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

何崎;张瑞;张欢;田丹;聂在隆;王楷蓉

关键词:氯胺酮, 芬太尼, 丙泊酚, 无痛人流
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效果及不良反应,丙泊酚作为基础用药的总量变化,并分别与较大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较大剂量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对照.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行人工流产的早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K组为氯胺酮0.2mg/kg+丙泊酚1.5~2mg/kg,F组为芬太尼0.2μg/kg+丙泊酚1.5~2mg/kg,KF组为氯胺酮0.1mg/kg+芬太尼0.1μg/kg+丙泊酚1.5~2mg/kg,各组遇肢体躁动追加丙泊酚,记录术前、术中MAP、HR、SpO2值及丙泊酚用量,不良反应情况.结果KF与K组、F组对照,MAP、SpO2抑制减轻,丙泊酚用量减少,不良反应减少.结论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能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能减少3种药物用量,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扩张型心肌病17例住院病例的回顾性分析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4年来DCM患者住院资料,诊断标准按照1996年WHO/ISFC工作组报告的诊断标准.并对临床资料结合复习相关诊治文献进行分析,以便了解近年DCM的临床特点及新认识.

    作者:游建林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四川地区汉族人群HLA-DRB1位点的测序分型研究

    目的调查四川地区人群HLA-DRB1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获得完整准确的遗传学数据.方法采用单管PCR扩增方法建立高效的HLA-DRB1基因测序分型(SBT)技术对180名健康个体进行HLA-DRB1基因型检测.结果共检出39种HLA-DRB1等位基因,其中等位基因HLA-DRB1*0901的频率高,HLA-DRB1*1101的频率次之.结论提供了四川地区汉族人群HLA-DRB1位点等位基因频率,证实了单管扩增测序分型方法快速准确的优点.

    作者:陈耿臻;郭钊轩;吴丽娥;翁惠兰;张东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前列腺增生的动脉栓塞治疗进展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e hyper plasia,BPH)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50岁以上发病率达50%~90%.BPH导致膀胱出口梗阻,排尿困难,终引起膀胱和肾脏损害,成为影响中老年男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1].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药物和手术治疗,笔者以对BPH的动脉栓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价值,加以简要综述.

    作者:程祝忠;陈君辉;文华长;许国辉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猪ED+PVD全胰十二指肠移植围术期胰腺内分泌功能变化及术中管理

    目的研究猪ED+PVD全胰十二指肠移植的麻醉管理措施及围术期胰腺内分泌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健康杂种长白猪40只,两两配对,采用肠内引流(enteric drainage,ED)和门静脉回流(portal venous drainage,PVD)的术式建立猪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基础麻醉后行心电监护,硫喷妥钠缓推诱导,暴露声门后静脉注射司可林气管插管,机控呼吸.术中以芬太尼、咪唑安定、哌库溴铵、硫喷妥钠静脉复合维持麻醉.右颈总动脉穿刺置管,连续监测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经皮脉搏氧饱和度(SpO2).右颈外静脉置管,于以下时点采集静脉血:术前、胰腺切除后30min、供胰恢复灌注后30min、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3天,分别以GOD-POD法及放射免疫法测定血糖及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水平.结果以芬太尼、咪唑安定、哌库溴铵、硫喷妥钠静脉复合的麻醉方法效果满意.在未使用胰岛素的情况下,血糖水平于切胰30min已明显升高(P<0.05),新胰灌注30min升至高(P<0.05),而相应时点的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水平则呈对应相反的下降趋势,3者均于术后第3天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结论成功建立ED+PVD猪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循环稳定,苏醒迅速.无胰期有效扩容可保证新胰灌注,其内分泌功能在术后3d恢复正常.

    作者:姚俊岩;王泉云;魏新川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瑞芬太尼两种不同配伍方案在短小手术应用时的麻醉效果和麻醉恢复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分别与异丙酚和异氟醚配伍时的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呼吸抑制程度和麻醉恢复程度.方法择期短小手术患者34例随机分成瑞芬太尼+异丙酚组(A组)和瑞芬太尼+异氟醚组(B组).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麻醉维持用瑞芬太尼0.2μg/(kg·min)静脉输注复合异氟醚或异丙酚.不用肌松剂.结果瑞芬太尼两种不同配伍麻醉效果相似但A组的平均动脉压的绝对偏差百分率是B组的0.52倍(P<0.05),心率的绝对偏差百分率是后者的0.71倍,拔除喉罩的时间、清醒时间均比后者短(P<0.05);两组呼吸抑制程度相似.结论瑞芬太尼与异丙酚配伍比瑞芬太尼+异氟醚组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恢复快.

    作者:江晓琴;左云霞;刘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开胸手术的临床观察

    全麻和区域麻醉均是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在不同的手术中应用,显示各自的明显优点,但也有不足之处,因此,现在在许多医院提倡二者联合应用以彼此取长补短.对患者和外科手术,获得了更为满意的效果.本文选择了我院在2003年1月至2004年6月期间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完成的开胸手术20例进行了围术期循环、术毕苏醒时间和血糖的变化进行了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夏炳春;杨玉华;郭德琼;罗晓利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改良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用于大失血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改良的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方法(iANIH)的血液稀释效果、节血作用及安全性,并与急性高容血液稀释比较.方法30例年龄18~60岁,ASA Ⅰ~Ⅱ级行肝脏、脊柱等估计失血量>1000ml手术病人,随机分为iANIH组(Ⅰ组),AHH组(Ⅱ组).均采用全麻,诱导开始后快速补充15ml/kg贺斯加10ml/kg乳酸林格液.Ⅰ组患者诱导前按(所需扩容率-20%)×体重×70ml采血,采血时暂不扩容.采血后以等量贺斯补充血容量.手术结束前或Hct<23%时回输.两组在扩容时均以吸入异氟醚和硝酸甘油扩血管,并在手术开始后行控制性降压.监测病人MAP、HR、CVP及麻醉前、血液稀释后、术毕各时点Hct变化.结果两组血液稀释后CVP都明显增加,但均在安全范围;AHH组达轻度血液稀释,Hct 31.9%;iANIH达到中度血液稀释,Hct 27.4%.术后4hiANIH组Hct 33.5%明显高于AHH组31.3%.结论iANIH联合控制性降压操作简便,能在容量负荷比较安全的范围内达到理想的稀释效果.较AHH稀释效率高,节血效果好.

    作者:曹蓉;姜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异丙酚对假死大鼠脑组织血管通透性变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假死状态下大鼠脑组织血管通透性变化及异丙酚对它的影响.方法90只Wistar大鼠随机取9只为手术对照组(C组),其余随机均分为假死组(SA组)、假死+镇静剂量异丙酚组(SA+S.P组)和假死+麻醉剂量异丙酚组(SA+A.P组),制备20℃条件下大鼠假死模型.测定大鼠股动静脉插管后和假死模型建立后30min,60min和90min脑组织的组织含水量、瞬时组织通透性和MPO活性并取材用单盲法做病理学检查.结果①组织含水量:与C组相比,在30min时,其余3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升高,但无异差(P>0.05);在60min和90min时,其余3组高于C组,P值分别为<0.05和<0.01;②瞬时组织通透性:在30min时,SA+A.P组低于其他组(P<0.01);在60min时,SA组和SA+S.P组高于C组(P<0.05),与SA+A.P组相比时,SA组和SA+S.P组较高(P<0.01);在90min时,其余3组高于C组(P<0.05),与SA+A.P组相比,SA和SA+S.P组较高(P<0.05);③MPO活性:在30min、60min和90min 3个时间点,其余3组均高于C组(P<0.05).从30min→60min→90min,除C组外,其余3组的组织含水量、瞬时组织通透性和MPO活性随时间推移逐渐增高(P<0.05);④病理学光镜检查:C组各时间点病理切片显示脑组织血管轻度扩张充血,细胞周围间隙略增宽;其余3组,在30min时,显示脑组织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周围及细胞周围间隙增宽,在60min时,显示血管周围及细胞周围间隙明显增宽,可见散在的软化灶;90min显示血管周围及细胞周围间隙显著增宽,可见多灶性软化灶.结论在时间为30min的20℃假死状态下,假死大鼠脑组织的组织通透性、组织含水量与正常脑组织无显著性差异;病理学光镜检查结果与正常脑组织非常相接近.麻醉剂量异丙酚能减轻假死状态下大鼠脑组织血管通透性,但未能改善其病理学结果.结果提示在20℃假死状态下,30min可能为其可复苏时限,改善假死状态下的复苏用药尚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文楷;杨天德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应用前臂逆行岛状皮瓣治疗手部软组织缺损

    手部的严重损伤和肿瘤切除,往往造成手部软组织的较大面积缺损,这时单纯的组织缝合不能有效地覆盖创面,常需要皮瓣修复.应用带蒂皮瓣转移修复,手术操作方便,效果确定,在临床已经有广泛应用.笔者在莫桑比克国家中心医院手外科工作期间,从2000年9月至2005年2月共诊治手外科病人近5000例,针对有严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病人,选择了前臂逆行岛状皮瓣,带蒂移植手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江海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去白细胞血对犬体外循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去白细胞血再灌注对犬体外循环(CPB)中促炎性细胞因子引起的缺血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果.方法成年杂种犬12只,根据再灌注液成分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全血组(W组)和去白细胞血组(L组),每组6只.各组动物经麻醉和开胸后,建立体外循环心肌缺血再灌注实验模型.C组在心肌缺血40min后,于主动脉根部以2ml/(kg·min)灌入晶体再灌注液,持续20min.W组的再灌注液为新鲜动脉全血,L组在再灌注通路中加用一次性白细胞滤过器(LDF),再灌注液为去白细胞新鲜动脉血,余均同C组.L组分别测定滤过前后血液成分的变化.分别于CPB前、转机5min、阻断60min、开放30min和60min取冠状窦静脉血,检测血清IL-1β和IL-8浓度.并于阻断前、阻断60min和开放60min分别取心肌标本进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丙二醛(MDA)检测,于阻断前、开放30min及开放60min测定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滤后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滤前;阻断60min后各组IL-1β和IL-8浓度均升高.阻断60min和开放主动脉后,L组白细胞数、IL-1β和IL-8浓度显著低于C组与W组.与C组和W组比较,L组阻断60min和开放主动脉60min时心肌组织匀浆MPO活性和MDA均显著降低.结论CPB中应用去白细胞血再灌注液可有效地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和活化白细胞介导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方华;王泉云;刘兴奎;喻田;余志豪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经鼻内窥镜行鼻咽部活检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

    鼻咽癌是世界上诊断效果不理想的肿瘤之一[1],早期症状通常不明显,容易被患者和医师忽略或延误诊断,终使大多数病人的治疗效果不能令人满意.临床上确诊鼻咽癌的方法主要靠鼻咽部活检.近年来,我院耳鼻喉科采用经鼻内窥镜行鼻咽部活检术,临床实践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静;王晋;付尤英;罗启荣;陈瑶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缩窄性心包炎的CT诊断价值

    缩窄性心包炎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不及时诊断可导致心肌萎缩、瘀血性肝硬化等严重的并发症.今收集27例临床证实为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螺旋CT资料,以评价螺旋CT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景笑伪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闭合性睾丸损伤的诊治现状

    闭合性睾丸损伤是指阴囊部外伤后,阴囊皮肤无破裂而睾丸损伤者.由于阴囊的保护及睾丸的游动性较大,加之睾丸表面被覆有坚韧的白膜,一般外伤性睾丸损伤的发生率较低,但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已大量报道[1].在闭合性睾丸损伤中,由于鞘膜腔和阴囊壁的出血,形成广泛血肿,加上局部淋巴血液循环障碍,阴囊肿胀通常较为严重,故要作出正确无误的诊断并不容易.如外伤后未及时处理可导致睾丸萎缩,还可因睾丸破裂后精细胞外溢,血睾屏障碍破坏,精子抗原暴露在体液中,形成抗体,由循环进入睾丸,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而影响生育功能.睾丸损伤也曾一度认为是睾丸肿瘤的主要原因[2].因此,早期及时准确地诊断和处理闭合性损伤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余志海;魏强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18例结节性硬化症患儿脑电图和头颅CT分析

    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TS)为神经皮肤综合征的一种,临床特征为癫痫、智力低下、皮肤色素脱失斑和面部血管纤维.为探索脑电图(EEG)、脑CT在结节性硬化症诊断上的意义,现将临床诊断为TS的18例患儿的两项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叶强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鼻咽癌合并胃癌1例

    患者,男,58岁.2003年2月患者偶然发现右侧颈部2cm×3cm大小肿块,可活动,无压痛,彩超检查提示:该肿块下面有一1cm×1cm大小的肿块.患者当时无涕血、头痛、潮热,盗汗等,自服用中药(具体不详)未行进一步治疗.

    作者:冯岗;李慧;李雪松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右手掌上皮样肉瘤1例

    患者,男,14岁,因发现右手掌皮下包块5+年入院.5+年前,患者在右手掌中部扪及1cm × 1cm大小质硬包块,无疼痛,在当地手术切除(不详),3+年前,患者外伤后于原包块处再发包块,生长迅速,感瘙痒,无疼痛,自行抓破后不愈合.

    作者:高欣凤;岑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顺铂5-Fu联合腹腔化疗+热疗与单纯腹腔化疗治疗癌性腹水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顺铂5-Fu腹腔化疗结合微波局部热疗治疗癌性腹水与单纯腹腔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癌性腹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顺铂+5-Fu腹腔化疗+微波热疗,对照组20例,单用顺铂+5-Fu腹腔灌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1.4%,KP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对照组有效率35%,两组两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顺铂+5-Fu腹腔化疗结合微波热疗能显著提高癌性腹水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文娟;吴文涛;卢萍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178例大肠癌临床首发症状及漏误诊分析

    大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中国大肠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谱中位居第3~6位[1].我院近4年收治大肠癌178例,本文对其临床首发症状及漏误诊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王建祥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血清生化指标在胆源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的改变在胆源性及非胆源性胰腺炎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将17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胆源性及非胆源性两组,并对其血清生化指标TBIL、DBIL、ALT、AST、ALP、γ-GT、AMY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的生化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除AMY外,胆源性胰腺炎组升高更为明显.结论血清TBIL、DBIL、ALT、AST、ALP、γ-GT对鉴别胆源性及非胆源性胰腺炎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者:薛萍;徐万清;古宇;王宇;丁雁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手术86例临床体会

    为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的防治.现将我院1994~2004年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晚期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手术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蒋建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