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岑瑛
目的观察胃力康、威地美和吗丁啉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55例,随机分为4组:胃力康组、威地美组、联合组和对照组,各自应用相应药物治疗4周为1疗程.治疗后各组均作胃镜检查,比较治疗前后各项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以及镜下各项指标积分变化情况.结果前3组治疗4周后各项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胃镜下所见各项指标积分亦明显降低,总有效率分为85.4%、92.1%、95.0%;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58.3%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胃力康、威地美和吗丁啉合用能有效缓解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症状,促进胃粘膜炎症的消退和糜烂粘膜的愈合.
作者:任权;杨兵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肾病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常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本文分析了我院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特点,以及阿魏酸钠联合肝素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游天禄;张鹤;梅建伟;胡顺喜;陈建忠;杨光;李二仁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肝性脑病患者保留灌肠的佳方法.方法将60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双腔气囊尿管法进行灌肠,观察组采用胃管点滴法进行保留灌肠,连续灌肠5d,共计300人次.比较两组方法疗效.结果实验组灌肠液保留时间长,溢出少,治疗肝性脑病有效率显著高于观察组.结论采用双腔气囊尿管法进行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疗效较胃管点滴法好.
作者:易梅;刘健;付桂芬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NT-3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血中SOD和MDA水平的影响,并从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角度来探讨其对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105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实验组(NR-3组)和假手术组.用改良Allen's WD法以6g×5cm致伤SD大鼠制作大鼠全瘫模型,经蛛网膜下隙导管于术后即刻,4,8,12,24h,3,7d注入NT-3 20μl(含NT-3 200ng),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假手术组只打开椎板后蛛网膜下隙置管,不致伤,不给药.术后4,8,12,24h,3,7,14d取血离心,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SOD和MDA吸光度来检测其变化.结果脊髓损伤后SOD水平降低,损伤后3d达低水平,以后略有回升,脊髓损伤后MDA水平升高,伤后7d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实验组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大鼠运动功能恢复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NT-3能提高SOD水平和降低MDA水平,减少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的损伤,从而保护脊髓组织,这可能是NT-3对脊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郭树章;任先军;廖冬发;欧阳忠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微生态(microecology)是一门研究微生物与微生物、微生物与宿主、以及微生物和宿主与外界环境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学科.也是研究微观生态平衡、生态失调和生态调整的一门新兴学科[1].近年来随着临床上一些治疗手段的应用,如抗生素的广泛和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摄取方法、外科手术等使人体正常菌群发生改变和失衡,从而导致临床免疫的发生.因而微生态制剂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其中双歧杆菌的研制发展快.本文仅就一方面的研究近况作一介绍.
作者:蒋燕;王豫蓉;王天然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总结分析老年性枕部减速对冲性伤的临床特点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对17例枕部减速对冲性伤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术后均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并给予保持呼吸道通畅、脱水、护脑、对症、支持、防治并发症等治疗.结果存活12例,其中良好5例,中残3例,重残4例,死亡5例.结论老年性枕额对冲性伤是一种较为危重、复杂及特殊的颅脑损伤,及时充分的开颅减压术是救治成功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旭;黄志雄;关国梁;刘成辉;林启明;林倩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大面积烧伤后,皮肤血管通透性发生改变,伤后短期内大量液体渗出易导致休克.有效静脉通道的建立与维持,对于液体复苏和预防后期的并发症有着重要的意义.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残存正常皮肤部位较少,且需要足够静脉通道保证大量液体、抗生素及营养物质的输入,预防及纠正休克,维持体内正常代谢及内环境稳定是抢救的关键.而外周静脉塌陷,往往造成穿刺困难,勉强穿刺后,在输液的质和量上不能满足病情需要,而且创面渗出肿胀也会给浅静脉输液带来困难.故经常采用深静脉置管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调查我院1994年9月至2004年9月所收治的185例大面积烧伤后进行深静脉置管术的患者,就深静脉置管的应用及并发症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许学文;孙明亮;刘勇;岑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医疗机构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的组织医疗护理服务包括了医疗、保健、康复、健康咨询以及相关的服务内容.过去几年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产权制度改革,医疗市场开放,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医疗以盈利为目的,淡化了其服务功能,恶化了医患关系.为了缓解医患矛盾,医疗机构必须先转变观念,确立自身为服务行业理念.
作者:毕宇;蒲静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影响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的因素及减少骨折并发症的措施.方法208例胫骨平台骨折,按Schatzker分型,所有Ⅰ、Ⅱ、Ⅲ型,部分Ⅳ、Ⅴ、Ⅵ型骨折切开复位撬拨植骨,解剖钢板固定,部分Ⅳ、Ⅴ、Ⅵ型有限切开复位,撬拨植骨,外固定架固定,术后使用CMP机及股四头肌锻炼.结果208例胫骨平台骨折182例获得随访.按Rasmussen评分,膝关节功能优良者162例(89.01%),可及差20例(10.9%).结论重视局部软组织损伤,个体化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加强术后功能锻炼,能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吴青松;袁加斌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中枢性尿崩症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的分析12例外伤性中枢性尿崩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例,10例尿崩症完全治愈,2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严重电解质紊乱及多器官衰竭.结论积极处理原发病,及时控制尿崩症,纠正水、电解质素乱,防止并发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平富;严崇富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脐血输注在大面积烧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在抗休克、抗感染、清创、换药、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过程中,烧伤后3d,开始输注新鲜脐血,平均每个患者输3次,总量平均420ml,每次间隔3~15d.结果36例患者输注脐血后,精神状态明显好转,食欲、睡眠改善,贫血恢复较快,创面愈合加快,无1例感染,全部治愈.结论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注脐血,可改善患者全身情况,提高免疫力,加快创面愈合.
作者:李永忠;李云飞;韩阳云;龙小东;胡萍;刘少模;钟晓秋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为探讨阿立哌唑(商品名:博思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我们对3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江文娟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调查恶性肿瘤病人的水溶性维生素缺乏病及补充治疗效果.方法将恶性肿瘤患者分两组,调查水溶性维生素缺乏状况,补充及非补充治疗情况.结果恶性肿瘤患者有不同比率的水溶性维生素缺乏病.补充水溶性维生素可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水溶性维生素缺乏症.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应补充水溶性维生素,预防或治疗水溶性维生素的缺乏.
作者:刘娱;董兴兰;李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临床上对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多采用细胞学、生化、脱落细胞及胸膜活检,其阳性率低,易延误诊断和治疗.我院从2003年10月至2005年6月对25例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代替胸腔镜检查,对其病因进行诊断,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惠明;魏茂刚;何琳;陈丹;廖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我院从2003年6月至2004年4月用灯盏花素针静脉滴注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40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组40例对比,结果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报告如下.
作者:杨旭;曹成基;李林辉;韩芸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烧伤作为常见的意外伤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中特别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特殊烧伤如电击伤、化学性烧伤,煤矿瓦斯爆炸后烧伤明显增多,并且常合并其他损伤,也经常表现为成批烧伤的形式.因此,烧伤外科医生应当做好充分准备,调整治疗方案,提高烧伤病人的救治水平.
作者:岑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我院自1994年以来,治疗烧伤后高血糖患者24例,使用胰岛素快速控制血糖、尿糖,赢得了创面处理时间,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宗铭;岑瑛;范地兵;张卫东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冷冻保存的生化标本,采用不同解冻方式后所得标本的各项生化检测结果差异情况.方法取新鲜临床标本数例、液体质控品和干粉质控品各1例同时进行冷冻保存,采用静态和动态两种解冻方式解冻,然后测定ALT等20余项生化项目.结果临床标本和干粉质控品其不同解冻方式的标本外观及各生化项目结果差异明显,而液体质控品与解冻方式无关.结论①不同方式解冻标本或混匀不好均可能导致质控失控;②该方法可做为高、低值标本制备的简易方法.
作者:罗云;王贤文;王雨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科学输血对胃癌患者术后感染和复发率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①新输血指征对胃癌患者术后感染率的影响;②成分输血对术后2年复发率影响.结果A组(采用新指征前)输血率为41.2%(89/216),术后感染率为21.3(46/216),B组(采用新指征后)输血率为18.0%(44/245),感染率为7.8%(19/245).A、B组之间输血率、术后感染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C组(全血输注组)2年复发率36.8%(32/87),D组(红细胞制品组)为32.6%(15/46).C、D组之间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科学输血使患者术后感染率显著降低,临床推广很有意义.
作者:胡阳;崔彬;林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提高对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的认识,强调正确规范手术操作的重要性,并初步探讨肿瘤扩大切除加术中多点冷冻病检对控制局部复发的作用.方法对1996年9月至2005年3月收治的16例皮肤纤维肉瘤进行临床治疗分析和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05年5月,随访中位时间为38个月.对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分析,计算其复发率和转移率.结果全部16位患者,中位数年龄33岁,肿瘤中位数大小4.0cm,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通过扩大切除加术中多点冷冻病检治疗后未发现有局部复发,无1例远处转移.结论通过正确的手术方法,加上术中多点冷冻病检保证切缘阴性,可以达到手术治愈的目的.
作者:陈伟;岑瑛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