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库欣综合征与糖代谢紊乱

刘玉平;田浩明

关键词:库欣综合征, 糖尿病, 糖耐量减低
摘要:库欣综合征(Cushing's syndrome)又称皮质醇增多症(Hypercortisolism),是常见的肾上腺皮质疾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高皮质醇血症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可由库欣病、肾上腺腺瘤、肾上腺腺癌、异位ACTH综合征等所致.它常引起糖代谢紊乱出现糖耐量减低及糖尿病.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长期肾结石并发肾盂肿瘤3例

    1临床资料例1,女,52岁.因右腰部间歇性胀痛30多年,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30多年前无诱因出现右腰部间歇性胀痛,偶加剧,无肾绞痛.不伴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尿频、尿急,无肉眼血尿,无纳差消瘦.

    作者:黄一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甲状腺腺叶切除治疗甲状腺腺瘤

    我院自1987年8月开始采用甲状腺腺叶切除治疗甲状腺腺瘤,到目前为止已手术261例,本文就其手术的有关问题作一简介,报告如下.

    作者:乌建平;付金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浅析医疗事故与胆道损伤

    当前,胆囊切除术应是安全有效而且非常成型的手术.但是,一旦发生胆管意外损伤,情况会变得非常严峻.在发生胆道损伤的患者中,约25%~30%可能出现极严重的后果[1].本文将2002年2月20日国务院第55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开始,到2004年3月,四川省、成都市鉴定医疗纠纷情况见表1,2.

    作者:黄华;李云涛;刘展;杨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病毒唑治疗毛细支气管炎115例

    病毒唑又名利巴韦林,为抗病毒药物.我院2002年11月至2004年2月应用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11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艳;蒋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苦参素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分析

    我们采用苦参素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并设立单药治疗对照组对比观察,重点观察联合用药及单用药的疗效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康涛;范修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维库溴胺致支气管痉挛1例

    患儿,男,3岁,14kg.因颅内肿瘤在全麻下行肿瘤切除术.术前无药物过敏史和哮喘史.硫喷妥钠10mg/kg、芬太尼6μg/kg、维库溴胺0.1mg/kg行气管插管,异丙芬、芬太尼维持麻醉.15min后发现气道压由18cmH2O上升到30cmH2O,加深麻醉无变化.

    作者:李大珍;涂生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老年肝硬化患者血清胱抑素水平的检测价值

    目的为探讨血清胱抑素在肝硬化患者肾功损害的应用价值.方法 18例健康对照及58例肝硬化患者(Child-Pugh积分分组:A级12例,B级18例,C级28例),同时标本采样检测Ccr;留取24h尿液标本,同时采静脉血3ml,分别检测血肌酐尿肌酐,并换算内生肌酐清除率,换算公式:Ccr=[尿肌酐浓度(μmol/L)×尿流量(ml/min)×1.73(m2)]/[血肌酐(μmol/L)×体表面积(m2)].设备:日丽7600-01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德灵全自动特定蛋白(Bnprospec分析)分析仪,血cys.C采用Behring免疫散射比浊法.结果 A/B/C血胱抑素均比正常组高,四组cys.C检测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相关性分析肝硬化病人血清胱抑素C与Ccr异常之间有显著负相关(r=-0.433,t=4.13(76)0.01,P<0.01).结论胱抑素测定是反映肝病患者的肾功能状况良好且快速简便的指标.

    作者:王蓬华;冯凯祥;刘涛;罗玉君;俸家富;曾平;向礼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2%盐酸丁卡因溶液咽喉局部麻醉在洗胃中的应用

    2%盐酸丁卡因溶液为表面麻醉剂,为了减轻中毒病人在插胃管中的恐惧及痛苦,提高插管成功率,我院从2002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1日有36例病人在插胃管前使用2%盐酸丁卡因溶液进行咽喉局部麻醉,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4%,减轻了中毒病人插管时的恐惧及痛苦,减少了插管的重复性,提高了插管的成功率,为中毒病人的进一步抢救赢得了时间.

    作者:陈玉琼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急性出血性输卵管炎误诊为异位妊娠21例

    我院1994年1月至2004年1月共收治急性出血性输卵管炎28例,其中7例经止血、抗炎等治疗,痊愈出院.误诊为异位妊娠21例,现将21例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鄢利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毒鼠强中毒11例心肌酶谱变化及临床观察

    我院内科于2002年10月12日起,至今共收治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11例,均有血清心肌酶谱升高,除2例死亡病例外,轻-中度中毒病例心肌酶谱在病程第15 d恢复正常,重度中毒病例心肌酶谱在第22 d恢复正常.本文结合临床表现,对毒鼠强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谱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曹力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改良喷射通气在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笔者通过3年多的临床实践,不用气管导管,改进了喷射通气的方式,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孝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临床科室笔细菌检测分析

    笔是临床医护人员频繁使用的工作用具,其洁净与否关系到医护人员和病人的身体健康,目前对笔的消毒要求未引起医护人员足够重视,为此,笔者对临床使用的笔污染情况进行了细菌学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建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末节断指再植23指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提高末节再植成功率的措施.方法再植末节断指23例,动脉直接吻合18例,浅静脉移植5例,指背静脉吻合12例,指掌侧浅静脉吻合3例,指侧方静脉吻合6例,拔甲侧方小切口治疗2例.结果 20例存活,成活率87%,感觉恢复良好,外形满意.结论掌握和充分利用末节手指的解剖特点,才能提高末节手指离断再植成功率.

    作者:周政;陈勤;李康仁;邱建中;梁炜;朱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小剂量反应停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

    目的了解小剂量反应停对老年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效果.方法征得患者本人同意,应用反应停100mg,每晚顿服,连服3晚,观察无不良反应,加量至200mg,共服8周为1疗程,药物系常州制药厂生产,25mg/片.治疗前检查无心、肝、肺等器质性病变,治疗前后作血常规,骨髓涂片,尿本周氏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β2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肝肾功、血钙,心电图等检查,比较治疗前后上述相关指标变化,结合临床,生活质量有无改善,将疗效分为显效、进步、无效.结果全部患者均获一定疗效,其中显效4例,进步2例,未出现神经、血管及骨髓受抑等严重不良反应,6例均有轻至中度便秘,4例伴疲累感,对症处理后缓解,未影响治疗用药,临床及生活质量相应改善.结论本组观察结果,显示小剂量反应停(200mg/d),对老年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系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强;周棠馨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分析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已逐渐被大家接受,基本上可以取代普通肝素,并达到或超过其效果,且无需监测.但许多研究大多把年龄限制在70岁或75岁以下[1].我院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12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同军;张玉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气管中段腺样囊性癌切除1例

    患者,男,49岁.咳嗽、咯痰2年,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5个月.查体:胸骨前上部可闻及管状呼吸音,双肺下野可闻及细湿罗音.

    作者:何树松;李小丛;刘钧;马琨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VEGF在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诊断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价值.方法 60例诊断明确的胸腔积液,良性胸腔积液29例,恶性胸腔积液31例,应用ELISA法测定VEGF值.结果恶性胸腔积液中的VEGF水平752±221 pg/ml.显著高于良性胸腔积液中的VEGF水平56.3±22.8pg/ml(P<0.01).结论 VEGF可为临床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提供有效的参考指标.

    作者:李小惠;漆自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探讨与老年痴呆患者有效的沟通技巧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疾病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而老年痴呆也随之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在与老年痴呆患者的接触中,如何掌握与老人进行沟通的技巧也是护理工作者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作者:郑玉霞;黄丹莉;肖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加强医学计量管理,建立良好的管理体系

    运用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对人体组织进行精确的定量测量,综合分析作出诊断结果.而医学计量管理就是医疗设备的量值准确统一的可靠保证,是保证医院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和医疗设备准确安全有效工作的必要措施,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陆纯华;李晓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喉乳头状瘤合并Ⅲ度喉梗阻1例

    患儿,女,3(6)/(12)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呼吸困难,偶咳,在镇卫生院考虑急性支气管炎,经不规则抗感染及止咳、平喘等治疗,疗效不显.

    作者:聂圣兵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