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煦
目的:探讨解毒活血汤加减联合异维A酸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结节囊肿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予以解毒活血汤加减(1剂/d ,两次分服),异维 A 酸软胶囊(10mg ,1次/d);对照组予以异维 A 酸软胶囊(10mg ,2~3次/d),8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解毒活血汤加减联合异维A酸软胶囊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疗效满意,且副作用较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马腾飞;陈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四妙散加味治疗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将本院100例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四妙散加味(苍术、黄柏、川牛膝、薏苡仁、土茯苓、鸡血藤、车前子、金钱草、萆薢、白术、丹参、甘草)治疗本病,30d为1个疗程。对照组50例采用西药(别嘌醇片)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88.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妙散加味治疗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有明显的降低血尿酸的作用。
作者:奉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消痤汤治疗青少年面部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面部痤疮患者80例分为两各40例,其中治疗组使用本组之消痤汤(地参、扁柏、蒲公英、连翘、地黄等),对照组使用四环素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起效时间以及两组整体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病损开始减小时间以及病损减小至稳定时间均显著快于对照组( P<0.05 ),治疗组治愈率为7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5%,治疗组无效率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0%。结论:消痤汤治疗面部痤疮,相对于单纯使用四环素制剂,能有效缩短痤疮消退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胡中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布拉氏酵母散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随机分两组,对照组60例,治疗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蓝光治疗并服用布拉氏酵母散;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服用茵栀黄口服液。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治疗后第2~6天的血清胆红素下降明显比对照组快,日均下降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距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布拉氏酵母散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疗效确切、安全,起效快且可以明显缩短病程。
作者:张昆艳;戴秀华;刘树艳;马丽娟;薛彧娜;孙小亮;付洪涛;宋宴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硝菔通结方对功能性便秘大鼠肠道水液代谢的影响。方法:成年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硝菔通结方高、中、低剂量组各10只。采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建立SD大鼠功能性便秘模型,造模成功后各治疗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硝菔通结方灌胃3周。观察各组大鼠首粒黑便的排出时间、粪便含水率、结肠含水率、免疫组化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VIP及AQP3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粪便量少、质地干硬,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明显延长,粪便含水率和结肠含水率减少,结肠组织中 VIP表达降低、A Q P3的表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硝菔通结方各剂量组大鼠粪便量增加,质地稀软,首粒黑便时间缩短,大便含水率增多,结肠含水率增多,结肠组织中VIP表达升高,AQP3的表达降低。结论:大鼠功能性便秘的发生与肠道水液代谢障碍有关,硝菔通结方可通过调节肠道水液代谢治疗功能性便秘。
作者:王郁金;周永学;张红;闫曙光;满思艺;谢培;李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韩世荣主任医师是陕西省名中医,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在长期的皮肤病诊疗实践中既强调辨病论治,又善于权衡中西医之长,哀中参西,西医诊断,中医治疗,对于证型固定者予以专病专方,并使用经方治疗皮肤疑难顽症,在皮肤病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药方面有独到见解,笔者有幸随师临证,耳濡目染,感受颇多,现就其治疗皮肤病的经验整理如下。
作者:赵连皓;马科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扶正培本汤对宫颈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到我院妇产科就诊的87例宫颈鳞癌患者,Ⅰb期46例,Ⅱa期41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分别有42例、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加用扶正培本汤(黄芪、太子参、女贞子、枸杞、丹参、白术、陈皮、川牛膝等)治疗,对各期化疗后不良反应、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乏力等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921,P<0.05)。治疗组患者CD4+ T 淋巴细胞、CD8+ T 淋巴细胞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CD4+ /CD8+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5) ,治疗组治疗后自觉症状、心理情绪状态、躯体功能、日常生活等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但社会活动评分未见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扶正培本汤有助于改善宫颈癌患者化疗后免疫功能并提高生存质量,并减轻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
作者:李媛;段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氟罗沙星联合盆腔炎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氟罗沙星口服每次0.4g ,每天1次,治疗组采用盆腔炎汤(煅龙骨、牡蛎、乌贼骨、白果、淮山药、炒白术、炒芡实、红藤、代赭石、菟丝子、白头翁等)灌肠,每天1次,联合使用氟罗沙星片每次0.2g ,每天1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并统计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下腹腰骶疼痛,带下量多、气臭色黄及神疲乏力缓解时间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存在食欲不振、失眠及癫痫样发作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盆腔炎汤保留灌肠联系小剂量氟罗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秦伟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女性更年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女性更年期心律失常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稳心颗粒(9g/次,3次/d);对照组口服谷维素及维生素B1(10mg/次,3次/d),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h心电早搏数,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稳心颗粒治疗女性更年期心律失常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陆庆;胡道卿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检测加味四逆散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的病理和miRNA‐146a表达的影响。方法:加味四逆散治疗二甲基亚硝胺( DMN)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后,通过 HE染色观察治疗前后肝组织病理变化,并通过RT‐PCR技术检测miRNA‐146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四逆散治疗组大鼠肝组织汇管区可见轻度炎症,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程度较治疗前减轻,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的大鼠肝组织中miRNA‐146a的表达明显升高。结论:加味四逆散科通过调节miRNA‐146a的表达实现对肝纤维化的逆转。
作者:晁旭;董昌虎;李宏;任清维;郑旭锐;王国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根据治疗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CON组)和丹参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组(DSN 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白介素10(IL‐10)差异。结果:CON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后行PCI率为92.0%,死亡率为20.0%;DSN组PCI率为64.0%,死亡率为4.0%。DSN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率和死亡率显著低于CON组(P<0.05)。两组研究对象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的hs‐CRP、TNF‐α、IL‐6、IL‐8和IL‐10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s‐CRP、TNF‐α、IL‐6和IL‐8均显著降低(P<0.05),而IL‐10显著升高(P<0.05);DSN 组患者治疗后的hs‐CRP、TNF‐α、IL‐6和IL‐8显著低于CON组患者(P<0.05),而IL‐10显著高于CON组患者(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因子紊乱状态,提高疗效并降低死亡率。
作者:杨亚莉;李艳红;刘艳琼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方健脾消痞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吗丁啉;治疗组在常规降糖方案的基础上,口服中药(黄芪、薏苡仁、陈皮、半夏、党参、茯苓、白术、甘草、佛手、莱菔子、旋覆花、丹参、枳实、厚朴等),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胃排空率及中医症状积分情况,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7 例,好转23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5%;治疗组治愈20例,好转17例,无效3 例,有效率为9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1),且治疗组胃排空时间、中医症状积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本方法治疗本病有益气健脾、行气化湿、消滞除满的功效。
作者:肖洋;李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周清发主任医师治疗风心病、心衰、白塞氏病、紫癜性肾炎的经验。方法:列举典型病例,介绍周清发主任医师辨证施治,解决危重、疑难病症经验。结果:提高临床疗效,推广名老中医经验。
作者:张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研究盐酸非索非那定片(Fexofenadine Hydrochloride Tablets ,FHT )联合玉屏风散治疗慢性湿疹6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湿疹病患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含60例。对照组单独口服FHT 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治疗。对两组病患疗前及治疗4周后症状评分、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复发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4周后症状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4周后,治疗组病患临床治疗痊愈率(65.00%)及总有效率(95.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5.00%)及(83.33%) ,无效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 ,治疗组病患复发率(25.00%)显著低于对照组(60.00%) ,各不良反应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5.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FHT 联合玉屏风散合当归四逆汤治疗慢性湿疹,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且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及复发等情况发生,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韩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地黄饮子对大鼠海马脑片SDF‐1蛋白的影响。方法:SD大鼠18只,用乙醚麻醉大鼠,分离海马组织,培养2周后,分为对照组(HOTC组)和低氧缺糖组(OGD组)。采用地黄饮子含药血清培养海马脑片,观察地黄饮子含药血清对海马脑片SDF‐1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用地黄饮子含药血清培养大鼠脑片,能明显提高缺血、缺氧组脑片SDF‐1蛋白、CXCR4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说明地黄饮子能促进缺血区SDF‐1的表达,进一步促进低氧低糖区脑组织神经再生能力。结论:地黄饮子含药血清能有效提高缺血缺氧区脑片SDF‐1含量,进一步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能力,通过SDF‐1/CXCR4信号通路促进脑组织神经再生能力。
作者:王倩;范文涛;贺又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研究骨松灵汤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0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阿仑膦酸钠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骨松灵汤(杜仲、补骨脂、熟地黄、枸杞、鹿角胶(另冲)、女贞子、茯苓、当归等)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腰椎、股骨颈骨密度。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骨松灵汤应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当中,不但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可以提高骨量、增加骨密度,因此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亮亮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98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胃复安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记录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治愈27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88%;对照组治疗后治愈18例,有效2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7.5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治疗后1d呃逆症状评分(4.97±1.01),治疗后3d呃逆症状评分(3.01 ± 0.76),治疗后7d呃逆症状评分(0.72 ± 0.21);对照组治疗后1d呃逆症状评分(5.87±1.38),治疗后3d呃逆症状评分(4.86±1.03),治疗后7d呃逆症状评分(2.14 ± 0.6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可靠,明显改善患者呃逆症状评分,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杨洁;蔡文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拟通过前瞻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来观察子宫位置与经穴效应的关系,以验证上述临床试验数据的二次分析结果。方法:按照中央随机方案将144例不同子宫位置受试者随机均等分为三阴交组、关元组和次髎组。于治疗前通过超声和妇科检查对每位受试者子宫位置进行评估,当视觉模拟量表(VAS值)≥40mm时,分别按其随机分组进行电针治疗,电针时间为30min ,频率为2/100Hz ,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位受试者治疗1次。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价疼痛情况。采用临床症状评分量表RSS评价痛经伴随症状缓解情况。预期结果:拟通过前瞻性的研究,观察子宫位置与经穴效应是否有关系,并验证二次分析结果。预期结论:初步证实子宫位置与经穴效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关系;子宫位置可以作为临床上选穴治疗的依据之一,根据患者子宫位置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经穴进行治疗,可能发挥更佳的临床疗效。
作者:辛思源;张鹏;林驰;王培;李春华;胡妮娟;郝杰;齐丹丹;吴桂雯;胡尚卿;马良宵;朱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塞的临床治疗。方法:将76例进展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营养脑神经等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神功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论:本法治疗进展性脑梗塞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陈文刚;刘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的内分泌变化所引起的各器官系统的综合症候群,大量的研究表明,电针相关穴位能调节性激素水平,能调节内分泌,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相关症状。
作者:潘慧滢(审校);苏同生;罗琼;张香妮;齐琳婧;万兆新;杨静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