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乐脉颗粒治疗阿尔茨海默病63例临床观察

刘光;叶江琳;郭瑞冰;陈克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乐脉颗粒
摘要:目的 使用乐脉颗粒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wimers disease,AD)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方法 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服用乐脉颗粒加用脑复康.脑复新、能量合剂;对照组31例,单纯用脑复康、脑复新、能量合剂进行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各项指标和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组加用乐脉颗粒治疗后,脑电图,智能状态,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能力均比对照组有所改善,说明乐脉颗粒对AD具有良好疗效.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置管灌洗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治疗中的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置管灌洗引流(LPLD)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临床价值与技术特点.方法 用LPLD的方法早期治疗10例SAP患者,对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LPLD手术时间(71.5±24.5)min,术后灌洗引流时间(12±8)d,术后住院时间(37±15)d.LPLD同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例,1例术后4d死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余9例治愈出院.结论 LPLD是SAP早期治疗中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它用微创的方法达到开腹手术全面探查、充分灌洗引流治疗SAP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江涛;胡先典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乐脉颗粒治疗阿尔茨海默病63例临床观察

    目的 使用乐脉颗粒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wimers disease,AD)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方法 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服用乐脉颗粒加用脑复康.脑复新、能量合剂;对照组31例,单纯用脑复康、脑复新、能量合剂进行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各项指标和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组加用乐脉颗粒治疗后,脑电图,智能状态,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能力均比对照组有所改善,说明乐脉颗粒对AD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刘光;叶江琳;郭瑞冰;陈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蒙脱石治疗急性腹泻43例疗效分析及费用评价

    目的 探讨双八面蒙脱石治疗急性腹泻的疗效并评价其费用.方法 以2006年2~6月间,在我校门诊部就诊的急性腹泻住校学生7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3例,给予蒙脱石治疗:对照组36例,给予诺氟沙星胶囊+藿香正气口服液治疗.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试验组止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止泻时间短于对照组,经χ2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八面蒙脱石治疗急性腹泻是一种止泻快,疗效满意,费用较低的治疗方法.

    作者:曹彬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螺旋CT及CR腹部平片在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螺旋CT扫描和CR腹部平片在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比观察75例急腹症CR腹部平片和腹部螺旋CT扫描结果,并对两种方法检查结果作统计学处理(χ2检验).结果 75例中CR腹部平片检出结果有32例和后诊断相符,43例不符或不能明确诊断,诊断准确性为42.7%.螺旋CT检出70例,有5例不符或不能明确诊断,准确率为93.3%.经统计学处理:χ2=44.24,P<0.005;可见两种检查方法有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某些急腹症的诊断中CR诊断率也相对较高.结论 急腹症的检查中,螺旋CT是一种比CR腹部平片敏感、对病因诊断更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而在某些急腹症的诊断中,CR诊断率也相对较高,并有快捷,射线量少,费用相对较低等特点,所以在这些急腹症的检查中仍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张宗建;阳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缺血性肠病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总结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5年外科及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肠病36例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36例,全部伴有其它疾病,其中伴发高血压、冠心病22例,心瓣膜病6例,同时伴心房颤动8例、脑梗死2例、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2例;肝硬化3例,合并腹腔感染性疾病2例;结肠癌 1例;SLE 2例.本组病例临床症状均以腹痛为主,36例于病后48h内行腹部B超检查,24例于住院后48h内行结肠镜检查,均提示有不同程度的肠粘膜缺血性病变.内科综合治疗20例,17例有效,1例死亡,2例无效转外科手术.外科手术共18例,14例有效,术后并发肠瘘、严重感染等死亡4例.结论 ①缺血性肠病绝大多数患者临床伴有其它基础疾病;②早期腹部B超及结肠镜检查对缺血性肠病诊断均有较高的实用价值;③通过扩血管等内科综合治疗同时积极治疗伴发疾病大多数缺血性肠病可得到缓解.

    作者:冯琦;章静;张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血液净化联合高压氧治疗毒鼠强中毒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联合高压氧治疗毒鼠强中毒的疗效.方法 总结我院2002年6月至2005年10月收治的31例毒鼠强中毒的患者,1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2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液净化,并在恢复期进行高压氧治疗.结果 联合治疗组20例存活,1例死亡,2例留有精神症状;常规治疗组6例存活,其中有2例留有明显的精神症状,4例死亡.结论 血液净化联合高压氧治疗毒鼠强中毒疗效满意.

    作者:贾超;郭建英;朱伦刚;邹晋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MAC行结肠镜检查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电子结肠镜检查治疗中应用异丙酚、芬太尼进行监测麻醉(MAC)时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40例结肠镜检查患者分两组:MAC组(n=140)静脉注射异丙酚、芬太尼后进行结肠镜检查,对照组(n=100)按常规进行结肠镜检查.比较:①MAC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②MAC组患者镇静状态(RAMSAY法)、苏醒后的记忆和感受.结果 ①MAC组躁动的发生率为2.1%,而对照组为57%(P<0.001);MAC组患者检查中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平稳,而对照组中BP、HR都有不同程度升高;②MAC组患者10%达到2级镇静状态,70%达到3级镇静状态20%达到4级镇静状态,清醒时间为(3.9±2.5)min,全部MAC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结肠镜检查过程无记忆及不良感受.结论 异丙酚、芬太尼应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安全、有效.

    作者:刘娜;高雪庆;韩松;王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经腹主动脉灌注低温异丙酚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低温异丙酚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采用阻断兔左肾下腹主动脉30min建立的脊髓缺血模型,经左股动脉灌注液体,A组(对照组)为常温生理盐水组;实验组:B组为低温生理盐水组;C组为低温脂肪乳组;D组为低温异丙酚组(50mg/kg).4组灌注液体量均为5ml/kg.观察每组兔术中生命体征、再灌注后6,24,48h的神经行为学(Tarlov)评分、再灌注48h后的脊髓组织病理改变和测定脊髓组织中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含量.结果 实验组体温均于阻断15min开始下降,组间无差异(P>0.05):除D组阻断15min后平均动脉压开始下降外(P<0.05),A、B、C组均无明显变化;4组动物心率相对平稳;实验组Tarlov评分、脊髓病理学改变及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均显著优于A组,其中以D组佳(P<0.05).结论 经腹主动脉灌注低温液体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中以低温异丙酚的保护作用为明显.

    作者:曾俊;王泉云;林艳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重症肌无力27例的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手术治疗疗效及围术期处理.方法 本组27例均系用手术切除胸腺、前纵隔脂肪组织,术晨及术后均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 2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有效率96.3%,2例出现肌无力危象.结论 重症肌无力患者通过胸腺切除及术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替代传统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能有效治疗重症肌无力并减少术后重症肌无力危象及胆碱能危象的发生.

    作者:张志国;芮军;杨世英;黎新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静息心率升高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静息心率(RHR)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 选择132例CHD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RHR的测定,同时选择1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测定RHR作为对照.结果 CHD组的RHR(79.1±7.6次/min)快于正常对照组的RHR(71.0±7.9次/min),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RHR(86.4±7.6次/min)快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RHR(80.0±8.3次/min)及稳定型心绞痛组RHR(73.0±8.3次/min),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RHR快于稳定型心绞痛组RHR,有统计意义(P<0.05);多支血管狭窄组RHR(82.7±9.7次/min)快于单支血管狭窄组RHR(74.0±8.9次/min),也快于2支血管狭窄组RHR(78.9±9.8次/min),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狭窄程度≥90%者的RHR(81.7±9.2次/min)快于<90%者(72.4±9.7次/min),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R与动脉硬化的发生、CHD的病情与预后有关,静息心率的升高可作为冠心病病情及预后的预测指标.

    作者:唐永江;刘岚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皮肤结核4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提高对皮肤结核病诊断的警惕和认识能力.方法 回顾性调查了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皮肤结核病46例.记录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及手术所见.结果 皮肤结核患者大多无结核病中毒症状,起病隐袭,17.4%的患者有结核病既往史,47.8%的患者合并其它部位结核,如淋巴结结核,骨、关节结核,附睾结核及腔口结核等.部分患者无结核病史及伴发结核病更易导致误诊误治.结论 瘰疬性皮肤结核是器官结核病例伴发的较常见的皮肤结核病,临床医师应重视对皮肤结节患者进行肺内、外结核病的检查.结核杆菌检查及PPD试验可与病理组织学检查一起协助诊断.

    作者:王雅凡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百多邦与紫草油治疗新生儿红斑合并脓疱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百多邦与紫草油治疗新生儿红斑合并脓疱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新生儿红斑合并脓疱疮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均予先锋霉素V抗感染,相同的消毒隔离措施及常规皮肤护理,治疗组予紫草油及百多邦涂抹,对照组单用百多邦涂抹,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症状缓解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百多邦与紫草油治疗新生儿红斑合并脓疱疮的疗效确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郭江;李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新型点接触锁定加压接骨板的研制——两种有限接触接骨板生物力学对照研究

    目的 研制一种新型点接触锁定加压接骨板(PC-LCP),对其固定新鲜山羊胫骨表面形态特征及生物力学特性进行评价.方法 应用压力敏感膜,比较新型点接触锁定加压钢板(PC-LCP)与有限接触加压接骨板(LC-DCP)固定新鲜山羊胫骨时接触面积、压力及应力变化.同时使用山羊新鲜配对胫骨15对,做成横断的骨折模型,分别用PC-LCP及LC-DCP加压固定,在多功能力学试验机上进行四点弯曲实验、扭转实验及垂直压缩试验.结果 PC-LCP与LC-DCP固定新鲜山羊胫骨时接触面积、压力及应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LCP固定骨折抗扭刚度略小于LC-DCP,抗弯刚度、垂直压缩刚度均略大于LC-DCP,但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LCP明显减少了与骨面的接触面积,同时固定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达到临床需求.

    作者:邢叔星;赵玉峰;段卡拉;刘东北;王子明;蒲渝;刘育杰;陈卫军;王爱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单纯使用平底短型网塞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单纯使用平底短型网塞式补片(T2)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44例患者单纯使用平底短型网塞式补片(T2)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术后随访1~21个月,总结临床资料.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42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8 d.术后疼痛轻,恢复快,腹股沟区无明显异物感,无术后并发症,随访期内无复发.结论 平底短型网塞可以单独使用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术式简单,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费用低,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赵少勇;潘俊江;朱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心律平联合ACEI或ARB对高血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律平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对伴有左室肥厚的高血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QT离散度(QT interval disperson,QTd)的影响.方法 检测 60 例伴有左室肥厚的高血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心律平和 ACEI或 ARB前后的QTd,并与6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 病例组用药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QTd有明显延长(P<0.05).用药1个月后,病例组 QTd较用药前略有缩短,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3个月后, QTd较用药前仍有缩短与用药1个月时相似(P>0.05);用药6个月后,QTd较用药前有较明显缩短(P<0.05).结论 心律平联合ACEI或ARB应用于高血压伴左室肥厚及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时QTd无延长,是安全的用药方案.

    作者:李英;蔡力;姜荣建;唐英蓉;舒燕;程标;孔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维胺脂胶囊联合痤康王治疗寻常痤疮

    目的 观察维胺脂胶囊与痤康王联合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门诊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50例,用维胺脂胶囊50mg,3次/d口服,痤康王3次/d涂患处;对照组110例单用痤康王3次/d涂患处,疗程4周,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2%,对照组总有效率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维胺脂胶囊与痤康王联合治疗寻常痤疮疗效好,而且安全.

    作者:邢燕;吴经江;郭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研究新进展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于1863年由Marey提出[1],是指由于急剧升高的腹内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引起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作者:胡建华;万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巨块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新辅助化疗在巨块型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17例巨块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总有效率82.35%,化疗后手术率100%.结论 对巨块型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可以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的临床分期,为手术治疗创造机会.

    作者:张英;张瑞;朱虹;於明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的研制及其相关性能检测

    目的 研制性能优良的人工骨材料并评价其相关性能.方法 将脱钙骨、聚乳酸、氯化钠按比例复合,利用模压增强法制备重组人工骨(BPCB)材料,检测其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等性能参数,并与有机溶剂注模颗粒沥滤法制备的材料进行比较.结果 研制的BPCB材料孔隙率为55.20%、孔径为227.33μm、压缩强度为5.52MPa、弯曲强度为19.61MPa.与有机溶剂注模颗粒沥滤法相比,模压增强法制备的材料强度更高.结论 BPCB材料的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等性能均符合骨替代材料的要求.

    作者:刘金标;廉维;权毅;潘显明;周劲松;廖冬发;邓少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睾丸原发性非霍奇金病淋巴瘤3例

    1 临床资料例1,男,36岁.因发现右侧阴囊肿块伴疼痛3个月余入院.入院前曾先后应用抗生素治疗约20d,效果不佳.

    作者:何卫阳;苟欣;肖明朝;王明;邓远忠;付劲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