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明星
目的:测定穿心莲内酯的油水分布系数(P )和溶解度,为体内吸收及新剂型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穿心莲内酯的浓度,以饱和法测定穿心莲内酯的溶解度,采用摇瓶法测定穿心莲内酯的油水分布数。结果:穿心莲内酯溶解度较大的乳化剂为Labra‐sol、吐温80、RH40,助乳化剂为Transcutol HP、1,2‐丙二醇、乙醇,油相为Maisine 35‐1;穿心莲内酯油水分布系数为(35.6399±0.2953),lg P为(1.5520±0.0036)。结论:穿心莲内酯为亲脂性化合物,该实验结果可为穿心莲内酯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龙凯花;王春柳;臧巧真;唐涛;焦文文;李晔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扶正培本汤对宫颈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到我院妇产科就诊的87例宫颈鳞癌患者,Ⅰb期46例,Ⅱa期41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分别有42例、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加用扶正培本汤(黄芪、太子参、女贞子、枸杞、丹参、白术、陈皮、川牛膝等)治疗,对各期化疗后不良反应、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乏力等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921,P<0.05)。治疗组患者CD4+ T 淋巴细胞、CD8+ T 淋巴细胞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CD4+ /CD8+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5) ,治疗组治疗后自觉症状、心理情绪状态、躯体功能、日常生活等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但社会活动评分未见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扶正培本汤有助于改善宫颈癌患者化疗后免疫功能并提高生存质量,并减轻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
作者:李媛;段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100例颈椎病患者,随时分组研究;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中药熏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评价指标改善情况,综合评价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评价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Vs、Vd及Vm值显著升高,PI及RI值显著下降,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为48.00%、有效率为42.00%、无效率为10.00%、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20.00%、有效率为52.00%、无效率为28.00%、治疗总有效率为72.00%;两组数据均显著差异( P<0.05)。结论:中药熏蒸治疗颈椎病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提高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值得应用。
作者:雷明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配合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固定治疗上肢闭合性骨折及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上肢闭合性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法复位夹板或者石膏固定;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消肿止痛时间,气滞血瘀证并在入院第1天(给药前),第3天,第5天,第7天,分别观静脉血IL‐1,IL‐6,T N F‐α等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炎性因子、愈合时间、炎症消退率、气滞血瘀证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桃红四物汤配合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固定治疗上肢闭合性骨折患者具有消肿止痛,调节炎性因子和促进骨折愈合恢复的作用。
作者:李向阳;周晓庆;禹晓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速骨汤应用于骨折迟缓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骨伤科接受治疗的88例骨折迟缓愈合患者,利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有44例患者。治疗组应用速骨汤(巴戟天、白芍、熟地、黄芪、党参、自然铜、川续断、杜仲、骨碎补、丹参等)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碳酸钙D3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8.64%(39/44)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70.45%(31/4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治疗2、3个月时,治疗组患者骨痂平均光密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速骨汤用于骨折迟缓愈合的治疗获得了满意疗效,有效促进骨折的愈合,临床作用价值较高。
作者:邵进宝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用除痹通络经验方熏蒸联合针灸辨治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112例颈肩腰腿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根据疼痛部位及病性,选择不同的穴位给予针灸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笔者多年临床经验方除痹通络汤(桂枝、桑枝、羌活、红藤、透骨草、伸筋草、三棱、丹参、络石藤、防风、薏苡仁等)熏蒸治疗,1次/d,2周为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痛感的缓解情况,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日本骨科学会介绍的JOA评分法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痛感、腰椎功能进行评定,用Barthel评分和Fugl‐Meyer评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分及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计算临床治疗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8%,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经治疗后颈肩腰腿痛感明显缓解,腰椎功能明显提高,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JO A评分较治疗前有所升高,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能力均有所提高,Barthel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以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除痹通络经验方功可活血通络、除痹止痛,临床用汤剂熏蒸联合针灸能明显缓解颈肩腰腿痛患者的痛感,提高患者的腰椎功能和肢体运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是中医外治法治疗痛证的有效方式,疗效确切。
作者:王红斌;彭小平;徐健;贾瑶;闵卫飞;边娜;张兰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布拉氏酵母散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随机分两组,对照组60例,治疗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蓝光治疗并服用布拉氏酵母散;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服用茵栀黄口服液。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治疗后第2~6天的血清胆红素下降明显比对照组快,日均下降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距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布拉氏酵母散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疗效确切、安全,起效快且可以明显缩短病程。
作者:张昆艳;戴秀华;刘树艳;马丽娟;薛彧娜;孙小亮;付洪涛;宋宴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98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胃复安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记录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治愈27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88%;对照组治疗后治愈18例,有效2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7.5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治疗后1d呃逆症状评分(4.97±1.01),治疗后3d呃逆症状评分(3.01 ± 0.76),治疗后7d呃逆症状评分(0.72 ± 0.21);对照组治疗后1d呃逆症状评分(5.87±1.38),治疗后3d呃逆症状评分(4.86±1.03),治疗后7d呃逆症状评分(2.14 ± 0.6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可靠,明显改善患者呃逆症状评分,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杨洁;蔡文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8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黄芪、川芎、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赤芍、当归、山药、陈皮、桃仁等)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盐酸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85.1%,对照组为64.8%,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24hUAE、24hUpro、FPG、2hPG、Ccr值及血脂指标均发生明显变化,变化幅度两组差异明显(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毕菲菲;姚岚;王敏;陶雅辉;李艳彬;张英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乳腺癌术后出现皮下积液应用音频微波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20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出现皮下积液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时间和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03例,对照组抽液后予以加压包扎治疗,治疗组应用音频微波疗法后予以加压包扎治疗,对两组创面引流量,两组引流管拔除的时间,两组出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1%,两组相较,差异显著( P<0.01)。治疗组1、2、3d引流液量分别为(80.5±21.6,31.5±7.8,36.5±2.9)mL,对照组1、2、3d引流液量分别为(212.9±21.8,119.8±17.1,162.3±19.2)m L ,两组相较,差异显著( P<0.01)。治疗组引流管拔除的时间为(8.5±1.5)d,对照组引流管拔除的时间为(12.4±2.1)d,两组相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出院时间为(9.7±1.2)d,对照组出院时间为(14.5±2.3)d,两组相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当音频电流通过患者机体时,对神经系统具有调节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扩张血管,提高代谢能力,改善组织营养。同时使用低功率密度的微波,对机体组织予以深度照射,产生透热效应,增强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促进血肿吸收,消炎止痛,微波非热效应,还能够调节肌肉组织兴奋性,控制痉挛收缩,抑制细菌生长,加快伤口愈合,效果显著。
作者:张玉卫;戚彩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拟通过前瞻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来观察子宫位置与经穴效应的关系,以验证上述临床试验数据的二次分析结果。方法:按照中央随机方案将144例不同子宫位置受试者随机均等分为三阴交组、关元组和次髎组。于治疗前通过超声和妇科检查对每位受试者子宫位置进行评估,当视觉模拟量表(VAS值)≥40mm时,分别按其随机分组进行电针治疗,电针时间为30min ,频率为2/100Hz ,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位受试者治疗1次。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价疼痛情况。采用临床症状评分量表RSS评价痛经伴随症状缓解情况。预期结果:拟通过前瞻性的研究,观察子宫位置与经穴效应是否有关系,并验证二次分析结果。预期结论:初步证实子宫位置与经穴效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关系;子宫位置可以作为临床上选穴治疗的依据之一,根据患者子宫位置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经穴进行治疗,可能发挥更佳的临床疗效。
作者:辛思源;张鹏;林驰;王培;李春华;胡妮娟;郝杰;齐丹丹;吴桂雯;胡尚卿;马良宵;朱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周清发主任医师治疗风心病、心衰、白塞氏病、紫癜性肾炎的经验。方法:列举典型病例,介绍周清发主任医师辨证施治,解决危重、疑难病症经验。结果:提高临床疗效,推广名老中医经验。
作者:张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以舌象为主要辨证依据,对小儿多动症进行中医分型论治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小儿多动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以舌象为主要辨证依据,结合主要症状,分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痰热内扰型、心脾两虚型,分别予六味地黄丸加减、黄连温胆汤加减、归脾汤加减,水煎液口服,对照组予利他林口服,疗程均为8周。入组前、服药后第4周,服药后第8周对SNAP‐4量表评分,Conner氏量表多动指数进行比较,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组内治疗前后SNAP‐4量表症状积分、Conners氏量表多动指数有显著性差异;两组组间治疗后SNAP‐4量表症状积分、Conners氏量表多动指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以舌象为主要辨证依据,对小儿多动症进行中医分型论治的临床疗效与利他林相当,且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黎欣;杨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地黄饮子对大鼠海马脑片SDF‐1蛋白的影响。方法:SD大鼠18只,用乙醚麻醉大鼠,分离海马组织,培养2周后,分为对照组(HOTC组)和低氧缺糖组(OGD组)。采用地黄饮子含药血清培养海马脑片,观察地黄饮子含药血清对海马脑片SDF‐1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用地黄饮子含药血清培养大鼠脑片,能明显提高缺血、缺氧组脑片SDF‐1蛋白、CXCR4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说明地黄饮子能促进缺血区SDF‐1的表达,进一步促进低氧低糖区脑组织神经再生能力。结论:地黄饮子含药血清能有效提高缺血缺氧区脑片SDF‐1含量,进一步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能力,通过SDF‐1/CXCR4信号通路促进脑组织神经再生能力。
作者:王倩;范文涛;贺又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安氏肛肠熏洗剂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出血、肉芽生长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各8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术后抗感染治疗,对照组患者联合给予高锰酸钾溶液熏洗或坐浴治疗;治疗组给予安氏肛肠熏洗剂(苦参、地榆、白及、马齿苋、黄柏、丹皮、生侧柏、白茯苓、苍术、车前子、花椒、黄芪)熏洗坐浴治疗,连续治疗7d;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统计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结束至创面愈合的时间;计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6.2%,明显低于治疗组有效率91.7%(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治疗组患者的疼痛VAS 评分及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3%,明显高于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9.0%( P<0.05);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结束至创面愈合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安氏肛肠熏洗剂能有效缓解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的肛门痛感,减少出血,改善肉芽生长,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天数,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作者:冯月宁;冯大勇;王春晖;白志勇;王进宝;杨文艳;安阿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简易坐位提拉旋转复位法加牵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致颈心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性。方法:选取本院康复医学科、心血管科、骨科等相关科室住院或门诊诊疗的寰枢关节紊乱患者120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其中治疗组给予坐位提拉旋转复位手法复位+颈椎牵引1周;对照组A 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口服1周;对照组B单纯给予颈椎牵引1周。观察对比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A总有效率为70.0%,对照组B总有效率为72.5%,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对比两组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性更为显著。结论:简易坐位提拉旋转复位法加牵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致颈心综合征具有较为突出的临床疗效性,能够有效改善症状,提高颈椎活动度和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运用。
作者:王高岸;邱世光;卢桂兰;曾志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补肾疏肝汤配合黄体酮胶丸对围绝经期子宫功能性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5例,两组患者我们均给予刮宫治疗,而对照组则在刮宫治疗后给予黄体酮胶丸治疗,治疗组给予黄体酮胶丸配合中药补肾疏肝汤治疗,3个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3.9%,治疗组的有效率88.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疏肝汤配合黄体酮胶丸治疗围绝经期子宫功能性出血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温玉华;李泽福;唐凤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女性更年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女性更年期心律失常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稳心颗粒(9g/次,3次/d);对照组口服谷维素及维生素B1(10mg/次,3次/d),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h心电早搏数,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稳心颗粒治疗女性更年期心律失常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陆庆;胡道卿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究《金匮要略》中张仲景对痰饮病的治疗及其中方药的现代临床应用及研究。方法:以《金匮要略》痰饮病的理论及治疗原则为依据,对痰饮病的病因病机及证治进行分析。结论:张仲景对痰饮病的论述为后世痰饮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痰饮病篇的经方,临床运用广泛,疗效肯定。
作者:高怡婷;周迎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益阴养血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芍药甘草汤、四物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治疗本病35例。结果:总有效率94.2%。结论:本方法可明显缓解或消除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远期疗效好。
作者:白伍泉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