中、低剂量组,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并另取10只未造模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除正常组和模型组外,其余各组从第2天开始用相应药物治疗,9d后处死动物,观察结肠大体形态和组织学改变,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 TNF‐α含量,并检测肠黏膜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模型组较正常组体重明显下降,结肠大体形态,组织学损伤评分升高,血清TNF‐α含量,结肠组织中M PO活性、MDA含量比正常组升高,SOD活性比正常组下降,经灌肠后各治疗组均可不同程度逆转这些变化,马连草制剂高剂量组优于其他治疗组。结论:马连草制剂能够有效治疗T NB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高剂量组治疗效果优于中、低剂量组,减轻细胞因子损伤,促进氧自由基清除,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调节机体免疫是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能机制。

    作者:张瑜;董蕾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刮痧按摩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金黄膏乳房刮痧按摩穴位透皮导入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哺乳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采用金黄膏刮痧按摩穴位透皮导入,后者采用抗生素治疗。结果:治疗时间2~7d ,治疗组病程2~5d ,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病程5~7d ,总有效率60%。结论:金黄膏乳房按摩刮痧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疗效较好。

    作者:杨泽娟;张宏;袁韶倩;沈婉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药人工周期治疗卵巢功能减退50例

    目的:观察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卵巢功能减退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即按照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月经期四期运用中药治疗卵巢功能减退50例,观察临床表现及反映卵巢功能的各指标的变化。结果:卵巢功能减退的月经过少、月经过少兼月经后错、月经后错、闭经治愈率分别达到56%、53.33%、62.5%、50%。E2、FS H、FS H/L H的治愈率分别达到55%、54.29%、56%。结论:运用中药人工周期治疗卵巢功能减退可执简驭繁,该方法虽是依期而治,但从辨证施治角度看,该法融合补肾、健脾、疏肝、养血、活血之法。

    作者:汤春琼;周晴晴;王爱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