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天君;邓慧琳;杜元平;帅世全
目的探讨两种方法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重危型患者的疗效.方法 43例发热期重危型患者随机分为新法组与旧法组.新法组22例,发热期给予病毒唑、赛庚啶及山莨菪碱以抗病毒、抗过敏及改善微循环;低血压休克期给予晶胶结合扩容,改善微循环和纳洛酮等治疗;少尿期联用心得安和酚妥拉明,或单用维拉帕米治疗.旧法组21例,发热期静脉滴注单纯液体及口服维生素;低血压休克期给予快速晶体液扩容等治疗;少尿期消极等待肾功能自然恢复,或给予利尿剂.结果新法组与旧法组相比,在发热期治疗后热程平均少1.40 d、P<0.005;在低血压休克期抗休克治疗后2 h及4 h休克纠正率分别升高31.39%及34.85%(P<0.025),难治性休克发生率降低29.22%、P<0.05;在少尿期少尿持续时间平均少3.76 d、P<0.001,SP≥180和/或DP≥110mmHg分别为3例和10例、P<0.005;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数平均少2.61 d、P<0.001,病死率下降34.20%、P<0.025.结论新法组疗效明显优于旧法组.
作者:邓天君;邓慧琳;杜元平;帅世全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我院1996~2003年收治了5例直肠癌患者,均做了直肠癌根治术,手术顺利.现将术前术后处理总结如下.
作者:刘艳琼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笔是临床医护人员频繁使用的工作用具,其洁净与否关系到医护人员和病人的身体健康,目前对笔的消毒要求未引起医护人员足够重视,为此,笔者对临床使用的笔污染情况进行了细菌学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建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小剂量反应停对老年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效果.方法征得患者本人同意,应用反应停100mg,每晚顿服,连服3晚,观察无不良反应,加量至200mg,共服8周为1疗程,药物系常州制药厂生产,25mg/片.治疗前检查无心、肝、肺等器质性病变,治疗前后作血常规,骨髓涂片,尿本周氏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β2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肝肾功、血钙,心电图等检查,比较治疗前后上述相关指标变化,结合临床,生活质量有无改善,将疗效分为显效、进步、无效.结果全部患者均获一定疗效,其中显效4例,进步2例,未出现神经、血管及骨髓受抑等严重不良反应,6例均有轻至中度便秘,4例伴疲累感,对症处理后缓解,未影响治疗用药,临床及生活质量相应改善.结论本组观察结果,显示小剂量反应停(200mg/d),对老年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系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强;周棠馨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甲硝唑冲洗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5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0.2%甲硝唑溶液冲洗,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冲洗,然后均注入庆大霉素.结果 实验组47例中,痊愈32例(68.1%),好转11例(23.4%),无效4例(8.5%),有效率91.5%;对照组48例中,痊愈20例(41.7%),好转15例(31.3%),无效13例(27.1%),有效率72.9%.两组χ2=5.57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硝唑冲洗上颌窦腔是治疗慢性上颌窦炎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赵菊梅;刘涛;梁传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比较初学者在进行腰段连续硬膜外阻滞的操作中,用不同的进针方向穿刺,探索减少误破硬膜的方法.方法将初学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人,初学前3个月,A、B两组分别用垂直、斜向方向操作,各750例;后3个月互换方式操作,各750例.分别统计不同操作方法误破硬膜的例数,结果用χ2检验.结果误破硬膜总计9例,A组4例、B组5例(P>0.05),而垂直、斜向进针分别为8例、1例(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腰段连续硬膜外阻滞斜向进针有利于减少误破硬膜的机率.
作者:姚文建;黄建新;兰志勋;周木香;许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与糖尿病足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48例,其中合并糖尿病足病患者27例,无足病患者21例,所有患者进行血糖、血清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血常规等测定,测量血压、身高、体重,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确定是否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结果糖尿病足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较无足病的糖尿病患者明显增高.结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足病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对糖尿病足病的防治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军;徐玲;徐勇;李春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诊断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价值.方法 60例诊断明确的胸腔积液,良性胸腔积液29例,恶性胸腔积液31例,应用ELISA法测定VEGF值.结果恶性胸腔积液中的VEGF水平752±221 pg/ml.显著高于良性胸腔积液中的VEGF水平56.3±22.8pg/ml(P<0.01).结论 VEGF可为临床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提供有效的参考指标.
作者:李小惠;漆自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为探讨血清胱抑素在肝硬化患者肾功损害的应用价值.方法 18例健康对照及58例肝硬化患者(Child-Pugh积分分组:A级12例,B级18例,C级28例),同时标本采样检测Ccr;留取24h尿液标本,同时采静脉血3ml,分别检测血肌酐尿肌酐,并换算内生肌酐清除率,换算公式:Ccr=[尿肌酐浓度(μmol/L)×尿流量(ml/min)×1.73(m2)]/[血肌酐(μmol/L)×体表面积(m2)].设备:日丽7600-01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德灵全自动特定蛋白(Bnprospec分析)分析仪,血cys.C采用Behring免疫散射比浊法.结果 A/B/C血胱抑素均比正常组高,四组cys.C检测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相关性分析肝硬化病人血清胱抑素C与Ccr异常之间有显著负相关(r=-0.433,t=4.13(76)0.01,P<0.01).结论胱抑素测定是反映肝病患者的肾功能状况良好且快速简便的指标.
作者:王蓬华;冯凯祥;刘涛;罗玉君;俸家富;曾平;向礼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高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之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依那普利的临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高血浆AngⅡ水平之急性脑梗死合并血压升高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应用依那普利;对照组60例,应用非ACEI,观察临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浆AngⅡ水平患者,早期应用ACEI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作者:宋春江;钟晓闵;龙秀英;李秋茹;王思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2%盐酸丁卡因溶液为表面麻醉剂,为了减轻中毒病人在插胃管中的恐惧及痛苦,提高插管成功率,我院从2002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1日有36例病人在插胃管前使用2%盐酸丁卡因溶液进行咽喉局部麻醉,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4%,减轻了中毒病人插管时的恐惧及痛苦,减少了插管的重复性,提高了插管的成功率,为中毒病人的进一步抢救赢得了时间.
作者:陈玉琼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评价曲吗多与布比卡因对病人术后自控镇痛的疗效、安全性.方法将60例ASA Ⅰ~Ⅲ级前列腺术后病人随机分为曲马多自控镇痛(PCIA)组和布比卡因自控镇痛(PCEA)组,PCA设置为负荷量2ml/h,单次剂量2ml,锁定时间为15min.结果 PCIA组在术后按压PCA次数及VAS评分明显多于PCEA组;PCEA对术后镇痛总体满意程度明显高于PCIA组.结论两组对前列腺术后患者均有一定的效果;综合总体镇痛质量,PCEA优于PCIA.
作者:廖永宏;黄纯兰;唐显灵;赵小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我院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急救中增加了使用食管气管插管的新方法,明显缩短了插管时间[1],提高了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军;李宁;袁晓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库欣综合征(Cushing's syndrome)又称皮质醇增多症(Hypercortisolism),是常见的肾上腺皮质疾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高皮质醇血症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可由库欣病、肾上腺腺瘤、肾上腺腺癌、异位ACTH综合征等所致.它常引起糖代谢紊乱出现糖耐量减低及糖尿病.
作者:刘玉平;田浩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导暂时阻断夹夹闭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不同时限对局部血管壁损伤的情况.方法将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两组,每组又随机分为四个亚组.手术暴露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后,用动脉暂时阻断夹夹闭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分别阻断0.5h,1h,2h,2.5h后,再灌流至24h,然后处死动物.取夹闭段动脉,用电镜观察血管壁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夹闭30min组,偶见内皮细胞浆内出现空泡,细微处可见平滑肌细胞粗面内质网扩张;夹闭60min组可见平滑肌细胞线粒体轻度肿胀,肌层稍变厚,其间偶见有新分泌形成的胶原蛋白或/和弹性蛋白,内皮细胞浆内出现散在空泡,有少许疏松的细胞间质;夹闭120min组见肌层增厚明显,平滑肌线粒体肿胀,中膜平滑肌伸出较长的突起,穿越附近的平滑肌细胞及内弹力层而达内皮下层,其细胞突起周围则见有较多新分泌形成的胶原蛋白或/和弹性蛋白;部分可见内皮细胞层与内弹力膜层分离;夹闭150min组内皮细胞核出现固缩,部分内皮细胞层脱落.结论夹闭60min是血管壁能耐受的大极限,如进一步延长夹闭时间,可引起局部血管壁的损伤和管腔的狭窄,以及内皮细胞的脱落形成栓子,造成不可逆的脑缺血损害.
作者:徐学君;游潮;高晋健;廖述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近年来,我院在内窥镜下用微波热凝术治疗123例,均随访1年,总有效率达90.2%,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叶建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我们采用苦参素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并设立单药治疗对照组对比观察,重点观察联合用药及单用药的疗效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康涛;范修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常见的疾病,多发生在卵巢、宫骶韧带和盆腔腹膜.也可发生在阑尾、大网膜、肺、阴道、会阴和腹部的手术切口,但并不常见[1,2].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少见,多发生于中期妊娠剖宫取胎或足月剖宫产术后.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逐渐引起重视.我院自1993年7月至2003年7月10年间收治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艳;王登攀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血清低氧应激肽的特征和健康成年人急进高原前后血清低氧应激肽的改变,探讨其在高原病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质谱和核磁波谱方法鉴定高原病患者体内存在特征性的应激肽,采集40例高原世居健康者为对照,40例健康成年人急进高原前,急进高原后24h,72h,1周后血清,用化学显色试剂对应激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40例世居对照组应激肽含量为72.9±9.8mg/L,健康成年人急进高原前、急进高原后24h,72h,1周应激肽含量分别为73.5±11.7mg/L,90.8±10.3mg/L,91.7±10.1mg/L,82.8±9.5mg/L,健康成年人急进高原前与急进高原后24h及72h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急进高原后24h人群与健康世居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急进高原后1周与急进高原后24h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激肽作为一种特殊的应激蛋白,在急进高原前后有较大的改变,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王超;胡娟;胡宗海;曾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皮素(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静脉曲张疾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用放免法检测30例静脉曲张疾病患者,分别于手术前测定其肘静脉(A组)及下肢曲张静脉(C组)的血浆ET-1、CGRP以及术后测定肘静脉的血浆ET-1、CGRP(B组).同时以30例健康者的肘静脉血浆ET-1、CGRP水平作为对照组.结果下肢静脉曲张组血浆ET-1、CG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存在B组<A组<C组的规律,组间分析表明,C组的血浆ET-1、CGRP水平显著高于A组,A组则高于B组.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血浆中ET-1、CGRP升高,可能在静脉曲张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ET-1、CGRP二者间的平衡紊乱可能在下肢静脉曲张的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翔宇;何延政;袁平;刘毅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