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脾消痞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40例

肖洋;李婷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 胃肌轻瘫/中医药疗法, 益气健脾, 健脾消痞汤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自拟方健脾消痞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吗丁啉;治疗组在常规降糖方案的基础上,口服中药(黄芪、薏苡仁、陈皮、半夏、党参、茯苓、白术、甘草、佛手、莱菔子、旋覆花、丹参、枳实、厚朴等),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胃排空率及中医症状积分情况,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7 例,好转23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5%;治疗组治愈20例,好转17例,无效3 例,有效率为9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1),且治疗组胃排空时间、中医症状积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本方法治疗本病有益气健脾、行气化湿、消滞除满的功效。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化痰理气口服液配合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化痰理气口服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给予按需吸入长效抗胆碱能药物,或吸入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化痰理气口服液,每次10mL ,每天3次,3个月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期间停用1个月。主要观察临床疗效、肺功能变化、7个月内急性加重次数及生存质量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2%,对照组为55.5%,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肺功能检测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7个月内急性加重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治疗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化痰理气口服液联合西药吸入剂治疗COPD稳定期可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减少急性加重次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利生;徐敏妮;王婷霄;王欢;白丽君;刘素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解毒活血汤联合异维 A 酸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解毒活血汤加减联合异维A酸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结节囊肿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予以解毒活血汤加减(1剂/d ,两次分服),异维 A 酸软胶囊(10mg ,1次/d);对照组予以异维 A 酸软胶囊(10mg ,2~3次/d),8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解毒活血汤加减联合异维A酸软胶囊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疗效满意,且副作用较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马腾飞;陈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四妙散加味治疗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四妙散加味治疗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将本院100例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四妙散加味(苍术、黄柏、川牛膝、薏苡仁、土茯苓、鸡血藤、车前子、金钱草、萆薢、白术、丹参、甘草)治疗本病,30d为1个疗程。对照组50例采用西药(别嘌醇片)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88.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妙散加味治疗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有明显的降低血尿酸的作用。

    作者:奉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脑清通混悬颗粒对高血压模型大鼠 ET 、AngⅡ、CGRP的影响

    目的:探讨脑清通混悬颗粒对血压及内皮素(E T )、血管紧张素Ⅱ(A n gⅡ)、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将70只同批、同饲养条件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造模组60只。造模组给予慢性复合应激进行高血压造模14d ,自复合刺激造模第2周起同时配合高脂乳剂灌胃法进行肝热痰瘀证型造模,连续高脂乳剂灌胃10d。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选取50只,随机分为高血压模型组,脑清通混悬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及卡托普利药物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应量的生理盐水、脑清通混悬颗粒大、中、小剂量和卡托普利溶液灌胃3w ,观察其对大鼠血压、ET、AngⅡ、CGRP的变化,以及胸主动脉血管壁形态的影响。结果:脑清通混悬颗粒各剂量组均可有效的抑制大鼠血压升高趋势,但降压作用以第3周为著,治疗前、后及其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或 P<0.05);脑清通混悬颗粒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ET、AngⅡ含量降低,CGRP含量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1或 P<0. 05);光镜下结果:模型组血管壁内膜水肿,胶原纤维增生,管壁脂质细胞增多甚或附有斑块,平滑肌组织增生;脑清通混悬颗粒大、中剂量组较模型组内膜相对光滑,局部有少量脂质细胞粘附,胶原纤维、平滑肌组织增生不明显,明显好于模型组。结论:脑清通混悬颗粒治疗肝热痰瘀型高血压大鼠作用的机理可能是通过对血清ET、CGRP、AngⅡ的调节,起到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而血管内皮功能得到改善则血压可相应的下降。

    作者:周海哲;李香;李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桃红四物汤配合手法复位与固定治疗上肢闭合性骨折及对炎性因子与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配合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固定治疗上肢闭合性骨折及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上肢闭合性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法复位夹板或者石膏固定;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消肿止痛时间,气滞血瘀证并在入院第1天(给药前),第3天,第5天,第7天,分别观静脉血IL‐1,IL‐6,T N F‐α等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炎性因子、愈合时间、炎症消退率、气滞血瘀证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桃红四物汤配合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固定治疗上肢闭合性骨折患者具有消肿止痛,调节炎性因子和促进骨折愈合恢复的作用。

    作者:李向阳;周晓庆;禹晓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硝菔通结方对功能性便秘大鼠肠道水液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硝菔通结方对功能性便秘大鼠肠道水液代谢的影响。方法:成年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硝菔通结方高、中、低剂量组各10只。采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建立SD大鼠功能性便秘模型,造模成功后各治疗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硝菔通结方灌胃3周。观察各组大鼠首粒黑便的排出时间、粪便含水率、结肠含水率、免疫组化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VIP及AQP3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粪便量少、质地干硬,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明显延长,粪便含水率和结肠含水率减少,结肠组织中 VIP表达降低、A Q P3的表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硝菔通结方各剂量组大鼠粪便量增加,质地稀软,首粒黑便时间缩短,大便含水率增多,结肠含水率增多,结肠组织中VIP表达升高,AQP3的表达降低。结论:大鼠功能性便秘的发生与肠道水液代谢障碍有关,硝菔通结方可通过调节肠道水液代谢治疗功能性便秘。

    作者:王郁金;周永学;张红;闫曙光;满思艺;谢培;李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8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黄芪、川芎、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赤芍、当归、山药、陈皮、桃仁等)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盐酸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85.1%,对照组为64.8%,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24hUAE、24hUpro、FPG、2hPG、Ccr值及血脂指标均发生明显变化,变化幅度两组差异明显(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毕菲菲;姚岚;王敏;陶雅辉;李艳彬;张英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赵和平治疗肩周炎经验

    目的:介绍赵和平主任医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总结其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经验。结论:赵和平主任医师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肝肾的不足,气血的虚衰,外感风寒湿邪及外伤劳损等有密切的关系。临床采用辨证口服中药结合刺血、中药贴敷及熏洗疗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高立珍;孟彪;王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骨松灵汤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骨松灵汤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0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阿仑膦酸钠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骨松灵汤(杜仲、补骨脂、熟地黄、枸杞、鹿角胶(另冲)、女贞子、茯苓、当归等)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腰椎、股骨颈骨密度。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骨松灵汤应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当中,不但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可以提高骨量、增加骨密度,因此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亮亮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音频微波疗法治疗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乳腺癌术后出现皮下积液应用音频微波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20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出现皮下积液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时间和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03例,对照组抽液后予以加压包扎治疗,治疗组应用音频微波疗法后予以加压包扎治疗,对两组创面引流量,两组引流管拔除的时间,两组出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1%,两组相较,差异显著( P<0.01)。治疗组1、2、3d引流液量分别为(80.5±21.6,31.5±7.8,36.5±2.9)mL,对照组1、2、3d引流液量分别为(212.9±21.8,119.8±17.1,162.3±19.2)m L ,两组相较,差异显著( P<0.01)。治疗组引流管拔除的时间为(8.5±1.5)d,对照组引流管拔除的时间为(12.4±2.1)d,两组相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出院时间为(9.7±1.2)d,对照组出院时间为(14.5±2.3)d,两组相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当音频电流通过患者机体时,对神经系统具有调节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扩张血管,提高代谢能力,改善组织营养。同时使用低功率密度的微波,对机体组织予以深度照射,产生透热效应,增强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促进血肿吸收,消炎止痛,微波非热效应,还能够调节肌肉组织兴奋性,控制痉挛收缩,抑制细菌生长,加快伤口愈合,效果显著。

    作者:张玉卫;戚彩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塞的临床治疗。方法:将76例进展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营养脑神经等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神功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论:本法治疗进展性脑梗塞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陈文刚;刘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简易坐位提拉旋转复位法加牵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致颈心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探讨简易坐位提拉旋转复位法加牵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致颈心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性。方法:选取本院康复医学科、心血管科、骨科等相关科室住院或门诊诊疗的寰枢关节紊乱患者120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其中治疗组给予坐位提拉旋转复位手法复位+颈椎牵引1周;对照组A 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口服1周;对照组B单纯给予颈椎牵引1周。观察对比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A总有效率为70.0%,对照组B总有效率为72.5%,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对比两组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性更为显著。结论:简易坐位提拉旋转复位法加牵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致颈心综合征具有较为突出的临床疗效性,能够有效改善症状,提高颈椎活动度和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运用。

    作者:王高岸;邱世光;卢桂兰;曾志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布拉氏酵母散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布拉氏酵母散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随机分两组,对照组60例,治疗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蓝光治疗并服用布拉氏酵母散;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服用茵栀黄口服液。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治疗后第2~6天的血清胆红素下降明显比对照组快,日均下降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距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布拉氏酵母散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疗效确切、安全,起效快且可以明显缩短病程。

    作者:张昆艳;戴秀华;刘树艳;马丽娟;薛彧娜;孙小亮;付洪涛;宋宴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香连丸联合三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香连丸联合三联方案和单纯三联方案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H P呈阳性的12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并将其按胃镜检查结果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三联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香连丸联合三联方案进行治疗。治疗4周及停药4周后,通过胃镜检查结果和 HP检测结果评价两组给药方案的治疗效果,同时对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了观察和统计。结果:胃镜检查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溃疡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87.50%),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H P复查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HP根清除率为89.06%;对照组HP根清除率为75.0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结果显示,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3%,高于治疗组(4.68%),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香连丸联合三联方案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三联方案,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健脾消痞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40例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方健脾消痞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吗丁啉;治疗组在常规降糖方案的基础上,口服中药(黄芪、薏苡仁、陈皮、半夏、党参、茯苓、白术、甘草、佛手、莱菔子、旋覆花、丹参、枳实、厚朴等),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胃排空率及中医症状积分情况,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7 例,好转23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5%;治疗组治愈20例,好转17例,无效3 例,有效率为9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1),且治疗组胃排空时间、中医症状积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本方法治疗本病有益气健脾、行气化湿、消滞除满的功效。

    作者:肖洋;李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盆腔炎汤保留灌肠配合小剂量氟罗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氟罗沙星联合盆腔炎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氟罗沙星口服每次0.4g ,每天1次,治疗组采用盆腔炎汤(煅龙骨、牡蛎、乌贼骨、白果、淮山药、炒白术、炒芡实、红藤、代赭石、菟丝子、白头翁等)灌肠,每天1次,联合使用氟罗沙星片每次0.2g ,每天1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并统计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下腹腰骶疼痛,带下量多、气臭色黄及神疲乏力缓解时间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存在食欲不振、失眠及癫痫样发作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盆腔炎汤保留灌肠联系小剂量氟罗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秦伟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疏肝祛瘀化痰汤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咽喉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咽喉炎患者采用疏肝祛瘀化痰汤配合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本组112例慢性咽喉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疏肝祛瘀化痰汤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73.21%) ,且有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1、IL‐6和T N F‐α含量低于治疗前,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1、IL‐6和TNF‐α含量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7.15%)显著低于对照组(28.57%) ,且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慢性咽喉炎患者采用疏肝祛瘀化痰汤配合西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驰;杜锦朵;冉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加味四逆散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 miRNA-146a表达的影响

    目的:检测加味四逆散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的病理和miRNA‐146a表达的影响。方法:加味四逆散治疗二甲基亚硝胺( DMN)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后,通过 HE染色观察治疗前后肝组织病理变化,并通过RT‐PCR技术检测miRNA‐146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四逆散治疗组大鼠肝组织汇管区可见轻度炎症,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程度较治疗前减轻,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的大鼠肝组织中miRNA‐146a的表达明显升高。结论:加味四逆散科通过调节miRNA‐146a的表达实现对肝纤维化的逆转。

    作者:晁旭;董昌虎;李宏;任清维;郑旭锐;王国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耳穴埋豆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耳穴埋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症的影响。方法:将本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失眠症患者共60例,分为对照组28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辨证选用耳穴埋豆。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 ,AIS)评分情况并采用SPSS13.0软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A IS评分比较,对照组治疗前后总积分减少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总积分减少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耳穴埋豆是一种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秋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散瘀化痰方联合他莫昔芬治疗乳腺增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散瘀化痰方联合他莫昔芬应用于乳腺增生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84例,将其平均分为治疗组(n=42)和对照组(n=42) ,均采用他莫昔芬治疗,治疗组加用散瘀化痰方(牡蛎、当归、柴胡、香附、郁金、青皮、浙贝母、海藻、昆布、橘核、荔枝核等)进行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和焦虑、抑郁状态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和焦虑、抑郁状态的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散瘀化痰方联合他莫昔芬应用于乳腺增生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应用。

    作者:黄遵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