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蓉
目的 总结危重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经验,探讨术中心肌保护、术中注意事项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施行的危重心脏瓣膜置换术4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2例,晚期死亡1例.术后早期并发症10例次,主要为低心排综合征,心包填塞二次开胸止血、频发室性早搏、室颤、肺栓塞.术后随访1~4年,复查胸片心胸比明显缩小,UCG检查心脏各腔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术后心功能改善良好,Ⅰ级32例,Ⅱ级18例,Ⅲ级2例.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心肌保护,熟练操作缩短手术时间,正确处理三尖瓣返流,术后严密监护,早发现、早处理并发症是提高手术疗效,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张林;罗昭全;赵雄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黄芪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5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基础治疗组18例、激素组20例和黄芪组20例,所有患者给予钙尔奇D片剂口服,1片/d,激素组加服雌激素治疗,黄芪组加服黄芪煎液,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行疗效评定、肾虚症状评分分析、腰椎股骨骨密度及血清骨钙素、碱性磷酸酶、血磷、血钙检查.结果 黄芪组治疗后腰椎和股骨骨密度显著增高,肾虚症状评分显著降低,血清钙、血磷显著升高,血骨钙素及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上升.结论 黄芪治疗可以有效阻止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量丢失,改善肾虚症状,可能是通过促进骨形成、减少骨质破坏而达到骨量增加.
作者:阳波;杨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我院麻醉科于2005年10月至2006年5月以小剂量咪唑安定、氟芬合剂用于无痛胃镜检查108例的可行性进行了观察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吉廷;方启慧;惠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重症脑外伤患者早期亚低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重度脑挫裂伤患者58例,入院时患者的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为3~8分,均于入院2h内行去骨瓣减压术或同时行血肿清除术,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26例在伤后5~20h内行亚低温治疗,32例行常规治疗.两组观察2周后重新GCS评分,6个月后进行格拉斯哥结果评级(glasgow outcome scale,GOS).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GCS评分和6个月后GOS评分和生存质量出现明显差异.早期亚低温治疗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 重度脑挫裂伤并脑内血肿早期亚低温治疗可以及时提高血氧含量,阻止恶性缺血低氧的发生.重症脑挫裂伤患者术后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尽早行亚低温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杜晓冬;周毅武;张蜀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对29例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术前评估患者心理状况,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 29例术中插管顺利,术后出现腹痛3例,体温>39℃5例,给予护理干预后症状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12d出院.结论 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细致周到的护理,是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保障,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蒋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患者,男,33岁.因右腰痛、发热1个月,加重伴腹痛1周,于2004年11月7日入院.1个月来反复右侧腰部疼痛伴畏寒、发热,尿频、尿急、尿痛,院外间断抗感染治疗无好转;1周后病情加重,且出现下腹疼痛,伴腹胀及大便坠胀.体检:T 38℃,P 100次/min,呼吸23次/min,BP 110/60mmHg,中度贫血貌,右肾区叩击痛明显,右输尿管走行区压痛,中下腹压痛,肌紧张及反跳痛,下腹叩浊(+),肠鸣音稀少.
作者:王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TUEVP)术联合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一期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同时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结果 手术效果良好,随访0.6~3年,未见疝气复发及尿失禁和尿道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一期进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疗效好,可一次性完成手术,使患者免受二次手术痛苦.
作者:虎华静;吴建军;庞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肝损伤的救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6月至2006年6月救治的66例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美国创伤外科协会(AAST)分级标准对本组病例的肝损伤程度进行分级,对Ⅰ、Ⅱ级主要采用非手术治疗,对Ⅲ、Ⅳ、Ⅴ级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对合并伤争取同期手术或作其他处理,对术后并发症及时治疗.结果Ⅰ级12例、Ⅱ级12例全部治愈,Ⅲ级22例,死亡4例,治愈率81.8%,Ⅳ级13例,死亡6例,治愈率53.8%,Ⅴ级7例,死亡4例,治愈率42.9%.结论 Ⅲ级以上肝损伤病死率高,救治时应做到及时手术,正确选择术式,同期处理合并伤,对术后并发症及时治疗,这些措施对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焦勇;李鸣;郭丽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低位结扎胸导管预防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适应证.方法 根据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的原因,有针对性的设计了低位结扎胸导管预防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适应证.405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按照设计的适应证,术中选择性行低位集束结扎胸导管285例.结果 术中损伤奇静脉1例,经结扎奇静脉止血,术后恢复顺利,其余病例胸导管结扎均顺利.全组术后无1例发生乳糜胸.结论 采用本适应证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预防性结扎胸导管,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封小兵;胡道虎;王松;顾春湘;张国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两种引流方式.方法 中等量以上积液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组行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胸腔穿刺抽液,两组患者的化疗方案均为2HRZE(S)/HRE.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6.58%,对照组有效率65.04%.结论 胸腔闭式引流胸腔积液明显优于常规胸腔穿刺抽液.
作者:付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TNF-α刺激下上皮细胞样细胞株A549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mRNA表达变化,探讨在炎症过程中,A549细胞中ICAM-1的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方法 培养A549细胞,利用一定浓度的TNF-α刺激后,RT-PCR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上A549细胞的ICAM-1的表达变化.结果 A549细胞在TNF-α刺激下,ICAM-1 mRNA表达水平逐渐升高,6h时表达开始大量升高,12h时达到较高水平,并稳定于一定水平.结论 TNF-α刺激后可引起A549细胞ICAM-1的基因表达水平上调,并呈现出一定的时间依赖性.
作者:陈果;梁宗安;应斌武;文富强;王茂筠;徐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腓总神经损伤后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1例各种原因引起的腓总神经损伤的患者的治疗方法与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8例均获得6个月至7年随访,术后效果评定按Clawson和Seddon提出的标准,分为优、良、可、差4级.18例中优良14例(77.8%);可4例.结论 对腓总神经损伤者,确诊后应尽快手术探查,行神经吻合、松解等,可获得满意疗效.对不可逆损伤在半年以上者,应行肌腱移位重建以恢复行走功能.
作者:刘煊文;刘德胜;侯伟光;丁晓川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使用麻醉导管作支撑物的效果和并发症.方法 21例泪小管断裂患者,在显微镜下用麻醉导管作支撑物吻合断裂的泪小管.结果 随访3个月至4年,21例中治愈16例,无溢泪,冲洗泪道通畅.3例结膜面小瘘管形成,管腔通泪小管,但无功能影响,2例泪点外翻,下泪点豁裂,拔管后轻度溢泪,冲洗泪道欠通畅,有阻力.结论 显微镜下采用硬膜外麻醉导管作支撑物在泪小管留置吻合术中疗效满意.
作者:张俊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患者,男,54岁.2年前开始出现反复头昏、头痛,监测血压高230/125mmHg,于我院诊断为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间断服药治疗,血压控制不良,于入院前4h进餐中突发持续性胸腹部疼痛,呈针刺样并向背部放射,与体位改变及进食无明显相关.急诊检查:心率90次/min,血压200/100mmHg,心脏查体无异常发现,右肺底闻及少量细湿啰音,腹部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王亮;李欣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异丙酚和安定在心脏择期同步电复律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4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组,安定组.电复律前分别静脉注射异丙酚1.5~2.5mg/kg和安定0.2~0.4mg/kg.结果 异丙酚和安定在复律前使患者达到麻醉(意识消失)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2.35%,异丙酚组意识消失所需时间、可唤醒时间、定向能力恢复时间均比安定组短(分别为11±3s、4.5±1.2min、10.5±1.3min、90±15s、15.6±1.7min、120.6±1.5min).结论 在心脏择期同步电复律前使用异丙酚能使患者快速麻醉且持续时间短,意识恢复快.
作者:刘成加;朱红梅;周劲梅;童步高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的麻醉方法在高强度超声聚焦(简称HIFU)肿瘤治疗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150例肿瘤患者分3组,Ⅰ组硬膜外麻醉50例;Ⅱ组静脉麻醉50例;Ⅲ组微泵瑞芬太尼50例.观察生命体征及麻醉效果.结果 麻醉满意率Ⅲ组98%,Ⅰ组96%,Ⅱ组82%;麻醉并发症Ⅱ组48%,Ⅰ组24%,Ⅲ组16%.结论 微泵瑞芬太尼是在高强度超声聚焦肿瘤治疗中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刘斌;刘桃;杨露;任春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与单纯HD治疗鱼胆中毒所致急性肾衰竭的疗效以及并发症.方法 在相同内科一般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HD+HP治疗23例,HD治疗组20例,在进入多尿期后,减少血液净化次数,血肌酐(SCr)降至300 μmol/L以下,停止血液净化治疗.结果 生化指标:血尿素氮(BUN)、SCr、血钾(K+)、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肝功能(AIT)恢复正常的时间,少尿期持续的时间等,HD+HP组均明显短于HD组(P<0.05),两组治疗中的并发症相似,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HD+HP治疗鱼胆中毒所致的急性肾衰竭疗效好于单纯HD治疗.
作者:李有跃;华伟;郭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伴肾功能不全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华西医院收治的147例初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多发性骨髓合并肾功能不全组(MN)和非肾功能不全组(NMN),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合并感染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肾功能不全的发生以及合并感染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合并高尿酸血症、高钙血症、感染和肾功能不全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病死率高,预后较差.
作者:刘芳;钟慧;邱红渝;陶冶;付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为满足临床医疗对检验的不断要求,需要将一个新方法(或改进原有的方法)引入临床实验室.当确定临床需求后,按要求选定候选方法,根据方法的用途确定质量目标,对方法的性能进行评价,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对方法进行发展.提高分析方法质量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
作者:李贵星;宋昊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阻抑基因表达的新方法,它是一个自然存在的以双链RNA为中介降解具有相同序列RNA的机制.目前,随着其分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RNAi技术已广泛用于包括肺癌在内的各种肿瘤的研究中,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今后肿瘤基因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刘永全;江涛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