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的研制及其相关性能检测

刘金标;廉维;权毅;潘显明;周劲松;廖冬发;邓少林

关键词:骨替代材料, 人工骨, 脱钙骨, 聚乳酸
摘要:目的 研制性能优良的人工骨材料并评价其相关性能.方法 将脱钙骨、聚乳酸、氯化钠按比例复合,利用模压增强法制备重组人工骨(BPCB)材料,检测其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等性能参数,并与有机溶剂注模颗粒沥滤法制备的材料进行比较.结果 研制的BPCB材料孔隙率为55.20%、孔径为227.33μm、压缩强度为5.52MPa、弯曲强度为19.61MPa.与有机溶剂注模颗粒沥滤法相比,模压增强法制备的材料强度更高.结论 BPCB材料的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等性能均符合骨替代材料的要求.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切口腋臭根除术60例及其并发症分析

    目的 回顾分析腋臭的手术方法和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 通过对我科自2002年起采用小切口腋臭根除术治疗60例患者的手术效果和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的效果,腋臭清除彻底,瘢痕不明显.结论 小切口腋臭根除术是一种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

    作者:许学文;孙明亮;刘勇;岑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压氧预防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对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将52例急性CO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其他治疗方式一致的条件下,A组采用普通氧治疗,B组采用高压氧治疗,随访观察迟发性脑病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性别年龄和中毒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情况下,A组普通氧治疗为20.00%,B组高压氧治疗迟发性脑病发生率为15.38%,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观察结果显示高压氧治疗CO中毒在对迟发性脑病的预防上并不优于普通氧治疗.

    作者:邓强;吴万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胸腹联合伤41例诊治体会

    目的 总结胸腹联合伤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1980年至2006年收治41例胸腹联合伤的临床资料,钝挫伤5例,锐器伤29例,枪弹及火器伤7例,其中手术证实右侧隔肌损伤12例,左侧隔肌损伤 24例,心包膈区损伤 5例,41例合并胸腹部脏器损伤,术前确诊 20例,经胸手术治疗24例,其中右侧胸7例,经腹手术7例,胸腹联合切口6例,经腹、胸两切口4例.结果 全组死亡3例.结论 胸腹联合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损伤,伤情复杂.诊断应根据受伤机制和出血量判断,特别警惕隔肌损伤,治疗原则为先处理胸部损伤,后处理腹内脏器损伤.

    作者:陈有东;胡明;何零;谢德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比较

    目的 比较异丙酚全麻复合硬膜外和单纯异丙酚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BP、HR、SpO2、苏醒时间等的影响.方法 40例行LC患者随机分成异丙酚全麻组(A组,20例)和异丙酚全麻复合硬膜外组(B组,20例).术中连续监测HR、BP和SpO2,术毕,监测苏醒时间,观察苏醒期患者躁动等情况.结果 ①气腹时A组HR和BP均明显增加(P<0.05);B组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②A组苏醒时间均较B组延长.结论 异丙酚全麻复合硬膜外用于LC时机体应激反应轻,苏醒时间快,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袁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苦参碱抗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现状

    目前,人类肾脏疾病病理改变和肾小球损害实验动物模型的大量研究显示,肾间质纤维化在肾脏疾病转归中起着主导作用,其病变程度与慢性肾脏病的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龚蓉;冯梅;付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我院2001~2005年间手术前、输血前及介入治疗前患者梅毒感染状况的调查

    目的 了解我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5年间临床患者手术前、输血前及介入治疗前梅毒感染状况.方法 首先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法)对患者进行梅毒初筛,阳性者再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法)判断其是否为现症感染.结果 我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各年间患者TP-ELISA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48%、0.52%、0.65%、0.77%、0.82%;TP-ELISA法检测阳性的血清再用TRUST法检测,各年阳性率(发病率)分别为0.0849%、0.0969%、0.1355%、0.1503%、0.1902%.结论 TP-ELISA法是梅毒筛查的一种良好方法,同时用TRUST法对其进行补充,判断是否为现症感染,对控制医院感染率,降低医疗风险,防范医患纠纷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崔华;郑宽君;汪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研究新进展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于1863年由Marey提出[1],是指由于急剧升高的腹内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引起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作者:胡建华;万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对比评价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的可行性.方法 对486例50岁以上的住院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患者按照动脉穿刺途径随机分成桡动脉组(n=243)和股动脉组(n=243),观察两组间动脉穿刺成功率,动脉穿刺时间,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手术过程中相关导管费用和外周血管并发症.结果 经桡动脉穿刺成功232例,经股动脉穿刺成功234例,两组动脉穿刺成功率、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造影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穿刺时间,桡动脉组明显多于股动脉组(P<0.05),手术过程中相关导管费用及外周血管并发症,桡动脉组明显少于股动脉组(P<0.05).结论 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安全、可行、有效,相关耗材费用相对较低,外周血管并发症少.

    作者:王平;王国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置管灌洗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治疗中的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置管灌洗引流(LPLD)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临床价值与技术特点.方法 用LPLD的方法早期治疗10例SAP患者,对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LPLD手术时间(71.5±24.5)min,术后灌洗引流时间(12±8)d,术后住院时间(37±15)d.LPLD同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例,1例术后4d死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余9例治愈出院.结论 LPLD是SAP早期治疗中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它用微创的方法达到开腹手术全面探查、充分灌洗引流治疗SAP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江涛;胡先典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儿高热惊厥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FS)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85例FS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首发年龄、体温、持续时间、24h内惊厥次数、家族史、围产期情况.结果 复发37例(44%),复发的相关因素有首发年龄<2岁,初发体温<39℃,首发24h内惊厥≥2次,持续时间>10min,有热惊厥和癫痫家庭史及首发为复杂型者易于复发.结论 首发FS年龄越小,体温越低,惊厥持续时间越长、首发24h反复发作>2次、首发为复杂型、有热惊及癫痫家族史者日后越易复发.

    作者:田泽芳;刘晓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的研制及其相关性能检测

    目的 研制性能优良的人工骨材料并评价其相关性能.方法 将脱钙骨、聚乳酸、氯化钠按比例复合,利用模压增强法制备重组人工骨(BPCB)材料,检测其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等性能参数,并与有机溶剂注模颗粒沥滤法制备的材料进行比较.结果 研制的BPCB材料孔隙率为55.20%、孔径为227.33μm、压缩强度为5.52MPa、弯曲强度为19.61MPa.与有机溶剂注模颗粒沥滤法相比,模压增强法制备的材料强度更高.结论 BPCB材料的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等性能均符合骨替代材料的要求.

    作者:刘金标;廉维;权毅;潘显明;周劲松;廖冬发;邓少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加巴喷丁单药治疗癫痫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单药治疗癫痫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门诊癫痫患者50例,正规服用加巴喷丁胶囊,以服药前后12周进行比较,记录发作的月平均次数,制定有效性标准.结果 加巴喷丁单药治疗癫痫总有效率达60%,MRI异常者有效率高于正常者,MRS异常者有效率低于MRI异常者,部分性发作有效率高于全面性发作.结论 加巴喷丁单药治疗癫痫有效,不良反应少,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伍雪英;龚玉来;周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MAGNUM活检枪在经皮肝穿刺活检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CT导向下MAGNUM活检枪在经皮肝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及影像学不能确诊的肝占位病变44例行CT导向下MAGNUM活检枪经皮穿刺活检.结果 44例穿刺成功(100%);43例(97.7%)获得病理学诊断,其中原发性肝癌34例(77.2%),转移性肝癌4例(9%),肝局灶性结节增生3例(7%),肝炎性假瘤2例(4.5%),1例(2.3%)未见肿瘤细胞;并发症主要为疼痛5例(11.4%)和肝包膜下出血1例(2.3%).结论 CT导向下MAGNUM活检枪经皮肝穿刺活检术操作简便,成功率和确诊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杰;杨汉丰;黄小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不同超声方法测量房间隔缺损的准确性分析

    目的 了解分别用经胸二维超声(TTE)、经食管多平面二维超声(TEE)、经胸实时三维超声(RT3D-TTE)和经食管重建三维超声(3DR-TEE)测量房间隔缺损(ASD)直径大值与封堵伞直径间的相关性,探索能准确测量ASD的方法,以指导临床介入治疗术前选择合适的封堵伞型号.方法 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30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分别用上述不同超声方法测量患者ASD大径,其测值与封堵伞直径进行统计学检验及相关性分析,同时分别做直线回归方程.结果 TTE ASD测值9~32mm,平均(20.85±5.02)mm;RT3D-TTE ASD测值14~39mm,平均(24.89±6.76)mm;TEE ASD测值14~32mm,平均(22.64±4.89)mm;3DR-TEE ASD测值11~35mm,平均(21.35±5.46)mm;封堵伞直径20~38mm,平均(28.33±4.64)mm.相关分析发现TEE测值和封堵伞直径相关性强(r=0.82,P=0.000),有直线回归关系:封堵伞直径=0.771×TEE直径+10.975(P<0.05).结论 运用上述4种超声方法测量ASD大径,TEE较准确,是目前ASD封堵术前准确测量ASD大小、术中选择封堵器型号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黄明远;饶莉;彭瑛;陈琳;吴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低场磁共振对急性蛛网膜下隙出血的诊断评价

    目的 探讨MRI对急性蛛网膜下隙出血(SAH)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临床证实为SAH者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RI表现为T1WI像脑池内脑脊液信号增高25例,脑沟脑池信号不对称17例,脑沟模糊、消失、变窄5例,T2WI像无明显诊断价值,FLAIR具有明确诊断价值,可以直接显示出血灶.结论 MRI对SAH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仔细观察T1WI像,配合FLAIR检查,可以提高SAH的发现率、避免漏诊.

    作者:谢明辉;唐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颅内高压的临床比较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颅内高压的效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所有患者随机分成3组,第1组(27例)给予20%甘露醇0.5g/kg体重,第2组(25例)给予1.0g/kg体重,第3组(26例)给予0.5g/kg体重+速尿20mg降颅内压处理,所有患者给予颅内压监护,记录使用甘露醇前、后的颅内压变化数据.结果 第3组在有效率、药效持续时间优于其它两组,而颅内压反跳率低于其它两组.第2组与第1组比较,药效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比较降压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甘露醇治疗颅内高压是有效的,0.5g/kg体重的甘露醇+速尿20mg效果理想,值得提倡.

    作者:易勇;丁常云;唐文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残鼻局部翻转皮瓣修复鼻翼缺损

    目的 介绍残鼻局部翻转皮瓣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以缺损处边缘正常皮肤皮下组织为蒂,翻转皮瓣至缺损处重建鼻翼,植皮覆盖创面.修复缺损面积3cm×3cm~4cm×5cm.结果 2004年10月至2006年3月期间,以残鼻局部翻转皮瓣修复鼻翼缺损7例,皮瓣及移植皮片全部成活,修复后的外鼻外形满意,基本满足面部整体形态和患者的要求.结论 残鼻局部翻转皮瓣是大面积鼻翼缺损修复的手术方法之一,其操作简单、效果理想.

    作者:李晶晶;岑瑛;金培生;李虹;王耀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56例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应用经验,并对心肌保护,空气栓塞的防治进行探讨.方法 心肺转流后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升主动脉,不灌注冷停液,心脏表面不降温,在鼻咽温31~35℃,心率40~60次/min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结果 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无空气栓塞、低心排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能简化操作步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心肌缺血、低氧及再灌注损伤,手术效果安全、可靠,适合于大多数心脏手术患者.

    作者:郭向东;洪澜;孙小康;刁明强;赵长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心律平联合ACEI或ARB对高血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律平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对伴有左室肥厚的高血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QT离散度(QT interval disperson,QTd)的影响.方法 检测 60 例伴有左室肥厚的高血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心律平和 ACEI或 ARB前后的QTd,并与6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 病例组用药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QTd有明显延长(P<0.05).用药1个月后,病例组 QTd较用药前略有缩短,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3个月后, QTd较用药前仍有缩短与用药1个月时相似(P>0.05);用药6个月后,QTd较用药前有较明显缩短(P<0.05).结论 心律平联合ACEI或ARB应用于高血压伴左室肥厚及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时QTd无延长,是安全的用药方案.

    作者:李英;蔡力;姜荣建;唐英蓉;舒燕;程标;孔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碳酸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碳酸利多卡因与盐酸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自愿终止妊娠、无手术禁忌证的正常早孕妇女2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碳酸利多卡因组)130例,对照组(盐酸利多卡因组)130例,分别在宫颈4、8点钟位置距宫颈口外缘0.5cm处各注射1.73%碳酸利多卡因2.5ml(观察组)或2%盐酸利多卡因2.5ml(对照组),观察两组受术者术中、术后的反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扩宫效果、镇痛效果、人流综合征发生例数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碳酸利多卡因在宫颈局部麻醉中优于盐酸利多卡因,能更好地减少受术者的痛苦,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并且安全、简便、经济,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何志章;杜玉秀;杨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