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蒙脱石治疗急性腹泻43例疗效分析及费用评价

曹彬

关键词:急性腹泻, 双八面蒙脱石
摘要:目的 探讨双八面蒙脱石治疗急性腹泻的疗效并评价其费用.方法 以2006年2~6月间,在我校门诊部就诊的急性腹泻住校学生7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3例,给予蒙脱石治疗:对照组36例,给予诺氟沙星胶囊+藿香正气口服液治疗.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试验组止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止泻时间短于对照组,经χ2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八面蒙脱石治疗急性腹泻是一种止泻快,疗效满意,费用较低的治疗方法.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构建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目的 通过考核指标及考核体系的建立;实现医疗机构的绩效评价,并可以作为绩效分配的依据.方法 采用资料收集方法、成熟的平衡计分卡法、德尔非法等原理建立与医院战略相关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结果 构建了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了与医院平衡计分卡相关的科室平衡计分卡和岗位平衡计分卡.结论 为国内医院绩效考核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模式.

    作者:郭洪梁;张岚;李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托吡酯对新诊断成年男性癫痫患者性激素和催乳素的影响

    目的 研究托吡酯(TPM)对新诊断成年男性癫痫患者性激素和催乳素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对28例新诊断癫痫患者,于用药前和用药后6个月观察雌二醇(E2)、孕激素(P)、总睾酮(T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催乳素(PRL)的改变,以探讨 TPM对上述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 与用药前相比,用药后6个月患者的PRL值明显下降、LH值明显升高(P<0.05),其它激素无明显变化.结论 TPM对癫痫患者的 LH和 PRL有一定影响,可能与其抗癫痫作用机制有关.

    作者:许飞;喻良;刘洁;罗永杰;孙红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皮肤结核4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提高对皮肤结核病诊断的警惕和认识能力.方法 回顾性调查了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皮肤结核病46例.记录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及手术所见.结果 皮肤结核患者大多无结核病中毒症状,起病隐袭,17.4%的患者有结核病既往史,47.8%的患者合并其它部位结核,如淋巴结结核,骨、关节结核,附睾结核及腔口结核等.部分患者无结核病史及伴发结核病更易导致误诊误治.结论 瘰疬性皮肤结核是器官结核病例伴发的较常见的皮肤结核病,临床医师应重视对皮肤结节患者进行肺内、外结核病的检查.结核杆菌检查及PPD试验可与病理组织学检查一起协助诊断.

    作者:王雅凡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无创面罩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无创性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疗效和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利用BiPAP呼吸机经面罩机械通气治疗42例呼吸衰竭患者,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结果和临床症状变化.并与同期病情相同的42例常规综合治疗后作比较.结果 经面罩机械通气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aO2、pH增加、PaCO2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常规综合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综合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面罩机械通气治疗可明显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只要熟练掌握其护理操作,就能有效纠正呼吸衰竭,是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手段.

    作者:赖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我院2001~2005年间手术前、输血前及介入治疗前患者梅毒感染状况的调查

    目的 了解我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5年间临床患者手术前、输血前及介入治疗前梅毒感染状况.方法 首先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法)对患者进行梅毒初筛,阳性者再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法)判断其是否为现症感染.结果 我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各年间患者TP-ELISA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48%、0.52%、0.65%、0.77%、0.82%;TP-ELISA法检测阳性的血清再用TRUST法检测,各年阳性率(发病率)分别为0.0849%、0.0969%、0.1355%、0.1503%、0.1902%.结论 TP-ELISA法是梅毒筛查的一种良好方法,同时用TRUST法对其进行补充,判断是否为现症感染,对控制医院感染率,降低医疗风险,防范医患纠纷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崔华;郑宽君;汪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细胞因子在肺纤维化中的信号转导通路

    肺纤维化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异质性疾病,主要病理特点是早期的弥漫性肺泡炎和后期大量成纤维细胞病理性增生及基质胶原进行性积聚并取代正常的肺组织结构.

    作者:凌伟;谢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不同超声方法测量房间隔缺损的准确性分析

    目的 了解分别用经胸二维超声(TTE)、经食管多平面二维超声(TEE)、经胸实时三维超声(RT3D-TTE)和经食管重建三维超声(3DR-TEE)测量房间隔缺损(ASD)直径大值与封堵伞直径间的相关性,探索能准确测量ASD的方法,以指导临床介入治疗术前选择合适的封堵伞型号.方法 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30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分别用上述不同超声方法测量患者ASD大径,其测值与封堵伞直径进行统计学检验及相关性分析,同时分别做直线回归方程.结果 TTE ASD测值9~32mm,平均(20.85±5.02)mm;RT3D-TTE ASD测值14~39mm,平均(24.89±6.76)mm;TEE ASD测值14~32mm,平均(22.64±4.89)mm;3DR-TEE ASD测值11~35mm,平均(21.35±5.46)mm;封堵伞直径20~38mm,平均(28.33±4.64)mm.相关分析发现TEE测值和封堵伞直径相关性强(r=0.82,P=0.000),有直线回归关系:封堵伞直径=0.771×TEE直径+10.975(P<0.05).结论 运用上述4种超声方法测量ASD大径,TEE较准确,是目前ASD封堵术前准确测量ASD大小、术中选择封堵器型号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黄明远;饶莉;彭瑛;陈琳;吴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巨块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新辅助化疗在巨块型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17例巨块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总有效率82.35%,化疗后手术率100%.结论 对巨块型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可以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的临床分期,为手术治疗创造机会.

    作者:张英;张瑞;朱虹;於明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社会支持与截瘫患者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与截瘫患者心理健康的关系,寻求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调查18例截瘫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分析截瘫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其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结果 截瘫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其SCL-90总分呈负相关,与患者的心理健康呈正相关.结论 截瘫患者的社会支持与截瘫患者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护理过程中重视社会支持可以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截瘫患者的心理健康.

    作者:张继翠;黄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新型点接触锁定加压接骨板的研制——两种有限接触接骨板生物力学对照研究

    目的 研制一种新型点接触锁定加压接骨板(PC-LCP),对其固定新鲜山羊胫骨表面形态特征及生物力学特性进行评价.方法 应用压力敏感膜,比较新型点接触锁定加压钢板(PC-LCP)与有限接触加压接骨板(LC-DCP)固定新鲜山羊胫骨时接触面积、压力及应力变化.同时使用山羊新鲜配对胫骨15对,做成横断的骨折模型,分别用PC-LCP及LC-DCP加压固定,在多功能力学试验机上进行四点弯曲实验、扭转实验及垂直压缩试验.结果 PC-LCP与LC-DCP固定新鲜山羊胫骨时接触面积、压力及应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LCP固定骨折抗扭刚度略小于LC-DCP,抗弯刚度、垂直压缩刚度均略大于LC-DCP,但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LCP明显减少了与骨面的接触面积,同时固定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达到临床需求.

    作者:邢叔星;赵玉峰;段卡拉;刘东北;王子明;蒲渝;刘育杰;陈卫军;王爱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再次LASIK治疗屈光回退和欠矫临床观察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问世以来,已成为屈光手术重要的手术方法之一,其优点在于用准分子激光在角膜基质内切削,保持了前部角膜基质的正常解剖结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预测性,及有效性.

    作者:马惠杰;杨静;廖凯;张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比较

    目的 比较异丙酚全麻复合硬膜外和单纯异丙酚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BP、HR、SpO2、苏醒时间等的影响.方法 40例行LC患者随机分成异丙酚全麻组(A组,20例)和异丙酚全麻复合硬膜外组(B组,20例).术中连续监测HR、BP和SpO2,术毕,监测苏醒时间,观察苏醒期患者躁动等情况.结果 ①气腹时A组HR和BP均明显增加(P<0.05);B组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②A组苏醒时间均较B组延长.结论 异丙酚全麻复合硬膜外用于LC时机体应激反应轻,苏醒时间快,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袁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儿高热惊厥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FS)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85例FS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首发年龄、体温、持续时间、24h内惊厥次数、家族史、围产期情况.结果 复发37例(44%),复发的相关因素有首发年龄<2岁,初发体温<39℃,首发24h内惊厥≥2次,持续时间>10min,有热惊厥和癫痫家庭史及首发为复杂型者易于复发.结论 首发FS年龄越小,体温越低,惊厥持续时间越长、首发24h反复发作>2次、首发为复杂型、有热惊及癫痫家族史者日后越易复发.

    作者:田泽芳;刘晓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重症肌无力27例的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手术治疗疗效及围术期处理.方法 本组27例均系用手术切除胸腺、前纵隔脂肪组织,术晨及术后均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 2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有效率96.3%,2例出现肌无力危象.结论 重症肌无力患者通过胸腺切除及术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替代传统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能有效治疗重症肌无力并减少术后重症肌无力危象及胆碱能危象的发生.

    作者:张志国;芮军;杨世英;黎新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蒙脱石治疗急性腹泻43例疗效分析及费用评价

    目的 探讨双八面蒙脱石治疗急性腹泻的疗效并评价其费用.方法 以2006年2~6月间,在我校门诊部就诊的急性腹泻住校学生7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3例,给予蒙脱石治疗:对照组36例,给予诺氟沙星胶囊+藿香正气口服液治疗.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试验组止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止泻时间短于对照组,经χ2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八面蒙脱石治疗急性腹泻是一种止泻快,疗效满意,费用较低的治疗方法.

    作者:曹彬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百多邦与紫草油治疗新生儿红斑合并脓疱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百多邦与紫草油治疗新生儿红斑合并脓疱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新生儿红斑合并脓疱疮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均予先锋霉素V抗感染,相同的消毒隔离措施及常规皮肤护理,治疗组予紫草油及百多邦涂抹,对照组单用百多邦涂抹,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症状缓解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百多邦与紫草油治疗新生儿红斑合并脓疱疮的疗效确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郭江;李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颅内高压的临床比较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颅内高压的效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所有患者随机分成3组,第1组(27例)给予20%甘露醇0.5g/kg体重,第2组(25例)给予1.0g/kg体重,第3组(26例)给予0.5g/kg体重+速尿20mg降颅内压处理,所有患者给予颅内压监护,记录使用甘露醇前、后的颅内压变化数据.结果 第3组在有效率、药效持续时间优于其它两组,而颅内压反跳率低于其它两组.第2组与第1组比较,药效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比较降压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甘露醇治疗颅内高压是有效的,0.5g/kg体重的甘露醇+速尿20mg效果理想,值得提倡.

    作者:易勇;丁常云;唐文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研究新进展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于1863年由Marey提出[1],是指由于急剧升高的腹内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引起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作者:胡建华;万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血塞通注射液对血液粘稠度和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血液粘稠度和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112例矽肺患者的血液粘稠度心绞痛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7.5%和 64.3%),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时间定量有效率亦优于对照组(98.2%和78.6%),治疗组心率变异性测定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是治疗血液粘稠度心绞痛的一种安全高效的纯中药制剂.

    作者:田立岩;彭焕莲;杨春霞;崔风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螺旋CT及CR腹部平片在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螺旋CT扫描和CR腹部平片在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比观察75例急腹症CR腹部平片和腹部螺旋CT扫描结果,并对两种方法检查结果作统计学处理(χ2检验).结果 75例中CR腹部平片检出结果有32例和后诊断相符,43例不符或不能明确诊断,诊断准确性为42.7%.螺旋CT检出70例,有5例不符或不能明确诊断,准确率为93.3%.经统计学处理:χ2=44.24,P<0.005;可见两种检查方法有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某些急腹症的诊断中CR诊断率也相对较高.结论 急腹症的检查中,螺旋CT是一种比CR腹部平片敏感、对病因诊断更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而在某些急腹症的诊断中,CR诊断率也相对较高,并有快捷,射线量少,费用相对较低等特点,所以在这些急腹症的检查中仍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张宗建;阳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