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垂体危象24例临床分析

徐书涛;张启谊;李春北

关键词:腺垂体功能减退症, 垂体危象, 诊断, 治疗
摘要: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如未获有效的治疗,在应激状态下可发生垂体危象,严重者可出现昏迷乃至死亡.垂体危象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漏诊.本文通过对1992年2月至2005年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4例垂体危象病例的回顾性分析,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改进本病的诊治水平,现报告如下.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用几丁糖在各种原因致伤的Ⅱ度烧伤创面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总结水溶性医用几丁糖在各种原因致伤的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探索后期创面色素沉着、瘢痕增殖的机制.方法采用三度四分法确诊的Ⅱ度烧伤创面按入院就医的先后顺序,以2:1比例随机分为几丁糖治疗(A)组和磺胺嘧啶银治疗(B)组,用药前均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去腐皮,于创面上均匀涂几丁糖或磺胺嘧啶银糊剂保痂治疗,观察记录创面成痂、止痛、感染及痂下愈合时间,追踪随访6~15个月后创面色素沉着及瘢痕增殖程度.结果A组较B组病例止痛效果好,创面成痂快,痂壳柔软、不开裂,痂下感染机会少,愈合时间提前3~7d,随访6~15个月,创面色素沉着和瘢痕增生程度明显减轻,功能明显改善,未见瘢痕疙瘩增殖.结论医用几丁糠用于Ⅱ度烧伤创面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无过敏反应,兼有止痛、控制创面感染,促进愈合,减轻瘢痕增殖的作用.

    作者:李凡;陈开翠;黄义明;张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恶性肿瘤患者补充水溶性维生素

    目的调查恶性肿瘤病人的水溶性维生素缺乏病及补充治疗效果.方法将恶性肿瘤患者分两组,调查水溶性维生素缺乏状况,补充及非补充治疗情况.结果恶性肿瘤患者有不同比率的水溶性维生素缺乏病.补充水溶性维生素可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水溶性维生素缺乏症.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应补充水溶性维生素,预防或治疗水溶性维生素的缺乏.

    作者:刘娱;董兴兰;李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脑卒中患者就诊时间早晚的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影响脑卒中患者就诊时间早晚的因素.方法对214例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的自然条件、病情轻重、卒中知识和就诊时间等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就诊时间早晚的因素.结果 72例(33.5%)患者早就诊.早就诊与用救护车(P<0.05)、有卒中史(P<0.05)和病情轻重(P<0.05)有关.结论广泛开展卒中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可增加早就诊患者人数,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治和更好的康复.

    作者:张蓓;张红;刘琴;徐庆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评估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2月至2004年7月采用DHS治疗股骨转子间Ⅰ~Ⅴ型骨折44例,平均年龄55.5岁.结果获得平均1.4年随访者42例.骨折骨性愈合37例(88.1%),平均愈合时间6.9个月,临床愈合4例(9.5%),现术后4个月骨痂生长良好者1例(2.4%),均无髋内翻畸形.结论DHS是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花友坡;张建国;罗志泽;高斌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程度及介入干预对QT离散度的影响

    QT离散度(QTd)是评价心室肌复极化非同步性的一个重要无创性指标[1].心肌缺血可引起QTd增加[2].本文通过观察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程度及介入干预对QTd的变化,以探讨其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电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文亚红;许勇;田巨龙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癌症相关心理因素研究进展

    目的对癌症患者与心理因素相关方面进行研究.方法对近3年来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应用相关的检查、检测手段,给予动态了解、观察和评估.结果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如认知功能,应对方式,对相关信息的需求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对其病程、疾病进展,主观感受、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疾病康复与预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应给予癌症患者更多的心理支持和社会关爱,以减轻疾病的痛苦,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作者:白炳清;赵宏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优比林R过敏试验1例的观察和护理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4岁.2003年5月以糖尿病、药物性皮炎入院.空腹血糖5~7mmol/L,餐后2 h血糖13~15mmol/L,糖尿病病史10年.查体见全身散在点状或片状红色皮疹,腹部为甚,伴瘙痒.自诉对动物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等过敏,表现为全身红色皮疹和瘙痒.入院后予赛特赞、酮替芬、曲尼斯特口服抗过敏.住院第3d,患者受凉后感冒、寒战、发热,T 38℃~39℃,WBC12.6×109/L,N0.91.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在病人左前臂行优比灵R(1:10)皮肤过敏试验,结果阳性,拟行脱敏疗法.

    作者:武仁华;袁丽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早孕期建卡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早孕期建卡与胎儿畸形发生率的关系及如何提高早孕期建卡率的方法.方法对3709例不同妊娠阶段建卡行产前检查的妇女,根据建卡时间分为早孕期建卡组、中晚孕期建卡组,通过B超检查,分娩证实,了解建卡时间与胎儿畸形发生率的关系.结果早孕期建卡组胎儿畸形发生率为0.9%,中晚孕期建卡组胎儿畸形发生率为2.2%;早孕期建卡率62.9%,中、晚期建卡率30.4%.结论早孕期建卡组胎儿畸形发生率低于中、晚孕期建卡组胎儿畸形发生率;进行孕前检查咨询可明显提高早孕期建卡率.

    作者:李蕴;廖建勤;王薇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肺鳞癌INK4a/ARF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研究

    目的分析肺鳞癌(SCC)及其周围正常肺组织INK4a、ARF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改变情况.方法收集外科手术切除标本SCC标本17例,同时选取周围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对癌组织及其周围正常肺组织INK4a和ARF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结果17例SCC组织,13例INK4a扩增阳性,2例ARF扩增阳性;对应的正常肺组织,1例INK4a扩增阳性,1例ARF扩增阳性.卡方检验,INK4a在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ARF在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INF4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SCC的一个普遍性事件,参与SCC的形成过程,可作为SCC的分子诊断标志之一,而ARF基因甲基化在SCC则是一个相对罕见性事件.

    作者:高丽莉;胡义德;刘丽红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三叶钳可吸收线分层吻合术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三叶钳可吸收线分层吻合术治疗食管癌的近期效果,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三叶钳辅助,4-0国产可吸收线作食管粘膜与胃粘膜连续缝合,3-0国产丝线做食管肌层与胃浆肌层间断缝合,治疗食管癌103例,随访1年.结果全组无吻合口瘘发生.吻合口狭窄6例,发生率5.82%(6/103),其中轻度狭窄2例,中度狭窄4例;胃食管反流15例,发生率14.56%(15/103),术后1年生存率79.61%(82/103).结论吻合口狭窄及胃食管反流发生率低,且程度较轻;无吻合口瘘发生.该手术方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术式.

    作者:范荣;杨帆;姚玉春;叶彬;凌生林;钟世虎;李书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

    目的分析影响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的因素及减少骨折并发症的措施.方法208例胫骨平台骨折,按Schatzker分型,所有Ⅰ、Ⅱ、Ⅲ型,部分Ⅳ、Ⅴ、Ⅵ型骨折切开复位撬拨植骨,解剖钢板固定,部分Ⅳ、Ⅴ、Ⅵ型有限切开复位,撬拨植骨,外固定架固定,术后使用CMP机及股四头肌锻炼.结果208例胫骨平台骨折182例获得随访.按Rasmussen评分,膝关节功能优良者162例(89.01%),可及差20例(10.9%).结论重视局部软组织损伤,个体化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加强术后功能锻炼,能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吴青松;袁加斌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救治小儿口咽部烫伤伴呼吸困难1例

    患儿,女,2岁.因2h前患儿打翻放于桌上的热牛奶,致面、颈、胸部烫伤入院.入院查体:烫伤部位位于面颊部、下颏部,颈前区和上胸部,深度为Ⅱ度,面积约为5%.入院后1h患儿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并出现三凹征表现,紧急行经口气管导管插管,插管时见患儿咽喉部水肿,呼吸道明显狭窄,适龄导管不能插入,改用小号导管插入后呼吸困难得以稳定缓解,随后又对患儿另行气管切开插管,拔除经口导管,患儿呼吸状况逐渐恢复正常.10d后气管导管拔除,2周后患儿创面愈合出院.

    作者:段伟强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后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附38例报告)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总结前期开展的体会.方法回顾分析该技术在38例、共7种泌尿外科疾病中的应用情况.结果本组38例,顺利完成34例,中转开放性手术4例,成功率89.47%.结论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技术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部分疾病可替代开放性手术.后腹腔镜技术具有手术视野清晰,创伤小等优点,但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前期开展应注意病种及患者的选择.

    作者:敖敏;王小锋;李军;黄贵闽;王志旭;杜友怀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中西药内服外用治疗痤疮9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其中西药结合治疗痤疮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痤疮搽剂、痤疮膏、及中西药同时内服外用3种治疗方法,观察其治疗结果.结果在90例患者中男性占66.70%,女性占33.30%.秋季发病占71.10%,其它季节占28.90%.治愈78例,好转12例,治愈率为86.67%.使用搽剂复发率为53.60%,使用痤疮膏复发率为80%,采用痤疮搽剂外用并同时内服中药,复发率为3%.结论外用痤疮搽剂的同时内服中药效果佳,复发率低.

    作者:任素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男性乳腺癌7例分析

    男性乳腺癌(male breast cancer,MBC)临床上相对少见,占全部乳腺癌患者的1%[1],但随着乳腺癌发病率的上升,MBC也在增多,由于患者重视不够和临床医师认识不足,往往延误诊治.自1992~2000年我们共收治男性乳腺癌7例,经病理证实并随访分析如下.

    作者:张晓红;刘文;杜红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唇腭裂与中耳功能障碍相关性及治疗决策探讨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唇腭裂患者的听力检查以及相关治疗,探讨其与中耳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及治疗决策.方法对213例426耳先天性唇腭裂住院患者以及对照组80例160耳进行纯音测听以及声导纳测试,对于中耳功能障碍者在进行腭裂修复术时行鼓膜穿刺,有液体者随机进行鼓膜置管.所有患者随访1年,进行中耳功能测试.结果腭裂患者中耳功能障碍发病率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完全腭裂与不完全腭裂的中耳功能障碍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伴发唇裂的腭裂患者中耳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与单纯腭裂患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鼓膜置管组患者中耳功能障碍的复发率远低于未置管组;未置管者腭裂修复术后自身对比中耳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腭裂的发生与中耳功能障碍相关,与腭裂的分型无关,与唇裂的伴发无关;术中行鼓膜置管是伴发分泌性中耳炎的腭裂患者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腭裂手术本身能改善中耳功能障碍.

    作者:李菊兰;梁传余;蔡华城;余顺先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重组病毒巨噬细胞炎性蛋白抗SIVmac251的体外研究

    目的研究重组病毒巨噬细胞炎性蛋白vMIP体外抗猴艾滋病毒SIVmac作用效果和机制.方法分别在SIVmac接种前后将敏感细胞系与重组vMIP作用,检测细胞系病变(CPE)情况和病毒滴度水平,培养上清P27抗原水平.结果先用重组vMIP处理过的细胞,病毒感染后细胞病变程度很轻,培养上清P27抗原和病毒滴度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先感染病毒再用重组vMIP处理组,病毒P27抗原水平和细胞内病毒滴度水平也显著降低,但降低程度不如先用重组vMIP处理后感染病毒组.结论重组vMIP有明显的抑制病毒进入靶细胞和保护靶细胞免受病毒感染的作用,进入靶细胞的抑制作用强于对已感染细胞的病毒抑制作用;说明主要作用机制为阻止病毒进入靶细胞,同时可能也通过某种机制抑制细胞内SIVmac病毒的产生.

    作者:闫莉;孙晗笑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LPH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肱骨近端骨折1例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轻微外伤则易导致骨折,在治疗上较困难,现结合文献报道及我院以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肱骨近端骨折1例进行综合分析如下.

    作者:胡炜;项舟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肘关节侧位非规范体位摄片对细微骨折诊断的影响--附856例肘关节侧位X线片分析

    目的探讨肘关节侧位非规范体位摄片对肘关节细微骨折诊断的影响因素,加强其投照体位的规范化,减少和避免肘关节细微骨折的漏诊.方法对我院856例肘关节侧位X线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肘关节侧位非规范体位593例(69.28%);其分类情况,曲肘角度不规范341例(58.49%),上臂体位不规范共252例;肘关节侧住非规范体位593例中由于肘关节侧位上臂体位不规范,未发现骨折而进一步重新摄标准侧位片发现有细微骨折共11例,其漏诊比例约占细微骨折病例总数的13.41%.结论肘关节侧位非规范体住摄片是影响肘关节细微骨折诊断的重要因素.

    作者:孙建军;刘跃程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不断努力,提高我省烧伤病人的救治水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烧伤作为常见的意外伤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中特别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特殊烧伤如电击伤、化学性烧伤,煤矿瓦斯爆炸后烧伤明显增多,并且常合并其他损伤,也经常表现为成批烧伤的形式.因此,烧伤外科医生应当做好充分准备,调整治疗方案,提高烧伤病人的救治水平.

    作者:岑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