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理军;孙耀光;王晓棣;王兴;孙瑜嬬;张琪
目的:鸦胆子油自微乳化颗粒急性毒性试验及其协同抗肿瘤作用研究。方法:以相当于14.4g鸦胆子油/kg剂量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观察14d内小鼠毒性反应;考察鸦胆子油自微乳化颗粒1g鸦胆子油/kg剂量对环磷酰胺(CTX)和氟尿嘧啶(5‐Fu)抗S180实体瘤的增效作用。结果:鸦胆子油自微乳化颗粒未测出LD50,在约576倍人体剂量下,连续观察14d ,未观察到小鼠急性毒性反应;鸦胆子油自微乳化颗粒在相当于1g鸦胆子油/kg剂量下与环磷酰胺(CTX)、氟尿嘧啶(5‐Fu)合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结论:鸦胆子油自微乳化颗粒在所考察剂量下无明显急性毒性,具有与环磷酰胺(CTX)、氟尿嘧啶(5‐Fu)协同抑瘤作用。
作者:王春柳;龙凯花;杨洁;辛永洁;李彤晖;李晔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黄芪消疣汤联合干扰素凝胶和他扎罗汀乳膏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白天用重组人干扰素α‐2 b凝胶外涂患处,1d2次,晚上睡前涂抹他扎罗汀;治疗组在对照组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自拟黄芪消疣汤内服外用。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痊愈率73.33%,均高于对照组(76.67%、43.33%)。结论:黄芪消疣汤联合干扰素凝胶和他扎罗汀乳膏治疗扁平疣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王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风热夹痰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咳嗽变异性哮喘风热夹痰证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予以苏黄止咳胶囊口服,对照组予孟鲁司特钠口服配伍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吸入,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后两组中医主症、次症和证候积分及血嗜酸性粒细胞数目(EOS)、血总IgE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37.5%,显效25%,有效32.5%,无效5.0%,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治愈20.0%,显效20.0%,有效47.5%,无效12.5%,总有效率87.5%。与同组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病症总积分、主症总积分、次症总积分及证候总积分均明显降低。治疗后各项积分的改善情况,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与同组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总Ig E及总EOS水平均明显降低。治疗后治疗组总IgE和总EOS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苏黄止咳胶囊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风热夹痰证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胡晓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蕴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定喘汤合清气化痰丸,疗程为14d ,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中医症候疗效、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积分、肺功能的改善情况及6分钟步行距离变化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改善,且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定喘汤合清气化痰丸加减,结合西医常规综合疗法可以更有效地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蕴肺证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李小莹;薛盼;张志达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联合黛力新对颈性眩晕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口服黛力新,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天麻钩藤饮,以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治疗组治疗后C H、HDL‐C等指标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后全血比黏度高切、全血比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变化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治疗后LVA、RVA、BA等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结论:天麻钩藤饮联合黛力新可明显改善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
作者:周延生;杨裕芳;王新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解郁合欢汤联合黛力新治疗中度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0名中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对照组2和观察组。对照组1给予解郁汤进行治疗,对照组2给予黛力新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解郁合欢汤联合黛力新进行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三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0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结论:解郁合欢汤合黛力新治疗中度抑郁症具有一定疗效。
作者:李玉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老年糖尿病高危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糖尿病高危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所有患者给予常规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照组给予胰岛素、甲钴胺片和前列地尔,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后ABI明显高于对照组,下肢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能明显改善糖尿病高危足的症状和下肢供血不足。
作者:赵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黄芪生肌膏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下肢慢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前者65例和后者63例。治疗组用黄芪生肌膏纱布换药,对照组用凡士林纱布换药,两组均每日换药1次,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创面生长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创面愈合时间及第7、14、21、28d创面面积减小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生肌膏治疗下肢慢性溃疡安全有效,能够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莺;吴玉泉;吴章;刘伟;李志刚;徐晓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 TGF‐β1水平、ALT 值、HBV DNA载量的影响,评估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试验组予扶正化瘀胶囊加恩替卡韦联合治疗,对照组予恩替卡韦单独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4、48周收集患者的血清,观察两组患者的TGF‐β1水平、ALT值及其复常率、HBV DNA载量的改变,评估安全性和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T G F‐β1在治疗24、48周后均明显下降,且试验组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治疗24周时,治疗组的ALT值低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 HBV DNA 载量都明显下降,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可有效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β1水平。
作者:俞映倩;管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活络效灵丹治疗不稳定性锁骨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不稳定性锁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骨折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后常规治疗,并结合中医骨折三期辨证选用活络效灵丹加减,每日1剂,分两次用药;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治疗。结果:根据锁骨骨折愈合时间、愈合质量、肩关节功能等综合评价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合中医骨折三期辨证治疗不稳定性锁骨骨折疗效显著。
作者:王仁群;任玉炳;王文鹤;卢安;党中平;张小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建立接骨竭七活血贴中龙血竭、延胡索、当归、冰片与薄荷脑、乳香与没药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方法:采用TLC法,考察供试品前处理工艺及其TLC展开剂的种类和配比条件,对龙血竭、延胡索、当归、冰片与薄荷脑、乳香与没药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接骨竭七活血贴与阳性对照药材在相应位置显相同斑点,而阴性对照品则各项T LC鉴别均不受方中其他成分的干扰。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检出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接骨竭七活血贴的质量控制。
作者:孟婷;杨莲芳;雷琨;李富贤;石会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泽泻汤在老年代谢综合征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讨,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本文从泽泻汤组方及各有效成分制备、老年代谢综合征中医中药治疗、泽泻汤对血脂的调节作用、泽泻汤对血糖的调节作用及泽泻汤对血压的调节作用五方面对泽泻汤在老年代谢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总结。结果:泽泻汤治疗老年代谢综合征,通过促进患者体内脂肪酸代谢,降低血脂,影响α‐葡萄糖苷酶作用效果,降低血糖,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调节血管弹性,促使血压平稳。结论:泽泻汤单用能有效治疗老年代谢综合征。
作者:陈坤全(审校);胡彦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患者经电针治疗的脑电图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研究组给予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脑电图的变化。结果:血管性痴呆患病情程度与脑电图异常程度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痴呆程度越严重,脑电图异常改变就越显著;两组治疗后,α波频、α波幅、波频均高于治疗前,波幅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α波频、α波幅均高于对照组,波幅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电图可反映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病情程度,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脑电图,效果优于尼莫地平。
作者:赵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恢复期炎性因子的影响,探索丹参多酚酸治疗脑卒中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5只,将大鼠随机分为丹参多酚酸治疗组(SAL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假手术组(SH组),采用改良栓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缺血再灌注模型,SAL组于大鼠神经功能评分(mNss)评分后尾静脉注射(21mg/kg),1d1次,连续给药10d ,SH组和IR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注射。实验结束后分别检测脑组织及血清 T N F‐α、IL‐1β、IL‐6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与S H比较,IR组及SAL组大鼠血清及脑组织 TNF‐α、IL‐1β、IL‐6含量明显升高;经鼠尾静脉注射干预10d后SAL组大鼠血清炎性因子含量较IR组下降,TNF‐α(45.18±8.84,58.37±6.92)、IL‐1β(723.27±138.41,882.54±146.25)、IL‐6(51.28±10.43,78.17±23.42);经鼠尾静脉注射干预10d后SAL组大鼠脑组织炎性因子含量较IR组下降,TNF‐α(42.26±14.65,50.33±17.15)、IL‐1β(37.27±11.05,53.76±15.13)、IL‐6(46.62±11.43,57.14±16.36)。结论:丹参多酚酸治疗能够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及脑组织炎症因子反应,减缓再灌注脑损伤。
作者:陈欢;任越;贾万龙;宋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及预后。方法:6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33)和治疗组(n=33)。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治疗,治疗组则给予针灸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面神经功能缺损Po r t‐mann评分及肌电图检查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达97.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7%。两组患者治疗后面神经功能缺损Portmann评分均显著升高,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后面神经潜伏期(Latency )较治疗前均显著缩短,面神经波幅(Amp)均显著升高,治疗组Latency显著短于对照组,Amp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秦峰;陆荣;俞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联合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经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成形术联合电针夹脊穴治疗,术后随访时间6~9个月,平均6.5±5.3个月,收集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及术后2周、术后6个月VAS评分、JOA评分及优良率(改良Macnab标准),并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2周、术后6个月患者VAS评分分别为7.17±0.80、3.65±0.99、2.47±0.79、2.10±0.98,对应时间患者JOA 评分分别为13.15±0.85、18.29±2.80、20.34±2.37、23.02±2.07;术后各时点V A S评分与术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周与术后1天VA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与术后2周VAS评分对比差异显著,JOA评分亦同;按照改良Macnab评估标准,术后第1天、术后2周、术后6个月优良率分别为75.6%、87.8%、90.2%。结论: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成形术联合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近期疗效较好。
作者:张少林;谢海波;王明;王平;古恩鹏;张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周志杰主任临床“和法”医案中的用穴趋势、核心穴位等信息进行分析挖掘。方法:将周志杰主任诊治的“和法”病历采用Epidata .3.1数据管理软件录入数据库,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论:对周志杰主任“意在中和”学术思想进行数据解析,提升了名老中医经验整理研究技术手段的科学性。
作者:任媛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总结成冬生主任医师临床采用辛开苦降法治疗痞证在慢性肝胆疾病方面的经验。方法:收集成冬生采用辛开苦降法治疗痞证在慢性肝胆疾病方面的临床病例,总结其临床经验,举典型医案。结论:慢性肝胆疾病痞证病机特点是肝脾二脏互为影响,肝郁气滞,湿热内阻,脾胃虚弱,气虚及阳,阳虚寒湿内生,寒热错杂,中焦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失常。治疗采用辛开苦降法以和胃降逆,消痞散结,具体用半夏泻心汤加味基础上,依据其寒热、虚实及涉及脏腑的不同,分型论治。
作者:高风琴;董璐;杨跃青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晚期肺癌不同中医证型化疗后骨髓抑制的规律性。方法:对145例ⅢB或Ⅳ期初治肺癌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接受标准含铂双药方案化疗,观察化疗后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下降的低值,比较不同证型患者出现骨髓抑制的比例和骨髓抑制的类型。结果:化疗后气虚痰湿证出现骨髓抑制比率为32.6%,阴虚热毒证为44%,气阴两虚证为43.6%,气血瘀滞证为57.1%。气虚痰湿证与阴虚热毒、气阴两虚两证差异显著,与气血瘀滞证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阴虚热毒证和气阴两虚证差异显著。阴虚热毒证、气阴两虚证和气血瘀滞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骨髓抑制类型方面,气虚痰湿证和气血瘀滞证均以白细胞减少为主,而阴虚热毒证和气阴两虚证以血红蛋白下降为主,其中,气血瘀滞证出现血小板减少几率明显高于其他三个证型。结论:晚期肺癌证型与化疗后骨髓抑制存在一定相关性,气血瘀滞证化疗后骨髓抑制发生率高,阴虚热毒证和气阴两虚证次之,气虚痰湿证发生率低。
作者:刘丽荣;张海波;张馥丽;朱燕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三金排石方联合西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治疗且符合一定标准的输尿管结石病例24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西药治疗和三金排石方联合西药治疗。结果:三金排石方联合西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痊愈率、有效率均高于西药治疗组;在痊愈的病例当中,三金排石方联合西药治疗的平均排石时间明显短于西药治疗组。结论:三金排石方联合西药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美红;黄培;陈飞云;刘志斌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