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坐式烫伤68例分析

刘大海;周月峰;汪涛

关键词:烫伤, 小儿
摘要:我院烧伤整形科自1995年3月至2001年5月间,共收治各类烫伤小儿264例,其中以坐入装有热溶液容器中烫伤的小儿共68例,发病率为25.8%,现将病因及病情特点,报告如下.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出血性输卵管炎误诊为异位妊娠21例

    我院1994年1月至2004年1月共收治急性出血性输卵管炎28例,其中7例经止血、抗炎等治疗,痊愈出院.误诊为异位妊娠21例,现将21例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鄢利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新诊断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2型糖尿病是一种缓慢进展性疾病,其发病的中心环节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缺陷.目前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主要针对解除胰岛素抵抗和改善β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发生在2型糖尿病的很早期,但病程发展中无明显改变,而β细胞分泌功能缺陷是发生糖尿病的必要条件,且在糖尿病发生以后,呈进行性下降.其下降速度决定了糖尿病发展的速度.

    作者:赵月萍;田浩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毒鼠强中毒11例心肌酶谱变化及临床观察

    我院内科于2002年10月12日起,至今共收治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11例,均有血清心肌酶谱升高,除2例死亡病例外,轻-中度中毒病例心肌酶谱在病程第15 d恢复正常,重度中毒病例心肌酶谱在第22 d恢复正常.本文结合临床表现,对毒鼠强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谱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曹力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分析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已逐渐被大家接受,基本上可以取代普通肝素,并达到或超过其效果,且无需监测.但许多研究大多把年龄限制在70岁或75岁以下[1].我院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12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同军;张玉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改良喷射通气在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笔者通过3年多的临床实践,不用气管导管,改进了喷射通气的方式,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孝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小剂量反应停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

    目的了解小剂量反应停对老年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效果.方法征得患者本人同意,应用反应停100mg,每晚顿服,连服3晚,观察无不良反应,加量至200mg,共服8周为1疗程,药物系常州制药厂生产,25mg/片.治疗前检查无心、肝、肺等器质性病变,治疗前后作血常规,骨髓涂片,尿本周氏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β2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肝肾功、血钙,心电图等检查,比较治疗前后上述相关指标变化,结合临床,生活质量有无改善,将疗效分为显效、进步、无效.结果全部患者均获一定疗效,其中显效4例,进步2例,未出现神经、血管及骨髓受抑等严重不良反应,6例均有轻至中度便秘,4例伴疲累感,对症处理后缓解,未影响治疗用药,临床及生活质量相应改善.结论本组观察结果,显示小剂量反应停(200mg/d),对老年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系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强;周棠馨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右心力衰竭并低渗血症38例临床分析

    我院1998年至2004年6月共收治右心力衰竭患者125例,现将我院急诊科右心力衰竭合并低渗血症38例回顾、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左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罕见脑内血管内皮肉瘤1例

    患者,女性,34岁.1年前开始反复头痛,可自行缓解.20 d前头痛逐渐加重,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1~2次/d,非喷射状,不思饮食,右上、下肢乏力.

    作者:闻贵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新生儿败血症血清IL-6和前降钙素原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及前降钙素原(PCT)与新生儿败血症的关系.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双抗体夹心免疫发光法分别测定30例败血症新生儿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IL-6和PCT含量.结果 IL-6和PCT水平在新生儿败血症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急性期显著高于恢复期.结论 IL-6和PCT在新生儿败血症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对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淑梅;刘文彬;汤雪晴;许洪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破伤风误诊为急腹症

    患者,男,27岁.腹痛4 d入院.在院外查体:急性痛苦病容,神清,口唇无发绀,张口困难,咽无充血,心肺无异常,腹平胆,腹肌紧张,呈板状腹,剑突下压痛,肝脾未扪清,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较弱,肝浊音界存在,以腹痛待诊转入我院.入院时查体:神志清楚,苦笑面容,面肌,颈肌强直,腹肌紧张,呈板状腹,全腹压痛,四肢肌张力稍增强.左足拇指趾面见一长约1cm陈旧性伤口,无红肿,触痛.追问病史患者入院前18 d有左足拇趾被锈刀砍伤史,伤口未进行清创处理.入院后行腹部B超检查肝、胆、胰、脾正常.未探及液平,腹透膈下未见游离气体,血常规正常.入院后患者出现烦躁,肌痉挛,抽搐,结合病史,查体,诊断为破伤风,给予镇静,使用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等治疗,治愈出院.

    作者:张德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8例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常见的疾病,多发生在卵巢、宫骶韧带和盆腔腹膜.也可发生在阑尾、大网膜、肺、阴道、会阴和腹部的手术切口,但并不常见[1,2].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少见,多发生于中期妊娠剖宫取胎或足月剖宫产术后.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逐渐引起重视.我院自1993年7月至2003年7月10年间收治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艳;王登攀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输尿管插管引流急性梗阻性脓肾2例

    例1,女性,31岁.畏寒发热1d,神志不清4 h入院.9年前曾行右肾盂切开取石术.查体:T 40℃,P 150次/min,BP 85/50mmHg.血常规:WBC 25.6×109/L,N 0.953.B超:右肾积水1.5cm.膀胱镜逆行插入6F输尿管导管27cm,活动导管见0.3cm×0.4cm、0.5cm×0.5cm黄白色脓苔顺输尿管导管旁滑入膀胱,导管内有混浊尿液快速滴出,0.9%NS反复冲洗右肾盂,冲洗出较多脓渣,每天冲洗2次,保证引流通畅,右肾盂尿1300~1500ml/d.右肾盂尿培养:大肠埃希菌生长.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经积极抗感染、抗休克,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脓肾治愈.逆行造影显示,右肾盂1.5cm×1.0cm、0.5cm×0.5cm结石各一个,经体外震波碎石(ESWL)术治愈.

    作者:曾安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剂量激素治疗维甲酸综合征1例

    患者,男,34岁.因确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2年多,牙龈出血10 d.再次于2004年1月30日收住院.2年前患者因皮肤出血点、紫癜入院.结合外周血象、骨髓及组化等检查确诊APL,又称AML-M3a.经全反式维甲酸(ATRA)40mg/d×45 d,诱导缓解治疗,复查骨髓CR.继之DA与HA交替巩固化疗4个疗程.

    作者:梁益;邓成莲;贺天禄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后肺顺应性和呼吸指数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SFI)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病人是否具有改善肺顺应性和呼吸指数的作用.方法选择临床心内直视手术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SFI组,SFI组于CPB前予SFI 1ml/kg静注,记录气管插管后10min、30min、60min,CPB前即时,CPB停止后10min、60min、120min时的潮气量(VT)、气道峰值压(Pmax)、平均气道压(Pmean),并计算肺顺应性(Crs)和呼吸指数(RI).结果两组在CPB后各指标开始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后,肺顺应性和呼吸指数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郑瑛;屈强;王晓斌;唐显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妊娠急性脂肪肝1例的护理

    妊娠急性脂肪肝(AFLP)是妊娠末期3月出现,病因不明,以严重肝功能障碍为主的急性多系统损害性疾病,发病率约为百万分之一,病死率极高[1].我院产科于2004年11月收治了1例AFIP病人,经积极抢救治疗及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母子平安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俊华;闵丽华;蔡凤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头颈部肿瘤放疗所致口腔干燥的防治

    在头颈部肿瘤的治疗中,放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放射治疗可以引起多种口腔并发症,如:口腔干燥、粘膜炎、放射性骨坏死、局部感染、牙齿感觉过敏、快速进展的牙周病、味觉减退、张口困难等[1].其中,口腔干燥是常见的,其发生率几乎为100%,而且有89%为中-重度[2].口腔干燥患者口腔的正常菌群发生改变,产生更多的病原菌,引起牙齿成分的过快丢失,从而导致龋齿;口腔干燥还会使口腔粘膜变干、开裂、疼痛、溃疡;还会影响咀嚼、吞咽、说话、睡眠功能,造成营养不良,影响社会活动.这都对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造成负面影响[3].

    作者:王辛;李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食管癌病人的营养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是近代医学的重大进展之一.近年来,人们研究发现营养在肿瘤的发病、治疗、预后以及生活质量等均具有重大的作用.因此,一门新学科--肿瘤营养学正在逐渐形成和兴起.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病率高达40%~80%.在诊断时约有一半的病人已有体重下降,其中食管癌病人尤为严重,大多数病人由于肿瘤和梗阻的原因手术前体重下降明显,术后加之分解代谢和和消化道重建禁食等原因,使病人的营养问题显得更加突出.营养支持在普外、ICU等学科已经受到广泛的重视,但在食管外科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赵雍凡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临床科室笔细菌检测分析

    笔是临床医护人员频繁使用的工作用具,其洁净与否关系到医护人员和病人的身体健康,目前对笔的消毒要求未引起医护人员足够重视,为此,笔者对临床使用的笔污染情况进行了细菌学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建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小剂量胺碘酮口服预防房颤复发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房颤发作时常伴有快速的心室率.采用小剂量胺碘酮口服,旨在观察胺碘酮维持窦性心律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作者:郑伟;贺天禄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乙胺碘呋酮致晕厥5例分析

    乙胺碘呋酮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1].临床上常用于房颤转律、室性早搏、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等,特别是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心律失常的治疗.但若用药不合理或病例选择不当,会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现将我院近半年来收治的5例乙胺碘呋酮致晕厥患者的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逢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