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伤性中枢性尿崩症的诊断和治疗

张平富;严崇富

关键词:脑外伤, 中枢性尿崩症, 诊断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中枢性尿崩症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的分析12例外伤性中枢性尿崩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例,10例尿崩症完全治愈,2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严重电解质紊乱及多器官衰竭.结论积极处理原发病,及时控制尿崩症,纠正水、电解质素乱,防止并发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BIS和HBV的影响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持续泵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对BIS和HRV及各频段的影响.方法把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ASAⅢ~Ⅳ级随机分为两组,RP组(实验组n=20)和FI组(对照组n=20)诱导用药方法相同.麻醉维持分别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RP组)和间断追加Fentanil 2μg·kg-1·h-1复合吸入异氟醚(FI组).观察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5min、切皮后5min、减压后5min、手术毕5min的MAP、SpO2、HR、HRV及各频段和BIS的变化,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麻醉诱导插管前、插管后5min、切皮后5min、减压后5min的MAP、LF、HF、LF/HF、HRV、BIS均明显降低(P<0.01;P<0.05),组间比较MAR、HR、LF/HF、HRV、BIS有明显差异(P<0.05);减压后5min、手术毕5min心率明显增快(P<0.01),插管前HR减慢(P<0.0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术中持续泵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的麻醉效能可靠,且易于调控,更有利于脑功能恢复.

    作者:赵清林;陈莉娟;沈娟;张劲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中药鸦胆子油乳剂局部注射治疗前庭大腺囊肿

    目的探讨中药油乳剂鸦胆子局部注射前庭大腺囊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40例前庭大腺囊肿患者鸦胆子局部注射治疗为观察组,另40例前庭大腺囊肿切开引流治疗为对照组.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者疼痛时间和感染情况,以及跟踪随访6个月观察前庭大腺囊肿的复发率.结论鸦胆子局部注射前庭大腺囊肿效果安全可靠.

    作者:刘菁;谷霞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脑卒中患者就诊时间早晚的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影响脑卒中患者就诊时间早晚的因素.方法对214例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的自然条件、病情轻重、卒中知识和就诊时间等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就诊时间早晚的因素.结果 72例(33.5%)患者早就诊.早就诊与用救护车(P<0.05)、有卒中史(P<0.05)和病情轻重(P<0.05)有关.结论广泛开展卒中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可增加早就诊患者人数,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治和更好的康复.

    作者:张蓓;张红;刘琴;徐庆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16例临床分析

    目的报告16例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6例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资料、手术入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6例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全部手术治疗,9例手术后放疗,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手术应全切肿瘤结节,术后应放疗.

    作者:李庆;熊献尧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医用几丁糖在各种原因致伤的Ⅱ度烧伤创面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总结水溶性医用几丁糖在各种原因致伤的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探索后期创面色素沉着、瘢痕增殖的机制.方法采用三度四分法确诊的Ⅱ度烧伤创面按入院就医的先后顺序,以2:1比例随机分为几丁糖治疗(A)组和磺胺嘧啶银治疗(B)组,用药前均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去腐皮,于创面上均匀涂几丁糖或磺胺嘧啶银糊剂保痂治疗,观察记录创面成痂、止痛、感染及痂下愈合时间,追踪随访6~15个月后创面色素沉着及瘢痕增殖程度.结果A组较B组病例止痛效果好,创面成痂快,痂壳柔软、不开裂,痂下感染机会少,愈合时间提前3~7d,随访6~15个月,创面色素沉着和瘢痕增生程度明显减轻,功能明显改善,未见瘢痕疙瘩增殖.结论医用几丁糠用于Ⅱ度烧伤创面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无过敏反应,兼有止痛、控制创面感染,促进愈合,减轻瘢痕增殖的作用.

    作者:李凡;陈开翠;黄义明;张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不断努力,提高我省烧伤病人的救治水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烧伤作为常见的意外伤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中特别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特殊烧伤如电击伤、化学性烧伤,煤矿瓦斯爆炸后烧伤明显增多,并且常合并其他损伤,也经常表现为成批烧伤的形式.因此,烧伤外科医生应当做好充分准备,调整治疗方案,提高烧伤病人的救治水平.

    作者:岑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心脏储备指数和射血分数量化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心音图运动试验的心脏储备指数(CRI)与X线左心室造影射血分数(EF)量化纽约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对79例志愿者进行心音图运动试验,得到运动前后S1幅值、心率与6min步行距离,求出CRI,并进行X线造影得到左心室EF.结果随着纽约心功能分级的增加,CRI与EF均降低(P<0.005).EF与CRI呈正相直线相关关系,r=0.79(P<0.001).CRI与纽约心功能分级的符合率为63.29%(P<0.01).结论CRI和EF可作为客观量化心功能分级的客观指标,且CRI对心功能的总体评价较EF更全面.

    作者:刘天虎;刘剑雄;肖守中;晏明君;蔡琳;尹小华;燕纯伯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不同气质类型ADHD儿童的临床综合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ADHD儿童的气质特点以及不同气质类型ADHD儿童的临床综合干预效果.方法采用CCMD-3与全国标准化的儿童气质测查工具及艾森克人格测验对实验组儿童进行诊断与气质、性格分类,并给予气质管理以及临床干预.结果①ADHD儿童的气质类型以麻烦型及中间偏麻烦型占绝大多数(86.66%);②ADHD儿童的个性特征中以不稳定的内向和外向性格为主(76.2%),且在7~12岁的小学学习阶段尤为突出;③针对不同气质类型与个性特点进行综合干预效果优于单一手段的干预.结论对ADHD儿童的临床干预治疗要充分考虑其气质与性格特点,综合干预效果较佳.

    作者:王文强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致急性肾衰竭1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M)合并急性肾衰竭(ARF)的病因、发生率、治疗方法和临床转归.方法收集我院1996年6月至2005年6月住院的RM-ARF患者17例.所有病例检测血尿常规、大便OB、血清肌酶(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血肌红蛋白(Mb)以及血电解质(Na+、K+、C1-、Ca2+、P3+、HCO3-)、肝功能(GPT、GOT、AKP)、肾功能(BUN、Scr)、血尿酸(UA)、血气分析和DIC全套、胸片、B超、心电图等.同时采用综合治疗方案:全部病例尽早补足血容量和碱化尿液,并补充胶体;对受伤肢体进行局部对症处理,3例局部肿胀切开减压引流、清除坏死组织;同时采用利尿保肾、纠正酸碱电解质紊乱、血液净化等治疗.结果RM-ARF发生率占同期ARF 11.74%(17/108).病因:挤压综合征8例,酒精中毒5例,剧烈运动加烧伤3例,鞭子打伤1例.经综合治疗,本组2例并发MOF死亡(病死率¨.76%),1例截肢,15例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出院.结论RM并非少见疾病,且非创伤性比例较高,其为急性肾小管坏死(ATN)的主要病因;血清肌酶和血生化检测可提高RM-ARF诊断率;早期综合治疗和充分血液净化,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正秀;何洪斌;刘高伦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后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附38例报告)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总结前期开展的体会.方法回顾分析该技术在38例、共7种泌尿外科疾病中的应用情况.结果本组38例,顺利完成34例,中转开放性手术4例,成功率89.47%.结论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技术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部分疾病可替代开放性手术.后腹腔镜技术具有手术视野清晰,创伤小等优点,但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前期开展应注意病种及患者的选择.

    作者:敖敏;王小锋;李军;黄贵闽;王志旭;杜友怀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鞍区异位松果体瘤6例诊治分析

    我院神经外科于1996~2004年收治6例鞍区异体松果体瘤.术前均未得到正确诊断,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张卫东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危重症患儿监测渗透压差的意义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3~2004年我科收治危重患儿男36例,女14例,年龄0~10岁,危重患儿诊断标准参考文献[1];普通患儿50例,男38例,女12例.

    作者:万红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肘关节侧位非规范体位摄片对细微骨折诊断的影响--附856例肘关节侧位X线片分析

    目的探讨肘关节侧位非规范体位摄片对肘关节细微骨折诊断的影响因素,加强其投照体位的规范化,减少和避免肘关节细微骨折的漏诊.方法对我院856例肘关节侧位X线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肘关节侧位非规范体位593例(69.28%);其分类情况,曲肘角度不规范341例(58.49%),上臂体位不规范共252例;肘关节侧住非规范体位593例中由于肘关节侧位上臂体位不规范,未发现骨折而进一步重新摄标准侧位片发现有细微骨折共11例,其漏诊比例约占细微骨折病例总数的13.41%.结论肘关节侧位非规范体住摄片是影响肘关节细微骨折诊断的重要因素.

    作者:孙建军;刘跃程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的手术治疗

    目的提高对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的认识,强调正确规范手术操作的重要性,并初步探讨肿瘤扩大切除加术中多点冷冻病检对控制局部复发的作用.方法对1996年9月至2005年3月收治的16例皮肤纤维肉瘤进行临床治疗分析和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05年5月,随访中位时间为38个月.对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分析,计算其复发率和转移率.结果全部16位患者,中位数年龄33岁,肿瘤中位数大小4.0cm,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通过扩大切除加术中多点冷冻病检治疗后未发现有局部复发,无1例远处转移.结论通过正确的手术方法,加上术中多点冷冻病检保证切缘阴性,可以达到手术治愈的目的.

    作者:陈伟;岑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的护理体会

    我院干部科自2000年3月至2002年4月收治老年非小细胞肺癌42例,对其进行了化疗及不良反应的观察以及治疗前后的护理过程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谭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罕见声门下发育异常致插管困难1例

    患者,男,15岁.60kg,172cm,发育良好.因左眼眶占位病变入院.拟行手术摘除.既往史:慢性鼻窦炎史,神经性耳聋史3年,3年前支气管炎,已愈.其余未见异常.张口度正常,Mallampati气道分级Ⅰ级.麻醉经过:患者入室后血压122/61mmHg,HR 71次/min,SpO2 96%,吸氧时SpO2 100%.麻醉诱导:力月西5mg,芬太尼0.1mg,万可松6mg,面罩通气控制呼吸,呼吸道通畅,SpO2可达100%.喉镜下声门暴露清楚,准备插7.5号单腔气管导管,在气管导管经过声门下行时感觉遇到明显阻力.

    作者:孙丽丽;谭玲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阿魏酸钠联合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肾病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常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本文分析了我院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特点,以及阿魏酸钠联合肝素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游天禄;张鹤;梅建伟;胡顺喜;陈建忠;杨光;李二仁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腹茧症1例

    患者,女,34岁.因反复腹痛17年,复发2d伴呕吐7h入院.17年前,患者因右下腹痛诊断为阑尾炎行剖腹探查,术中未找到阑尾.术后5d开始出现脐周阵发性绞痛,右侧为甚,经保守治疗好转.其后腹痛每1~2个月发作1次,发作时可见以切口为中心的8cm×7cm包块,均可保守治疗缓解,缓解后包块消失.7年前曾因肠粘连由原切口再次手术,未能找到梗阻灶.其后上述症状仍然频繁发作.2d前再次复发入院.

    作者:谭今;张翠萍;张波;陈志新;陈佳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优质服务理念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医疗机构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的组织医疗护理服务包括了医疗、保健、康复、健康咨询以及相关的服务内容.过去几年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产权制度改革,医疗市场开放,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医疗以盈利为目的,淡化了其服务功能,恶化了医患关系.为了缓解医患矛盾,医疗机构必须先转变观念,确立自身为服务行业理念.

    作者:毕宇;蒲静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早期针刺治疗对小量丘脑出血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针刺治疗对小量丘脑出血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6例丘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早期加用针刺治疗,并采用NIHSS和MBI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针刺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MBI评分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针刺治疗对小量丘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唐兴江;佘秋群;王玉红;张泽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