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华;万勇
目的 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52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发病7 h内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清除血肿.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效果满意,完全清除血肿45例,大部分清除血肿7例,再出血6例,存活47例,死亡5例.结论 超早期手术清除血肿,有利于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小骨窗开颅,手术时间短,减压迅速,创伤小,失血少,在直视下操作,血肿清除彻底,止血可靠,脑组织损伤小,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低,病死率低,术后恢复快,手术效果满意.
作者:王斌;游潮;张跃康;贺民;李进;邬正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与截瘫患者心理健康的关系,寻求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调查18例截瘫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分析截瘫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其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结果 截瘫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其SCL-90总分呈负相关,与患者的心理健康呈正相关.结论 截瘫患者的社会支持与截瘫患者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护理过程中重视社会支持可以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截瘫患者的心理健康.
作者:张继翠;黄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霉菌性鼻窦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霉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结果 36例患者均治愈,且经术后病理证实;随访6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 霉菌性鼻窦炎以上颌窦多发,分型以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常见,CT检查是早期诊断的有效途径.鼻内镜手术是霉菌性鼻窦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例1,男,14岁.入院前20 d因进食辛辣烧烤后出现脐周持续性胀痛,伴头晕、恶心、乏力.未予重视.
作者:周路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的治疗策略,以提高手术安全性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方法 分析总结手术治疗56例先心病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手术期的综合治疗对其疗效的影响.结果 56例住院手术治疗,死亡3例,53例治愈,病死率约5.3%.结论 积极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疗效的关键.
作者:贾维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手术治疗疗效及围术期处理.方法 本组27例均系用手术切除胸腺、前纵隔脂肪组织,术晨及术后均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 2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有效率96.3%,2例出现肌无力危象.结论 重症肌无力患者通过胸腺切除及术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替代传统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能有效治疗重症肌无力并减少术后重症肌无力危象及胆碱能危象的发生.
作者:张志国;芮军;杨世英;黎新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患者,男,52岁,61kg.诊断为膀胱结石,拟在局麻下行膀胱镜经尿道膀胱取石,手术时感疼痛难忍,取石无法进行,BP 160/90mmHg,P 100次/min,R 22次/min.
作者:林开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患者,女,40岁.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1h于2005年10月24日入院,入院前1h无诱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伴下腹隐痛不适、无发热、畏寒.查:生命体征正常.皮肤无瘀点、瘀斑、心肺正常.
作者:李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MRI对急性蛛网膜下隙出血(SAH)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临床证实为SAH者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RI表现为T1WI像脑池内脑脊液信号增高25例,脑沟脑池信号不对称17例,脑沟模糊、消失、变窄5例,T2WI像无明显诊断价值,FLAIR具有明确诊断价值,可以直接显示出血灶.结论 MRI对SAH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仔细观察T1WI像,配合FLAIR检查,可以提高SAH的发现率、避免漏诊.
作者:谢明辉;唐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胸腹联合伤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1980年至2006年收治41例胸腹联合伤的临床资料,钝挫伤5例,锐器伤29例,枪弹及火器伤7例,其中手术证实右侧隔肌损伤12例,左侧隔肌损伤 24例,心包膈区损伤 5例,41例合并胸腹部脏器损伤,术前确诊 20例,经胸手术治疗24例,其中右侧胸7例,经腹手术7例,胸腹联合切口6例,经腹、胸两切口4例.结果 全组死亡3例.结论 胸腹联合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损伤,伤情复杂.诊断应根据受伤机制和出血量判断,特别警惕隔肌损伤,治疗原则为先处理胸部损伤,后处理腹内脏器损伤.
作者:陈有东;胡明;何零;谢德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Brouillette临床评分和多导睡眠检测(polysomnography,PSG),确诊2~12岁OSAHS患儿36例,选择性行扁桃体切除、和/或腺样体切除、和/或鼻甲射频消融术.结果 随访6~18个月,术后患儿无腺样体残留、无鼻腔粘连及鼻咽闭锁,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和消失,治愈率达92%.结论 小儿OSAHS的病因与成人不同诊断应结合病史、体格检查、PSG等综合分析,PSG检测结果是诊断的重要依据.选择性扁桃体切除、和/或腺样体切除、和/或双侧鼻甲射频消融是治疗小儿OSAHS的有效方法.
作者:邓萍萍;黄芳;李冬;杨举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使用乐脉颗粒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wimers disease,AD)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方法 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服用乐脉颗粒加用脑复康.脑复新、能量合剂;对照组31例,单纯用脑复康、脑复新、能量合剂进行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各项指标和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组加用乐脉颗粒治疗后,脑电图,智能状态,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能力均比对照组有所改善,说明乐脉颗粒对AD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刘光;叶江琳;郭瑞冰;陈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进一步评价螺旋CT在肺孤立性结节(SPN)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肺肿瘤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54例SPN患者行CT检查,男28例,女26例,年龄25~84岁.常规扫描后进行薄层扫描,薄层平扫和增强扫描的层厚为3mm,螺距1.0.分析CT平扫和增强的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肺癌和炎性假瘤增强后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斑片状强化,结核球无强化或边缘强化.依据平扫征象诊断恶性SPN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53%.以净强化值>20HU为界值,依据增强表现诊断恶性SPN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6%、57%.结论 依据CT平扫特征及增强表现,结合病史可以对SPN的良恶性做出基本准确的诊断.
作者:王利伟;王自正;顾建平;冯敏;张林;周星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56例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应用经验,并对心肌保护,空气栓塞的防治进行探讨.方法 心肺转流后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升主动脉,不灌注冷停液,心脏表面不降温,在鼻咽温31~35℃,心率40~60次/min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结果 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无空气栓塞、低心排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能简化操作步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心肌缺血、低氧及再灌注损伤,手术效果安全、可靠,适合于大多数心脏手术患者.
作者:郭向东;洪澜;孙小康;刁明强;赵长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心脏粘液瘤围手术期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97年6月至2006年6月我院收治的116例心脏粘液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粘液瘤摘除术,同期行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2例,二尖瓣成形术3例,三尖瓣成形术7例,腹主动脉取栓术1例.结果 本组围手术期死亡5例,其中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低心排综合征1例,左心衰竭1例,恶性心律失常1例,病死率4.31%(5/116).结论 心脏粘液瘤一经确诊应尽快手术,术前加强护理、术后密切监护以及及时实施手术治疗是降低心脏粘液瘤围手术期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朱鹏;萧锡俊;张尔永;董力;杨建;袁宏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自创增强酶解法提取的皮质骨胶原所制胶原膜的生物相容性,为利用该胶原制备支架材料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 以新鲜猪皮质骨为原料,通过增强酶解法提取技术获得Ⅰ型胶原,再将胶原制成戊二醛交联或不交联的胶原膜.后将胶原膜与hMSC共培养观察细胞相容性或埋植到兔肌袋里观察组织相容性和降解情况.结果 胶原膜无明显细胞毒性,hMSC增殖迅速,无明显受抑制现象.埋植试验,未交联的胶原膜1周时即明显降解,可见血管长入,2周末即被完全吸收;交联后的胶原膜2周时开始明显降解,4周左右才完全被吸收.结论 增强酶解法提取的骨胶原制备的胶原膜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组织相容性和降解性.适当浓度戊二醛交联可提高胶原的强度而不引起明显的毒性.
作者:施洪臣;周强;刘伟;许建中;谭洪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制一种新型点接触锁定加压接骨板(PC-LCP),对其固定新鲜山羊胫骨表面形态特征及生物力学特性进行评价.方法 应用压力敏感膜,比较新型点接触锁定加压钢板(PC-LCP)与有限接触加压接骨板(LC-DCP)固定新鲜山羊胫骨时接触面积、压力及应力变化.同时使用山羊新鲜配对胫骨15对,做成横断的骨折模型,分别用PC-LCP及LC-DCP加压固定,在多功能力学试验机上进行四点弯曲实验、扭转实验及垂直压缩试验.结果 PC-LCP与LC-DCP固定新鲜山羊胫骨时接触面积、压力及应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LCP固定骨折抗扭刚度略小于LC-DCP,抗弯刚度、垂直压缩刚度均略大于LC-DCP,但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LCP明显减少了与骨面的接触面积,同时固定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达到临床需求.
作者:邢叔星;赵玉峰;段卡拉;刘东北;王子明;蒲渝;刘育杰;陈卫军;王爱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肺纤维化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异质性疾病,主要病理特点是早期的弥漫性肺泡炎和后期大量成纤维细胞病理性增生及基质胶原进行性积聚并取代正常的肺组织结构.
作者:凌伟;谢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主要感染性并发症.在住院的肝硬化腹水患者中,发生率为8%~30%[1].它是在没有全身或腹腔内局部感染源的情况下发生的腹水细菌感染.
作者:史映红;冯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静息心率(RHR)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 选择132例CHD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RHR的测定,同时选择1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测定RHR作为对照.结果 CHD组的RHR(79.1±7.6次/min)快于正常对照组的RHR(71.0±7.9次/min),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RHR(86.4±7.6次/min)快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RHR(80.0±8.3次/min)及稳定型心绞痛组RHR(73.0±8.3次/min),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RHR快于稳定型心绞痛组RHR,有统计意义(P<0.05);多支血管狭窄组RHR(82.7±9.7次/min)快于单支血管狭窄组RHR(74.0±8.9次/min),也快于2支血管狭窄组RHR(78.9±9.8次/min),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狭窄程度≥90%者的RHR(81.7±9.2次/min)快于<90%者(72.4±9.7次/min),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R与动脉硬化的发生、CHD的病情与预后有关,静息心率的升高可作为冠心病病情及预后的预测指标.
作者:唐永江;刘岚剑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