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泽芳;刘晓燕
目的 了解分别用经胸二维超声(TTE)、经食管多平面二维超声(TEE)、经胸实时三维超声(RT3D-TTE)和经食管重建三维超声(3DR-TEE)测量房间隔缺损(ASD)直径大值与封堵伞直径间的相关性,探索能准确测量ASD的方法,以指导临床介入治疗术前选择合适的封堵伞型号.方法 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30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分别用上述不同超声方法测量患者ASD大径,其测值与封堵伞直径进行统计学检验及相关性分析,同时分别做直线回归方程.结果 TTE ASD测值9~32mm,平均(20.85±5.02)mm;RT3D-TTE ASD测值14~39mm,平均(24.89±6.76)mm;TEE ASD测值14~32mm,平均(22.64±4.89)mm;3DR-TEE ASD测值11~35mm,平均(21.35±5.46)mm;封堵伞直径20~38mm,平均(28.33±4.64)mm.相关分析发现TEE测值和封堵伞直径相关性强(r=0.82,P=0.000),有直线回归关系:封堵伞直径=0.771×TEE直径+10.975(P<0.05).结论 运用上述4种超声方法测量ASD大径,TEE较准确,是目前ASD封堵术前准确测量ASD大小、术中选择封堵器型号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黄明远;饶莉;彭瑛;陈琳;吴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56例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应用经验,并对心肌保护,空气栓塞的防治进行探讨.方法 心肺转流后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升主动脉,不灌注冷停液,心脏表面不降温,在鼻咽温31~35℃,心率40~60次/min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结果 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无空气栓塞、低心排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能简化操作步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心肌缺血、低氧及再灌注损伤,手术效果安全、可靠,适合于大多数心脏手术患者.
作者:郭向东;洪澜;孙小康;刁明强;赵长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百多邦与紫草油治疗新生儿红斑合并脓疱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新生儿红斑合并脓疱疮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均予先锋霉素V抗感染,相同的消毒隔离措施及常规皮肤护理,治疗组予紫草油及百多邦涂抹,对照组单用百多邦涂抹,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症状缓解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百多邦与紫草油治疗新生儿红斑合并脓疱疮的疗效确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郭江;李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MRI对急性蛛网膜下隙出血(SAH)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临床证实为SAH者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RI表现为T1WI像脑池内脑脊液信号增高25例,脑沟脑池信号不对称17例,脑沟模糊、消失、变窄5例,T2WI像无明显诊断价值,FLAIR具有明确诊断价值,可以直接显示出血灶.结论 MRI对SAH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仔细观察T1WI像,配合FLAIR检查,可以提高SAH的发现率、避免漏诊.
作者:谢明辉;唐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于1863年由Marey提出[1],是指由于急剧升高的腹内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引起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作者:胡建华;万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心律平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对伴有左室肥厚的高血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QT离散度(QT interval disperson,QTd)的影响.方法 检测 60 例伴有左室肥厚的高血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心律平和 ACEI或 ARB前后的QTd,并与6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 病例组用药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QTd有明显延长(P<0.05).用药1个月后,病例组 QTd较用药前略有缩短,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3个月后, QTd较用药前仍有缩短与用药1个月时相似(P>0.05);用药6个月后,QTd较用药前有较明显缩短(P<0.05).结论 心律平联合ACEI或ARB应用于高血压伴左室肥厚及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时QTd无延长,是安全的用药方案.
作者:李英;蔡力;姜荣建;唐英蓉;舒燕;程标;孔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对预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降低和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方法 采用DiaMed IgG卡对17200例预输血患者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不规则抗体阴性的标本用盐水交叉配血,而不规则抗体阳性的标本用DiaMed IgG卡进行交叉配血.结果 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59例,阳性率0.34%,59例抗体阳性的标本均用DiaMed IgG卡进行交叉配血,患者均输注了无相应抗原的红细胞.结论 不规则抗体的筛查,能降低和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作者:谭斌;秦莉;王立新;黄春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患者,男,52岁,61kg.诊断为膀胱结石,拟在局麻下行膀胱镜经尿道膀胱取石,手术时感疼痛难忍,取石无法进行,BP 160/90mmHg,P 100次/min,R 22次/min.
作者:林开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使用乐脉颗粒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wimers disease,AD)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方法 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服用乐脉颗粒加用脑复康.脑复新、能量合剂;对照组31例,单纯用脑复康、脑复新、能量合剂进行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各项指标和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组加用乐脉颗粒治疗后,脑电图,智能状态,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能力均比对照组有所改善,说明乐脉颗粒对AD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刘光;叶江琳;郭瑞冰;陈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FS)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85例FS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首发年龄、体温、持续时间、24h内惊厥次数、家族史、围产期情况.结果 复发37例(44%),复发的相关因素有首发年龄<2岁,初发体温<39℃,首发24h内惊厥≥2次,持续时间>10min,有热惊厥和癫痫家庭史及首发为复杂型者易于复发.结论 首发FS年龄越小,体温越低,惊厥持续时间越长、首发24h反复发作>2次、首发为复杂型、有热惊及癫痫家族史者日后越易复发.
作者:田泽芳;刘晓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胸腹联合伤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1980年至2006年收治41例胸腹联合伤的临床资料,钝挫伤5例,锐器伤29例,枪弹及火器伤7例,其中手术证实右侧隔肌损伤12例,左侧隔肌损伤 24例,心包膈区损伤 5例,41例合并胸腹部脏器损伤,术前确诊 20例,经胸手术治疗24例,其中右侧胸7例,经腹手术7例,胸腹联合切口6例,经腹、胸两切口4例.结果 全组死亡3例.结论 胸腹联合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损伤,伤情复杂.诊断应根据受伤机制和出血量判断,特别警惕隔肌损伤,治疗原则为先处理胸部损伤,后处理腹内脏器损伤.
作者:陈有东;胡明;何零;谢德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52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发病7 h内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清除血肿.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效果满意,完全清除血肿45例,大部分清除血肿7例,再出血6例,存活47例,死亡5例.结论 超早期手术清除血肿,有利于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小骨窗开颅,手术时间短,减压迅速,创伤小,失血少,在直视下操作,血肿清除彻底,止血可靠,脑组织损伤小,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低,病死率低,术后恢复快,手术效果满意.
作者:王斌;游潮;张跃康;贺民;李进;邬正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习惯服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所有住院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健康教育,而对照组则行单纯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健康教育计划,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健康宣教和督促.结果 经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生活习惯有明显改善,服药依从性增强,血压控制率也得以提高.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服药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88.9%和66.7%(P<0.005);出院后3个月回访服药依从性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3.3%和48.1%(P<0.01).出院后3个月回访血压控制率分别为83.3%和51.9%(P<0.005).结论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可以改变高血压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养成有益的健康生活方式,提高服药依从性和疾病的控制率.
作者:何清;宋毅;蔡晓蓉;李剑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评价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的可行性.方法 对486例50岁以上的住院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患者按照动脉穿刺途径随机分成桡动脉组(n=243)和股动脉组(n=243),观察两组间动脉穿刺成功率,动脉穿刺时间,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手术过程中相关导管费用和外周血管并发症.结果 经桡动脉穿刺成功232例,经股动脉穿刺成功234例,两组动脉穿刺成功率、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造影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穿刺时间,桡动脉组明显多于股动脉组(P<0.05),手术过程中相关导管费用及外周血管并发症,桡动脉组明显少于股动脉组(P<0.05).结论 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安全、可行、有效,相关耗材费用相对较低,外周血管并发症少.
作者:王平;王国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联合高压氧治疗毒鼠强中毒的疗效.方法 总结我院2002年6月至2005年10月收治的31例毒鼠强中毒的患者,1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2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液净化,并在恢复期进行高压氧治疗.结果 联合治疗组20例存活,1例死亡,2例留有精神症状;常规治疗组6例存活,其中有2例留有明显的精神症状,4例死亡.结论 血液净化联合高压氧治疗毒鼠强中毒疗效满意.
作者:贾超;郭建英;朱伦刚;邹晋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心脏粘液瘤围手术期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97年6月至2006年6月我院收治的116例心脏粘液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粘液瘤摘除术,同期行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2例,二尖瓣成形术3例,三尖瓣成形术7例,腹主动脉取栓术1例.结果 本组围手术期死亡5例,其中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低心排综合征1例,左心衰竭1例,恶性心律失常1例,病死率4.31%(5/116).结论 心脏粘液瘤一经确诊应尽快手术,术前加强护理、术后密切监护以及及时实施手术治疗是降低心脏粘液瘤围手术期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朱鹏;萧锡俊;张尔永;董力;杨建;袁宏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手术治疗疗效及围术期处理.方法 本组27例均系用手术切除胸腺、前纵隔脂肪组织,术晨及术后均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 2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有效率96.3%,2例出现肌无力危象.结论 重症肌无力患者通过胸腺切除及术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替代传统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能有效治疗重症肌无力并减少术后重症肌无力危象及胆碱能危象的发生.
作者:张志国;芮军;杨世英;黎新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的治疗策略,以提高手术安全性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方法 分析总结手术治疗56例先心病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手术期的综合治疗对其疗效的影响.结果 56例住院手术治疗,死亡3例,53例治愈,病死率约5.3%.结论 积极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疗效的关键.
作者:贾维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无创性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疗效和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利用BiPAP呼吸机经面罩机械通气治疗42例呼吸衰竭患者,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结果和临床症状变化.并与同期病情相同的42例常规综合治疗后作比较.结果 经面罩机械通气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aO2、pH增加、PaCO2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常规综合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综合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面罩机械通气治疗可明显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只要熟练掌握其护理操作,就能有效纠正呼吸衰竭,是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手段.
作者:赖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碳酸利多卡因与盐酸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自愿终止妊娠、无手术禁忌证的正常早孕妇女2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碳酸利多卡因组)130例,对照组(盐酸利多卡因组)130例,分别在宫颈4、8点钟位置距宫颈口外缘0.5cm处各注射1.73%碳酸利多卡因2.5ml(观察组)或2%盐酸利多卡因2.5ml(对照组),观察两组受术者术中、术后的反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扩宫效果、镇痛效果、人流综合征发生例数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碳酸利多卡因在宫颈局部麻醉中优于盐酸利多卡因,能更好地减少受术者的痛苦,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并且安全、简便、经济,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何志章;杜玉秀;杨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