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伟强
我院自1994年以来,治疗烧伤后高血糖患者24例,使用胰岛素快速控制血糖、尿糖,赢得了创面处理时间,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宗铭;岑瑛;范地兵;张卫东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提高对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的认识,强调正确规范手术操作的重要性,并初步探讨肿瘤扩大切除加术中多点冷冻病检对控制局部复发的作用.方法对1996年9月至2005年3月收治的16例皮肤纤维肉瘤进行临床治疗分析和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05年5月,随访中位时间为38个月.对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分析,计算其复发率和转移率.结果全部16位患者,中位数年龄33岁,肿瘤中位数大小4.0cm,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通过扩大切除加术中多点冷冻病检治疗后未发现有局部复发,无1例远处转移.结论通过正确的手术方法,加上术中多点冷冻病检保证切缘阴性,可以达到手术治愈的目的.
作者:陈伟;岑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后路手术失败再手术的疗效.方法对18例胸腰椎骨折行后路减压、固定失败的病例再手术行前路减压及固定,根据患者感觉、运动、括约肌功能、Cobb's角等比较.结果术后复查X线片,CT和MRI,椎管侵占程度从平均28%降到6%;Cobb's角从平均19.降到8.;Frankel分级均升高1~3级.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后路手术失败的病例,掌握好手术指针的情况下,选择前路再手术可以彻底减压,纠正畸形,有利于瘫痪的恢复.
作者:康建平;王清;侯宗亮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总结水溶性医用几丁糖在各种原因致伤的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探索后期创面色素沉着、瘢痕增殖的机制.方法采用三度四分法确诊的Ⅱ度烧伤创面按入院就医的先后顺序,以2:1比例随机分为几丁糖治疗(A)组和磺胺嘧啶银治疗(B)组,用药前均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去腐皮,于创面上均匀涂几丁糖或磺胺嘧啶银糊剂保痂治疗,观察记录创面成痂、止痛、感染及痂下愈合时间,追踪随访6~15个月后创面色素沉着及瘢痕增殖程度.结果A组较B组病例止痛效果好,创面成痂快,痂壳柔软、不开裂,痂下感染机会少,愈合时间提前3~7d,随访6~15个月,创面色素沉着和瘢痕增生程度明显减轻,功能明显改善,未见瘢痕疙瘩增殖.结论医用几丁糠用于Ⅱ度烧伤创面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无过敏反应,兼有止痛、控制创面感染,促进愈合,减轻瘢痕增殖的作用.
作者:李凡;陈开翠;黄义明;张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烧伤合并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4例烧伤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经饮食控制,降糖药及抗生素的应用,12例16次手术植皮修复创面及并发症的治疗.结果14例患者烧伤创面均痊愈.结论严格控制血糖,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肾,抗感染,尽快手术封闭创面是治疗烧伤合并糖尿病肾病的关键.
作者:陈斌;罗利达;李俊;李翔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脐血输注在大面积烧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在抗休克、抗感染、清创、换药、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过程中,烧伤后3d,开始输注新鲜脐血,平均每个患者输3次,总量平均420ml,每次间隔3~15d.结果36例患者输注脐血后,精神状态明显好转,食欲、睡眠改善,贫血恢复较快,创面愈合加快,无1例感染,全部治愈.结论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注脐血,可改善患者全身情况,提高免疫力,加快创面愈合.
作者:李永忠;李云飞;韩阳云;龙小东;胡萍;刘少模;钟晓秋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患者,女,34岁.因反复腹痛17年,复发2d伴呕吐7h入院.17年前,患者因右下腹痛诊断为阑尾炎行剖腹探查,术中未找到阑尾.术后5d开始出现脐周阵发性绞痛,右侧为甚,经保守治疗好转.其后腹痛每1~2个月发作1次,发作时可见以切口为中心的8cm×7cm包块,均可保守治疗缓解,缓解后包块消失.7年前曾因肠粘连由原切口再次手术,未能找到梗阻灶.其后上述症状仍然频繁发作.2d前再次复发入院.
作者:谭今;张翠萍;张波;陈志新;陈佳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中枢性尿崩症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的分析12例外伤性中枢性尿崩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例,10例尿崩症完全治愈,2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严重电解质紊乱及多器官衰竭.结论积极处理原发病,及时控制尿崩症,纠正水、电解质素乱,防止并发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平富;严崇富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心音图运动试验的心脏储备指数(CRI)与X线左心室造影射血分数(EF)量化纽约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对79例志愿者进行心音图运动试验,得到运动前后S1幅值、心率与6min步行距离,求出CRI,并进行X线造影得到左心室EF.结果随着纽约心功能分级的增加,CRI与EF均降低(P<0.005).EF与CRI呈正相直线相关关系,r=0.79(P<0.001).CRI与纽约心功能分级的符合率为63.29%(P<0.01).结论CRI和EF可作为客观量化心功能分级的客观指标,且CRI对心功能的总体评价较EF更全面.
作者:刘天虎;刘剑雄;肖守中;晏明君;蔡琳;尹小华;燕纯伯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患者,女,37岁.已婚,未育.主因肺部感染,右侧胸腔少量积液入院.入院后多次静脉血糖检查均升高,达到2004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HbA1c 14.7%.查体:身材矮小,智力正常,体型偏瘦,身高143cm,体重35kg,腰围65cm,臀围79cm,BMI 17.5kg/m2,腰围/臀围=0.82cm,BP 100/60mmHg,双乳房未发育,无阴毛、腋毛生长,外阴幼童式,原发性闭经.婚后2个月,患者自收养一女,平时性生活未诉特殊不适.染色体检查:45,XO(Tumer's综合征).
作者:王晓书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病理特点,总结分析诊断及手术方法.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19例Mirizzi综合征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患者按病理分型选择术式,均手术治愈,无并发症.获随访13例,随访时间2个月至5年,其中2例因其他疾病死亡,余患者愈后好.结论Mirizzi综合征病理类型多样;术前诊断需综合应用多种影像学检查,为提高术前诊断率及防止胆管损伤需临床及影像学医生对其重视及提高理论认识;手术方法不同于常规胆道手术.
作者:王泓;文天夫;王向东;李勇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总结重复异位妊娠的临床特点,分析原因和处理方式.方法对40例重复异位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取同期正常妊娠妇女38例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宫颈衣原体(CT)DNA.结果宫颈分泌物PCR检测CT阳性率35.0%(14/40),对照组为5.25%(2/38),3年内发生重复异位妊娠者75.0%(30/40),术中见盆腔粘连者75%(30/40),IUD避孕者37.5%(15/40),不避孕和不严格避孕者62.5%(25/40).结论输卵管炎症(尤其是CT所致盆腔感染)、无避孕和不严格工具避孕为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首次异位妊娠行患侧输卵管切除及对侧输卵管结扎和术后积极治疗盆腔炎是减少重复异位妊娠的重要环节.
作者:刘霞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我院从2003年6月至2004年4月用灯盏花素针静脉滴注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40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组40例对比,结果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报告如下.
作者:杨旭;曹成基;李林辉;韩芸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大面积烧伤后,皮肤血管通透性发生改变,伤后短期内大量液体渗出易导致休克.有效静脉通道的建立与维持,对于液体复苏和预防后期的并发症有着重要的意义.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残存正常皮肤部位较少,且需要足够静脉通道保证大量液体、抗生素及营养物质的输入,预防及纠正休克,维持体内正常代谢及内环境稳定是抢救的关键.而外周静脉塌陷,往往造成穿刺困难,勉强穿刺后,在输液的质和量上不能满足病情需要,而且创面渗出肿胀也会给浅静脉输液带来困难.故经常采用深静脉置管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调查我院1994年9月至2004年9月所收治的185例大面积烧伤后进行深静脉置管术的患者,就深静脉置管的应用及并发症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许学文;孙明亮;刘勇;岑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肾病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常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本文分析了我院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特点,以及阿魏酸钠联合肝素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游天禄;张鹤;梅建伟;胡顺喜;陈建忠;杨光;李二仁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总结髋臼骨折治疗经验,进一步提高疗效.方法1999~2004年对无移位的16例和移位的3例髋臼骨折进行保守治疗,对有移位的29例髋臼骨折及时切开复位,分别选用松质骨螺钉,可吸收螺钉及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早期行CPM锻炼.结果48例全部随访时间6~52个月,平均26个月.手术复位效果按matta影像学评分,解剖复位15例,满意复位10例,一般复位4例.临床效果评估按matta临床评分,优14例,良13例,可2例.保守治疗19例中,骨折无明显移位的16例,临床效果良好,3例骨折移位明显,未手术治疗,效果差.结论对有移位的髋臼骨折,只要病情允许,应尽早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精确的骨折复位,有效的内固定,早期不负重功能锻炼,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陈运庆;刘文全;伍星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随着机械通气抢救呼吸衰竭的应用,由此产生了呼吸机一系列相关性并发症.小儿尤其新生儿,急危重患儿,由于免疫力低,自身防御机制差,运用机械通气时其发生率及病死率尤高.为了进一步探讨一系列相关并发症的病因及相应防治措施,现将我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行机械通气患儿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静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动脉栓塞术在动脉性出血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疗效观察以及安全性.方法14例动脉性出血病例中,顽固性咯血5例,血尿3例,鼻出血4例及肝内出血2例.经DSA造影,明确靶血管后用明胶海绵或无水乙醇栓塞.结果插管成功率100%,14例患者术后随访4~13个月.止血成功率100%,且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动脉栓塞术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疗效肯定.对脏器动脉性出血的止血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贺平;陈联盟;刘乐;谭培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ADHD儿童的气质特点以及不同气质类型ADHD儿童的临床综合干预效果.方法采用CCMD-3与全国标准化的儿童气质测查工具及艾森克人格测验对实验组儿童进行诊断与气质、性格分类,并给予气质管理以及临床干预.结果①ADHD儿童的气质类型以麻烦型及中间偏麻烦型占绝大多数(86.66%);②ADHD儿童的个性特征中以不稳定的内向和外向性格为主(76.2%),且在7~12岁的小学学习阶段尤为突出;③针对不同气质类型与个性特点进行综合干预效果优于单一手段的干预.结论对ADHD儿童的临床干预治疗要充分考虑其气质与性格特点,综合干预效果较佳.
作者:王文强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科学输血对胃癌患者术后感染和复发率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①新输血指征对胃癌患者术后感染率的影响;②成分输血对术后2年复发率影响.结果A组(采用新指征前)输血率为41.2%(89/216),术后感染率为21.3(46/216),B组(采用新指征后)输血率为18.0%(44/245),感染率为7.8%(19/245).A、B组之间输血率、术后感染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C组(全血输注组)2年复发率36.8%(32/87),D组(红细胞制品组)为32.6%(15/46).C、D组之间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科学输血使患者术后感染率显著降低,临床推广很有意义.
作者:胡阳;崔彬;林嘉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