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泛硬膜外异常阻滞1例

林开文

关键词:膀胱结石, 取石, 经尿道, 膀胱镜, 诊断, 疼痛, 手术, 患者
摘要:患者,男,52岁,61kg.诊断为膀胱结石,拟在局麻下行膀胱镜经尿道膀胱取石,手术时感疼痛难忍,取石无法进行,BP 160/90mmHg,P 100次/min,R 22次/min.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置管灌洗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治疗中的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置管灌洗引流(LPLD)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临床价值与技术特点.方法 用LPLD的方法早期治疗10例SAP患者,对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LPLD手术时间(71.5±24.5)min,术后灌洗引流时间(12±8)d,术后住院时间(37±15)d.LPLD同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例,1例术后4d死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余9例治愈出院.结论 LPLD是SAP早期治疗中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它用微创的方法达到开腹手术全面探查、充分灌洗引流治疗SAP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江涛;胡先典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

    目的 对预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降低和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方法 采用DiaMed IgG卡对17200例预输血患者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不规则抗体阴性的标本用盐水交叉配血,而不规则抗体阳性的标本用DiaMed IgG卡进行交叉配血.结果 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59例,阳性率0.34%,59例抗体阳性的标本均用DiaMed IgG卡进行交叉配血,患者均输注了无相应抗原的红细胞.结论 不规则抗体的筛查,能降低和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作者:谭斌;秦莉;王立新;黄春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的治疗策略,以提高手术安全性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方法 分析总结手术治疗56例先心病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手术期的综合治疗对其疗效的影响.结果 56例住院手术治疗,死亡3例,53例治愈,病死率约5.3%.结论 积极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疗效的关键.

    作者:贾维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压氧预防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对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将52例急性CO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其他治疗方式一致的条件下,A组采用普通氧治疗,B组采用高压氧治疗,随访观察迟发性脑病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性别年龄和中毒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情况下,A组普通氧治疗为20.00%,B组高压氧治疗迟发性脑病发生率为15.38%,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观察结果显示高压氧治疗CO中毒在对迟发性脑病的预防上并不优于普通氧治疗.

    作者:邓强;吴万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的研制及其相关性能检测

    目的 研制性能优良的人工骨材料并评价其相关性能.方法 将脱钙骨、聚乳酸、氯化钠按比例复合,利用模压增强法制备重组人工骨(BPCB)材料,检测其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等性能参数,并与有机溶剂注模颗粒沥滤法制备的材料进行比较.结果 研制的BPCB材料孔隙率为55.20%、孔径为227.33μm、压缩强度为5.52MPa、弯曲强度为19.61MPa.与有机溶剂注模颗粒沥滤法相比,模压增强法制备的材料强度更高.结论 BPCB材料的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等性能均符合骨替代材料的要求.

    作者:刘金标;廉维;权毅;潘显明;周劲松;廖冬发;邓少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研究新进展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于1863年由Marey提出[1],是指由于急剧升高的腹内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引起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作者:胡建华;万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构建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目的 通过考核指标及考核体系的建立;实现医疗机构的绩效评价,并可以作为绩效分配的依据.方法 采用资料收集方法、成熟的平衡计分卡法、德尔非法等原理建立与医院战略相关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结果 构建了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了与医院平衡计分卡相关的科室平衡计分卡和岗位平衡计分卡.结论 为国内医院绩效考核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模式.

    作者:郭洪梁;张岚;李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乐脉颗粒治疗阿尔茨海默病63例临床观察

    目的 使用乐脉颗粒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wimers disease,AD)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方法 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服用乐脉颗粒加用脑复康.脑复新、能量合剂;对照组31例,单纯用脑复康、脑复新、能量合剂进行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各项指标和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组加用乐脉颗粒治疗后,脑电图,智能状态,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能力均比对照组有所改善,说明乐脉颗粒对AD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刘光;叶江琳;郭瑞冰;陈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再次LASIK治疗屈光回退和欠矫临床观察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问世以来,已成为屈光手术重要的手术方法之一,其优点在于用准分子激光在角膜基质内切削,保持了前部角膜基质的正常解剖结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预测性,及有效性.

    作者:马惠杰;杨静;廖凯;张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颅内高压的临床比较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颅内高压的效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所有患者随机分成3组,第1组(27例)给予20%甘露醇0.5g/kg体重,第2组(25例)给予1.0g/kg体重,第3组(26例)给予0.5g/kg体重+速尿20mg降颅内压处理,所有患者给予颅内压监护,记录使用甘露醇前、后的颅内压变化数据.结果 第3组在有效率、药效持续时间优于其它两组,而颅内压反跳率低于其它两组.第2组与第1组比较,药效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比较降压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甘露醇治疗颅内高压是有效的,0.5g/kg体重的甘露醇+速尿20mg效果理想,值得提倡.

    作者:易勇;丁常云;唐文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目的 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52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发病7 h内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清除血肿.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效果满意,完全清除血肿45例,大部分清除血肿7例,再出血6例,存活47例,死亡5例.结论 超早期手术清除血肿,有利于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小骨窗开颅,手术时间短,减压迅速,创伤小,失血少,在直视下操作,血肿清除彻底,止血可靠,脑组织损伤小,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低,病死率低,术后恢复快,手术效果满意.

    作者:王斌;游潮;张跃康;贺民;李进;邬正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螺旋CT对肺孤立性结节定性诊断的评价

    目的 进一步评价螺旋CT在肺孤立性结节(SPN)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肺肿瘤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54例SPN患者行CT检查,男28例,女26例,年龄25~84岁.常规扫描后进行薄层扫描,薄层平扫和增强扫描的层厚为3mm,螺距1.0.分析CT平扫和增强的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肺癌和炎性假瘤增强后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斑片状强化,结核球无强化或边缘强化.依据平扫征象诊断恶性SPN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53%.以净强化值>20HU为界值,依据增强表现诊断恶性SPN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6%、57%.结论 依据CT平扫特征及增强表现,结合病史可以对SPN的良恶性做出基本准确的诊断.

    作者:王利伟;王自正;顾建平;冯敏;张林;周星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缺血性肠病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总结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5年外科及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肠病36例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36例,全部伴有其它疾病,其中伴发高血压、冠心病22例,心瓣膜病6例,同时伴心房颤动8例、脑梗死2例、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2例;肝硬化3例,合并腹腔感染性疾病2例;结肠癌 1例;SLE 2例.本组病例临床症状均以腹痛为主,36例于病后48h内行腹部B超检查,24例于住院后48h内行结肠镜检查,均提示有不同程度的肠粘膜缺血性病变.内科综合治疗20例,17例有效,1例死亡,2例无效转外科手术.外科手术共18例,14例有效,术后并发肠瘘、严重感染等死亡4例.结论 ①缺血性肠病绝大多数患者临床伴有其它基础疾病;②早期腹部B超及结肠镜检查对缺血性肠病诊断均有较高的实用价值;③通过扩血管等内科综合治疗同时积极治疗伴发疾病大多数缺血性肠病可得到缓解.

    作者:冯琦;章静;张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碳酸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碳酸利多卡因与盐酸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自愿终止妊娠、无手术禁忌证的正常早孕妇女2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碳酸利多卡因组)130例,对照组(盐酸利多卡因组)130例,分别在宫颈4、8点钟位置距宫颈口外缘0.5cm处各注射1.73%碳酸利多卡因2.5ml(观察组)或2%盐酸利多卡因2.5ml(对照组),观察两组受术者术中、术后的反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扩宫效果、镇痛效果、人流综合征发生例数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碳酸利多卡因在宫颈局部麻醉中优于盐酸利多卡因,能更好地减少受术者的痛苦,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并且安全、简便、经济,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何志章;杜玉秀;杨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螺旋CT及CR腹部平片在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螺旋CT扫描和CR腹部平片在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比观察75例急腹症CR腹部平片和腹部螺旋CT扫描结果,并对两种方法检查结果作统计学处理(χ2检验).结果 75例中CR腹部平片检出结果有32例和后诊断相符,43例不符或不能明确诊断,诊断准确性为42.7%.螺旋CT检出70例,有5例不符或不能明确诊断,准确率为93.3%.经统计学处理:χ2=44.24,P<0.005;可见两种检查方法有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某些急腹症的诊断中CR诊断率也相对较高.结论 急腹症的检查中,螺旋CT是一种比CR腹部平片敏感、对病因诊断更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而在某些急腹症的诊断中,CR诊断率也相对较高,并有快捷,射线量少,费用相对较低等特点,所以在这些急腹症的检查中仍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张宗建;阳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治进展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主要感染性并发症.在住院的肝硬化腹水患者中,发生率为8%~30%[1].它是在没有全身或腹腔内局部感染源的情况下发生的腹水细菌感染.

    作者:史映红;冯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MAC行结肠镜检查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电子结肠镜检查治疗中应用异丙酚、芬太尼进行监测麻醉(MAC)时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40例结肠镜检查患者分两组:MAC组(n=140)静脉注射异丙酚、芬太尼后进行结肠镜检查,对照组(n=100)按常规进行结肠镜检查.比较:①MAC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②MAC组患者镇静状态(RAMSAY法)、苏醒后的记忆和感受.结果 ①MAC组躁动的发生率为2.1%,而对照组为57%(P<0.001);MAC组患者检查中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平稳,而对照组中BP、HR都有不同程度升高;②MAC组患者10%达到2级镇静状态,70%达到3级镇静状态20%达到4级镇静状态,清醒时间为(3.9±2.5)min,全部MAC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结肠镜检查过程无记忆及不良感受.结论 异丙酚、芬太尼应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安全、有效.

    作者:刘娜;高雪庆;韩松;王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社会支持与截瘫患者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与截瘫患者心理健康的关系,寻求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调查18例截瘫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分析截瘫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其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结果 截瘫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其SCL-90总分呈负相关,与患者的心理健康呈正相关.结论 截瘫患者的社会支持与截瘫患者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护理过程中重视社会支持可以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截瘫患者的心理健康.

    作者:张继翠;黄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胸腹联合伤41例诊治体会

    目的 总结胸腹联合伤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1980年至2006年收治41例胸腹联合伤的临床资料,钝挫伤5例,锐器伤29例,枪弹及火器伤7例,其中手术证实右侧隔肌损伤12例,左侧隔肌损伤 24例,心包膈区损伤 5例,41例合并胸腹部脏器损伤,术前确诊 20例,经胸手术治疗24例,其中右侧胸7例,经腹手术7例,胸腹联合切口6例,经腹、胸两切口4例.结果 全组死亡3例.结论 胸腹联合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损伤,伤情复杂.诊断应根据受伤机制和出血量判断,特别警惕隔肌损伤,治疗原则为先处理胸部损伤,后处理腹内脏器损伤.

    作者:陈有东;胡明;何零;谢德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加巴喷丁单药治疗癫痫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单药治疗癫痫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门诊癫痫患者50例,正规服用加巴喷丁胶囊,以服药前后12周进行比较,记录发作的月平均次数,制定有效性标准.结果 加巴喷丁单药治疗癫痫总有效率达60%,MRI异常者有效率高于正常者,MRS异常者有效率低于MRI异常者,部分性发作有效率高于全面性发作.结论 加巴喷丁单药治疗癫痫有效,不良反应少,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伍雪英;龚玉来;周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